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建筑 > 古建筑动态 > 安阳老城九府十八巷

安阳老城九府十八巷

来源:  浏览 2774

古都安阳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是商代都城,安阳这座城市的街巷里有着太多的历史积淀,浓缩着这座城市的精神,这对于那些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尤甚。 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只有老安阳人才能娓娓道来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
九府十八巷

     九府指的是平府、老府、林府、六府、铁拐府、娘娘府、洛阳府、学儒府、西府。其中,老府是县东街东段路南有个口进去拐三个弯,到马号街西段这一段。娘娘府在甜水井街东段路北,建国后并入甜水井街。学儒府指学巷街南口至大寺前街西口这一段,因为有儒学,这一段就叫学儒府了。洛阳府在南门西中段路北。

    老城的府多数有两个口,如平府、老府、六府等。也有的只有一个口,实际就是一个夹道,如娘娘府、洛阳府、林府等。

    巷指的是豆腐巷、卜府巷、三义巷、乔家巷、小颜巷、夹巷、东钟楼巷、西钟楼巷、东冠带巷、西冠带巷、唐子巷、竹竿巷、香巷、仁义巷、裴家巷、纪家巷、丁家巷、鹅脖巷。鹅脖巷是大寺门前往东至唐子巷这一段,建国后并入大寺前街。由于九个府中有七个,十八个巷中有7个在南北大街以东,两个府和11个巷在南北大街以西。所以老城街道又有“东府西巷”之说。

    至于72胡同,老城内根本没有那么多,实际指包括胡同在内的72条街。

    安阳老城街道名称的来历,主要有八类。

    以领袖的名字命名。1933年《续安阳县志》载,今东、西、南、北大街当时分别称中山东街、中山西街、中山南街、中山北街。二是以知名度高的人家姓氏命名。如林府、姚家胡同、丁家巷。三是尊崇古代官宦而命名。如冠带巷,“冠”者帽也。此巷曾有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许三礼和任举人等高官显贵居住。小颜巷因明朝一代名儒、南京礼部右侍郎崔铣光明正大、出处中正、学粹才醇,素有小颜回(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之美誉而得名。四是为褒奖那些慈善为本,济困扶危,道德高尚的人命名。例如洛阳府的命名就有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当地官府为了褒奖洛阳书生重情重义,就把济困扶危,道德高尚的安阳老人居住的夹道命名为洛阳府。五是以地理位置命名。如南门东、北门西、东南营等。六是以集市和生产作坊命名。如鱼市街、竹竿巷等。七是以街道曲里拐弯的形状和距离命名。如鹅脖巷、梯家胡同、大夫铃街、下凹街、短街等。八是以主要建筑和设施命名。如东、西钟楼巷、白塔寺、戏楼后、大寺前、铁狮口等。 (齐瑞申   2002年4月16日9版 )

     仁义巷

     明朝隆庆时期,安阳叫相州。相州城内有个郭胡同,胡同里住着两户人家,一户是当朝阁老郭朴家,一户是破落商人王三成家。胡同本来就不宽,再加上一些达官名流去郭家拜访或攀附,车来轿往的,这胡同就显得更窄狭了。

    的弟弟郭永福想拓宽胡同,就依仗哥哥的权势,威逼王家往后挪院墙。王三成不愿意,惹恼了郭永福,郭便领家丁将王打得头破血流。郭永福晓得哥哥公正威严,连夜渡过黄河,逃到兰考县黄渡湖(现兰考县王茂店村的郭姓,就是其后代)。

    夫人见王三成被打成重伤,十分着急,命人修书连夜进京。因国事缠身,郭朴无法成行,便写信叫来人捎回,在信中嘱咐家人“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开宽胡同首先自己要把院墙往里挪,绝不允许仗势欺人;家里要将打人凶手郭永福送到府衙,听凭处置;由郭家出钱,给王三成包治伤痛。郭夫人一一照办。一个月后,郭朴抽空回家。第二天就亲自到对门向王三成赔礼道歉,并拿白银50两,表示慰问。王三成也是义气之人,死活不收。郭朴见这情况,略一沉思,便告辞而去。一会儿,郭家的仆人送来十把纸扇,并告诉王三成将此扇卖掉,每把扇子要价不要低于十两银子。

    24岁中进士,一直在朝为官。不仅德高望重,而且也是个才华横溢的大文豪,尤其是郭朴的书法,很有笔力。当时的达官名流,都以能得到有郭朴墨宝的纸扇为荣耀。仆人送来的这十把纸扇,都有郭朴的亲笔题词。不用说,这些扇子被人们争相高价购买。王三成佩服郭朴的为人,也将院墙往里挪了数尺。从此,郭胡同变宽敞了,郭王两家也成了好邻居。百姓们为纪念郭王两家的仁义之举,便将郭胡同更名为“仁义巷”。
(赵全生   2002年4月9日9版)

    小颜巷

    也称“小回巷”,因明朝有“小颜回”之称的崔铣家住这里而得名。

    (1478年-1541年)字子钟,号后渠,也字父敏,颂谓“敏公”,在高丽(朝鲜)曾被称为圣人。

    自幼聪明好学,11岁-18岁随父居延安。他曾两次进京参加会试,均不第。于是刻苦攻读,明弘治十八年(1508年),考中进士,名列第四,入翰林,任编修,参加《孝皇实录》的编撰。正德三年(1508年)他主持会试,认同考官。

    ,宦官刘瑾专权,不少元老大臣或被囚禁,或遭流放。朝中官吏有的对其阿谀逢迎,有的敢怒不敢言。而崔铣见刘瑾仅长揖而已。刘瑾借故将崔铣外放为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

    五年(1510年),刘瑾伏诛,崔铣被召还北京翰林院吏馆。次年,再为会试同考官。崔铣看到武宗不理政事,上书规劝,谏以救民、荐贤、理财、强兵、毋事琐末之策,恳恳千余言。十二年(1517年),崔铣因病请求辞去侍读之职,回归乡里。少傅梁储一向看重崔铣,执意挽留,崔铣只好暂时留了下来。并第三次充任会试同考官。事毕,方得以回籍。在家乡安阳,崔铣悉心于读书、讲学和著述。并于正德十四年在县西修盖了一座书斋,名之曰“后渠书屋”。

    宗即位后,朝中大臣纷纷举荐崔铣,于是,他于嘉靖元年(1522年)被招入京,参加修撰《武皇实录》。次年,擢升南京国子监祭酒。嘉靖三年,因议“大礼”(世宗的承继名分问题)冒犯世宗,罢职回到安阳,潜心学问。

    年后,即嘉靖十八年(1539年)春,崔铣从被起用,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不久,升为南京礼部右侍郎。崔铣的著作甚多,主要有《洹词》和嘉靖元年所修的《彰德府志》。如同春秋孔子的门徒颜回,为此,后人将他住宅前的小巷称为小颜回巷。现小颜巷路北有崔铣的祠堂,路南的小颜巷小学校址,原是崔铣府。(郭学礼   2002年5月7日9版)

    洛阳府

    安阳老城内唯一以外地城市命名的街道,叫洛阳府,是南门西中间往北的一个夹道。

    叫洛阳府,相传过去这个夹道内有个老者,家资巨富,房屋成片。老者乐善好施,受人尊敬。

    初冬,老者出门访友。刚出家门,就见街道旁躺着一个年轻乞丐,满脸污垢,衣衫破烂。老者起了善心,忙叫仆人把他抬进家中,灌碗姜汤,那乞丐才慢慢苏醒过来。

    见老者慈眉善目,忙跪下磕头。老者询问他的身世,乞丐长叹一声,说自己本是洛阳书生,赴京赶考,书童见财起意,半夜里把他的行囊席卷一空跑了。自己只好靠乞讨度日。

    见这个书生谈吐文雅,动了恻隐之心,慷慨地把他收留下来,一日三餐供他读书。

    考期已近,老者又给他准备了行囊路费。书生临走,对老者说:“您对我恩比天高,情比海深。这次进京赴考,天可怜见,侥幸得中,我必定会来重重感谢。”老者摆摆手说:“我救你不是图你报恩。你放心去吧,万一考中,一定要当个好官。”书生和老者洒泪分别。

    一开,书生果然高中,吏部外放山西太原府任职。他不忘前言,赶到安阳,但哪里想到,老者的房屋被烧成了一片废墟。看着满地残梁断檩,碎砖烂瓦,回想起当年老者对自己的恩情,他鼻子一酸,号啕大哭起来。邻居认出了他,告诉他老人还在,就住在附近的破庙里。书生找到时,老人已沦为乞丐。好半天,老人才睁开双眼,打量面前这位气宇轩昂的年轻人。相认后两人抱头大哭,书生安慰老人:“您也不要太悲伤了,这也许是天意啊!您放心,我一定把房子重新盖起来,让您安度晚年。”

    久,一座宽敞的院落就建了起来。老人高高兴兴搬了进去。这个故事很快传扬出去。后来,当地官府为了褒奖洛阳书生重情重义,就把老人居住的夹道命名为洛阳府。(齐瑞申)

    姚家胡同

    姚家胡同,位于安阳市老城区中心,长不足200米。300多年前,这条街仅是一条很窄的小夹道,夹道的路北是姚家大院。

    姚家大院有两个含义:一是住的都是姚家一宗的大户人家;其二,又是明代皇封太医姚本仁(姚家膏药创始人)的门庭。大院前通中山街,后通楼坡街,夹道里路北全是姚家生产膏药的作坊和门市。每天前来找太医姚本仁看病者络绎不绝,门庭若市,格外红火。

    清康熙年间,康熙下江南视察,途经安阳时,忽然经受风寒,腹痛不止,上吐下泻。随臣即刻唤告当地府衙,召名医给皇上诊治。一时难住了府衙,后有一官员推荐让名医姚本仁给皇上治病,便将姚传到官府。姚得知要给皇上看病,再三推辞。他原做明太医,今给清朝皇上看病,诊略如有不测,将会招致杀身之祸。姚未及解说,就被带到了康熙床前,只好给康熙诊治。查明病因后,用他自制的阿魏麝香狗皮膏(今安阳膏药)贴敷胃腹,不到一个时辰,果然病除。康熙赞不绝口,称之为“奇药”。

    南下临行前,来到姚家大院看望姚本仁,见来应诊者络绎不绝,有扶掖,有提携,有呼有叫,有泣有啼,而患者贴张膏药即可治病,甚为惊讶。后听地方官员介绍,得知姚原是明太医,康熙挥毫题匾“太医正传”四字,以赐表彰,并赏银二百两,将姚家大院门前夹道修整拓宽,改名为姚家胡同。
(闫鸿信  2002年4月23日9版)

    神路街

    我国的古都大都有以“神”命名的路。安阳的神路街,位于老城中心,城隍庙门前向南,路长约200米。历史上的神路,路西因为府衙门的围墙很高,路东院墙也曾多次加高。
神路街,曾叫东马道,亦称东便道,是衙门的卫兵巡逻,夜间打更的通道,同时,衙门卫兵骑的马也经常拴在这里。

    人们把城隍爷看作安阳城的灵神,若要逢凶化吉、征婚求子、进京赶考、都到城隍爷这里烧香请愿。于是,在庙里帮工的巫婆、信徒便散布传言:“城隍庙的大小神灵日夜都接待民间百姓的求助,各路神仙都要经神路(东马道)出入”。地方官员认为有些神、鬼貌丑吓人,为了让百姓避开,便将这条路改为“神路”,人们也不再走这条路。西华门北路东是徐家大院,西华门街10号都是前后通街,附近的人到城隍庙,或去楼东街更远的地方,都要从徐家大院过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对“神路”有了正确的认识,神路才重新有人走了。(闫鸿信   2002年7月16日9版)

    安阳 历史悠久。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北蒙(今安阳小屯一带),历经东汉末年的曹魏,五胡十六国的后赵、冉魏、前燕,直至南北朝的东魏、北齐,共有7个朝代在此建都或作为畿辅。但安阳老城正式作为一个城池却是从北魏天兴元年(398年)开始的。这是目前安阳发现最早的明代崔铣所著《彰德府志》里记载的,也是崔铣根据他搜集到的宋《相台志》里记述而写进志里的。580年,即北周大象二年,周宣帝后父杨坚辅政,相州总管尉迟迥不服,杨坚派上柱国韦孝宽征伐,尉迟迥兵败自杀。杨坚下令焚毁邺诚,迁相州、魏郡、邺县三级治所至邺南安阳城。安阳遂称相州,亦称邺郡。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安阳老城增建为周长19里。据资料和挖掘,当时南门在今城南三里屯村,俗称南稍门。东门在今东关的券上(现东工路南段路西)。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筑缩小,东、南方向收缩多,新城池基本处于老城的西北位置,这里地势较高,易于排水。崔铣《彰德府志》载,“裁旧城之半,城围9里113步,(城墙)高2丈5尺,阔2丈,外砖内土。辟有四门,东曰永和,南曰镇远,西曰大定,北曰拱辰。城外有护城壕,阔10丈,深2丈。”城门上各建有楼,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各建角楼,敌楼40个。

    清时,安阳老城有两道城门。第一道也叫外城门,临护城河,上有跺口而无门楼,安装铁链,悬放吊桥。二道门也叫内城门,和城墙在一条直线上,上建门楼。内外城门之间有30-40米,叫瓮城。《三国演义》中,周瑜与曹仁在南郡大战,曹仁假败,周瑜率先冲入城内,就是在瓮城中箭的。瓮城前半部分略呈弧形,所以又叫月城。这里既是屯兵之处,也有买卖铺户。四门当中,东、南、北三门翁城与城内大街基本在一条直线上,独有西门略偏北。北门不同于其他三门的是第一道门不在正北,而开在了瓮城正东,但吊桥仍在北门。这是因为京城在北,府城门不能正照京城的缘故。城内百姓出城时先向东出内城门,沿城墙再到北门吊桥处出城。

    老城南、北门基本对峙相照,而东、西门却相错100多米,这里面有个传说,明初修城门时,当地官员听信风水先生的“指点”,说安阳地处黄河故道,后来黄河南迁,如东、西门相照,会引起黄河“搬”回老家,若两门相错,因其不易畅通,便可避灾富民。东、西门相错,东、西大街自然也就不相照了。

    32年元月,安阳民众为纪念斗争贪官周鹏年胜利,议辟西北门,取名“新安门”(今小西门)。

    老城地势呈龟背形,以鼓楼为全城最高点和中心建筑。城外农村计算到城距离,都以鼓楼为终点。

    老城基本为方形,东边略长。城外有护城河,城墙里是马道,用于通兵马传号令。街道布局具有中国典型的古城特点。布局严谨,层次分明,以北大街、中山街、南大街为南北轴线,自然地把老城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形状各异的亭台、楼、阁布置得当,组成了城市的空间轮廓。雄伟壮观的文峰塔、高阁寺、城隍庙等古建筑点缀着古城的立体景观,沿街多为中国北方传统民宅四合院。

    老城自明初重修后定型。以后,局势稳定,商业繁荣,城内人口逐渐增多。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五十二年(1713年)和雍正七年(1729年),官府对老城进行了三次修复,街道也逐渐开辟增多。至清末,城内有街道90多条,主干道为东、西、南、北大街,东西大街全长1657米,南北大街全长1548米,宽9米以上,南北大街共18条,谓十八罗汉街。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有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称誉。      (齐瑞申   2002年4月9日9版)

    铜冶、水冶名考

    安阳县铜冶镇以镇政府机关驻南铜冶村而得名。南铜冶和与其紧相邻的铜冶东街是两个非常古老的村庄。东魏时可能在这里炼过铜,据《北周地理志》引《冥报记》云:“东魏末,邺下人共入西山采银铜。”这里说的邺下,是指古邺城及其附近地方。东魏时的邺城有北城和南城二部分,南城在今安阳市区北偏东15公里处,距今安阳县北界仅1公里。西山当指今安阳县西北部之山。

    墟发掘出的大量铜器来看,商代这里就可能炼过铜。殷王宫殿内铸造铜器使用的铜,不一定都是来自外地。既然东魏时西山上还能采到铜,则商代当更容易采到,铜冶可能为殷商时的冶铜场。
北宋时已有铜冶和南铜冶二村名,据《邺乘》记载北宋村名中,伦掌管统村已有铜冶,鲁仙管统村有南铜冶。这时的铜冶当为今天的铜冶东街,南铜冶为今天的南铜冶,都是冶铁重地。元代改称铜冶镇,仍为冶铁重镇。

    明代,铜冶镇复称铜冶村。这时的铜冶可能指一个村,也可能指两个村,而总称铜冶。
清代为铜冶、北铜冶和圪道村。据清乾隆年间《安阳县志·村名》记载,铜冶一带有北同冶、同冶村和圪道村。这里的“同”字是个白字。当为“铜”。铜冶村为今南铜冶,北铜冶为今铜冶东街的铜冶桥,圪道村为今铜冶东街的一条小街。民国22年的《续安阳县志》载当时的行政区划有南铜冶乡,并含铜冶东街和铜冶桥。这时的圪道村变成了铜冶桥的一条小街而匿名了。

    分为南铜冶和铜冶东街2个村,铜冶桥属于铜冶东街。

    是安阳县水冶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据《魏书·食货志》载:其铸铁为农器、兵刃所用。然以相州牵口冶为工,故常锻炼为刀,送于武库。这是说相州牵口冶的铁器制造业技术最高,质量最好,魏国兵器库中的刀,主要由牵口冶制造。这里的牵口冶就是今安阳县水冶。

    在北魏和东魏时期是重要的冶铁基地。《邺乘·地理志》在安阳县中记载说:“水冶,周回二十步,在县西四十里。旧经曰,后魏引水鼓炉,名水冶,仆射高隆之监造。深一尺,阔一步半。泉水东北经十里入于洹。”这里所记载的“水冶”,还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地名,它是炼铁场地的一种工程设施。这种设施是引珍珠泉的水作为动力,来鼓风炼铁。用水力来代替人力,大大提高了炼铁的产量和质量。这种冶炼,当时称作水冶。居民在这里定居后,形成村落,仍沿用“水冶”一名。于是水冶又成了村名。《邺乘》载北宋村名中,新安管统11村,有水冶村。这时在水冶村是否还冶铁,史无记载,直至金代今水冶处仍为水冶村。金后期成为辅岩县治所。不过辅岩城不在水冶村,而在水冶村东北今阜城村外。

    ,在水冶附近出现了水冶村、西城村、辅岩镇3个地名。这时的水冶村就是今天的水冶。辅岩镇即故辅岩县城,即今天阜城村的东半部分。西城村当在辅岩城西城墙外,即今天阜城村的西半部。
自明代以来,辅岩镇和西城村就消失了,却又出现一个“府城村”名来。这个府城村是辅岩镇和西城村合而为一,取辅岩的首字和西城的末字“辅城”作为新村名。后来“辅”字谐音为“府”,又谐音为“阜”。这就成了今天的阜城村名。

    ,辅岩镇的地位明显下降,而水冶的地位却逐步提高。由前可知,宋、金、元三代水冶皆称村,而明代水冶却成了集。《邺乘》安阳县明代市集,有“水冶集”。清康熙三十二年和乾隆三年的《安阳县志》载村镇市集,都有“水冶镇集”,可见清代水冶已称镇了。民国期间的《续安阳县志》载乡镇村名也有水冶镇。

上一篇:天龙山石窟

下一篇:《周易》发源地安阳羑里城

更多关于 安阳老城九府十八巷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