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普陀山法雨寺是木构古建筑结构,是清初典型的寺庙木构建官式做法实例,是坐落于东海之滨的寺庙。
法雨寺位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普陀山与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法雨寺与普济寺、慧济寺并称“普陀三大寺”。法雨寺即坐于普陀锦屏山白熙峰下。寺创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初名海潮庵,后毁于兵火,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康熙南巡时,命重修殿宇,又赐匾“天花法雨”,故改称“法雨寺”。后雍正、同治、光绪各朝又陆续增建,遂成规模宏大的东南名刹。
法雨寺现尚存殿宇245间,在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玉佛殿、大圆通殿、御碑亭、大雄宝殿和印沅法师方丈室,两侧有钟楼和鼓楼、云水堂与禅堂等建筑。
主体建筑大圆通殿亦称九龙殿,是供奉观世音菩萨的殿宇。坐北朝南,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通面宽35.35米,进深20.31米,柱高22米,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为浙江省现存古建筑中体量最大者。上铺设黄色琉璃瓦。明间佛座上方为九龙藻井,其中八龙盘缠,一龙居中,通体贴金,体态矫健,雕刻极为精工。九龙藻井和琉璃瓦都是当年奉旨从南京明故宫拆卸而来。此外,殿内部分透雕蟠龙柱础亦是明代旧物。法雨寺建筑在浙江古代木构建筑体系中,典型地代表了清初官式做法,制作规整,风格华丽,气势雄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