孔子是中国儒家圣贤,中国各地都有孔庙,每座孔庙都有孔庙大成殿,中国知名的孔庙大成殿有南京市夫子庙孔庙大成殿、河北省正定县孔庙大成殿、山东省曲阜市孔庙大成殿、福建省三明市孔庙大成殿和山西省平遥县孔庙大成殿。样子收藏网介绍非常具有特色的山东省曲阜孔庙大成殿,3个金色大字“大成殿”字径1米,为清雍正皇帝手书。
山东省曲阜市孔庙大成殿阔九间,深五间,主殿东西宽45.78米,南北深24.89米,高24.8米,重檐九脊,周绕回廊,雕梁画栋,宏伟壮观。四周有回廊,顶端檐吻足有一人之高,前檐下为十根浮透雕水磨大石柱,柱高5.98米,直径0.81米,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四绕云焰,下饰莲花石座。从底到上全部雕刻深邃,云龙腾起如飞,神态各异,远而望之,祥云之中蛟龙盘旋飞舞,使人无不感到惊讶万分。大成殿两侧回廊和后面回廊下的18根石柱为八棱八面柱,上有浅雕云龙戏珠,每一面为九龙戏珠,每根柱上就有72条龙。
殿下有双层台基,前有高二米的大露台,东西宽约45米,南北35米,南有两层大型浮雕龙陛,四周围以双层石栏,石栏下东西南三面共突出24个石雕螭首。双层石栏设计规整古雅,有复道四通。大露台是祭祀孔子时舞蹈奏乐的地方。这片神圣的露台,古时作为帝王亲临祭孔子时举行祭祀大典及上演乐舞的地方。自汉高祖到清高宗的绵绵1700多年间,有12位帝王先后19次亲临祭孔,并不断地对孔子追谥封号,直至达到“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崇高地位。
孔庙大成殿气势雄伟,结构整齐,规模宏大,突兀凌空,金箔贴裹,群龙竞飞,具有明显的东方建筑特色。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里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
大成殿是孔庙的核心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原名为文宣王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大成”二字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句,“大成殿”之名始于宋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赵佶赐名“大成殿”, 赞颂孔子思想空前绝后,完美不缺,集古圣贤之大成,并亲书匾额,北宋末年毁于战火。金代皇统九年(1149)重建,明昌五年(1194)重修时扩为七间,绿色琉璃瓦,廊柱也改为石质,并刻龙为饰。贞佑二年(1214)又毁于战火,元大德六年(1302)又重建。明成化十六年(1480)扩为九间。到明弘治十二年(1499)又毁于雷火,旋即重建。清雍正二年(1724)复遭雷火,也正是从这次重建时皇帝恩准殿顶采用黄色琉璃瓦,孔庙大成殿与皇宫的规格等同起来。
大成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塑像,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天子礼制。两侧为四配,东位西向的是复圣颜回和述圣孔伋,西位东向的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轲。再外为十二哲,东位西向的是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西位东向的是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四配塑像坐高2.6米,十二哲塑像坐高2米,均头戴九旒冠,身穿九章,服,手执躬圭,一如古代上公礼制。塑像都置于木制贴金神龛内,孔子像单龛,施十三踩斗栱,龛前两柱各雕一条降龙,绕柱盘旋,姿态生动,雕刻玲珑,异常精美。四配十二哲两位一龛,各施九踩斗栱。龛前都有供桌、香案、摆满祭祀时使用的笾、豆、爵等礼器。殿内还陈列着祭祀孔子时中和韶乐乐器和舞具。殿外悬有10块匾额、3副对联,门外正中是清雍正皇帝题书的“生民未有”匾额,殿内正中是康熙皇帝题书的“万世师表”和光绪皇帝题书的“斯文在兹”匾额,南面悬挂着乾隆皇帝题书的“时中立极”等匾额。每块匾额长6米多,高约2.6米,雕龙贴金,精美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