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说的就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南漠一第府——绥远城将军衙署。绥远城将军衙署古建筑院深三纵,是三进院。
绥远城始建于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四年(1739年)竣工,清朝共派79任绥远城将军在此驻守,将军衙署即绥远城将军之府邸。民国时期,又20任署将军、 都统、省主席在此办公执政。
衙署建筑群由东、中、西三部分组成,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现占地面积约26000余平方米,建成之初有房屋132间。
照壁
府门前有长24米,高4米砖构悬山式一字大照壁,其上有驻防将军克蒙额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书写镌刻的“屏藩朔漠”石额,这也是驻防将军的职责所在。照壁与府门之间设辕门,不允许百姓通行,必须从照壁外其它街道绕行。
府门
府门两侧有八字影壁、门前一对儿青石狮子巍然屹立,左雄右雌。府门为衙署的正门,戒备森严,为三间悬山式建筑,中柱辟三门,上悬“将军衙署”和“漠南第一府”匾额。府门内左右倒座设土默特官厅和前锋营。
仪门
位于府门内中轴线上的仪门,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架,大木硬山式构置。仪门,又称为礼仪之门,是一座强化封建礼制的建筑物。在衙署中出入门庭必须遵循“礼制”。仪门通常是关闭不开启的,只有在将军上任,恭迎上宾,或者有重大庆典活动时才打开,以示隆重。平时来往人员从两侧“阿斯门”通行。仪门有楹联,“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对联说的是汉代名将周亚夫的故事。西汉文帝时,将军周亚夫驻军细柳(地名),他练兵有方,军纪严明,在此训练出的兵将武艺高超,所向披靡,为西汉定国安邦,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在历朝历代的军营中,经常能看到一副对联“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仪门内东西两侧为折房和回事处。
折房
折房是大堂的东厢房,是将军的僚属负责起草、誊写奏折、上传下达公文的部门,属于辅佐将军日常工作的重要机构。下面向大家介绍两份在将军衙署博物院收藏的绥远城将军满文奏折。一是乾隆二年三月二十二日军机大臣允禄奏右卫将军王常移住归化城新城并设二员副都统四员笔帖式折,乾隆下旨建成并命右玉建威将军移驻新城,绥远城将军直辖当地土默特、乌兰察布、伊克昭盟、各旗蒙古王公、民众。外遇战事有调遣大同、宣化二镇,节制沿边道、厅等特权。二是乾隆二年闰九月二十七日,绥远城将军王常奏请赏赐归化新城佳名折,下旨钦定四个城门名额。
回事处
回事处是大堂的西厢房,又称“文秘处”,是将军衙署的典吏整理日常往来文件、建档造册的办公处所。门前挂有一副楹联“有为有猷有守,日清日慎日勤”,意为官要有所为有法度有操守,要清廉要做事谨慎细心,要勤奋。
大堂
穿过仪门,到达宽敞的大堂院落,大堂巍然屹立在月台之上。大堂是将军衙署内规格最高,面积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建筑。大堂前有月台,也称露台,是新官到任时举行“望阙叩恩”之地,也是官员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地方。
大堂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八椽架,通面阔19米,通进深12米,室内为彻上露明造的大木悬山式构制。大堂前面设置月台,面积115平方米,是举行大型活动的礼仪场所。大堂设有前后廊,前廊为室外双步廊可通行,前檐在金柱位置中间明次间设门,梢间置槛窗。后廊为单步梁构架,后檐墙中间明间开门供内外通行。大堂为黑色柱子红色门窗油饰,在外檐梁枋和室内梁架遍饰金线小点金旋子彩画,十分富丽堂皇、威严壮观。大堂屋面铺设1号布瓦,置正脊望兽开口向外,无正吻,山墙为铃铛排山,上面置四条垂脊和垂兽,在垂兽前有跑兽5个。
大堂门前一副楹联,“议论作社稷谋,事业为黎民福”,意为日常的讨论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在谋划,所忙于的事务都是为了老百姓的福祉。大堂正中是海水麒麟屏风,代表清朝武官一品品级,中间端座的人像为第一任绥远城将军王昌,是他亲自督建了绥远城。上方为仿制乾隆皇帝亲赐“泽敷遐迩”的匾额,意为皇恩浩荡,覆盖大江南北,作为绥远城将军要竭力保卫边疆的安危。
印房
大堂的东西配房为印房和官厅。印房是大堂的东配房,将军衙署内部机构之一。掌管将军印信,办理章奏文移,协办各项事务,并兼管恩赏银库事宜。由协领主事,每年封开印信,转发六部公文、各处递来公文,分交各衙门办理,以及部分任期已满但功绩卓著官员的留用事宜。设监印官、钤印官各一人。清代官员的印章称为印信,有严格的等级,具体为宝、印、关防、图记、条记、钤记六种。将军衙署使用的是印,为银印。协领为关防,佐领用的是图记。关防是紫红色水,而衙署使用的印是朱红印泥。
官厅
官厅设有专职的官吏负责,由将军衙署的笔帖式或其他官员兼职,以将军的名义向各部门、各地方的负责官员发布指令,完全处于将军的直接管辖之下。
清代地方衙署中,各级官吏办公场所的陈设较为简陋,并且朝廷不设各级衙署修缮的专项开支,平日的简单修缮费用均从军政长官的俸禄、养廉银中支出,或者通过募捐筹集缮款,正因为如此民间流传着“官不修衙、客不修店”的说法。而在衙门内这样设置火炕的办公用房在衙署中屈指可数,由此可以看出该部门在将军衙署中的重要地位。
八旗制度
在大堂院落我们看到鲜艳的八旗旗帜,有正黄、正红、正白、正蓝和镶黄、镶红、镶白、镶蓝八旗,它是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时创立的一种以旗统兵,出则备战,入则务农,是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八旗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组织和军事组织,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皇太极(清太宗)时,增设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八旗本身兼有军事、行政、生产的职能,各旗成员对旗主有隶属关系。后因长期战事,八旗制度的生产意义日益缩小,军事职能日见突出。
入关以后,以正黄、镶黄、正白称为“上三旗”,为皇帝亲兵;其余为“下五旗”,分属诸王、贝勒、贝子。
满清入关后,将八旗军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驻于京畿地区的部队称"禁旅八旗";驻于全国各战略要冲之地的部队称"驻防八旗"。驻防八旗负责镇慑地方,监视绿营。按照级别分设不同官级统领各地驻防,最高品级驻防城设驻防将军。
鸦片战争以后,八旗制度逐渐解体。1864年(同治三年),清政府宣布:“旗民生计维艰,听往各省谋生”,各地从事商业、手工业的旗人日渐增加。辛亥革命后,八旗制度崩溃。
二堂
二堂规格仅次大堂,面阔五间、置前廊进深六椽架,大木悬山式构制,室内彻上露明造。是将军日常办公及与都统、协领等官员议事的场所,并有书房办公及休憩之功能。
二堂外挂有一副楹联:“政惟求于民便,事期可与人言”,上联意为执政的唯一目的是为老百姓便利,不是压榨、管束盘剥百姓,更不是中饱私囊,下联讲的是执政者所做的事情才能公之于众,不怕老百姓谈论,揭示了以民为本,政务公开的主张。
二堂门楣挂有回文体匾额,从左至右“安民则惠”,意为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当官最大的实惠;从右到左“惠则民安”,意为当为官之人多给百姓实惠,百姓就能安居乐业。
二堂室内明间上方悬挂仿制嘉庆皇帝题写“捷楷抒勤”的匾额,意为将军要常奏胜利的凯歌,时刻宏扬勤勉的作风。
客厅
客厅属二堂配房,是来访客人等候将军召见的地方。
在清代,地位等级森严,在将军办理公事之余,如有人前来拜访将军,由门卫将帖子呈递将军,并请拜访之人在客厅等候。
客厅内部按照清代的风格来进行陈设。中间为中堂,由八仙桌、太师椅、条案、中堂镜组合而成。满族人以西为上,来客要坐在西边,主人与之对坐。
德勒克多尔济功德碑
在客厅室外,矗立一块石碑,为同治皇帝表彰第六十三任绥远城将军德勒克多尔济功德碑。碑通高4.6米,正面碑文为满、蒙、汉三种文字,主要内容记载德勒克多尔济从道光十一年至同治七年间,三十七年两任绥远城将军的功绩。德勒克多尔济为康熙皇帝六女儿和硕恪靖公主之后人,是为数极少的蒙古族驻防将军。
箭厅
箭厅是将军衙署主管军需武备和军队训练的官员办公场所。执行官称为“枪箭营官”,他奉将军的指令,安排一年的武备事宜,并具体操办一年两季的阅兵活动。除此之外,将军衙署守卫人员的主要兵器也存放在这里。八旗驻防的终究目的是出于军事需要,加强八旗兵丁的日常演练、修举武备十分重要。
三堂
通过垂花门,进入三堂院落,便到了将军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内宅。垂花门,因两旁的柱头形似倒垂的花蕾而得名,这道门把将军的办公区与内宅分隔开来,限制了外来人员的随意进入。
三堂,前置高台,面阔五间,大木硬山式构制。民国十三年(1924年)三堂、四堂被大火烧毁,又于当年重修。重建后的三堂,建筑形制有较大改变。三堂原为将军与内眷日常活动的场所,民国十三年改建之后,皆为都统、省府主官的办公之所,东西厢房皆置有前廊彼此通联。改建后的形制,是民国典型的时尚建筑形式。
民国时期,绥远省主席李培基、傅作义、董其武等二十任军政首脑都曾在此办公。室内复原了将军的书房、客厅及寝室,并辅以清代、民国时期的代表性摆件、家居等精美的展品,为游客展示将军日常生活的场景。
三堂西厢房
来到西厢房前廊,我们便看到了槛窗下的地面上各有一方形孔洞,这是满族人自创的一种先进的取暖方式——地热灶,从外面的地热口点火,通过地火龙传热,在山墙内设有烟囱排烟,这样一来,在严寒的北方,屋里即干净又暖和,具有典型的满族生活习俗。西配房冬暖夏凉,是将军及家属用餐的地方,又称“内茶饭房”。
澄园
“澄园”位于将军衙署的东跨院,民国19年(1930年)时任绥远省主席李培基所建。澄园的布局形制,具有我国传统园林取之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风格特色,与其传统建筑的中轴对称不同而随势自然布局。设置假山称“螺山”,其上置“两宜亭”、“观稼亭”,富于诗情画意的名称大大地丰富了园林景观的文化艺术内涵。用“吸水机抽水的人造瀑流“曲涧下注”。则造就了一处浓缩自然、静中有动的环境。更加增添了澄园内“爽气怡人”的勃勃生机。
澄园留存三件石槽,其中一件上首竖书曰“中华民国十九年”,横书四字“得近自然”,下首书曰“李培基题”。另一件无上首题字,横刻四字“天机活泼”,下首小字竖书“知鱼乐者”。第三件上首刻书“民国十九年”,横书四字“退而结网”,下首刻书“涵礎书”。按题字可证,这些养鱼石槽乃澄园的遗存文物之一。
绥远城将军衙署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地位等级最高的清代边疆驻防将军府古建筑,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漠一第府-内蒙古绥远城将军衙署
来源: 浏览 1746 次
更多关于 南漠一第府-内蒙古绥远城将军衙署 的信息
古建筑排行
- 法门寺
- 中国古建筑小木作的代表:公..
- 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
- 慈寿寺万历玲珑塔
- 云南大理巍山古城
- 曾八支祠——湖南省规模最大..
- 沈阳故宫古建筑
- 玉蟾宫
- 灵寿傅氏透雕古牌楼
- 沈阳故宫
- 樊川兴教寺
- 徽州古城
- 徽州古牌坊
- 漳州牌坊
- 景德街牌楼
- 颐和园琉璃牌楼
- 国子监琉璃牌坊
- 息心寺
- 永乐宫
- 山西晋中市介休源神庙
- 隆兴寺
- 摩诃庵
- 清化寺
- 先农坛(北京古代古建筑博物..
- 北京市房山区南窖村古村落
- 明代古村落北京市密云墙子路..
- 山西北辛武村清代古建筑太和..
-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佛教古建..
- 广东潮州古建筑己略黄公祠
- 湖南宋代建的古建筑湘阴文庙
- 明清时期古建筑木石结构牌坊..
- 张壁村的古堡建于什么时期
- 地跨豫陕鄂的古镇荆紫关镇
- 悬崖上的古村落山西虹霓村
- 北京明代玲珑宝塔慈寿寺塔
- 素有八卦村之称的呈坎古村明..
- 四川隆昌是中国石牌坊之乡
- 承德避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