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建筑 > 古镇名村 > 千年古城邢台

千年古城邢台

来源:  浏览 4962

古城邢台具有3500的建城史,自建城始就是以一个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面世的,即先为祖乙都,后为邢侯国,到了东周初期,邢国国运衰退后被卫国所灭,由此始成为一个地城的城池,史料称为邢,或为邢城、邢地。秦统中华,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在邢地置信都县,此为县治历史的开始,前206年项羽封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邢台),辖巨鹿、邯郸、恒山等地郡。成为封国治与县治同城的城市。简单的讲即秦置信都县,汉设襄国县,隋朝改为龙岗县,宋宣和二年(1120),将龙冈县改名为邢台县。从这一点我们认为应该是先有邢台城,后有邢台县。城,古人说:盛也,盛受国都也。又释读古代的国都、诸侯的封地、卿大夫的采邑,都是以有城垣的都邑为中心。这个都邑皆可称城。而在《左传》中说“邑曰筑,都曰城。”无论是祖乙国都,还是邢国都城,还是卿大夫采邑,邢台城即是历史上的一座城邑。
 
考古与祖乙之都
一般来说古代的都城,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历史上在我国有300多座都城。邢台城又是怎样呢?在学者讨论邢台城在历史上的地位时,有专家就指出:邢台是华北建城最早的城市。是河北第一城。
为什么会这样说,这要从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来说。
邢台考古源于很早的时期,只不过那时不是为了考究历史,而是为挖宝以求获利。从各区发现的古代墓葬保护情况看,各个时期的墓葬基本都已经被盗掘过,很少有保存完整者,1993年在邢台轮胎厂发现的邢国墓地,除商代的一个家族墓没有被盗掘过,其他都被光顾过。从发掘的情况可知,当时的挖墓的场面之大,参加的人数之多都是很可观的。特别是那个时期的挖掘技术手段令人叹服。
盗掘的目的是为挖宝,考古的意义在于证实历史。解放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邢台考古工作就开始走向正轨,五十年代末,在河北省及北京大学及考古所的带领下,在邢台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工作,如曹演庄商代遗址,南大郭商代遗址,西关外西周遗址,大汪战国墓地等等。
这些考古项目也推动了学术的研究,更揭示了邢台的历史,证实了千百来传说文化成为信史。
在邢台的考古发掘获得的资料看,首先提出来历史问题,就是商代中期“祖乙迁于邢”的问题,再者就是北京大学邹衡先生提出来的“先商起源于邢”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都是邢台历史上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大问题,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学者们对邢台的学术问题更加关注。
1989年,邢文化的概念的提出者,邢台历史文化研究带头人翁振军先生精心组织了有史以来,也是规模最大,涉及邢台历史问题最广的一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在这次邢台历史文化研讨会上,有著名学者傅振伦先生,有考古大家、先商之源研究者邹衡先生,有当代大家李学勤先生,有邢台考古发掘组织者郑绍宗、唐云明先生,有跟随郭沫若先生编辑《甲骨文合论述集》,当代甲骨学大家,中国先秦史学会带头人孟世凯先生,有河北学术带头人沈长云先生等等。会议上大家对邢台历史中的问题展开讨论,特别是邢台先商起源问题、商代祖乙建都于邢、西周邢国封建等问题,讨论更是热烈。
傅振伦先生 是我市新河人,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1989年邢台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上说:邢台一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远自新石器时代即是人灯聚居之地。殷祖乙因耿都圯于河水,故迁到邢台这个“土地平衍,据皋跨泽”的沃土。祖乙三世居此,纣王在这王畿之内,有别宫府库,有平乡沙丘平台,有鹿台之财,有巨桥之粟。商代的封国和部落也都是以邢为中心,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已为考古发现所证实。
邹衡先生 著名的考古学家,先商文化起源于太行山东麓的首创者,他在《夏商周考古论文集》中说,邢台的襄国之邢地,国为正是在今邢台市西南隅的小城一带发现了大范围的早商文化遗址,该遗址被铁路分为东西两部,西部有20万平米,东部压在街道之下.....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并有铜礼器和铜兵器的发现,而且在邢台的外围,还发现了类似的遗址七、八处。就其时代而言,邢台及其周围的商文化遗址时代与祖乙到祖丁居邢的年代并不矛盾。...因此我们认为,祖乙迁于邢的地望,很有可能就是今天的邢台市。
李学勤先生 夏商周断代工程带头人,清华大学教授。他说:在今河北邢台的邢,根据近年的考古工作,很有可能是商朝名王祖乙建都之地,有着很好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基础。
孟世凯先生 中国先秦史学会带头人,先秦史专家,曾经多次到邢台考察,参与邢台历史文化的讨论和研究,倡导论证邢台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和城市发展方向。他说:与井方活动有关的氏族、方国都在商之都城的北部,1978年河北元氏县出土的邢国铜器与邢台西周邢国墓地的发现证实了周初所封的井侯,其地就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周去商未远,一个较重要方国的族居地如果不遇上重大事件,不可能迁徙变故,故甲骨文的井方有可能就在今天河北南部,包括邢台市在内的带的地区,但是作为商北土的一个诸侯国来说其活动的范围有可能超过今天的河北邢台地区。
在会议后,《光明日报》等大报大刊就学术讨论达成的共识发表了文章,根据对考古与文献的研究,认为邢台是商代中期的都城,是先商的发源地。
1995年9月29日上午,中南海小会议室,国务委员宋健正在主持召开一个小型座谈会。参加者是历史学家李学勤;考古学家严文明、俞伟超;天文学家席泽宗;14C测年专家仇士华等5位一流学者。会议就中国古文明的年代学大厦是否可以在探寻中构建的问题展开讨论。由于这次会议属于征求意见的性质,没有条条框框的禁锢,学者们遂畅所欲言,满怀热情地倾吐自己的见地。
最后,由宋健提议,如果这项工作能够得到实施,就取名为“夏商周断代工程”。
据《竹书纪年》、《尚书•序》、《史记•殷本纪》等文献记载,盘庚迁殷前的商代前期,有成汤居亳、中丁迁隞、河亶甲居相、祖乙迁邢以及南庚迁奄等都城变迁。为此专家组确定在邢台展开调查,对东先贤商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最后,夏商周断代工程对小双桥、花园庄和东先贤遗址出土的系列样品进行AMS测年后,其拟合结果如下:商代最早的两处具有都邑规模的遗址,认为郑州与偃师两座商城分别为汤所居之亳和汤灭夏后在下洛之阳所建之“宫邑”,亦即“两亳”的意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其他如小双桥、洹北花园庄和邢台曹演庄、东先贤等大规模商前期遗址的发现,无疑也为推定中丁迁隞、祖乙居邢等都城的地望提供了重要的线索。邢台东先贤遗址一期98H15、H34为代表。为推定商前期的年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祖乙居邢建都已经有3500年的历史。这样,我们梳理了河北的城市发展史情况,从历史年代上可以知道,邢台是华北地区在历史上第一座城市,也是中国最早的古都之一。
  文献中的邢城
 
我们知道,考古提示的区城是受限制的,也不能全部的发掘来证实历史的过去。大量的学术问题和历史还存于文献中。
邢台,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属于黄河文化的最重要的地区。可能有人这样问起,黄河不是在河南与山东吗,与邢台有什么关联啊?
事实上,今天我们看到的黄河是已经经过多次改道的河流,不是先秦以前的黄河;创造历史文化的母亲河,从学术上讲是指先秦时期以前,中华文明起源时期貌黄河文化。也就是说要研究透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孕育中国文明的母亲河,就要首先探索黄河历史的变迁。
大家知道,在中国文献中有一本古老的诗集《诗经》。《诗经》中的许多诗词的原发地就是在河水两岸,比如说大家都熟知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的“河”就是指黄河。这个“河”在什么地方?
有一部最古老的书叫《尚书》,这部书有一篇叫“禹贡”是说大禹时期的故事,其中就说了,黄河“至于大陆,播于九河”大陆,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大陆泽,地点就在今天的任县、隆尧、巨鹿、宁晋一带,这也不可质疑的。而历史上《尚书》是不是有真伪问题啊?
今年的6月13日,在重庆举办的中国先秦史学会年会上,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在会议上进行了专题报告会,就清华简向与会学者报告了研究新成果。
2008年,北京清华大学收藏了一批战国竹简,共有2388枚,经树轮校正的数据是:公元前305±30年,即相当战国中期偏晚,与由古文字学观察的结果一致。2008年10月14日,清华大学邀请了李伯谦、裘锡圭等11位专家对这批竹简进行观察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这批战国竹简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必将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许多学科将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确定:这批简的性质是书籍。是什么书?经过研究认为有《尚书》。有多篇《尚书》与传世本相近,如《金滕》、《康诰》、《顾命》等,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种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之初,下到战国前期,与《春秋》经传、《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涵,类似《竹书纪年》,李学勤先生评价说,“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价值难以估计”。
从清华简的发现可以证实《尚书》是一部真正的文献,那么大家说的大禹,在历史上是不是也有其人啊?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2002年,一件青铜器从香港市场上带回北京,送交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进行鉴定,李学勤看到它时,它上面的铭文依然被土严重地遮盖着,隐约地只能看 清楚部分字迹。“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当李学勤仔细地辨认出铭文开头的这句话时,他马上意识到此句来自《尚书》,他惊呼道:这太重要了!他立刻请人将上的铭文全部清理出来,该铭文共计10行,98字,全铭书法秀美,整齐匀称,是一篇很完整的铭文,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记录大禹的铭文。“遂公簋”——证明了大禹的真实存在
打开我市的县志,就会发现许多古地名与远古历史有关联的地名,比如隆尧,古有尧山、广阿、象城等名称,宁晋有杨氏、杨纡的名称,巨鹿有大陆、大麓之称。
这些地名为什么与历史有联系,相传在远古时期,唐尧帝曾在此禅位于舜,所以有了尧山,又因舜的弟弟象曾居留在隆尧一带,而有了象氏地,后为象城县,宁晋古代称杨地,《水经注》是这样说的杨地即杨纡大陆泽也;古有杨城,泽纡回城下,因曰纡,在《尚书》中有尧舜纳于大麓的记载,大麓,在《后汉书、郡国志》说巨鹿故大鹿有大陆泽,《太平寰宇记》作了详细的解释,广阿泽一名大陆,一名巨鹿,一名大麓,《尔雅》《说文解字》《汉书》等古文献对巨鹿作了解释。大麓为古地名,这与民间传说中的尧在禅让前,在杨地对舜进行了三年的考察是不谋而合的。
  “邢”是最古老的地名
邢台最古老的地名,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当时被称作“井”。“井”与“邢”又有什么关系啊?
傅振伦我市新河县人,是马衡的得意学生,也是著名的地方志专家。1935年他与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专家一同去英国参加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在这次展览的文物与艺术品中有不少是中国文物。而且北京故宫博物院也精选了700多件文物参展。在这次展览会上,同去的庄尚严与傅振伦发现了一件流失国外的珍贵文物,这件文物就是邢侯簋。庄尚严和傅振伦就要求大英博物馆允许他们为这件青铜器做一份拓片,以便带回中国进行研究。
邢侯簋,高约19厘米,有矮圈足,圜底鼓腹方唇卷沿,在颈腹间有四个对称的兽耳,器身纹饰精美,腹上铸有象纹,圈足上有龙纹。很重要的是,簋内的底有铸刻的青铜器铭文,共68个字。1997年的时候,傅振伦先生就邢侯簋的发现写了一篇文章,登在《文物春秋》1979年第一期中,并说这个邢侯簋在1921年出土于河北中丘。中丘是今天的内丘的古称。
拓片后来得到了很多的专家学者考证和研究,如唐兰先生、陈梦家先生、李学勤先生、沈长云先生、杨文山先生、陈平先生等等。他们研究的结果除在年代上有一些分歧,其他方面基本上相同。这件青铜器铭文是这样说的,“隹三月,王令荣内史曰 井侯 服,易臣三品,州人、重人、庸人。拜稽首,鲁天子 厥濒福,克奔走上下,帝无冬令于右周,追考。对不敢,邵朕福盟,朕臣天子,用册王命,乍周公彝。”
在这件邢侯簋铭文中,邢字就写成了“井”这也是和甲骨文中邢字的写法是一致的。甲骨文中有“井”字和“井方”。井方是商代的一个方国,井方的美女后来成为商王的后妃,在甲骨文中称为“妇井”。
说到妇井,我们在这里提及《诗经》中的一段诗文,这就是那篇“硕人”,在这篇赞美硕人的诗篇中,就是与邢国有着密切关系邢国姐妹。为了让大家看的明白,在这里没有引用原文,而是直接译成白话。
好个修美的女郎,麻纱罩衫锦绣裳。她是齐侯的女儿,她是卫侯的新娘,她是太子的阿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谭公又是她姊丈。手像春荑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颈似蝤蛴真优美,齿若瓠子最齐整。额角丰满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好个高挑的女郎,车歇郊野农田旁。看那四马多雄健,红绸系在马嚼上,华车徐驶往朝堂。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太劳君王。黄河之水白茫茫,北流入海浩荡荡。下水鱼网哗哗动,戏水鱼儿刷刷响,两岸芦苇长又长。陪嫁姑娘身材高,随从男士貌堂堂!
硕人,用铺张手法,展示出在滔滔黄河水边,四马驾驶的华车徐徐行驶在郊野,两岸的芦苇长的长,陪嫁的姑娘身材高,随从军士 “貌堂堂”浩大的邢国姐妹出嫁的场面。
1990年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在进行配合基本建设进行考古发掘时,在邢台市桥西区团结西大街两侧发现大面积的先秦文化遗址,经过调查得知这是西周时期邢国国都的所在。后来在团结西大街北侧的工商局家属楼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一片西周时期的邢国有字卜骨。上面的文字经古文字专家进行破译,认为是邢国为都城选址进行占卜祭祀时遗留下来的记录。后来又在此发现一件战国时期的陶量,在陶量的底部有一个印章痕迹,清楚的显示是一个古代的“邢”字,这个字是由“井”“邑”“土”三个字组成的形音字。即为“邢”字。这也是首次在邢台市本地出土“邢”字器,是古邢城的直接证据。
1993年在邢台轮胎厂扩建工程区域内发现了西周时期邢国公室墓地。经过考古发掘,在此发现大中小型邢国墓葬500余座,车马坑50余座,到1997年年底发掘西周墓葬230座、车马坑28座,此外还揭示先商时期的文化遗址3000多平方米。2006年,邢国墓地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邢台在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期间,在邢国遗址的北部发现一座先秦时期的古城址,这就是鹿城冈城址,鹿城岗遗址位于邢台市西北20公里处的西沙窝村,遗址随地形而建,城的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南北约640米,东西约700米,地面仍保留有高大的夯土城墙,最高处距地面约6米,现存城墙有明显夯痕。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所专家实地考查后认为:“该遗址为古城遗址无疑。城墙内夯层、夯窝十分清晰。城墙已遭破坏,但西、南两面仍高于地面约6米,远看城郭十分清楚,城墙夯土非常纯净。根据城墙规模、城墙基、夯土层、夯窝以及出土陶片、瓦当等判断,此城墙建筑可能早于春秋,很可能是在西周。从近年来当地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判断,鹿城岗遗址很可能与邢国的都城有关系,如果进一步考古证实此判断正确,那将对夏、商、周三代文明研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年5月,鹿城岗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到了战国时期,邢地成为了赵国早期的都城,在邢地建筑了信宫,还在邢城域筑起了高高的檀台,史称为信都;以信宫为中心,在尧山一带筑修了柏人城,在临城一带筑修了柏畅城,在柏乡、高邑间筑修鄗城,又在距邢城不远的平乡一带,利用商周时期的沙丘平台扩建为沙丘宫。
文献中详尽的后赵都城
后赵是十六国之一。为羯族石勒所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后迁邺,(今河北临漳县西)。盛时疆域有今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及江苏、安徽、甘肃、辽宁的一部分。历七主,共三十二年。
后赵的首都定在襄国(今邢台)是与一个叫张宾人有密切关系。
张宾(?—322年),字孟孙,赵郡中丘(今河北内丘)人。十六国时期后赵大臣、著名谋士。史料记载张宾的父亲张瑶,曾任中山太守。张宾自幼好学,“博涉经史,不为章句,阔达有大节”。曾说:“吾自言智算鉴识不后子房,但不遇高祖耳”。八王之乱时,石勒为刘渊的辅汉将军,与诸将攻占山东,张宾便对亲属说:“吾历观诸将多矣,独胡将军可与共成大事”。于是“提剑军门,大呼请见”。此后张宾数献奇策,石勒才对其甚为看中。  此时,石勒将“衣冠人物,集为君子营。乃引张宾为谋主。”。吸收汉族中才智之士为其出谋划策,从此,石勒这支军队才真正成为多谋善战的军事力量。后升张宾为右长史,加中垒将军,号曰“右侯”。
张宾根据当时形势向石勒建议说:“且今天下鼎沸,战争方始,游行羁旅,人无定志,难以保万全、制天下也。夫得地者昌,失地者亡。邯郸、襄国,赵之旧都,依山凭险,形胜之国,可择此二邑而都之......王业可图矣”。石勒从其计,进据襄国,以为据点。
晋大兴二年,汉光初二年(319),张宾与石虎、张敬等人见时机已成熟请石勒称王,被石勒推让。十一月,张宾等再次上疏,请石勒称尊号。石勒接受了建议即位称赵王,改元称赵王元年,即以襄国为都城。张宾被加封为大执法,专总朝政。
太和元年(328),石勒渡黄河大破前赵军队,生擒前赵主刘曜囚于襄国永丰小城内。至此石勒统一了中原,共辖24郡,29万户。太和三年(330)二月,石勒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并设立百官,分封一众宗室,九月,石勒正式称帝,改元建平。
张宾去世,石勒追赠张宾为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曰景。下葬时,石勒送于正阳门,望之流泪,对左右说:“天欲不成吾事耶?何夺吾右侯之早也”史书称张宾其一生“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也”。(引文皆来自(《晋书·张宾载记和石勒载记》)
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石勒修建襄国城,其城墙可卧牛,故称卧牛城。以襄国为后赵都城,邢台迎来自商代祖乙、西周邢国、战国信宫后的又一个建城史上高峰时期。
关于建平城,前后经历了十八年筑建才完工。史料说城以周礼为制,在城的四周有四个子城拱卫,引达活泉水周流城内,城开四门,以北苑作为襄国大市。在城内修建建德宫、建德后殿、徵文殿、单于庭、单于台、东堂、西阁、后六宫、百尺楼、崇训宫、社稷坛,宗庙、挈壶署、藏冰室等,在宫廷外建有四门,南曰正阳门、东曰永昌门,西曰永丰门、北曰止车门。除此在城内还建有太学和宣文、宣教、崇儒、崇教等十余所小学。在城西起明堂、辟雍、灵台等,又立桑梓苑和籍田,此外,石勒还在襄国近畿建造了水上离宫-澧水宫(今南和县域)等。在永丰城内建设了永丰仓。
石勒死后,石虎自居摄赵王,在襄国城内又建设了观省台(又名观雀台),并筑造太武殿,文献中记载当时的太武殿地基高二丈八尺,东西七十五步,以彩色的文石做成,下有密室,可以安置五百卫士。饰以漆瓦、金铛、银楹、金柱、珠帘、玉壁,全用金银玉珠。穷极技巧。除此还在显阳殿后造了灵风台九殿,选数万美女充斥其间。在太武殿西石虎建设了昆华殿。阁上辄开大窗,皆施以绛纱幌,豪华无比。
为了加强襄国经济实力和人气,石勒制定了一系列政令,重农桑,实行低税赋制度,进行农业税改革,“均百姓田租之半”改为“每户每年“租一斛”。鼓励种植,大力发展农业,改革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同时还多次“徙民于襄国”。史料记载,石勒“破东燕酸枣而还,徙降人二万余户于襄国”,后又“徙平原乌丸(桓)三万余户于襄国”,再又“击宁黑于东武阳,陷之,徙其众万余襄国”。就是这样,通过数十年的建筑和经营,襄国建平城内人口达70余万,巍峨壮观的宫殿群显露出帝王气概,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优美的古村文化
邢台县是我市古村落保存最多的县之一,古村落不仅数量大,而且保存的较为完好,建筑具有地域特色,较为典型的有华北古堡英谈村、千年古镇皇寺镇、北尚汪田麻痒庄园、郭守敬故里郭村、皮毛巨商崔路刘氏庄园、贺家坪武辖旧居、李梅花宅院等重点村落近三十处。
从县境内的古村落调查情况看,古村落形态多种多样,有自然型、规划型、集市型等。
华北古堡英谈村座落于邢台县西部山区,村落周围群山环抱,溪流绕村,绿化植被极优。村子以自然形态呈品字分布,依山而建,随地形布局,并以蹲财为风水岭建有三组大的村落,即为东庄、前英谈、后英谈,形态座落自然,院落相互关系明确。特别是后英谈由古寨墙环绕全村,村落处于一城四门中,村内有大小石拱桥36座,清泉多处,三路八巷贯穿全村。以德和堂、汝霖堂、贵和堂、中和堂为主题院落的四堂建筑,形成了英谈村落文化的精髓脉落。
英谈村中心的贵和堂是一座有数百年的院落。平面呈长方型,主房座北朝南,主房为二层,上有出檐带有廊台的阁楼,东西有二层配房、南向配房座北朝南,建造时东西、南三向建筑低于主房,以形成拱卫式,贵和堂院落开门主门极为讲究,主门内西外南,副门由东南进入,并在东南由东配房与门房形成东南缺,以应当地“有钱难买东南缺”的说法。
贵和堂东南向有一跨河院落,村里称之为桥上院,历史上称此座院落为中和堂。主院落为前后套院,平面呈“日”型。另有两座配院,一座在主院落后有东西向带状院落,另一座在主院落东墙外的桥上配院。
中和堂的对面即为汝霖堂,东面为德和堂。
汝霖堂分上下院,下面的院落为主院,平面呈东西状分布,主院落由主房、东、西、南配房组成,主房略高于其他三面,主房基础座落在一块巨石上,当地人称“半壁石”院。
在汝霖堂的东配房下有千年古井。
德和堂也由上下院组成,主院落座北朝南,由千年古井处为进口,通道南侧有古石栏板,其下为英谈村的古街,入院后为一“口”字形大院,东配房南侧有一通道为德和堂大院,其上为德和堂上院,在院内有古杏树、古荆条树。
在德和堂东面有一院落即为贵和堂一滴泉院。
英谈村三面环山,东面临河,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静谧宜人。村内院落保存完好,依地形营建,错落有序,形状各异,具有典型的古太行建筑风格。小石楼、古城墙、古堂院、滴水神泉、波浪石影壁,都经历了千百年风雨,见证了历史沧桑。游人在这里层层叠叠看古寨,山寨如同在画中,所以有人说这里是世外桃源,还有人说这里是“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2007年6月,英谈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0月在第二届中国景观村落评审会上评为“中国景观村落”。2013年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将英谈村列入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
崔路古民居位于南石门镇崔路村,是建于古道上的村庄,村内主要为刘、姚、王、赵四个家族的传统民居,现存宅院30余座,保存基本完整。以刘氏“永和”庄院为最好,当前保存约有15座。宅院门楼造型各异,精美考究,院内穿堂门、影壁、窗棂、雀替、门墩等各种建筑和构件上,存有大量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独到,形状多样,内涵丰富,别具特色,展示了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院内随处可见各种传统词句和对联,显示了宅院主人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对平安幸福吉祥的追求和企盼。
众峰环抱见山泉,碧玉凝池翠却圆;一派真源停冽洁,分流远丽各潺潺。
天开图画晴光照,地接边关杀气连;胜迹应知风土厚,桑麻随处编平田。
此诗是明代诗人,顺德府知府顾绶游览皇寺镇后所作。皇寺镇是位于邢台通往山西古道上的山口镇,古称皇寺堡,道光版《邢台县志》记载:“县西北四十里,计地四亩五分,垣高一丈五尺,厚八尺,有券门。右有隙地,为演武场,今废。”明代建有及防秋处,兵宪陈大宾在此设兵备行署。龙山下有碧云洞可藏兵千余人。明代诗人张佳胤有龙山碧云洞诗,诗云:“碧空无际白云愁,未信龙山是壮游。双目难遮天地界,飞泉不断古今流。幽崖神草行堪绝,异代真符醉后妆。蓬蔂杖头随处好,那论尘世紫萸秋。”
皇寺镇风景秀丽,山水优美,周边有龙山、凤山、雷公山、马鞍山等,在马鞍山南还有卧龙岗。河水有金玉河、银玉河,还有玉泉、金泉、银泉。
古镇内有古街道、古商铺、古民居、古河道、古桥梁、古泉池、古寺院、古道观等。
皇寺镇在镇中原有十字街,镇有东、南、西、北四个阁门,四阁中以东阁最为雄伟,阁门上额有石刻“皇寺”二字,村镇中原有城隍庙,古戏楼、佛爷庙、姑子庵等建筑,现古镇风貌格局不变,古巷依旧,农户大院,深宅高墙,树木林立,尤其是沿河两侧的民居建筑更具特色,临河的民居和石梯路,古石桥,小河、流水、人家、古巷及依山而筑的石板山路,形成独具特色的山乡景观,使来到这里的人们看到淳厚的民风,游传统庙会,听美好传说,读着历史上留下的古诗歌,都为之赞叹不已留恋忘返。一些古建专家来到皇寺后,看到保存至今完好的古镇风貌和沿河的八座古桥,进入与之相联的王家院、姚家院、邓家院后,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的专家说这里是“北方的周庄”。有的专家说这里是一个民俗馆,特别是这里到春季四山尽绿,临夏日气清凉爽;每当夕阳西坠,在古刹的屋脊飞檐上,在鸟柏的树冠桠杈上,在玉泉池旁,以及四周的山林石崖边,均抹上了一层金黄色的晖光,景观幽静、秀丽,形成了世人神往的美景。
在皇寺镇的周边还有郭守敬故里――郭村、李梅花李氏宅院、玉泉湖旁的温暖河村等古村。特别是位于北尚汪的田麻痒庄园,是冀南保存较完好的地主庄园。田麻痒,名永全,号麻痒,原为清末一走村串户的卖油郎,后发展为颇具实力的“洋油”经销商,富贾一方。田麻痒庄园始建于1914年,完工于1917年,是一座集文化、历史、工艺为一体,并具有战乱年代典型特征的石砌坚固的地主庄园。庄园总体布局为中轴线对称,甬道两旁各有两座前后贯通的四合院,每院有大门、二门、穿堂屋,连通九门。院内各种雕刻工艺精湛,匠心独运,其中一个用整块青石雕刻而成的神龛据传耗银数百两。庄园北部有“义学”,东西各有花园一处,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1993年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邢台县古民居无论是在建筑风格上,还是在建筑装饰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其建筑艺术十分精湛,装饰手法繁多,以木雕、砖雕、窗棂为最优。同时这些古村落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也保存着大量的民俗民风,是研究华北古村落文化的活化石,尤其是在当前古村落遭受到严重破坏的今天,邢台县的古村落建筑及其村落文化现象更是难得可贵。
 
红色的革命圣地
邢台县是革命老区,自1925年成立中国共产党组织以来,党领导这里的人民在不同的革命时期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争自由,求解放,走过了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
张仲毅(1899-1927年),邢台县人,1918年顺德中学毕业后,考入保定高等师范。他思想进步,“五四”运动爆发的第二天,便率领学生上街游行,声援北京学生运动。1921年春,共产党员邓中夏到保定高师任教,介绍张仲毅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青年团保定地方执行委员会执行(后改任书记),1922年春转为共产党员。高师毕业后,到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任教,但任天津第六团支部书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保定和天津期间,他多次回邢传播马列主义,先后帮助十二中学、邢台四师成立了读书会、文学会和人生改造会等进步组织,同时又在其兄张信卿任教的大贤村举办农民夜校,将马列主义传人农村。1924年在邢台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建立了邢台第一个团支部,为邢台党组织的创建打下了基础。1925年4月,张仲毅受北平区委派遣,同中共天津地委书记于方舟一起到邢台发展党组织,在邢台发展了史天和、薛金吾、吕良弼、高鸣鹿等第一批学生党员。
1937年7月,在邢台县浆水镇安庄村温泉寺召开中共邢台县抗日根据地建党以来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选举了出席地委党代会代表,产生了邢台县委领导成员,加强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以保卫抗日政权,达到巩固抗日根据地的目的。
国民党河北省政府迁至太行山区后,中共邢台县委带领太行山抗战军民与鹿仲麟为代表的国民党展开了反磨擦斗争。在抗日战争期间,在县境内保存下来大量的革命遗迹。如英谈村八路军总部旧址、道沟村129师司令部旧址、浆水镇前南峪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等。
英谈村八路军总部设在村中心的汝霖堂,现有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旧居址,在汝霖堂东配房的二楼有八路军会议室旧址,在东配房的二楼上有当时工作时粘贴的标语,至今保存十分完好。
汝霖堂的正房也称半壁石房,房子的基础座在一个巨大的石头上,当年,刘伯承、邓小平为左权在此送行,据汝霖堂的主人,也是当时的堡垒户回忆说:当时有一个操四川口音的小个首长,后来经曾做过他警卫员的路凤丽说,才知道那是邓小平同志。那一日,刘伯承、邓小平等同志为左权参谋长送行,邓小平同志指着正房的大石头说,这块石头能支撑起这座房子,我们几个也像这块石头一样,将去支撑起这个国家。没有几日,从前线传来消息说,左权参谋长从英谈走到前线不久就为国家献出了生命。
英谈村不仅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还是冀南银行总部,至今在村内还可以找到当时印刷冀南币的油墨。为了保护冀南银行安全,英谈村民郑小金献出他的生命。
在邢台县城计头乡的道沟村,还有一座普普通通的房子,这就是八路军129师师部所在地。1938年5月5日,挺进晋东南地区的129师师长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创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指示,从山西辽县(今左权县)下庄挥师东进,当晚来到道沟村,在此度过了49天。师部设在村中央一座大门向南开的四合院内。邓小平政委住在村西南一座普通的小楼内,上楼需沿搭在院内的简易木梯攀登而上。邓小平政委住处不远是参谋部,为一座普通二层小楼。今日在屋内墙壁上还依稀能看到当时绘制的作战地图及标语口号。2010年公布为邢台县文物保护单位。
提到邢台县的革命历史,让人立即想到前南峪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1940年11月初,抗大从山西黎城迁至浆水镇,进行了二年零三个月的敌后正规化办学,培养了六、七、八三期共8000多名学员。1943年1月,抗大奉命返回延安。1993年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现有抗大纪念碑和抗大陈列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除此在县境内还有西就水新华分社旧址,1940--1942年间,新华社晋冀鲁豫解放区分社驻在位于白岸乡西就水村,在这时工作的50多名人员,日日夜夜收发总社消息,印刷中央重要文件和宣传资料,把党的有关指示及时传递出去。
 
宝贵的非遗文化
邢台县境内有着丰富的非遗文化,这些非遗文化题材多,流传广,如传说类的鹿城岗传说,最早就记载于明代成化《顺德府志》及《邢台县志》中,这些传说故事给城市发展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西部的天河山,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这里不仅有流传广泛的民间故事,还有与传说相关的大量古地名和文化遗存。邢台各县还有很多民间歌谣,反映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并被收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数千的历史长河中,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文化财富。
彩车属于乡艺类。流行于邢台县,彩车仿照小推车样式用木架、棉布扎制而成,上有车篷,下有绘制车轮。分单彩车和双彩车两种。推车者1人,男丑扮,拉车人数不等,女扮彩旦。演出时推车者和拉车者相互配合,表演出上坡、下坡、跨沟、陷车、跑圆场等动作,形式活波,场面欢快。是当地群众在传统节日喜闻乐见的娱乐品种。除此还在架鼓、高跷等,也同属于乡艺类。架鼓始于明代,邢台县的架鼓队由48人组成,每人面前挎一面鼓,手持双渔鼓棒。表演时在领鼓人的指引下,分成两队,击鼓前行。其间,有古装戏装扮的男女各一人,手执花扇,脚踩鼓点,边歌边舞,姿势多变。架鼓的主要排阵有:跪卧式、侧身式、弯腰式、仰面式等。演出高潮时,锣鼓喧天,蔚为激烈。演出最后,48人排成三成塔式,一人在塔顶造型亮相,极为壮观。
高跷更是一种乡间艺术,在重大节日里,到处都可以看这种乡艺表演,演出时高跷队人数不等,每人腿绑一米左右的木棍,踩着鼓点节奏,做出各种动作,常见的有劈大叉、拧旋子、窜障碍、越高凳、翻跟头、就地十八滚等,还有的表演古代戏剧故事。市区向堂街高跷队曾创“排塔式”,队员依次跪在下一层队员的肩膀上,排成5层塔,塔顶2人合掌作揖,队形旋转前进。
另外还有舞龙灯、跑驴等,这此都是当地深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艺术形式,虽然这些乡间艺术形式在冀南各县市都可以看到,但其在不同的县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且形成了不同的县域特点。
谈到邢台县的非遗文化,不能不提的长信排鼓。长信排鼓起源于明,鼎盛于清。流行于邢台、内丘二县交界处一些村庄。以长信村最具规模和特色。相传明代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林姓人家,安家落户在长信村。当时遇上大旱之年,林家为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就在村西口盖庙塑神求雨。为了感谢天降神雨,林氏就一手拿铜盆,一手执木棒在神前狂欢敲打,并逐渐改为敲鼓敬神,这便是最初的排鼓。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不仅用排鼓敬神,而且也用来庆丰收、庆春节、庆婚嫁,使之演变成为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因长信排鼓是由长信村林姓人氏传承发展的,且居住在村西,故又名“西林社排鼓”。传统排鼓一般由12人、24人或多至40人组成,乐器有大、中、小圆鼓,小锣、大铙、大钹等。表演时,演员身着古战服,按阵型排开,大鼓指挥,小锣引导。按照传统套路,首先两队出场,由两人对敲或四人对敲,后队形逐渐扩大,又变为“十字披红”、“双插花”等,鼓点渐渐缓慢,队形变成“蛇盘道”,最后在欢快的鼓点指挥下表演终结。
在邢台县的周公村、大桃花、小桃花、石坯村等村庄,保存着一种十分传统的婚俗,即周公与桃花女婚俗文化。据传说源自西周周公和桃花女的传说。周公在迎娶桃花女的过程中,两人各怀心态,你施一计,我布一法,均使尽了浑身解数想要制服对方。在之后的民间婚嫁中,这一娶亲过程的所有细枝末节,均被认为大吉大利,被世代所沿习,逐渐形成一种婚俗文化。男方求婚时,要下庚贴,送食箩。新娘出嫁时要穿红袄,蹬黄套鞋,戴护心镜,蒙红盖头。迎亲途中要鸣锣放炮,娘家兄弟要送亲押轿,遇到奇石怪树、井台磨坊,要贴红喜帖子。新娘到了新郎家门口下轿(车)时,要过马鞍,踩红毯,拜堂时要撒草料。新娘入洞房后,要面对墙角坐等等。
在太行山有一种特殊的乡艺形式,就是串黄河。从流传的形式和历史来分析,此种形式与唐代的黄巢起义军的一种阵法有关系,黄河阵是用365根木桩,拼成九曲连环阵,盘亘进退,井井有序,名曰九曲黄河阵。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晚上,仪仗队、秧歌队、扇子舞、旱船、高跷等民俗表演进入黄河阵表演,热闹非凡。每当春节时,盛行于民间,妇儒老少参与者众多。
 
古老的姓氏文化
邢台处于古黄河大陆泽畔,有良好的水源和生存环境,以山前台地聚集着许多氏族活动在这一地区。为此长期以来在这里有着三皇五帝的传说故事。考古工作者证明,邢台是“先商之源”“祖乙之都”“邢侯之国”。尤以先秦时期时,各民族在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不断进行交融,形成了与历史发展相关的姓氏文化。
邢台的姓氏在两汉之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邢台城为中心,在经历了政权的变更后,也带来了人口的大迁徙,使不断迁徙的人口进行融合,一些显姓大族也随着政治、文化、经济的变化而发展起来。邢台的姓氏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一是起源型、二是郡望型、三是姓祖型。
西周时期,周成王封周公四子于邢地,为邢侯。在春秋时邢国被灭亡后,而后居住在邢国境内的人们,或从邢国走出去的人们,为了分区和表明身份用邢字作了姓氏。为此邢台这个地方也就成为邢台起源地。
邢台邢氏,《左传》中记载的:“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指出邢氏为3000年前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後代。当然,更是最值得自豪自傲的黄帝子孙。《姓纂》说:“周公第四子封于邢,後为卫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当年的邢国,爵位为侯,位置就在现在河北省邢台。邢国是西周时期重要的诸侯国。发源于邢台县,所以说邢台县有邢襄、邢台、邢州等,可以说是以姓氏为县名的地区。春秋之后,邢国后人迁移到山西的晋国、山东的齐国及北京的燕国等地,后又迁移到各地后。从文献上研究看,邢氏主要有以下几支,一支源于邢台邢侯之后,一支源于韩宣子采邑邢地的姓氏、还有一支为源于河南之邢丘、第四支为出于陕西周原地区内服的邢氏家族。
邢氏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杰出的邢姓名人载于历代的史书,如南北朝时的邢邵;唐乾天年间的邢济,会昌年间的邢群等等,当前邢氏在中国姓氏排行第131位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与邢氏相关的是井氏,关于井氏的起源有四种说法。一为邢台井氏,二出自于姜氏,三是出于姬姓。先秦时期“井”与“邢”为一字,同出于周公之后,所以有姓氏专家说,井氏的血缘多源于西周时的邢氏,是邢氏的分支。
井氏还与百里姓同宗,周代时,井以有姓氏专家说,井氏的血缘金氏,三是出于姬生文献上研究看,邢台伯有个后代,叫井奚,后来到秦国去做了大官,被秦穆公封为百里邑的首领,被人改称为百里奚。百里奚的后代,也以封地为姓,世代姓百里。所以井姓和百里姓的老祖宗是一个。
邢台县还有一个姓氏,即耿姓。耿最初为地名,后以地名为姓。商代有君王名祖乙,《史记》中有“祖乙迁于邢”,也就是说祖乙将自己的国都迁到邢地,邢,在今天的河北省邢台。邢的读音,古代读做耿。盘庚迁都后,一部分商朝的公族没有跟随他南迁,仍然留在了邢。这一部分人就把邢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为了与读xing音的邢姓相区别,将这个姓的写法改做耿。今石家庄地区有耿的地名,其读音为“xing”。
《苏洵族谱》云:“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为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之子生重黎及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曰矾,为昆武。昆武始姓己姓,其后为苏、顾、温、董。”根据有关甲骨的研究,苏为商代的小方国,其地望在邢台南一带。后苏氏繁衍于河北、河内,逐渐成为人数众多的一姓。
邢台的温氏发祥与邢国有密切的关系,一说温氏为邢国之臣;还在两说,温氏共有两支主流,一支传自唐叔虞,一支是谷至的后裔。到了南北朝以后,还有不同的外来血缘加入。《广韵》记载,温氏是唐叔虞的后代,受封于河内温,子孙因而以此命氏。而《万姓统谱》上说,谷至食采于温,又号温季,后人因此以温为族姓,望族出于太原。《元和姓纂》则记载,温氏是唐叔虞之后,晋国时家族受封河内之温,后代因而以温命氏。《魏书•官氏志》还记载着一支温氏,是由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等改为单姓温氏的。
邢台路氏是一支古老的姓氏,重要的有巨鹿东里(今河北平乡西南)人路温舒。路温舒,西汉臣。字长君,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少家贫好学。始为县小吏,转狱史。后习《春秋》,通晓大义,举孝廉,任山邑丞,因犯法免官,复为郡吏。元凤中(前80-前75),为廷尉史。宣帝初即位,他上书反对酷刑,主张尚德缓刑。帝善其言,升任广阳私府长。又举文学高第,迁右扶风丞,官至临淮太守。今存文《尚德缓刑书》一篇,鞭挞酷吏,极谏淫刑,痛切沉挚,语言精炼,如“画地为牢”、“死有余辜”、“锻炼周纳”等,成为后世常用的成语。文载《汉书》卷五十一本传。
明代以后,邢台路氏多从山西迁来,邢台东由留村有路伯通碑,详细记载着路姓迁徙经过。今邢台东由留、羊范大路村、小路村多姓路,邢台县英谈村有说最初从小路村迁出。
除此之外,还有源于邢台柴家庄的柴氏,自秦、汉、晋、唐、五代约一千四百年的漫长岁月迁徙变迁里,邢台逐渐形成柴氏望族。北齐年间,柴氏在邢台有了大的发展。柴军文、柴灵凤等人在邢台县任襄国令。
圣穆皇后柴氏,邢州尧山人(一说邢州龙冈人)。与周太祖郭威同里,遂以归焉。太祖微时,喜饮博任侠,不拘细行,后常谏止之。太祖状貌奇伟,后心知其贵人也,事之甚谨。及太祖即位,后已先卒,乃下诏:“故夫人柴氏,追册为皇后,谥曰圣穆”。
周世宗柴荣(921—959),周太祖郭威养子,圣穆皇后之侄。改名郭荣,世称柴世宗。邢州尧山人,生于邢州龙岗之别墅。封晋王,判内外兵马事。太祖崩,遂承大统。他在位六年,改革政治,整顿军事,奖励生产;先后取后蜀的阶、成、秦、凤四州和南唐的江淮地区十四州,又北攻契丹,收复莫、瀛、易三州,这些措施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不愧为一代英主。驾崩,葬河南省新郑市郭店乡陵上村西,陵曰庆陵,庙号世宗,谥曰睿武孝文皇帝。现皇陵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柴宗训,周世宗柴荣第四子,生于澶州之府第,封梁王,显德六年(959)嗣位,立八月,因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兵变逊位。入宋,封为郑王,开宝六年(973)死于湖北房州,同年十月葬于陵上村庆陵之东。陵曰顺陵,谥曰恭皇帝。

上一篇:钜鹿古城

下一篇:天下第一古寨-鱼木寨

更多关于 千年古城邢台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