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建筑 > 古建筑动态 > 中国古建筑世家“样式雷”,样式雷族谱谱系

中国古建筑世家“样式雷”,样式雷族谱谱系

来源:  浏览 4798

“样式雷”是中国古建筑世家,为明清两代帝王宫殿古建筑的缔造者,“样式雷”建筑世家,祖孙七代(实际应该算是八代)参加“样式房”做工的多达十六、七人,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九人,担任掌案的有七人,按照族谱他们分别是:

第一代,“样式雷”的开创者雷发达,字明所,明代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生于江西省南康府建昌县雷家庄,即今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北山雷家。他14岁拜叔父为师,学习木工手艺。他家祖传多代木工,祖父、父亲都是木匠。雷发达学徒期间,常跟随师父(叔父)和爷爷、父亲一起在南康府(当时府治在星子县)各地做木工。明末崇祯八年(1635),16岁的雷发达跟随父亲雷振声、叔父兼师父雷振宙连同爷爷雷玉成一起迁徙到金陵(今南京),投靠亲戚。聪明好学的雷发达,在南京继续从事木工多年,不仅继承祖传手艺,而且吸取了别人的精华,练就了一身娴熟的木工手艺,并且在南京还接触和熟悉了宫殿建筑的技法要领。清朝初年,朝廷招募宫廷建筑工匠,雷发达凭着出色的手艺,应募赴北京,投身清廷的皇宫建筑。康熙八年(1669),重修三大殿的工程中,太和殿上梁,皇帝亲临上梁典礼。因为是拆明陵旧楠木梁柱充用,卯榫不合,时辰即到,大梁徐徐上升,缓缓落下,都落不到位,官员们面面相觑,是雷发达怀揣钢斧窜上梁柱,手起斧落,大梁定位。年轻的康熙皇帝见状大喜,当面授他为工部营造所长班。这就留下了“上有鲁班,下有长班,紫微照命,金殿封官”的故事。这也就为后来一代一代的“样式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说,雷发达是“样式雷”的开创者,是始祖。康熙二十八年(1689),七十岁的雷发达“解役”归家。康熙三十二年(1693),雷发达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归葬金陵的江宁安德门外西善桥。



第二代,“样式雷”的形成者雷金玉,字良生,雷发达的长子,清顺治十六年(1659)生于金陵。从小一边读书,一边跟父亲学习木工,练就一身好手艺。考授州同后,一直候补于京师,父亲解役后,他继承了营造所长班,后又投充内务府包衣旗。康熙中叶,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第一次南巡后,流连江南美景,决定在海淀的明代万历帝的外祖父武清候李伟的别墅(即被称作李园)的旧址上,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畅春园。雷金玉被召进园,承领楠木作工程。在畅春园主殿九经三事殿上梁时,表现出众,康熙帝召见奏对,得到赏识,钦赐内务府总理钦工处掌案(班),赏七品官,食七品俸。康熙四十八年,始建圆明园,雷金玉应召充任圆明园楠木作“样式房”掌案。从营造所长班到“样式房”掌案,所以说他是“样式雷”的形成者。自此之后,才有了“样式房”,有了“样式房”就有了掌案,此后,雷家祖孙一代一代连续担任“样式房”的掌案。雷金玉早年还和父亲雷发达一道参加了玉泉山静明园增修工程,建香山行宫,规划清东陵,修建康熙景陵等工程。雷发达去世后,他重建卢沟桥,兴建雍和宫,兴建承德避暑山庄,建造外八庙的溥仁寺等工程。在故宫内他重修了养心殿,修葺慈宁宫,以及一些北京城的建筑。由于他技艺出众,功勋卓著,雍正帝给了他特殊的褒奖,命皇子弘历(后来的乾隆帝)亲书“古稀”二字匾额,赠贺他的七十大寿。雍正七年(1729),雷金玉去世,享年71岁,皇廷恩赏盘银一百两,奉旨驰驿(即旨令治途驿站照料)将其灵柩运回金陵,归葬江宁县安德门外西善桥。



第三代,“样式雷”的继承者雷声澄,字藻亭,雍正七年(1729)生于北京海淀。他是雷金玉的幼子,是“样式雷”承前启后关键的一代继承者。他出生三个月,其父去世,他的四位哥哥随同雷金玉的前几位夫人,护送雷金玉的灵柩归葬金陵,只留下第五房夫人吴氏,第六房夫人张氏带着幼子留在北京。有胆有识的年轻的张氏夫人,抱着幼小的声澄到工部哭诉,要求子承父业,并获准其子成年后乃得嗣业。也就是这位张夫人含辛茹苦,精心培育,加之雷声澄本人奋发图强,刻苦努力,成年后终于继承了“样式房”的掌案。所以说,张氏太夫人是“样式雷”世家“承前启后”的功臣。若没有张氏太夫人“苦守清洁”抚育幼子成人的“德政”,没有雷声澄在无父兄提携下发奋努力,就没有后来的“样式雷”世家的传承。

雷声澄担任“样式房”掌案前参与兴建和担任掌案后主持的工程有:重建钟楼,兴建香山静宜园,开始建造万寿山清漪园,兴建静心斋,重修天坛,紫光阁正觉寺,普渡寺,修复正阳门等。特别是参与了承德避暑山庄,以及外八庙的普宁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的兴建。乾隆五十七年(1792),雷声澄去世,享年63岁。



第四代,“样式雷”辉煌一代的雷氏三兄弟。雷家玮,字席珍,生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卒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雷家玺,字国贤,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卒于道光五年(1825)。雷家瑞,字徵祥,生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卒于道光十年(1830)。兄弟三人生活在乾隆、嘉庆的“工役繁兴之世”,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兄弟三人通力合作,形成了强有力的阵势,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其中老二雷家玺是兄弟中的佼佼者,接任了“样式房”掌案。在故宫内兴建太上皇宁寿宫及宫旁的乾隆花园,雷家玺对花园整体进行规划设计,园中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如古华轩、禊赏亭、旭晖亭、遂初堂、萃赏楼、延趣楼、符望阁、竹香馆、倦力斋等,它们分布错落有致,间以逶迤的山石和曲折回转的游廊,使建筑物与花木山石交互融合,意境舒适。

修筑扩建玉泉山静明园,他们在原有16景的基础上再添加16景,如清音斋、华滋馆、冠峰亭、观音洞、赏遇楼、写琴廊、延绿厅、如如室、层明宇、心远阁等。这些楼、亭、斋、阁、馆、厅、寺、轩依山而筑,交融在泉壑、山岩、林木之间,秀丽和谐。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完工。

继续建造承德避暑山庄,直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完工。山庄分宫殿区和苑景区,苑景区又分湖区,平原区、山蛮景区,其中有以康熙四字题名的36景和乾隆以三字题名的36景。它们集中了我国南北方建筑布局的特点,综合了我国各地建筑艺术的风格。烟雨楼,金山寺等建筑组群,典雅明洁,构图别致,一派江南景色;正宫、松鹤斋等建筑组群,则具有北方朴素民居形式;万树园又富有蒙古草原风光。山峦区的雄浑山川,优美秀丽的寺、庙、斋、轩则别具一格,使山庄成为我国各地胜迹的缩影。



乾隆五十五年(1790)承办乾隆八旬万寿庆典非常繁丽,轰动京城,誉满天下。自圆明园至皇宫,沿途景点有亭台殿阁,西洋楼房,假山石洞,小桥流水,演剧戏台,宝塔牌楼,万寿经棚,药栏花架,精美景艺达数百处。后来又承办了圆明园东路工程,承建了圆明园的绮春园,同乐园戏楼,含经楼戏台,长春园如园等。

兄弟三人还继续扩建香山静宜园,直到乾隆五十七年完工,又承建万寿山清漪园的后续工程,并且在宫内承办宫中年例灯彩,西厂烟火等。年年新花样,次次有特色,京官和百姓无不交口称赞。

他们设计承建的皇帝陵寝有东陵的裕陵(乾隆),西陵的昌陵(嘉庆),而且建造工程有新的突破。陵寝中的券顶是用砖砌筑的,当时合扰这样的券顶比较困难,尤其是合拢地宫主室,成功地使用金券合拢。



乾隆六次下江南,他们兄弟主要是老大和老三,分别随同皇帝南巡,目的是考察南方园林的设计和建筑。

第五代,“样式雷”的集成者雷景修,字先文,生于嘉庆八年(1803)。他是雷家玺的第三子,16岁随父在圆明园“样式房”学习木工技艺和建筑设计。22岁时其父去世,将掌案交给同事郭九担任。景修没有怨言,而是虚心学习,兢兢业业,艰苦奋斗了二十多年后,道光二十九年(1849),46岁的雷景修终于争回了“样式房”掌案职位。但是雷景修生不逢时,处于道光、咸丰年间,国势开始衰败,无力大兴土木。他虽然练就了卓越的才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却无用武之地。除主持修建西陵的慕陵(道光陵),设计东陵的定陵(咸丰陵)外,其余都是修缮工程,如修复正阳门(前门),修缮故宫院中的殿、宫、阁、馆;修缮圆明园中的正大光明殿、九洲清宴殿、文渊阁及其外围的同乐园;修缮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等。咸丰十年(1860)8月,圆明园、畅春园等园林被英法联军烧毁后,“样式房”工作几乎停止。雷景修也从海淀移居西直门内观音寺。但雷景修作为“样式房”的掌案,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他收集积聚了大量的文档资料,他把祖上留下的和自己创作的图纸(包括草图)、画样、烫样、工程做法,簿册、折单等文献,堆满了三间房子,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国宝级资料。这些图文史料有着巨大的科学和历史的研究价值,所以说他是“样式雷”的集成者。



雷景修还做了两件有意义的事情。他这一支雷氏家族是从江西永修迁南京再迁北京,但一直没有自己的家谱,是雷景修系统纂修了自己的宗谱。二是为“样式雷”家族修筑了祖坟,并且给雷金玉立了衣冠冢,还立了碑;给传承“样式雷”的功臣张太宜人立了功德碑;给雷家玺等历代为“样式雷”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贡献的祖辈人物都立了碑。还值得一提的是,他把坐落在北京西郊巨山村(又称聚善村)的祖坟修成船形,船头对准江西,寓意让雷氏的灵魂可以乘船到达鄱阳湖,回到江西的老家。这种不忘故土的深深思乡之情,实在难能可贵。同时,他还是一位理财高手,为家庭为子孙积攒了“数十万金。”雷景修卒于同治五年(1866)享年63岁。

第六代,雷思起,字永荣,号禹门,生于道光六年(1826),卒于光绪二年(1876)。第七代,雷廷昌,字辅臣,生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卒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他们父子齐心,成全了“样式雷”兴旺发达的最高峰。他们父子闻名遐迩,地位显赫,为“朝官所侧目。”他们处于清末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国力衰败,内忧外患。但是皇帝、皇太后热衷于园林和陵寝建筑。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1873年(同治十二年),为迎接慈禧太后40寿诞,决定重修圆明园,雷思起献上全盛时期的《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全图》,慈禧要求雷思起一个月内做出所修宫殿的画样和烫样。雷思起带领雷廷昌及“样式房”的工匠,夜以继日制作出万春园大宫门,天地一家春,清夏堂、圆明园殿,奉三无私殿等全部施工所需的画样和烫样。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亲自审查修改,连续五次召见雷思起父子,并封赏雷思起二品顶戴,雷廷昌三品顶戴。择吉日,颁谕旨,于同治十三年(1874)正月十九日开工。但终因财力困难,群臣反对,同年七月二十九日发出停工的上谕。修园半途而废,雷思起父子还是留下了数千件画样和烫样。为后人研究圆明园和清代建筑工艺、造园艺术,提供了宝贵资料。圆明园停工了,修建北、中、南三海工程又上马了,现如今的中南海就是那时的建筑。其主要工程有:漪澜堂,静心斋、画舫斋、勤政殿、春耦斋、遐瞩楼、瀛台、春明楼、蓬莱阁、涵元殿、翔鸾阁、迎薰亭、绮思楼、藻韵楼、补桐树屋、待月轩、景星殿、庆云殿,祥辉楼、长春书屋、荫清斋、镜光亭、镜清斋、惇叙殿、澄怀堂、庆颐轩、西花厅、菊香书屋等等。

1885年(光绪十一年),慈禧再次下令修建三海园林,雷廷昌主持绘制了大量的画样和烫样。其修建和扩建工程有:镜清斋、叠翠楼、抱素书屋、沁泉廊、枕峦亭、丰泽园、海晏堂、紫光阁、仪莺殿、福昌殿、寿膳房、寿茶房、寿药房、庆云堂、日祉斋、含秀轩、清华堂等等。



1888年(光绪十四年),慈禧又挪用海军经费,重建被英法联军烧毁的清漪园,并改名为颐和园。雷廷昌将万寿山和昆明湖精心设计成寿山福海,园内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分为勤政、居住、游览三个区域。主要景物有:佛香阁、德和园、大戏楼、排云殿、仁寿殿、文昌阁、宜芸馆、乐寿堂、谐趣园、景福阁、听鹂馆、清晏舫等等。园林布局巧妙,气势宏伟,园中山青水绿、阁耸廊回,错落有致,金碧辉映,充分体现出自然生态美,统一和谐美,寓意象征美。

1890年(光绪十六年),雷廷昌主持修建天坛祈年殿。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慈禧又下令修建圆明园的课农轩等工程。

雷思起、雷廷昌父子另一大突出的业绩是修建皇帝、太后陵寝。1851年(咸丰元年)咸丰帝继位后,就派雷思起与朝臣组织的钦天监堪舆人员,一起去清东陵为他卜选陵寝吉地,并由雷思起主持修建,至1859年(咸丰九年)定陵完工。雷思起亦因建陵有功,以监生钦赏盐场大使,为五品职衔。1873年(同治十二年),雷思起还奉命到东陵为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在普祥峪,菩陀峪测万年吉地。尔后由雷思起主持,父子俩共同修建定东陵(座落咸丰定陵之东,故称定东陵),雷思起因劳瘁而于1876年(光绪二年)去世,享年50岁。



两太后的定东陵完工后,雷廷昌又受命在东陵的双山峪为同治帝择地修建惠陵。1877年(光绪三年),雷廷昌因惠陵金券合拢和隆恩殿上梁有功,以候选大理寺承列保赏加员外郎衔。1879年(光绪五年),同治帝遗体葬入惠陵,雷廷昌又受命拆除已建好的慈禧陵寝的隆恩殿及东西配殿,因为慈禧不愿与慈安“平起平坐”。本来二墓并立,大小相同,中问只隔一条马槽沟,但慈禧懿旨全部拆除重建,要修建成明清两代后陵中最豪华的陵墓。

1887年(光绪十三年),雷廷昌又受命赴西陵九龙峪为光绪帝确定万年吉地。1893年(光绪十九年),雷廷昌为光绪的崇陵绘制了《金龙峪金星宝盖图》(金龙峪最先为西陵的魏家沟,同治年间改名为九龙峪,至光绪时又改名为金龙峪)。为光绪的崇陵进行了设计工作,但未动工,直到光绪驾崩的第二年(宣统元年1909年)才开始修建,由第八代“样式雷”传人雷献彩兄弟等人完成,至民国四年(1915)才竣工。

雷廷昌是最后一代"样式房"掌案。雷廷昌于 1907年去世,清王朝于1911年辛亥革命中灭亡,“样式房”也就从历史上消逝了,“样式雷”也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雷廷昌的长子,雷献彩生于光绪三年(1877),是“样式雷”世家的第八代传人。但他与“掌案”无缘。后来“样式雷”家族也就渐渐衰败没落。到1930年代,已经败落到无以生计,靠变卖祖传的图档度日的地步。是朱启钤老先生等老一辈建筑学家,慧眼识国宝,在当时的文化基金会资助下,收购了这批“样式雷”图档,挽救了国宝的命运。
样式雷图档
  样式雷图档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种类繁多,其中既有选址勘测图、地盘图、建筑糙样、建筑准底样、现做活计图、已做活计图,也有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装修图,还有做法说贴、随工日记、旨意档及司谕档等等。其时间涵盖上至乾隆下至宣统;地域覆盖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西等地。不仅展现了清代建筑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还反映了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体现了清代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体制。
 样式雷图档中,除了大量的设计图纸外,还有各式各样的文字档案。其中有样式房遗存的文档资料和样式雷随工日记等。随工日记几乎每天都有翔实的记述,多是反映工程进展方面内容。家信多是同治光绪年间,样式雷在清东陵修建定陵、定东陵和惠陵时所写的私人信函,从多个侧面记录了两代样式雷的真实生活。旨意档及司谕档是样式房保存的帝后谕旨和内务府的指令。略节是以汇报为目的,简要叙述工程、勘察、测量、清查等事的折单或整理汇总折单的簿册。
清朝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清朝建筑工程,在管理上有内外工之分。工部营缮司掌管外工,内务府营造司承办内工。乾隆年间又在圆明园临时设有内工部,专门办理园工设计事务。内务府营造司设有样房、算房,样房负责设计图纸,制作烫样,算房负责应用工料估算。在设计中,烫样、图样与具体做法说明统以《工程做法》或《内庭工程做法》为依据,三者又互相结合,各有侧重,既明确易懂,又可减少差错。做法说明以文字为主;烫样立体展示建筑的形象轮廓和区域的群体配置,上面标注建筑的主要尺寸与做法;图样则表现平面布局或建筑的立面情况及装修细部。

上一篇:明清顺天府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下一篇:样式雷建[定陵]帝王陵墓随工逐日活计细底

更多关于 中国古建筑世家“样式雷”,样式雷族谱谱系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