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建筑 > 古镇名村 > 灵寿古城

灵寿古城

来源:  浏览 2778

灵寿古城史称灵寿城,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古时产灵寿木而得名,上古时为冀州,春秋属晋,战国中后期为中山国,后为赵属地。灵寿城源于战国时期的灵寿邑,公元前408年,魏将乐羊大败中山军于灵寿,灭中山国于顾(定州),因战功被魏文侯封为“灵寿君”,即成县的雏形。据《史记》记载,公元前380年,中山桓公复国“徏灵寿”,迁都于灵寿(今县城西北的古城旧址),历时约80余年。 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赵灭中山。“起灵寿,北地方从,代道大通”。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设灵寿县,西晋(公元265年)时从中山国故城迁至今治,此后历代为县城所在地,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
灵寿城建于松阳河下游开阔处,东依东岭岗,西靠赤岸岭,南濒河,北枕坡,其形若箕,城居箕里。居高临下观看灵寿城貌,它酷似一只展翅飞翔的“金凤凰”:在城西北角上有两株高大的古柏树傲然挺立,相传那就是凤凰尾巴;城东南郊有井泉两口,传说为凤凰的眼睛,赤岸岭、东岭岗则为凤凰展开的双翅;旧城的南侧(城内路南侧)即为弯曲的凤凰头;文庙东边有一个大水坑,那是凤凰饮水的地方。因此,灵寿城又被人们称为“凤凰城”。
灵寿古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孕育了多位影响历史的重要人物和达官贵人,见于史册和县志的历史名人有乐羊、乐毅、曹彬、曹皇后、付氏三代名宦、韩亿父子、马从聘以及知县陆陇其等。灵寿城垣历经两千余年的历史变迁和风雨侵蚀,虽几经兴废,屡遭毁损,却较完整地保留了大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除了享誉全国的付氏透雕石牌坊以及宋武惠王曹彬故里碑和马家忠烈祠堂(已专题介绍)等文物古迹外,还遗存了众多尘封古城千年辉煌的历史印迹。
关公庙
关公庙(也称关帝庙),坐落在县城北关县医院家属院西南角。该庙坐北面南,石基砖木结构,硬山单体五柃式建筑,布瓦顶,两山尖下浮雕方形青砖花卉图案,正殿三楹,进深三间,中间金柱,檐下柱头无卷刹,柱上出蚂蚱头。正殿中央塑有关公(关云长)塑像,高约七八尺,红脸、绿袍、丹凤眼、卧蚕眉,一手捋着胡子,一手托“春秋”,左立周仓持大刀,右立关平配宝剑,栩栩如生。肃穆威严。大门左右各有一尊汉白玉石狮(现去向不明),高约两米左右;对面有戏楼一座,坐南面北,每年5月13日庙会日(俗称关老爷磨刀日),附近的善男信女们纷纷到此上庙进香,拜佛看戏。热闹非凡。
据平阳知府付鸣会(北关人)所撰“重修关王庙记”记载,该庙系1562年“北关居民付沧、麻昌、李桃、李孟阳、付振余等乃乘虔募缘,于是邑之士民各捐资共茸”。现该庙东北角墙体断裂,庙顶前沿毁损严重,几近坍塌,亟待维修。
陆邑侯去思碑
陆邑侯去思碑位于小东关原府灵大道(真定府至灵寿城的大道)旁,碑高2.68米,宽0.85米,厚0.2米,碑座高0.4米,宽1米,厚0.4米,二龙戏珠方头碑冒,碑额篆书“万古流芳”四字,碑文阳刻付维枟所书“陆邑侯去思碑”六个大字,碑阴刻有陆陇其传略。
陆陇其(1630—1692),原名龙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进士,以清正廉洁而著称。他自幼读书,生性恬淡清高,不为名利所拘,康熙十四年做了江南嘉定知县,二十二年被授直隶灵寿知县。赴任后即“行乡约,察保田”, “以兴利除害、移风易俗为己任”,深得灵寿百姓的拥戴,几次被直隶巡抚推荐为康熙朝的清廉官。康熙二十九年奉旨升任京官离任的时候,道路上站满了百姓,哭泣着为他送行,并为他立了一通“陆邑侯去思碑”以示纪念。该碑文革时已毁。
松阳书院遗址,
松阳书院遗址位于城内十字街西北,系为纪念清康熙年间知县陆陇其而修。陆知县是清朝康熙年间有名的清官,在灵寿为官七年,遇贫困者济之,遇强霸者抑之,遇受辱者挟之,并“以德化人”,不断在学宫中讲学教人为善,县民都非常喜欢。松阳书院即为陆陇其知县和乡绅们的讲学处所,1945年解放后,改建为县公安局。
  明灵王庙遗址,
明灵王庙(俗称大爷庙),位于淤泥河“文兴桥东侧路北,该处原有汉世祖云台功臣之一、灵寿侯邳彤庙1座。系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英宗加封邳侯为灵王,并命太监亲来本县督工在原邳彤庙基础上扩建而成。灵王庙主殿形式类似文庙大成殿,而规模超过其1倍,殿额曰“灵王殿”。殿前树有圣旨牌楼和绞龙碑记,两厢各建配殿三楹,大门外筑起戏楼1座。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设大祭,开庙会,大聚僧侣,诵经祝告。是日,大戏演唱于戏楼,杂耍卖艺于街巷,四僻五乡,府州各县都来灵寿赶庙。于是“大爷庙”闻名遐迩,三月庙会亦成为灵寿的盛会。后来,发展为农产品交易、各种商品交易的盛大庙会,吸引了正定、行唐、鹿泉、平山等地的农民前来进行集贸交易。民间流传顺口溜:宁可不和婆家过,也不能误了三月庙。充分说明小媳妇赶庙会的迫切心情与喜庆。抗日战争时期“大爷庙”全被日军拆毁。
重修明灵王庙碑
重修明灵王庙碑,为石灰石质,碑身长1.89米,宽0.74米,厚1.23米,碑下有榫,碑座已失,不知形制。碑正面篆刻碑文,上款书:“重修明灵王庙碑文”,部分碑文模糊可见,大部腐蚀剥落。落款书:“大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乙亥仲秋丁皖谷旦□□仝立”。 此碑于2006年被文物工作者发现收藏。
文庙大成殿遗址 文庙(孔庙)在城内南门里西侧,占地六七亩,元朝创建,明、清数次重修。有大门、二门两重门,北越泮池,过戟门,至大成殿。文庙大成殿,坐北面南,砖木结构,底面长宽各约15米,高10米。三面高墙,外呈朱红,内为粉白,正面通为木制门窗、隔扇,雕饰各种图案花纹。殿内挺立四根合抱朱漆明柱,上托彩绘大染。顶为歇山式,飞檐斗拱,覆盖黄绿琉璃瓦,角吻脊兽各具形态,栩栩如生。兼因坐落于l米多高的殿基之上,愈显奇伟壮观,且富于时代特色。殿内存有孔夫子72大贤的牌位及竹筐、木豆、烛台等祭器。大成殿前壁上方有“与天地参”四个大字。殿前有月台约180平方米,是祭祀时人们站立的地方,月台两边有东庑、西庑各10间,是祭祀人休息之处。民国期间,孔庙改建为高级小学堂、县师范讲习所。抗日战争时期,殿前两株始植于唐代的巨大国槐(直径4米多,空心的1株中间能通马车)被日军伐毁。1956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殿毁迹灭。
文昌阁塔遗址 文昌阁塔原位于南门城楼上,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移建于城东南角外侧,坐南向北,正殿三间,殿前起建六角形三层攒尖顶塔,即文昌阁塔,每层外延为六个大角度垂脊,飞檐斗拱,各以朱漆明柱支撑,并开设门窗,精工雕饰。塔刹以四个扁圆形宝瓶竖贯而成,总高约20米。清同治年间曾两次维修,“七七”事变前还完好无损,五十年代后期毁损。
文兴桥遗址 文兴桥遗址位于县城东关,横跨淤泥桥上,西通邑城东门,东连郡城官道,旧称“一邑朝天路”,兼以为桥成可使“脉气相连,文运复兴”,故名“文兴桥”,俗称“大石桥”,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东关居民郑安等16人捐资而建(原有碑记)。通体石筑,长逾五丈,阔、高各丈余,曲拱五孔孔顶各雕镶首水兽,石铺桥面,两侧为汉白玉石栏,浮雕人物兽鸟,花草流云,栏间石柱,精工雕饰,顶端各蹲一小雄狮。整个石桥结构精严,造型壮美,筑造坚固,一直保留400余年,1969年拆毁,改为独孔钢筋水泥桥。
大东关尼姑庵遗址
大东关位于城东街、城北街交叉口西北角和西南角,2000年初拆毁,现遗址尚存三间残垣断壁的二柁老瓦房。
尼姑庵分为南庵、北庵。南庵(又称白衣庵儿)东临城东街,为两进院落。第一进院有正殿三间,坐北面南,殿内分别塑有瘟神(吕岳)、火神(李  ,即老子)两尊佛像。正殿前东侧有三通石碑,记载建庙过程及募捐者姓名,现碑已无存,建庙年代无法祥考。西侧有厢房数间,其中一间为尼姑自行供奉的“送子娘娘”,其余为尼姑们居住。后院正殿同为瓦房,其规格较前殿略小,殿内塑有秦皇、周瑜两尊佛像。东西庑八九间分别是伙房、仓库和雇工宿舍。清末明初,尼姑徐婷掌管庵内事务,“七七事变”前后,尼姑娇瑞、昌秀、昌桂在庵内主持。
北庵(原名成宁寺)坐落在城北街北侧,前临城北街。大门两侧有钟楼和鼓楼,寺院规模与南庵相近,曾空闲荒芜,后来南庵部分尼姑来此居住,此后,成宁寺就被人们称为北庵。北庵内建有火神庙和瘟神庙,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前后是传统的庙会,为火神、瘟神唱戏三天,祈求神灵保佑黎民免灾除害。众多香客到此进香上供,尼姑们收入可观。解放前,几经战乱,屡遭破坏,钟鼓楼先后拆毁,今为正东街。
乐毅故里碑  乐毅故里碑位于小东关接管厅前,碑高2.68米,宽0.85米,厚0.2米,碑座高0.4米,宽1米,厚0.4米。碑冒为双龙夺珠,篆额:万古流芳,中书:“燕亚卿昌国君乐毅故里”十个楷书大字,上款书:清康熙十七年□□□□谷旦,背阴为乐毅传略,下款:灵寿顺治丁酉武举江南泰兴营守备邑人邢标立石。此碑毁于战乱。
魏碑
魏碑即北魏渤海太守张奢碑,原在张阜安村西积善寺(已毁)后殿西侧。该碑为青石料,通高2.15米,宽0.9米,厚0.19米,长方座,晕首、浮雕二龙戏珠图案,额题“大魏故渤海太守张府君之碑”12个大字,碑文细书25行,行37字,已剥落难辨。落款为“兴和三年(公元541)五月立”。1959年报经河北省文物局批准,将此碑移至县文庙院内(现文庙无存,只剩魏碑),并建砖砌牌楼加以保护。1983年8月4日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古县灵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遍布整个县域。抗日战争时期,灵寿作为革命老区,曾为晋察冀边区政府和抗大二分校所在地,领导和指挥了闻名全国的陈庄歼灭战,留下了大批革命文物和革命遗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灵寿人民将依托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资源优势,传承古老文化,装扮千年古县,打造省会城郊县,建设山水新灵寿。

上一篇:碛口古镇

下一篇:北方最古老的邑县开阳村

更多关于 灵寿古城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