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秦老胡同有很多知名的四合院,在原14号和17号间还有两座院落,即老门牌号15、16号,是曾任民国代理大总统的北洋军阀首领冯国璋参谋长的张联芬的宅邸。秦老胡同19号(老门牌号为13、14号)为北京典型的并列四合院,地跨两条胡同之间,两座并列相通的纵深五进的大四合院,是增崇为两个儿子建造的。秦老胡同老门牌资料,秦老胡同31、33、35、37、39号在早年对应的门牌号依次为18、甲18、乙18、丙18、丁18号,“以前是个大院子。”
秦老胡同索家花园位于秦老胡同35号,东邻交道口南大街,西近南锣鼓巷,南依北兵马司胡同,北靠前圆恩寺胡同。原为清晚期内务府总管大臣查哈拉索柱家宅子的花园部分,俗称索家花园。查家原在秦老胡同中部有一所房子,后屡加添建,渐渐从中部扩展到秦老胡同西口路北的宅院全归查家所有。查氏后代是曾崇。因曾崇的儿媳为清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之姨,故民间流传这所房子是“皇后的姥姥家”的说法。35号院原来只是查家的花园,名曰“绮园”,至今园内假山上仍有“绮园”二字的刻石。园内除假山、水池、桥、亭等建筑外,还有一方江南园林中建筑——船形敞轩,这敞轩底部似一大船,船体上为木结构敞轩,造型独异,使花园不同流俗。后曾家将房屋分割出售。35号院出售后,买主将花园内建筑全部拆除,重盖房屋,只留下大门内东隅一组假山。故该院庭院宽敞,不似一般四合院紧凑。改建后为四进院落,大门一间,倒座房九间,东侧为假山。过厅五间,第二进院正房五间,前出廊,后带抱厦,为两卷勾连搭建筑,左带两间耳房。东、西厢房各五间,前面均有走廊。正房东有穿堂门可通后院,后院内后罩房九间,前带走廊。全院长约70米,宽30米,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园内主要建筑均为硬山和瓦清水脊顶。索家何时定居秦老胡同,已不可考。不过,索家在秦老胡同的宅邸形成一定规模,是在明善时期。索家的宅邸是从秦老胡同西部开始兴建的。那时秦老胡同西口路北,由连续几座院落组成的一个大宅院,包括现在的39、37、35、33、31、29和27号均为明善所有,当时只从一个大门出入,即现31号(老门牌号18号)。该门对面的长大影壁至今仍保存完好。这座大宅院除东端的29号、27号院(老门牌号17号)外,其余进深都是地跨两条胡同之间。由于是不同年代陆续购进改建或新建,布局欠缺系统和完整。崇彝对此评论道:“庭宇多而不成局势,盖积渐而成者,屋约数百间。”。除路北的宅院之外,索家在秦老胡同路南中西部,还有很大一片土地和房屋用作马厩、车房、花圃和相关人员居住。其位置在现20号至28号之间。这种情况从19世纪60年代一直维持到上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