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建筑 > 寺庙祠堂 > 南京栖霞古寺

南京栖霞古寺

来源:  浏览 2538

南京栖霞古寺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也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南朝时期与江南鸡鸣寺,江北定山寺齐名。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东北处的栖霞山上,栖霞古寺坐落于中峰西麓,始建于南齐永明二年,由平原居士明僧绍{号栖霞}舍宅为寺,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中著名之寺,加之寺中历代高僧辈出,因广传佛教,《三论》而成为三论宗祖庭。其间梵宇重叠,气象壮观,唐初就与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浙江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使栖霞寺的影响规模达到全盛。

木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明征君碑、舍利塔、千佛岩石窟群则为国家级保护文物。诸如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各代文化名人骚客所留下的摩崖石刻及碑刻一百余处,实是广大游客观光风景,探古寻幽的最佳胜地。
栖霞寺占地面积40多亩,共有毗卢殿、藏经楼三进院勤务, 依山势层层上升,格局严整美观。栖霞寺前是一片开阔的绿色草坪,有波平如镜的明镜湖和形如弯月的白莲池,四周是葱郁的树木花草,远处是蜿蜒起伏的山峰,空气清新,景色幽静秀丽。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佛殿、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鉴真纪念堂、舍利石塔。寺前有明徽君碑,寺后有千佛岩等众多名胜。
寺前左侧有明徽君碑,是初唐为纪念明僧绍而立,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撰文,唐代书法家高正臣所书,碑阴“栖霞”二字,传为李治亲笔所题。此乃江南古碑之一,是珍贵文物。
进入山门,便是弥勒佛殿,殿内供奉袒胸露、面带笑容的弥勒佛,背后韦驮天王,昂首挺立。出殿拾级而上,是寺内的主要殿堂枣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高达10米的释迦牟尼佛。其后为毗卢宝殿,雄伟庄严,正中供奉高约5米的金身毗卢遮那佛,弟子梵王、帝释侍立左右,二十诸天分列大殿两侧。佛后是海岛观音塑像,观世音伫立鳌头,善财、龙女侍女三旁,观音三十二应化身遍布全岛。堂内塑像,工艺精湛,入化传神,令人赞叹。
过了毗卢宝殿,依山而建的是法堂、念佛堂和藏经楼。藏经楼内珍藏着汉文《大藏经》7168卷,另有各种经书1.4万余册。在佛龛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玉像一尊。藏经楼左侧为“过海大师纪念堂”,堂内供奉着鉴真和尚脱纱像,陈列着鉴真第六次东渡图以及鉴真和尚纪念集等文物,这些都是日本佛教界赠送的,是中日佛教界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寺内还新建了玉佛楼,正中供奉一尊高1.5米,重390公斤的玉佛像,玉佛雕凿精细,装金着彩,是台湾僧人星云大师捐赠的。玉佛楼两壁挂有释迦牟尼佛成道彩图。
寺外右侧是舍利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七级八面,用白石砌成,高约15米。塔基四面有石雕栏杆,基座之上为须弥座,座八面刻有释迦牟尼佛的“八相成道图”,有白象投胎、树下诞生、九龙浴太子,出游西门、窬城苦修,沐浴坐解、成道、降魔和涅槃。八相图之上为第一级塔身,第一级塔身特别高,八角形,每角有倚柱,塔身刻有文殊、普贤菩萨及四大天王像等浮雕。以上各层上下檐间距离较短,五层檐由下至上逐层收入,塔身亦有收分。各面均滩两石竞,龛坐一佛。檐下斜面上还雕刻飞天、乐天、供养天人等像,与敦煌五代石窟的飞天相似。塔顶刹柱为莲花形。整个舍利塔造型精美,不仅是隋唐时期江南石雕艺术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古代佛教、艺术、文化的珍贵实物。
(一)功德寺    唐高祖敕改栖霞寺为功德寺,为寺增建梵宇四十九处。


(二)隐君栖霞寺   唐高宗御制明徵君碑,因敕改功德寺为隐君栖霞寺。

     
(三)妙因寺    公元八四五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毁佛之役,废隐君栖霞寺。越六年,唐宣宗大中五年,重建栖霞寺,敕改上名。一说妙因寺为五代时南唐主李璟所建,徐铉书额。

     
(四)普云寺  公元九八零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敕改妙因寺为普云寺。


(五)栖霞禅寺  公元一零零八年,宋真宗景德五年,敕改普云寺为栖霞禅寺。


(六)严因崇报禅院  公元一零九三年,宋哲宗元祐八年,太皇太后高氏同听政,敕改栖霞禅寺为严因崇报禅院。


(七)景德栖霞寺  宋哲宗时?皇太后高氏崩,帝亲政,复改为景德栖霞寺。迄高宗南渡,金兵陷建康,寺全毁。自南宋江至元末,法运垂秋,近三百年。


(八)栖霞寺  公元一三九二年,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重建,赐额称栖霞寺。


 乙、自明初迄至太平天国寺毁,凡四七零年为宰官护法时期。其间高僧辈出,穷理尽性,大树义宗,然辉煌刓缺,剥落来复者,亦有六次:


 (一)成化时,公元一四七零年,有司借税寺田,群僧逋逃一空,庙产悉为豪侵,绍承中断,寺同丘墟,香灯息焰,约六十年。


(二)嘉靖中,公元一五三二年,兴善禅师,刻意恢复,法会和尚,心力提奖。当时宰官陆光祖,既助密藏禅师,刻方册大藏,复护法栖霞,重建梵刹,慧灯遂由此而显。


(三)万历二十七年,公元一五九九年,三空法师,得中贵人客仲护法,重铸造千佛岭及修建山门、天王殿、大雄殿、祖师殿、伽蓝殿、藏经殿、韦驮殿、接引殿、三圣殿、地藏殿、碧霞殿等,客君短衣徒跣,躬自荷锸畚土,引绳叠石,兴工师王寿共拮据之,历七年始成。


(四)清顺治五年,公元一六四八年,觉浪禅师弘机广应,显名讲席。两江总督于成龙,崇祯进士陈旻昭,翰林检讨邓旭,粤西参政刘思敬等,连衔并辔,叩寺随顺,于是大斥廉囊,现宝王刹。时尊为云谷再来。


(五)清高宗五次南巡,均驻跸栖霞,苏省大吏,拨币增建法幢,达二千余间,有春雨山房、太古堂、武夷一曲、精庐、话山亭、有凌云意、白下卷阿、夕佳楼,石梁精舍等胜迹,殿阁宏丽,冠绝东南。


(六)咸丰五年,公元一八五五年,清军向荣部队与太平军激战于栖霞一带,全寺悉遭毁坏,为建炎四年寺灭于金以来,历七百二十四年后,第二次之大坏相,山灵同劫,破敝荒烟者,垂五十年。


 丙、民国肇造后,为信众护法时期。兴建一寺,不若前代帝王宰官,愿指气使之易,非有雄猛德化之僧,积累万千因缘之力,不克臻此,此大都弘扬,今昔之所不同,栖霞重建,时势之所维艰也。

当代大德宗仰上人,弃通显之途,甘空寂之隐,民国八年于金山泳思堂掩关后,朝礼九华,道经栖霞,悯其圆音久息,芜众生之福田;断碣荒残,埋江山之胜迹,发大愿力,驰驱再振。复得若舜上人继志述事,握江左之众和;策杖孤征,获海外之义助,用是否转劫运,泰启丘墟。而其后哲,明常、方廉、寂然、仰山等诸德,胥皆建法幢,树道场之杰,云龙风虎,会合际遇,不及念年,又复旧观,于是摄山之麓,攘往熙来,万里游人,指尽殿阁;十方缁素,瞻礼金容。僧绍余绪,至此不坠矣。

民国三十六年,明常上人更奋其龙象,以大乘之教,沾罔海隅,于香港全湾石围角,修建栖霞分院(今名鹿野苑),兴学培材,续法门之慧命;随机趣解,作华胄之梯航。而其绍承,法宗、超尘、悟一、达道诸彦,或陪鲤对于膝下,或扬正教于越南,或施法雨于台北,或宣菩提于寒舍,要皆德泽后昆,始赏兰桂齐芳。栖霞声教,拓神州变色,栖霞道场,能否免劫?后去茫茫,惟赖三宝垂慈矣。

 

上一篇:鸡鸣寺

下一篇:夏鲁寺

更多关于 南京栖霞古寺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