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光孝寺是岭南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广,规模最为宏大的寺院,民谚云:“未有羊城,先有光孝”。是广州四大佛教丛林之一。
光孝寺寺址本是西汉南越王赵佗玄孙赵建德的府第。三国时,吴国骑都尉、易学家虞翻被流放南海,居此讲学,时人称为“虞苑”。因苑中多植苛子树,又称“苛林”。东晋隆安年间(397—401年),译佛教重要论典《舍利弗阿毘昙》的罽宾国(今克什米尔)高僧昙摩耶舍在此创建佛殿,名王苑朝延寺,俗称王园寺。
刘宋元嘉十二年(435年),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于此建立戒坛和毗卢殿,又称为制止寺。求那跋陀罗不仅是翻译了《杂阿含经》、《胜鬘经》、《楞伽经》等重要佛经的著名译经家,也是中土禅宗建立的重要禅师,其翻译的《楞伽经》为禅宗的宗经之一。梁天监元年(502年),天竺神僧智药三藏飞锡广州,从释迦牟尼佛证道处带来一株菩提树苗,植于寺内。大通元年(527年)九月,禅宗西天第二十八祖、中土初祖菩提达摩西来中土,曾驻锡寺内。陈武帝天嘉三年(562年),中国佛教史中的三大译经家之一真谛三藏南下广州在寺内译经,译出了《摄大乘论》、《阿毘达磨俱舍释论》、《大乘唯识论》、《俱舍论偈》等重要论典,推动了中国南北朝时代摄论宗和俱舍宗的成立。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改寺名为干明法性寺。仪凤元年(676年),以行者身份接禅宗五祖弘忍心法的六祖慧能来到法性寺,因风幡妙论打动大众,受住持印宗法师之请,出示传承禅宗衣钵。于是,六祖大师在寺内菩提树下落髪、受戒,并登坛说法,开演顿悟法门。唐神龙元年(705),中印度高僧般剌蜜帝在寺内译出《楞严经》,成为当今汉传佛教早晚功课必诵经典。唐代译经家义净三藏和唐密大师金刚智、不空三藏,以及东渡日本的鉴真大师等都曾在本寺过往存化。
宋朝初期,朝廷诏改寺名为干明禅院,复改为崇宁万寿禅寺、天宁万寿禅寺、报恩广孝禅寺。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改称报恩光孝禅寺,易“苛林”为“诃林”。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曾于寺内讲授《四十二章经》。明朝成化十八年(1482年),朝廷敕赐“光孝禅寺”匾额。明末崇祯十四年(1641年),曹洞宗大德、海云寺派创立者天然函昰禅师受请住持本寺,他广集资金,重修殿宇,并以佛教的慈悲喜舍和儒家的忠孝廉节教诲门徒,因此宗风大振,法音远播。
清军南下,炮轰广州城,光孝寺遭到严重破坏。顺治、康熙年间,殿堂有所修建。清末至民国期间,光孝寺长期被文化教育部门和军政等机关占用,殿堂建筑遭到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光孝寺的发展非常重视。1961年,光孝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3月5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光孝寺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1987年1月1日,僧众进驻光孝寺,从此祖灯得以延续,四众有所皈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本焕老和尚和新成老和尚先后住持本寺,率领全寺僧众修建殿宇、重塑圣像、建章立制、中兴道场。现任方丈明生大和尚,在两位老和尚大力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率两序大众,积极推动本寺的道风、文化建设,推进寺院的总体规划与兴建。
光孝寺历史上祖师辈出,八宗并弘,是著名的禅宗祖庭和译经道场,也是文人雅集吟咏、挥洒丹青的好地方。因此,光孝寺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岭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
光孝寺存有很多历史文物古迹,如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达摩开凿的洗钵泉,唐惠能六祖的瘗髪塔,密乘的陀罗尼石经幢,南汉鋳造的千佛铁塔,宋时修建的伽蓝殿、六祖殿,以及碑刻、佛像、菩提树等。整个寺院气势恢宏,殿宇广大庄严,不愧为我国建筑艺术之瑰宝。这些文物古迹,对于研究中国建筑史、佛教史、文化史乃至中外文化交流史,都具有相当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