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塔是北京通州八景之首,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大成街,是一座建造于本周时期的古建筑。燃灯塔是北京地区创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佛塔之一,同时也是通州地区重要的标志物。“古塔凌云”曾为通州八景之一。
为什么叫燃灯塔
燃灯塔是一座密檐式塔古建筑,燃灯塔是为供奉燃灯骨舍利而建造的塔而得名。康熙十八年(1679年),京师地震,佛塔被毁,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又在原址上重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通州期间,佛塔遭到严重的破坏。
燃灯塔古建筑结构
燃灯塔是一座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木结构的实心塔,原高48米,现高约56米,基围38.4米,直径12.6米,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第一层须弥座的上、下枋雕有仰、俯莲花瓣,束腰的每面各设有三个壶门形龛,在龛内浮雕有双人舞蹈图案、双龙戏珠图案和双狮嬉戏图案(龛内雕坐佛一尊)。图案中舞人、蟠龙以及雄狮的造型逼真,姿态活泼、生动,具有典型的辽代雕塑风格。在须弥腰的转角处,各雕有一只面目狰狞、张口露牙的兽头。
在第二层须弥座束腰的转角处是一球形花卉高浮雕,在花球的两侧,各立有一尊披甲戴盔的护塔金刚力士像。这些金刚力士像的造型威武生动,但不知什么原因,雕像的头已经没有了。
在须弥座束腰的南面设有三个壶门形龛,雕有坐式或呈舞蹈姿势的神像,两旁则雕有振臂挥拳,威风凛凛的护法金刚像和翩翩起舞、姿态优美的仙女像,在浮雕像中,还有精美的人首鸟身的妙音鸟形象,这些雕像有聚有散,造型各异。
燃灯塔的第一层塔身为八角形,在南、西、北、东四面各砌有一座拱券式塔门。在这四座门中,只有朝南的一座门的门扇及门框是木料制作的,其他的三座门均为砖雕仿木的假门。在门扇上均装有金色的铺首的门钉,在拱券式门的门楣部分,雕着具有唐代风格的装饰花纹。朝南的塔门的门扇可以向内推开,门内设有一个佛龛,里面原来供有一尊石雕的燃灯佛像,现在这尊佛像已不知去向。在塔身的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面上,各开有一个仿木结构的竖棱形假窗。在塔门及窗上均刷有红色油漆。在塔身的转角处为半圆柱形,上面未施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