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祖庵初建时间与《营造法式》最为接近,面阔三间,进深三架,因此其斗栱、梁架、雕饰多与《营造法式》相一致,堪称范例。
东、北、西三壁上尚存人物彩绘23幅,另有5幅在历代修葺已被毁坏,内容为初祖达摩以下三十六位禅宗祖师。绘制年代约在明末,形象质朴古拙
初祖庵在河南省登封县少林寺东南方初祖庵内,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是河南省现存唯一的北宋木构建筑,也是现存宋代建筑中同《营造法式》所反映的北宋后期官式建筑最接近的实例。
殿内外共用16根同高的八角石柱,石柱上饰有花卉、人物、力士、盘龙等精美雕刻,其中一根有宣和七年韶州人刘善恭施柱题名,是此殿断代的依据。
牵加长半椽距。这种后内柱后移的布置使室内佛坛处空间加大。
二后内柱间砌扇面墙,前设佛坛。
厅堂构架的特点是内柱高于檐柱,但此殿的16根石柱同高,只好在前内柱的铺作上按平坐插柱造的方法立上层木柱,以承托平梁,前乳及中跨三椽后尾部插入这根柱内。
这种在单层厅堂构架的内柱上接二层柱的做法是宋代古建筑中的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