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建筑 > 古建筑动态 > 晚清最显赫的王府- 奕譞醇亲王府

晚清最显赫的王府- 奕譞醇亲王府

来源:  浏览 2622

醇亲王府可以说是晚清最显赫的王府,南府走出光绪 北府走出宣统。
   奕譞是第一代醇亲王,他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其兄便是咸丰皇帝。慈禧太后为控制奕譞,将胞妹婉贞赐婚下嫁他。但奕譞却始终持审慎态度。慈禧太后赏赐其杏黄轿,他一次也不乘坐,仅敬奉在府中殿堂。慈禧太后亲赐奕譞一件黄马褂,他连一次也不肯穿。
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晚清政治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
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为醇郡王。咸丰帝死后奕譞与恭亲王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所以慈禧太后开始重用奕譞。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亲王衔。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封亲王。光绪登基,他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
    尤其奕譞次子载湉成了光绪帝后,他更是事事忍让,在王府花园等处,煞费心机地镌名恩波亭、思谦堂、九思堂、退省斋等等,表明自己毫无野心。
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公历1891年1月1日),醇亲王奕譞薨,谥号醇贤亲王。奕譞与侧福晋所生的五子载沣则继承醇亲王封号,载沣的长子溥仪为清朝末代皇帝。
醇亲王府[北府](Prince Chun Mansion[Peifu])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代规模较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纳兰明珠、永瑆的宅邸。1872年醇亲王奕譞成为宅子的主人,醇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醇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醇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个四合院组成,后为二层后罩楼。中路的3座建筑是府邸的主体,一是大殿,二是后殿,三是延楼。王府的最后部分是花园。
奕譞的原王府在西城区太平湖东里(今中央音乐学院)。因光绪帝生于此府,成为潜邸,光绪继位后醇亲王迁出,因此醇亲王原在太平湖的王府称南府,后海北沿的新王府称北府。
醇亲王府南府
 北京原内城城墙西南角与复兴门内大街、闹市口大街围合成内城西南隅。元代时这里在南城墙外,明代南城墙南移,这里成为内城的西南角,属于阜财坊。清代为镶蓝旗驻地。在明清时期,那时的西便门角楼下是一个湖泊,名叫太平湖,湖畔景色秀丽。就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坐落着一座金碧辉煌的王府,这就是清朝光绪皇帝的出生地——醇亲王府南府。
  历史上的醇亲王府南府,东起今鲍家街及太平湖东里,西至原太平湖西岸及西城墙,南起今太平湖东里,北至宗帽胡同头条。王府坐北朝南,建筑分中东西三路和西部花园。东西两路各有六进院落。

        这里在顺治年间曾是努尔哈赤次子礼亲王代善之孙喀尔楚浑贝勒的府邸。清乾隆年间改为乾隆第五子荣亲王永琪府第。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宣宗第七子奕譞为醇郡王,咸丰九年(1859年)分府出宫,将荣亲王府赐给奕譞。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醇亲王,此府称醇亲王府。因奕譞是道光帝第七子,此府又俗称七爷府。

晚清最显赫的王府- 奕譞醇亲王府

上一篇:北京城旗人四合院产权300年变迁

下一篇:珍妃和珍妃井的故事

更多关于 晚清最显赫的王府- 奕譞醇亲王府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