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建筑 > 古镇名村 > 大阳古镇中国古城镇活化石

大阳古镇中国古城镇活化石

来源:  浏览 2299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阳古镇是中国古城镇活化石,大阳古镇又是山西晋城一座2000多年的古镇, 说起泽州县大阳平镇,晋城当地胡老人们会如数家珍说出四句流传久远的民谣,“东西两大阳,南北四寨上,沿河十八庄,七十二条巷。”这是大阳古镇曾经辉煌,大阳古镇拥有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

大阳古镇古称阳阿,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古镇,大阳古镇秦始皇在此置县,汉承秦制且封侯于此,西晋设此为郡,它先后为县、侯国、郡的治所长达800余年。隋朝时因避讳改名大阳。古镇大阳,有着一条完整的行政区划链条。侯国、郡、县以及(乡)镇、邑里村等,是一个地方政区建置的标本。这在全国是仅见的。到了明清时期,镇内人口不断增加,村镇规模不断扩大,形成户分五里、人罗万家的大集镇。“东西两大阳 ,南北四寨上,九十三个阁,七十二条巷,七市八圪垱,老街五里长。2008年12月被国家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11月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大阳古镇主要古建筑
 三晋东南的太行古镇大阳,位于泽州县西北,濒临高平市。它号称"山西第一村",是盛极一时的古阳阿县治所,是曾经繁华盖世的九州针都。那巍然耸立的天柱塔,那依依如故的汤帝庙,那独一无二的针公庙,那老街深巷林立的店铺,那几易其主的巨贾豪宅,那"状元府"、"进士第"的门牌匾额,还有那石础木柱、套花方窗、石雕木雕、雕花漏窗,都向人们倾诉着古镇古老的文明,展示着古镇的英姿雄风。
大阳古镇明清五里老街
穿过古镇的城楼,古朴幽邃的五里老街映入眼帘,巍巍高墙,幽幽古巷,明清风韵扑面而至。这条古老得几乎让人说不清起源的老街,是支撑大阳古镇精神与灵魂历史历久不衰的支柱与脊梁。青石板铺就的古街犹如一条蜿蜒的游龙,贯穿东西大阳,沿街各种店铺云集,与周边的民居、寺庙、楼阁完美地融为一体。现保存完好的有五里长的清代建筑古街,遍布大阳东西两侧,是领略古代民俗民风和古代建筑文化的极佳去处。
大阳古镇天柱塔
天柱塔位于大阳古镇东南角,明万历丙子四年(1576年)始建,工期长达27年。天柱塔高108尺,底面630平方尺,整体建筑呈八菱锥体,九层八面,层层出檐,各有特色。全塔每层檐角下悬有铜铃,共72枚。塔峰葫芦压顶,葫芦嘴上冠以铁铸高九尺重千斤的帽顶。塔下开西门,壁厚七尺有余,壁间有砖砌旋梯通往上层,每层都建有塔窗。
大阳古镇娲皇庙
娲皇庙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凤台县志》有“大阳有娲皇炼 石补天处”记载。庙坐北朝南,一进两院,南为上院,北为下院。上院建娲皇宫、侧殿、廊房,原娲皇宫有女娲补天壁画。下院有廊房、山门,计三十余间,内塑女娲圣母、火星爷、老君爷、马王、虫王、药王、送子观音等神像。每年正月初七日人日节,举行庙会祭祀。
大阳古镇汤帝庙
 高大的城楼上,石刻“古阳阿县”的匾额仍清晰可见。这就是坐落在太阳西街的大阳汤帝庙,它古老的有凭有据,宋时建、元时修,从明到清又屡屡粉饰不休,没有木鱼作响,不见佛经迷离,更听不到一声声的晨钟暮鼓。
走进 汤帝庙,成汤殿檐上一根粗长、自然弯曲的荆木大梁格外显眼,除前檐有斗拱外,室内无一朵斗拱,后墙的位置换成了大额枋,同时以额枋为支点托举起乳栿,这样既减少柱子,又增加了房间进深,有效实现“小材大用”。整个建筑造型古朴、崇尚实用,充满洒脱、粗犷美展现了元代古建“减柱移柱”雄风。成汤殿是典型的“明三暗七”建筑,前檐面阔三间,用柱四根,但却是八根梁架结构,按照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应该为8根柱子,因此节省4根柱子。同时,殿内中间两根柱子的距离要比前檐中间两根柱子的距离内收1.31米,不在一条线上,使大殿显得非常简洁、大气。
正殿成汤殿东西分别为佛祖殿、老君殿、东北、西北两小院内又设耳殿两座,东为三宗殿,西为虫王殿。庙内现存有明清重修碑、纪事碑数通,保存完好。现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阳古镇官第商宅
大阳古镇在明清时期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宅院建筑群,这些大院布局严谨,规模宏大,装饰讲究,可谓壮观。而大阳却呈现出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一番景象,官第、商宅、亦官亦商的宅院,星罗棋布,团团锦簇,共同形成了明清民居庭院的大合唱。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令人惊奇,给人以震撼。大阳的民居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建筑装饰十分普遍,丰富的砖雕、木雕、石雕和铁器彩绘等建筑艺术形式达到装饰性效果与功能作用,其中的文化意蕴彰显出古风韵。
大阳古镇龙树
话说“世上不少百岁人,山中难觅千年树。”泽州县大阳镇西街村的吴神庙中就有一株古油松,因树龄长,树身犹如一条矫健的行龙,当地人都称之为“千年龙树”。据市林业专家介绍,此树树龄实际已有800年以上。更让人称奇的是,这棵油松枯萎后竟然可以自愈并发出新芽。
 穿过城门,便是五里老街,明清风貌映入眼帘。街道两旁古店铺座座相连,均为二层砖木小楼,从西城门一直延伸到东城门。石门石墩板塔门窗古式古样,几家柜台摩挲的油黑闪亮。古镇人常坐在门前与对门人家聊天,街头不时传来高喧的叫卖声。曾经的枣市、米市、花市、菜市、盐市虽然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却为古镇人所津津乐道。
  狭窄的巷子,巍巍的高墙。漫步街头,深幽别致,怀古之情不禁油然而生。雕花漏窗、"状元府"、"进士第"装点门户,门前的石鼓石狮,森严静谧。斗拱木雕,门挂窗棂,照壁柱础,精美绝伦。
  古镇的地灵,孕育出一代有一代的杰出才人。仅明清两代史有记载的出仕为官者,就多达150余人,这也是古镇的一大特色,"有官不到大阳夸",在晋城地区流传广泛。
  地灵人杰,人杰地灵,互为应证。古镇人杰,或官或商,或商或官,亦官亦商,亦商亦官,他们发达之后,建造豪宅店铺,豪宅店铺又为他们赚取利润,为他们从官经商积累财源。
  这些豪宅店铺,是古镇古老文明的象征。
  老街上座北朝南的中院,是明代嘉靖年间礼部尚书裴宇的府邸。高门虽已失去往昔的威仪,宏伟的气势依旧森严。传说中院是九宫八卦布局,以过庭甬道为中轴,院院连环,道弄盘陀,一进十八院,俨然王府气派,院内厅堂雕龙画栋,绮窗扇屏,斗拱飞檐。
  金、王、霍、段为西大阳四大官宦之家,王国士是其中之一,为明朝万历年间霸州知州,他的宅第从西大阳吾神巷延绵至南河岸,占地近百亩,房屋五百余间。俯视王家宅第,房舍层层分明,错落有致,楼阁峥嵘,气度非凡。
  古镇宅第保存最为完好的是段家院,为泽州元代长官段直的府邸,从偏于东南方的巽门进去,折而再入正南离宫中门,迎面一厅房,石础木柱,套方花窗,隔扇支摘门,内外枋间施大块木雕花鸟,柱础为覆盆式,两壁施砖雕金钱图案,通过西北小门入西偏院,东北小门通后院。整体承元代风格,元风民居古建,在全国都实属罕见。
  古镇宅第中建筑最大的是明代万历户部右侍郎张养蒙的宅第,张府以牌楼为界,北起关帝庙,南至小塔后,占地逾百亩,横跨建兴,财神两街大部分地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古塔是古镇的象征,古塔名为天柱塔,擎天之柱之意,俗称大阳塔,青砖结构,八面九层,建于明万历年间。多少年来,古塔在古镇人心中,一直是命运的守护神,古镇人笃信它占尽了风水灵气,维系着古镇的官运财气。
  古镇人当作护村佑民的还有佛寺庙宇。古镇的寺庙三十余座,连同那些观、阁、庵、堂和16座戏台都坐落在古老的街巷中。

上一篇:固原古城

下一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尤溪桂峰古村落

更多关于 大阳古镇中国古城镇活化石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