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佛寺始建于东晋咸康元年,距今已近1700年历史。仙佛寺集儒、释、道、巫四教于一体,是土家族、苗族丰富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缩影,也是土家族、苗族儿女智慧的结晶,同时还是“恩施民俗生态旅游区”最具特色的代表。这里风光秀丽——自然与人文相映、青山与绿水一色;这里文化灿烂——民俗与宗教相融、信仰与艺术一体。
仙佛寺文化底蕴深厚,历代文人墨客题咏甚多,其中以山门外青石碑上署名咸池昙真人的回文诗最为著名,诗文内容为:“花开菊白桂争妍,好景留人宜晚天。霞落潭中波漾影,纱笼树色月笼烟。”诗文措词卓绝,顺读倒吟、去字减词可演绎成上百首诗,来凤县曾征集演绎诗达12700多首。
根据《来凤县志》(同治五年版)记载:“咸康佛,在佛潭岩上,峭壁千寻,上刻大佛二尊、须眉如画。古人倚石壁建阁三层,槛外苍松翠柏、绿荫如幕,数百年物也。檐际泉飞,四时凝雨,洞壑幽峭,夏亦生寒。从此泛舟,可通官渡;端午竞渡,两岸仕女如云……。”仙佛寺是鄂湘渝黔四省(市)边区最大的宗教场所,也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宗教圣地,自古以来就是香客游人不断。特别是每年农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三次庙会,更是数万人聚集,香烟缭绕,鞭炮鸣放,十分热闹。
据史料记载,仙佛寺曾经过二次大规模维修。1936年,来凤各族人民集资对佛像、观音堂等设施进行了一次维修;1956年,来凤县政府主管部门新建了一栋与堂楼相接的走马转角楼。但是,仙佛禅寺殿舍、走马转角楼亭、佛像等名胜古迹景观都在“文革”(1967年7月21日)中遭到了严重破坏,幸运的是赤壁上3尊大佛造像主体基本完整。尽管仙佛寺曾遭受重大的劫难,但仍然香火不断,人气旺盛,每年周边及国内外前来祭拜和观光的香客游人不断增加,常年接待人数都在几十万人次左右。
仙佛寺的文物保护、宗教场所的改扩建和旅游景观打造都牵动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心。前中国佛协常务理事、湖北省佛协会长、著名法师昌明方丈曾题词于仙佛寺:“山高益壮志,石窟藏灵根”,并于1994年7月26日(农历6月18日)起,连续3天在寺内隆重举办“中国来凤仙佛寺祈祷世界和平大法会”,省内各著名高僧大德云集仙佛寺,对恢复仙佛寺建设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仙佛寺
来源: 浏览 2035 次
更多关于 仙佛寺 的信息
古建筑排行
- 法门寺
- 中国古建筑小木作的代表:公..
- 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
- 慈寿寺万历玲珑塔
- 云南大理巍山古城
- 曾八支祠——湖南省规模最大..
- 沈阳故宫古建筑
- 玉蟾宫
- 灵寿傅氏透雕古牌楼
- 沈阳故宫
- 樊川兴教寺
- 徽州古城
- 徽州古牌坊
- 漳州牌坊
- 景德街牌楼
- 颐和园琉璃牌楼
- 国子监琉璃牌坊
- 息心寺
- 永乐宫
- 山西晋中市介休源神庙
- 隆兴寺
- 摩诃庵
- 清化寺
- 先农坛(北京古代古建筑博物..
- 北京市房山区南窖村古村落
- 明代古村落北京市密云墙子路..
- 山西北辛武村清代古建筑太和..
-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佛教古建..
- 广东潮州古建筑己略黄公祠
- 湖南宋代建的古建筑湘阴文庙
- 明清时期古建筑木石结构牌坊..
- 张壁村的古堡建于什么时期
- 地跨豫陕鄂的古镇荆紫关镇
- 悬崖上的古村落山西虹霓村
- 北京明代玲珑宝塔慈寿寺塔
- 素有八卦村之称的呈坎古村明..
- 四川隆昌是中国石牌坊之乡
- 承德避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