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也叫圣庙是为了纪念古代圣贤孔子而建立的庙,古建筑规制非常宏大。孔庙位于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孔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位于曲阜城正中,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196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即孔子逝世的第二年,以其故居三间为庙,内设孔子的衣冠礼器,岁时奉祀。隋时开始扩建,至唐代,已有正殿、两庑等建筑30余间。北宋天禧年间建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殿堂廊庑316间。明弘治年间奠定现有规模。清雍正八年(1730年)火后重建。占地21.8公顷,南北长约1公里,仿皇宫之制,三路布局,九进院落,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排列,有建筑104座,466间,古树1250株。院内苍松翠柏,森然排列,殿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各类碑刻2000余块,为中国罕见的大型碑林之一。
[仰圣门]
曲阜城的正南门,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移县城卫庙。以孔庙为中心营建新县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于孔庙前开辟仰圣门,以示对孔子的敬仰。旧时,仰圣门只有在迎帝王、接圣旨或重大礼仪才准敞开,门上城楼1930年战争中被毁,1989年重建。仰圣门楣上镌刻明代胡赞中书“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现存为清乾隆重书。“万仞”既象征了孔庙的雄伟庄严,也象征了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地位。
[泮水桥]
泮水桥建于康熙十六年,单孔桥,龙陛双阶,桥下清水呈半圆形,称为泮水,过去凡科举中秀才者称进学,雅称“入泮”。泮水桥后东西各有石碑一幢,刻“官员人等到此下马”,人称“下马碑”,公元1191年(金明昌二年)立。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路过,必须下马过桥, 以示尊严。
[金声玉振坊]
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因此,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
金声玉振坊石刻,4楹,石鼓夹抱,4根八角石柱顶上饰有莲花宝座,宝座上各蹲踞一个雕刻古朴的独角怪兽“辟天邪”,俗称“朝天吼”。两侧坊额浅雕云龙戏珠,明间坊额填色4个大字“金声玉振”,笔力雄劲,是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著名书法家胡缵宗题写的。坊后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面是二龙戏珠的石阶,桥下清流呈半圆绕过,这就是泮水,可惜泮水被石块封盖,只有泮桥独存了。桥后东西各有一幢石牌,立于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人称“下马碑”。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路过,必须下马下轿,以示尊敬,就连皇帝祭祀孔子也要下辇而进,可见孔庙的尊严。
[太和元气坊]
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建,三间四柱石坊,山东巡抚曾铣书额。“太和元气”是赞誉孔子的学术思想如同太空天体,循环往复、永恒长存。
[至圣庙坊]
明代建筑,汉白玉三间四柱坊。原名宣圣庙坊,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易为今名。
[道冠古今坊]
此两坊均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三间四柱、双重飞檐、六层 斗拱式。东西两侧相对而建,是孔庙第一道腰门,“德俟天地、道冠古今” 是赞美孔子之德与天地齐,他的学说古今无二。
[圣时门]
孔庙第二道大门。门屋5间,拱门三券,耳室二间,高12.09米,长23.03米,宽11米,砖木结构,下部砖砌。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729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又重修,门前御道设陛石(石刻龙陛),为明初石刻佳品。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世宗钦定 为“圣时门”,乾隆题匾。“圣时”取自《孟子》中的“孔子,圣之时者也”,意指在圣人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者。
[汉石人亭]
位于孔庙璧水桥南,亭内存放汉代石人两个。其一高254厘米,胸围290厘米,胸腹间刻有篆字“汉故乐安太守麃君亭长”,原在张曲村南大墓前,清乾隆五十九年(1749年)移入城内瞿相圃,1953年移入孔庙。其二高220厘米,胸围254厘米,胸腹间阴刻“府门之卒”四篆字。二石人胸间刻字古朴,被历代金石学者所重视。
[璧水桥]
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45年)建,砖石券拱三座。一水横穿,碧波涣涣,水壅绕如璧,故名“璧水”。桥因水而名,曰“璧水桥”。
[成化碑]
明宪宗御制重修孔庙碑。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立。碑高6.2米。龟趺高1.25米。碑文为宪宗朱见深御制,字楷书,书体严谨、端庄。为世人所称道,是明代名碑之一。
[角楼]
孔庙角楼共4座,分别位于大中门两侧墙角和东北角、西北角。始建于元至顺 二年(公元1331),后经历代重修。角楼建在庙墙拐角的高台上。台之内侧有马 道供上下。此四个角楼构成一个防卫屏障,显示出孔庙如皇宫一样的威严。
[大中门]
孔庙第四道大门,始见于金代孔庙图中,系当时孔庙大门,3间,建于金大定年间,明弘治十三年扩建为5间。今存建筑高9.42米,长20.44米,宽7.49米,3门,系清代所建,清乾隆帝御书门匾。“大中”意为"至大中正"。
[弘道门]
孔庙第三道大门。始建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系当时的孔庙大门。后在 弘治年间扩建为石柱木构五开间大门,清初名天阶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 世宗取自《论语》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赞颂孔子弘扬光大了尧舜 禹汤和文武周公之道,钦定命名“弘道门”,乾隆帝御书匾额。
[同文门]
孔庙第五道大门。始建于北宋初期,系当时孔庙大门。清初名曰参同门,雍正八年 (公元1730年)世宗钦命为“同文门”,乾隆题写门匾。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 大修孔庙时,在门前建四碑亭:洪武、成化、永乐、弘治碑亭,拆门两侧围墙,遂 使此门成为“弧门”。此门原名参同门,取孔子之德与天地参同之意,因孔子一生从事教育活动,晚年从事整理我国古代文献工作,对我国文化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故以“同文”命名。今门独立院中,周无墙垣,高1062米,长16.96米,宽9.34米,中间辟3门,单檐黄瓦歇山顶,七檩三柱分式木架。
[东斋宿]
过同文门院东一所独立院落,精巧别致,名曰“斋宿”。乃祭孔主祭人 衍圣公斋戒、沐浴之地。清康熙、乾隆皇帝祭孔曾在此浴洗,又称“驻跸”。 清道光年间,孔子71代孙孔昭薰将庙中宋、金、元、明、清名人谒庙碑130余 块集中镶嵌在院墙上,习称碑院。
[奎文阁]
始名藏书楼,孔庙三大主体建筑之一。始建于宋天禧二年。金明昌二年(1191年)扩建,当时阁为5间,3檐。明弘治十二年扩建为7间,3檐。乾隆十三年高宗弘历题匾。古代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主文章,古人把孔子比作天上奎星,故以此为名之。奎文阁为历代帝王赐书、墨迹收藏之处,它独特的建筑结构,又是中国古代著名楼阁之一。三重飞檐、 四层斗拱、阶梯上童柱直达上层檐柱,平座自童柱半身深出;楼内部两层, 中夹暗层,层叠式框架,上层柱于下层的斗拱上。现存建筑高24.35米,长30.10米,宽17.62米,歇山黄琉璃瓦顶。结构合理,坚固异常。
[十三碑亭]
金碑亭为孔庙中最早的古建筑,位于奎文阁后,专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习称“御碑亭”,南八北五,东西排列。形制大同小异,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平面呈方形,三间见方,明间开敞,稍间砌墙。亭内存唐、宋、金、元、明、清、民国石碑55块。其中金代碑亭2座,约建于金明昌二年至六年(1191年—1195年)的大修工程中,是孔庙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元代碑亭2座,分别建于元大德六年(1320年)和元至元五年(1339年);清代碑亭9座,其中御制碑亭5座,遣官致祭碑亭4座,分别建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
十三碑亭系金代以来逐代增建而成。能工巧匠们充分运用传统的勾心斗角的建筑手法,巧妙地解决了建筑结构空间的问题。
[大成门]
十三碑亭北,有五门并列居中的一座名大成门,是孔庙第七道大门。“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门五 间三门,单檐歇山顶上覆黄琉璃瓦。此处,五门大开,将孔庙分作三路:东为承圣门,内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西为启圣门,内奉祀孔子父母;中路大成门,三门并立,左掖金声门,右掖玉振门。中路主祭孔子夫妇,并以历代先贤先儒配享从祀。
[先师手植桧]
位于大成门内石阶东侧。古桧挺拔高耸,树冠如盖。据记载,古桧原为孔子亲手所植,几经枯荣毁于火难。今存桧树为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于古树桩下复生的新枝长成的。树东有明人杨光训“先师手植桧”被人视为孔子思想和孔子后裔兴衰的象征,倍受敬仰。
[杏坛]
专为纪念孔子办学设教而建造的纪念物,相传孔子讲学有地方,在此孔子向72弟子传授“六艺” 。位居殿庭之中,重檐。内用斗八藻井,瓦用黄色琉璃,彩画用金龙和玺,规格很高。金代始建,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重修。现存建筑为明隆庆遗物,高12.05米,阔7.34米,平面正方形,四面敞开,每面3间。
[大成殿]
孔庙内宫殿式主体建筑,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全庙最高建筑,瓦色、开间、彩画均采用最高规格。唐代时称文宣王殿,为五间。宋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大修时,移今址并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 (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重建,殿内恭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塑像。多式斗拱,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殿高24.8米,宽24.85米,座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殿基须弥座,重层石阶,两层栏杆。大殿木构架结构简洁整齐,柱网由外、中、里三圈柱列形成,外圈为28根石檐柱,高6米,环绕为廊;中圈为16根木金柱,高15米;内圈为16根木内金柱,高18米。檐柱用石,系曲阜建筑的一个特点,大成殿的石檐柱最有代表性,以整石刻成,前檐柱十根为高浮雕,直径80厘米,两山及后檐十八根雕刻技法为减地平钑,直径75厘米,图案造型优美,力法刚劲有力,是中国罕见的石刻艺术珍品。
[丹墀]
也称露台,古代举行祭祀盛典的祭台。连接大成殿,是一座两层方砖铺地的宽阔平台,长45米,宽35米,双层雕栏环绕,四方螭首出探,南面正中有两块浮雕龙陛。每逢孔子诞辰(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在此表演祭祀乐舞、八俏舞。
[檐柱]
檐柱是曲阜建筑的一个特点,而大成殿的石檐柱最具有代表性。殿周28根独石雕成的擎檐高达6米,直径0.8米,下饰莲花柱础。左、右、后檐下18根石柱,皆为八棱形水磨浅雕团龙,每柱雕龙72条。前檐10柱,为深浮雕双龙戏珠,衬以波涛,缀以山石。10根龙柱两两相对。造型精美,雕刻剔透,为域内罕见,据说清乾隆帝来曲阜祭拜孔子时,石柱均用红绫包裹,不敢让皇帝看到,恐怕皇帝会因其超过皇宫而怪罪。
[寝殿]
沿大成殿回廊后转,层栏围绕,又一座重檐大殿矗立,它是孔庙三大建筑之一的“寝殿”(另两大建筑为奎文阁、大成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专祠。
寝殿阔7间,深4间,间金妆绘,枋檩游龙和藻井团凤均由金箔贴成,回廊22根擎檐石柱浅刻凤凰牡丹一如皇后宫室制度。殿内神龛木雕游龙戏凤,精美异常,龛内有木牌,上书“至圣先师夫人神位”。
亓官氏,礼器碑作并官氏,宋国人,19岁嫁与孔子,先孔子七年去世。她的情况古籍很少记载,直到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才被宋真宗赵恒追封为“郓国夫人”,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又被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 ,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孔子改称“至圣先师”,她也被称为“至圣先师夫人”。孔子死后,“即孔子所居之堂为庙”,亓官氏即同孔子一起被祭祀,唐代始有寝殿专祠,早期曾有塑像,清雍正火后重修时已为神主牌位,上罩木刻神龛,龛前置供桌。
[诗礼堂]
承门后第一进院落迎面五间正殿,名诗礼堂,是后世纪念孔子教育儿子孔鲤学《诗》学《礼》的地方。始建于宋代,原为宋真宗大中洋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拜谒孔庙驻跸之所。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重修扩建。清明时,圣祖、高宗祭祀孔子时曾在此听孔子后裔讲解经书。现展览石刻《孔子事迹图》。
[孔宅故井]
据传为孔子当年的吃水井,位于诗礼堂后。井深3米,明中期以雕花石栏围护,内立明代“孔子故井”碑。井水“即清且渫”,被称为“圣水”。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高宗祭孔撰“故井赞”,于井西刻碑建亭。
故井东有一壁孤立,形同壁照,壁前石碑上刻有隶书“鲁壁”。秦始皇焚书时,孔子九代孙子孔鱼付将《论语》、《尚书》、《礼记》、《春秋》、《孝经》等儒家经书,藏于孔子故宅墙中。明代为纪念孔鱼付藏书的功绩而制鲁壁碑。
金碑亭为孔庙中最早的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