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金故邸古锅耳屋群位于广东省佛山三水乐平大旗头古村落,该古建筑群建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100 多年历史,因屋墙形似铁锅之锅耳而得名,采用“梳式布局”。
乐平大旗头村有着锅耳形封火山墙的青砖大瓦房,整齐地排成数列。每列房屋之间是窄窄的青石板街,街边的石板每隔数米凿空成铜钱的形状,其下有暗渠,可以将每家每户排出的污水顺着地势一直送到村前的水塘再排往河涌。整个古建筑群为水磨青砖建筑,巷道全为花岗岩石板铺砌。其建筑、排污、防盗、逃生等方面的规划相当合理,整条村统一兴建,规划整齐,部分 大宅更以双层花岗岩石筑成,中间夹有铁板、铁枝,其坚固程度,耗资之大,构思之巧,令人叹为观止,置身其中,追古抚今仿如时光倒流,令人流连忘返。2003年10月9日大旗头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授予全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乐平大旗头村建筑分三部分,村头为象征“文房四宝”的文塔、水塘、地堂、大地,村前为郑氏宗祠、建威第、郑氏亲祠和振威将军家庙及宽阔的麻石广场、水井,其后是住宅区。整个建筑群为水磨青砖建筑,巷道全为花岗岩石板铺砌。其建筑、排污、防盗、逃生等方面的规划相当合理,令人称奇。据悉,该村是华南地区保存最完好、最有代表性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落。现在村里面还有慈禧太后亲笔书写的牌匾。
大旗头村属于较为特殊的双姓村落,村中人口就是郑钟二姓。郑氏一脉在明嘉靖年间从乐平镇蚺蛇村传入,根据《荥阳郑氏渊源》记载,郑氏先祖为姬友,其后人几经迁徙,一支向北,数支分布于闽浙台地区。今广东的郑姓即自福建福清迁入经广东南雄再到今三水乐平蚺蛇,传至十世康泰公,于明嘉靖年间始迁居于大桥头村(今大旗头村)。据《钟氏家谱》记载,钟姓一脉相传自河南颍川迁入。据说钟氏先祖福安公原来在南海南浦村以放鸭为生,明朝初年,赶鸭至大桥头村附近后,即落户居于此地。 从现存的资料来看,明代末年,大旗头村郑、钟两姓一起也不过10 余口人,经六代繁衍,至清道光年间(历经六代发展)大旗头郑氏形成四大房支(裕仁、裕礼、裕智、裕信)。钟姓人丁也有较大发展,全村估计当时人口应在40户左右200—300余口之间。至郑绍忠发迹,全面整修大旗头,此时人口出现一个大发展时期,此趋势一直延续至清末,大旗头人口应在500—600之间。民国以来,由于某些房支没有男丁,后继无人而导致出现断续的情况外,总的来说,大旗头的人丁还在处于一个发展成长的时期,据村中老人回忆:至解放前夕,大旗头村共100余户,总人口在700人左右。 2.人口的发展和变迁 解放以后,大旗头村的人口发展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变动。 解放后土改前夕,大旗头村的郑、钟二姓中有历史问题的(如郑绍忠的后代、三水民国最后一任县长钟锦添的直系亲属等)因为畏惧土改和群众运动,纷纷移居香港、澳门地区,那些在外乡做工或手艺的人纷纷回乡参加土改运动,1953年人口统计显示,人口数量稳中有升,大致接近1000人左右。 60年代初,由于天灾人祸,加之当时对生产的漠视,人民生活一度极其困难,为了生存计,大旗头村发生人口外迁现象,如1962年6月,深圳边防一线全面开放,为时一个月,广东省去香港谋生者达到10万之众,大旗头在这一次外迁中至少有几十人之多。文革期间,由于政策等原因,群众生活愈益艰苦,而毗邻的香港、澳门经济迅速发展,加之本村在香港、澳门有较好的亲缘基础,所以逃港逃澳事件时有发生。随着青壮年的向外流失,全村整体人口数量直到80年代,基本与解放之初持平。 改革开放以来,原因主要在于以下方面: (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经济基础发生很大变化,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改善,村里新生幼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全村的平均寿命得到显着提高,且由于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村里的户均生育率和解放初期、三中全会以前相比较,显着下降,这样影响了全村人口总数,使大旗头村的全村人口维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局面上。 (2)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和村民从业形态的多元化,使得村民的外向发展有了内在的驱动力,村里一些有能力向外拓展的人,纷纷走出了大旗头村的狭小空间向附近的广州、佛山等地安家生活,这样的人口流失抵消了由于村里婴幼儿出生而导致的人口总量增加,使得村落的总人口在过去的20年时间内基本维持在1200—1500之间。自1985开始,维持缓慢而小幅度增长的趋势。 3.人口结构 大旗头村历史上是一个以农业为根本的小村,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口结构也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 (1)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大旗头村的农业户口向非农业户口的转变主要集中于三水市并入佛山市以后,佛山市取消农业户口,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城镇户口化和居民委员会管理系统。全村进行了系统的农改非工作,到目前为止,全村居民实质上已经成为城镇居民身份。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农业生产仍然是村中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只是的农业主要集中于鱼塘、果蔬的生产上。 (2)人口老年化日益明显。经济的发展使村民提前步入小康,生活品质显着提高,医疗条件和其他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人们的寿命水准直接得到改善和提高,由于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生育率受到控制,村里老年人口的比例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