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建筑 > 古建筑知识 > 清代王府古建筑等级

清代王府古建筑等级

来源:  浏览 3843

王府是仅次于皇宫的古建筑群,根据皇子的爵位等级其修建要按照一定的等级标准进行。清代王府一般分为亲王府、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等多个等级,这是与清代的封爵制度相关的。

清代王府的建筑等级规格,在崇德、顺治迄光绪各朝都有规定,其中顺治和乾隆年间的府制规定较为详尽,《大清会典》有载。王府的基本格局是东、中、西三路并列,东、西两路的住房和花园限制得并不严格,可自由配置。中轴线上的建筑是体现府邸等级差别的所在,要按制度布置前殿后寝,一般为南北向,以正殿为中心。亲王、郡王府共五重殿宇,贝勒以下四重。
北京的清代王府呈拱卫皇城之势遍布于北京内城。现存46座王公府邸及遗址中,有21座位于东城区,它们是孚王府、宁郡王府、淳亲王府、亲王府旧址、惠亲王府、和亲王府(即段祺瑞执政府旧址)、惇亲王府遗存(恒亲王府)、循郡王府、和敬公主府、贝子溥伦府、贝子弘府、镇国公溥芸府、承恩公志钧府、承恩公桂祥府、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府、蒙古王那彦图府、普度寺(摄政王多尔衮府)、肃亲王新府遗存、理郡王府遗存、贝子奕谟府花园遗存及载涛旧居(贝勒载涛宅)。有25座位于西城区,它们是恭王府及花园、郑王府、礼王府、克勤郡王府、庆王府、醇亲王府(摄政王府)、仪亲王府、醇亲王府(南府)、顺承郡王府、阿拉善王府、奎公府、棍贝子府、魁公府、公府、魏公府、永府、涛贝勒府、洵贝勒府、敬谨亲王府、绵德府以及庄亲王府和平安里遗址、恂郡王府(老虎庙,残留西南角一小段府墙)、端王府、定亲王府等。
清代王府等级也可分为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种,世袭罔替即封王子孙每次可有一人按原爵袭封。纵观清代封王,世袭罔替之封王又有两种情况,即清初以佐命殊勋受封之八大铁帽子王和后来“以天潢近支得封”的四大恩封世袭罔替亲王。八大铁帽子王即郑亲王、礼亲王、庄亲王、豫亲王、肃亲王、睿亲王、克勤郡王和顺承郡王。四大恩封世袭罔替亲王为醇亲王、怡亲王、恭亲王和庆亲王。在十二家世袭罔替亲王的王府中,有八家在西城区,有三家在东城区。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王府分布的东富西贵说。

    世袭递降指封王子孙袭爵需世降一等,也因为此,清代王府存在一府数主的情况。如恩封世袭罔替的醇亲王府有南、北二府,南府的前身是荣亲王府,北府曾是成亲王府。恭亲王府原是庆亲王老府。巽亲王府是礼亲王府的一部分,康熙五十二年(1713)废,乾隆朝改建为定亲王府,今九三学社内的古建筑当为府中遗迹。诚亲王府后被赐给了慎郡王。果亲王府后被赐给瑞亲王,其袭爵之贝子只得迁至卓公府。怡亲王府有三座,帅府园的第一座怡亲王府在始封王允祥死后被雍正帝改成贤良寺;朝阳门内大街路北的第二座怡亲王府的府主在1861年宫廷政变中被慈禧处死,府邸被收回改赐予孚郡王。东单北极阁三条的第三座怡亲王府原为宁良郡王弘皎的府邸,因为同治三年(1864)所复之怡亲王爵由宁良郡王四世孙镇国公载敦袭,故宁郡王府成了新怡亲王府。恒亲王府继袭至奕奎时,已是镇国公爵,而此时的仁宗第三子绵恺已晋爵为惇亲王,正需分府,于是恒亲王府被改赐为惇亲王府。亲王府于同治八年(1869)被赐给荣安固伦公主,同治十三年(1874)荣安公主病卒后,王府又被转赐给恭忠亲王奕之女荣寿公主,被称作大公主府。新中国成立后在此开设了中医院,1985年,北京市中医院建楼时,大公主府被按原府建筑格局迁建至密云白河郊野,现为密云县博物馆。棍贝子府在清代京城诸多王公府第中称谓最多,有诚亲王府、固山贝子弘璟府、庄静固伦公主府、四公主府、土默特郡王府等。

 清代王府集中分布于北京内城,但也有个别例外情况。清初摄政王多尔衮的睿亲王府和阿济格的英亲王府设在皇城,在他们被议罪削爵后即不再为王府。睿王府被改建成缎匹库和吗哈噶喇庙(乾隆年间改名为普度寺),英王府被改建为光禄寺。此后,宗人府于顺治十五年(1658)上疏曰:“皇城为皇上宸居,诸王在内居住,所属人员,往来出入,难以稽察,应迁居于外”,得到谕准。但乾隆帝四女和嘉公主的府邸仍设在了皇城中,且一直沿用至光绪朝(光绪百日维新时在此设京师大学堂,现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中公主府正殿仍存)。另外,也有设在城外的王府,即昌平区的理亲王府。因允是圣祖第二子,且是两立两废的皇太子。世宗即位后,封其第二子弘为理郡王,诏于昌平郑家庄平西府村建府。雍正六年(1728),弘晋封为理亲王,仍以此为府,这是清代唯一一座不在京城内的王府,离京城有10余公里。
朝内大街的孚王府布局与《大清会典》规制基本契合,是最典型的清代王府建筑。王府占地4.4万平方米,古建筑布局分三路,中路为礼仪空间,是王府的核心所在,保存最好,自南而北依次为宫门五间、银安殿七间(两侧有翼楼各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后罩楼七间。殿堂均为绿琉璃瓦顶,配房为灰筒瓦绿剪边顶,府内有戏台。西路是生活居住区,东路为府库、厨厩及执事、侍从房舍,现已难窥旧貌。原外垣大门开在朝阳门内北小街,现大门为后建。宁郡王府规模不大,但前殿后寝及形制都很完备,是一处较好的郡王府实例。恭王府是北京市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其建筑质量之精,后花园景物之幽美,在晚清王府中是比较突出的。今虽历经沧桑,其风貌犹存。
   清代自皇太极开始,即对宗室进行分封,当时的宗室王爵分为九等。在都城沈阳的皇宫周围曾建有十余座王府。清灭明后,于顺治元年(1644)定鼎北京,沈阳的王府除一座因主人被黜外,其余随迁,并在北京新建了更气派的王府。同时,还对诸子进行重新分封。清代统治者认识到“封而不建,实万不易之常法”,遂确定了“诸王不锡土,而其封号但予嘉名,不加郡国”的原则,诸王没有封地,不外出就藩,只受封吉祥的名号,获赐在京城建府邸居住,诸王府邸即王府。顺治六年(1649),又将宗王爵调整为十二等。顺治十年(1653)确定了袭封制度,即亲王、郡王一子袭封,其余诸子及贝勒以下诸等封王之子降级受封,奉恩将军之子孙世授奉恩将军。此后历朝清帝登基,都例行对宗室进行分封,分封制度也不断详细、完备。
 
    据统计,顺治年间,被分封或晋升为亲王、郡王的宗室即有8人,被封为多罗贝勒的3人,贝子18人,加上镇国公、辅国公等,总计96人。此后各朝清帝继续册封皇子、皇孙,其中从顺治到嘉庆朝,册封的亲王和郡王就有45人。王梓先生对清代诸帝皇子封王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其结果为:清代诸帝共有皇子115人(含嗣子),其中11人继承帝位(4人登基前被封为亲王),被封为亲、郡王者37人,袭亲、郡王者5人,被追封为太子、亲王、郡王者12人。另有20位皇族子孙被清代诸帝“功封”或“恩封”为亲、郡王。被封王者即可获赐建府邸居住,京城的王府即随着封王的增加而增加。据嘉庆时礼亲王《啸亭杂录》载,从顺治至嘉庆朝,京城共有王公府邸89所,有确切位置可指的78所。乾隆十五年(1750),《京城全图》中标注王府总计42所。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有记载可查的辅国公以上府邸共有50所。有些王府后来被改为寺庙,如顺治初年的睿亲王(摄政王)多尔衮府,康熙三十三年(1694)被改建为玛哈噶喇庙,乾隆四十年(1775)重修,次年改名为普度寺。世宗胤即位前的府邸于雍正三年(1725)被改为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又被改为喇嘛庙。怡亲王允祥的府邸于雍正八年(1730)允祥死后被改为贤良寺。辛亥鼎革,清室覆亡,诸王丧失俸禄,遂变卖府邸以维持生计,王府随之纷纷败落。大多数王府在变卖后被不断地拆改、添建,部分沦为居民大杂院,逐渐支离破碎,多数已失原貌,甚至残毁殆尽。据1959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的普查登记,当时北京尚有清代王府55处。


 王府多附带花园,《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京师园林,以各府为胜,以太平湖之旧醇王府,三转桥之恭王府,甘水桥北岸之新醇王府,尤以二龙坑之郑王府为最有名。其园甚钜丽,奥如旷如,各极其妙。”直到清朝末年,郑王府花园——惠园还闻名遐迩,为清代北京最著名的王府花园之一。《京师坊巷志稿》载:“惠园在西单牌楼郑亲王府,引池叠石,饶有幽致,传是李笠翁手笔。园后为雏凤楼,楼前有池,其后即内宫门楼。后有瀑布,高丈余,其声琅然可听。”现尚存留的有恭王府之萃锦园,醇王府之渌水园(今宋庆龄故居)。恭亲王还在府外另建了一所小花园,即鉴园。棍贝子府花园的规模、气势和景色,在京城所有王府花园中无与伦比,该府还获特恩引玉河水进府,因此花园中的湖水源于积水潭。现棍贝子府原有建筑大部分拆除,仅存三间卷棚歇山筒瓦顶的花厅、两幢硬山过垄脊的重楼以及湖与假山。棍贝子府花园现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清代王府中一般都有自己的戏台,如恭王府东路院北的主体建筑就是一座大戏楼,戏台有台柱、台顶和上下场门,著名演员谭鑫培、王瑶卿、杨小楼等都曾在此登台献艺。现存王府保存有大戏台的虽然不多,但皇帝赐园中的戏台多有明确记载,这也是王府文化的一大特色。 

上一篇:花窗,古建筑门窗纹饰装饰

下一篇:古建筑上脊兽的等级

更多关于 清代王府古建筑等级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