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建筑 > 古镇名村 > 胡宗宪尚书府

胡宗宪尚书府

来源:  浏览 3373

胡宗宪尚书府(即胡锦涛总书记祖居)是整个古徽州迄今保存最为完整、气势最为雄伟、结构最为复杂的明代官宦之家古建筑群。故有号称“徽州第一家”之誉。胡宗宪尚书府建立于迄今已有约460余年的历史,尚书府有祠堂、书院、医馆等建筑,位于安徽省宣城绩溪县城11公里。
主要建筑
1.位协三公木牌坊
位协三公木牌坊在徽州地区,牌枋有很多,有石牌枋、木牌枋,但是木牌枋趋势很少见的。牌枋的建造有三大类:一是标志枋、二是功德枋、三是节烈枋。眼前的牌枋是“功德枋”,显示官位和政绩的,当时在明朝时期,胡宗宪的官衔是太子太保,在古代“太师、太保、太傅”合称为“三公”,而胡宗宪椅大功勋位列于三公,故牌枋是“位协三公枋”。“协”通“列”的意思。制作牌枋的木料也很讲究,用的是民间所说的“公孙木”,也就是银杏,银杏是我国观赏兼实用的名贵树种,生长缓慢,寿命极长。牌枋上的雕刻寓言很深:下枋的木雕图为“渭川跃鲤”说的是姜子牙在渭水河边钓鱼时,遇到了周文王,他们在渭水河边交谈了几个时辰,周文王认为他是治国的文武全才,就用自己的车载姜子牙回宫,并亲自为他拉车共808步,为周王朝奠定了八百年江山。清代启蒙书《幼学琼林》称之“渭川跃鲤”,在这里用这个典故比喻胡宗宪“龙川跃鲤”,说胡宗宪从龙川出去当官,立下抗倭大功,使明王朝江山得以延续。上枋“位协三公”两侧雕刻则是两条龙,“飞龙在天”典出“易*乾”,“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比喻升官的意思,上下枋图,合起来就是鲤鱼跳龙门的意思,庭院中种了两株柏树,寓意族衍百(柏)枝,位登佰(柏)爵。从牌枋过去,参观的下一站胡公殿,靠南面是胡公殿的广场,民间称为庙坦。在东面前璧嵌有明朝嘉靖五年(1526)绩溪县十二都“上乡祖社”,通过官府准立的“乡约碑”绩溪县乡都建置,在宋代就有规划上乡和下乡之分。龙川是十二都,元朝时划属维新上乡。上乡祖社是一乡之社,龙川为祖社所在地,乡约类似现代的乡规民约,经过官府认可,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也称社碑。庙坦侧有二旗杆石墩,一是圆形、一是八角菱形。明清代时,学子考上府县学秀才,一旦取得国子监太学生资格(相当于现在在绩溪县考上第一名送到宣城市就读之后考上第一名,保送去清华北大读书的资格),即可重竖旗杆,改换门庭,光宗耀祖的意思。明间说:圆属文,八角属武。一圆一方,以此颂扬胡宗宪文韬武略,也暗含胡宗宪麾下拥有众多的文物英才。


2.胡公殿
胡公殿 殿顶鳄鱼吻脊,石兽环列,前檐角为雀尾状武式,八字门面,卷棚门,象征天地天圆地方,两侧圆窗,遵循徽州神庙的建造规制,表明胡宗宪去世后,家乡人民奉之为神,对他的敬仰。
正殿匾“荣树崇闻”,是荣立功勋,传闻千古的意思。两旁联语:“一心忠节山河见证,千古精神日月延辉”,是对胡宗宪抗倭立功却被诬陷打入狱中,后终得平反,历史自有公论的写照。正殿的建筑是前圆轩顶后尖形人字顶,这是徽州祠堂庙宇、大户官厅顶部的传统规制,暗喻天时、地利、人和。民间也传说,也暗喻“先礼后兵”,圆,象征和、礼,尖象征兵、刚。正殿后龛座供有胡宗宪坐像,据史料记载,胡宗宪生来相貌非凡,而且有一种逼人的气势,不怒自威,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官威。令人望而生畏,武将俞大猷是出名的硬骨头,敢于坚持原则,不怕生饭碗,还有一身纵横天下的武艺,就这么一个响当当的浙江军分区司令员,每次看见胡宗宪都小心翼翼,连头也不敢抬,有时还会发抖。根据流传的胡宗宪画像所塑,胡宗宪手捧书籍《百战奇法》,清雍正后被更名《百战奇略》。是中国古代分条论述战法的兵书。约成书于北宋末。明崇祯本《韬略世法》称该书为南宋末谢枋得编辑,原作者已不可考。题明刘基撰。 人物神态静思而和气生,此泥人塑像是当代著名大师泥人薛所做。
 殿后天井,天井后为家庙寝堂,中为胡宗宪先祖及子孙神位龛座,胡宗宪娶有二妻,原配绩溪县章氏,生有桂奇,松奇二子,章氏去世后继配王氏生有一女,嫁绩溪县程姓。胡桂奇一直随侍父亲左右,于平定倭寇多襄助之功,以父亲之荫官左府都事,生胡(火享)、胡炜、胡燧、胡炤四子。胡松奇官锦衣位千户,生胡灯、胡焌、胡煜、胡烛胡煐五子,这里是胡松奇一支的支祠,故称松公祠。左龛塑像胡允源,是胡宗宪的十代孙清道光年间由歙县三阳坑亲戚介绍,到江苏东台学茶叶生意,满师后与人合股在泰兴县开设“裕泰和茶号”,不久茶号归胡允源一人经营,生意渐兴隆,儿子树铭念完私塾后也进店学做生意。同治年间,增开胡源泰新茶号,由树铭经营。父子俩经营以义为利,信誉卓著,在同行业威望很高,而且,热心地方和桑梓公益,经常为他人排难解纷,口碑很好。右龛塑像胡炳衡,手捧《山海经》《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他是树铭公的儿子,满腹经纶,娴熟诸子百家,年纪很轻就与弟弟炳华分别考取文武秀才,因晚清时局不稳,灾患兵燹连年,遂放弃举业,也随父亲当了茶商,他们秉承祖父允源公遗训,经营以仁义为先,又以孔夫子《论语》哲理化入经商之道。观察市场变化,筹算进取,生意蒸蒸日上,人称为“儒商”。光绪末曾发起倡建泰兴新安会馆,参与同乡会会务。民国6年(1917),在泰兴东大街增开胡震泰茶号。第47代增钰、增麟、增金、增鑫,接管了店业。抗战期间在上海设立茶叶申庄,使经营倍盛于前。直到解放,胡源泰茶号、胡震泰茶号一直是泰兴的名茶号。从允源至增钰四代人虽侨居他乡,却一直不忘桑梓,代代都以籍贯绩溪为荣,家乡人民对他们十分钦仰,引以为自豪,我们景区顺应民意,特地塑像,永远纪念他们。殿侧这条夹墙廊道,是胡家子孙候祭处,待到规定时辰,撞钟击鼓为号,子孙们依辈分排列,进入殿堂,祭祀参拜。

3.从善堂(前进) 
从善堂(前进)尚书胡氏族谱记载,太师壁高挂一匾曰“从善堂”,原为江南才子文征明所书,现根据故居原堂名复制,为我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权希军先生所书。书法遒劲豪放,飘逸洒脱,匾额:“从善堂”,典出刘备遗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善”与“作恶”是一对反义词。胡宗宪之所以以“从善”两字作为堂号,表明了他是一个爱憎分明、极富有正义感的人,也表达了他始终如一把“从善”作为做人的 追求。胡家虽是官宦之家,但其家人仍以农为本,以“勤俭淡泊”作为处世哲学,你看这付对子:“劝课农桑诚有道,寄怀鱼鸟欲忘形”,为晚清名臣左宗棠题写,以农桑为正道,以鱼鸟为楷模,抛弃名利,超脱自我,这是多么高的境界。还有这付:“罗浮括苍神仙所宅,图书金石作述之林”,所谓“罗浮”,为晚清本地著名书法家程宗鲁题写。指的是广东境内的罗浮山, “括苍”指的是浙江临海境内的括苍山,《神仙传》讲这两座山是神仙往来出没的地方。不言而喻,胡宗宪尚书府乃神仙洞府也。创作的“图书金石”数不胜数,一眼道破了主人的恬淡心理。

从善堂(后进)这是一处内宅,是主人日常起坐住宿、接待亲戚和一般朋友的地方。这个后进就是三间两阁厢,左右厢房,中间厅堂,是为三间,前为天井,两侧为小阁厢,一般为老、少女眷居住,来客中的女眷也在这里接待。堂中对联为:“白石清泉从所好,和风甘雨与人同”,借此抒发胡宗宪虽出身高贵,但愿与平民百姓“和风甘雨”,同甘共苦。两边抱柱对联为包世臣所书“道德传家富贵依然久,诗画济世子孙更永贤。”意在教导子孙读书做官,克守儒家道德。
徽州会官厅 这是尚书府接待官员,好友议事、唱和的地方,也是一座建筑精湛、雕刻美奂的厅堂。大门楼上砖雕图,上面四块“元宝”,依次为“琴、棋、书、画”。中横枋为“绵纹”、“菊花”。锦纹,暗指“锦绣徽州第一家”,“菊”与“居”谐音,有安居、同居的意思。额枋板中间鹿、鹤、松树、喜鹊,寓意禄(鹿)来报喜,“松鹤延年”。左为“文武一堂”,右为“宾客来贺”。下面雀替左为三狮、彩球、金钱,暗喻三代荣华富贵。右边双狮、彩球、书,暗喻“太狮少狮,文经武略”。大门加平息木门阶,意谓“步步登高,连升三级”。结构虽然仍是“通转对堂式”,但有两个特点。一:上无楼,仿宗庙享堂的规制,前用拱形“软山式”顶架,后用尖形“硬山式”顶架,既巍峨轩敞,又因无楼无人在上方走动,显示了肃穆与威严。二:下堂不设房,形成“曰”字,是为“进门昌字”寓意,与从善堂的“倒堂昌字”换了一个边。“倒堂昌字”坐在上堂往下看,基于自我。另一方面,“官厅”分上堂和下堂,下堂不设厢房,敞开厅室,秉承了“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尊卑、长幼客人一起到来时,可分上下堂安座。对不同级别的官员有不同的约束和规定,毫不遮掩地体现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因此有“坐上堂可观全厅”的大一统之感。

《霜筠娩洁》是赞誉女主人贞节匾。

《孝子》赞的是胡家多孝子,二匾相合,喻“父德子孝”,是封建伦理的高境界。
4.徽州会官厅
徽州会官厅前梁雀替为“和合二圣”,下为“文昌”、“魁星”。《事物原会》说:“和合神乃天台山僧寒山与拾得也”,民间尊奉为和谐好合的观喜神。“和合二仙”讲的是唐朝有一名叫万回的人,蓬头笑面,身穿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称和合神。一日万里来回,告知父母平安,后来演变成祈祝婚姻和合。神像成了两个人,分别持荷花、园盒。和合之神改为和合二仙。一说采荷的叫拾得,持盒的叫寒山。寒山、拾得是同村人,虽是异姓,却亲如兄弟。寒山爱上本村一女子,拾得也坠入情网。快成亲时,寒山知情出家为僧,拾得不安,亦舍下女子前往寻觅寒山。拾得持荷花访寒山,寒山拿一盒斋饭迎拾得,相向而午。拾得也留下为僧。下堂狮子雀替喻“太师(狮)少师(狮)”。上刻大小四狮,左下有灵芝如意,喻“四四(狮)如意”,下刻菊花,亦暗喻“九世同居”乃“菊”与“居”谐音,菊花盛开于九月。厢房前窗栏板雕的是“梅兰竹菊”,此为花中“四君子”,表现主人重视君子之交。厢房后窗名刻“文武状元”及“文王访贤”、“不老黄忠”等寓意吉祥的掌权人物。堂上供奉的关公塑像。因为,关公宋代被追赠义勇武安王,明代加号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大帝,道教封为四大护法元帅之一,在民间被称武圣人,是徽州民间的保护神和财神。这是尚书府后人借武圣人暗褒先祖胡宗宪亦为忠心报国、功勋卓著的主帅。
堂中间悬挂的“天奉诰命”圣旨龛,是胡宗宪专门用来存放圣旨的宝箱。有人称这是尚书府的第六怪。圣旨箱呈长方形,宽约50公分,长约70公分,全部采用特殊樟木精雕细刻并贴金、鎏金而成。两侧面镂刻的图案是“凤凰呈祥”,其它四面则全部是“祥龙腾达图”,一共雕了神龙五条,这是因为胡宗宪官至一品,象征九五之尊的缘故。越是箱底部的雕刻,反而越是精采、精致,而且箱底镂刻的神龙龙头强势外凸,大大高于箱底而无法搁平而只能悬挂。古代,大臣接下皇帝圣旨皆珍藏于密室,一般不置“圣旨龛”轻易示人,所以在民间很难看到此龛。名位今天能一饱眼福,在于胡宗宪先蒙冤致死,后虽得皇帝平白追封,朝野却仍然褒贬不一,后人需要大肆宣耀的结果。其实胡宗宪一生“祸也圣旨,福也圣旨,平反昭雪也圣旨”。“福也圣旨”,是指胡宗宪一生仕途通畅,官运一来挡也挡不住。,有时甚至一年内连升二级。几十道圣旨的到来,给了胡宗宪的几十次的加官晋爵、飞黄腾达。所谓“祸也圣旨”是指胡宗宪后来的因蒙冤含屈先遭弹劾、继遭关押、又获释放、终入囹圄直至引刃自杀,几乎每一次祸灾都有一道圣旨相伴。“平反昭雪也圣旨”,即胡宗宪死后与“圣旨”的情缘还未能了断,在他死后第七个年头和第二十五个年头,明穆宗和神宗两皇帝先后颁发圣旨为其平反昭雪。徽州官厅中堂悬挂六尺中堂,原先是胡宗宪的幕僚徐渭所画的荷花图,因为在民国时期遗失了,所以请当代著名画家——安徽省第一位美协主席萧龙士先生所补笔的一副荷花图,这幅水墨淋漓、古拙、淡雅,别有气势,使整个官厅构成了既可独立欣赏又形成整体生动和谐的画面,寓意以和为贵,和谐共荣。足见龙川胡氏家族学之渊源,文化底蕴之深厚。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屋内的牌匾,这当中的两块分别是《竭忠尽节》《抗倭名臣》,都是皇帝赐封的,这是对胡宗宪抗击倭寇赫赫战功的最高奖赏,也是对他忠贞不渝地效忠大明朝的一种褒扬。
悬挂的匾额中还有胡宗宪生前,明嘉靖34年、36年世宗皇帝赐给的“忠勇可嘉”、“竭忠督讨”、“矢心为国”、“尽忠为国”等奖功匾,以及江南名士文徵明送的“竭忠尽节”匾。

5.绣楼
绣楼也叫小姐楼,是胡家小姐的闺秀楼。楼梯,徽州民间称“阁桥”,其梯级数讲究“踏金踏银”,即用“金银铜铁锡”五个字点念,念到最后一梯落在金或银字上,即为金或银阁桥,除个别因风水另有禁忌的以外,基本上没有铜铁锡字阁桥,那被认为不吉利。闺秀房为三格亮轩结构。中轩前有美人靠,是小起休闲坐室,窗栏板雕刻的是“渔樵耕读”,这可不是普通的山野村夫,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人物。渔,是汉光武帝时隐士严子陵。樵,是西汉名宦朱买臣,五十岁之前打柴,也有说是神仙刘海。耕,是舜帝,他曾躬耕于历山。读,指的是“六国拜相”的苏秦。后壁雀替,左为“天官赐福”,右为“蟾宫折桂”。说的是八月乡试中举,折桂庆贺{折桂花插于冠(帽)者称桂冠}。后壁壁挂,左边三只金, 钱豹上空有喜鹊欢叫,寓意为“三元报喜”。右图案为马、喜鹊、鹿、麒麟,寓意为“马上有喜”、 “鹿在堂中”、“麒麟献瑞”。总的意思是女儿出嫁,早产麒儿,科考及第,官禄(鹿)终(中)身。内轩是闺房,有床、橱、桌、椅、春凳。床以木架连顶,称为“梁床”,上栏板雕刻图:中为“郭子仪上寿图”。郭子仪是唐朝战功显赫的大将,封为汾阳王,有八子七婿拜寿。左图为“加官(冠)进爵”,右图为“五子登科”。
    楼下为“画堂厅”,左边雀替为“狮立松下”寓意为太(土)狮(师)立刻要生(松)下(小)狮(师)。右边雀替是“鹿来富贵”,鹿,谐音禄。边窗构图为“柳条喜字格”,挂络中嵌“卷草如意龙凤旗”,是尚书后代民国时重新装修的产物。

6.忠义堂
忠义堂  这是一处纪念有惠于胡家人士的居宅。
第一位,茅坤,前面已介绍过,他与胡宗宪为同榜进士,曾官大名兵备副使,罢官后入宗宪幕府,嘉清四十四年(1565)十月,胡宗宪在家乡被捕,解押至京时,茅坤为之奔走呼号,鸣冤叫屈。并向胡宗宪继任者赵孔昭上书,请其从中斡旋,谋取解救办法。虽然未能奏效,忠义之心却是可表。第二位徐渭,得知胡宗宪死讯悲愤难抑,以巨椎剌耳,剌肾囊自杀,皆不死,常痛少保公之死而力不能报,便将愤懑之情注入诗画,如画雪压梅竹图,题诗云:“云中老桧与天齐,滕六寒威一手提,折竹折梅因底事,不留一叶与山溪”。第三位耿定向,也是胡宗宪幕僚之一,嘉靖四十五年,就是胡宗宪死后的第二年八月,耿定向视学徽州,看到胡宗宪灵柩被弃于宁国府一处道路边茅屋下,不禁吃惊,伤心落泪,不能自已。胡宗宪灵柩如何会弃置于宁国路上呢?原来,当日宗宪次子松奇护送父亲灵柩回绩溪老家安葬,走到宁国道中,忽听说家中已被知府何东序查抄,亲人全逮入徽州府牢狱,只好将父亲灵柩暂寄路旁茅屋下,远遁避祸。耿定向发现后,立即派人将灵柩移至绩溪县城郊和尚寺里暂时安放。且亲自祭奠,抚棺痛哭。第四位绩溪县知且郁兰。甘胃罢官问罪的危险,极力保护胡宗宪的家人、家产,他对人说胡宗宪捍海之功不可泯灭。第五位沈明臣,也是胡宗宪幕僚,曾来绩溪哭悼,且亲作《少保胡公    并序》和《狐愤诗》,抒发心中对胡宗宪怀念,对陷害者的愤懑。第六位歙县大学士许国(时任庶吉士),兵部侍郎鲍象贤,联络徽州缙绅公祭胡宗宪,许国起草了一篇令人声泣俱下的祭文,对胡宗宪捍海之功给予充分肯定,对他有功遇害的命运表示了深深的惋惜,祭文发出了“夫生而无树,不若有树而死,荣而无闻,不若有闻而辱”的赞叹。许国、鲍象贤等徽州缙绅的公祭,无疑对构陷者响起了抗议的惊雷!第七位福建巡抚歙县汪道昆,他曾经在胡宗宪领导下参加抗倭战争,他为沈明臣《孤愤集》作序,公开为胡宗宪鸣不平,并一口气写了七首孤愤诗,其中有句:“盖棺亦已矣,众口犹雌黄,一歌再三叹,鸣咽不成章,天末起悲风,萧萧吹白杨,抬魂竟何之,吾欲问巫阳”。表达了对胡宗宪深笃之情。万历十六年(1588),汪道昆修书一封给同乡许国,请求他向万历皇帝进言,为胡宗宪彻底平反,万历皇帝赐“祭文”、“谥文”,追赠胡宗宪谥号“襄懋”。第八位兵科给事中刘伯燮,于明隆庆六年,也是胡宗宪冤死七周年之际,向隆庆皇帝上疏,将胡宗宪与恢复河套功臣曾铣并列,请求朝廷为之平反昭雪,隆庆帝恢复了胡宗宪生前的职务,并赐国祭。这是明王朝对胡宗宪的初步平反,对胡宗宪的功谥、家人后代的封荫仍留尾巴。直到万历十六年汪道昆通过许国上奏万历皇帝,获得进一步平反,万历帝全面肯定了胡宗宪抗倭功绩。并追赠了谥号和御葬,但对子孙封荫仍未考虑。第九位江西监察御史朱凤翔,他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也就是胡宗宪冤死31年后,上疏为胡宗宪鸣冤,并提及后代恩荫问题。朱凤翔在疏中把胡宗宪与于谦并列,说“于谦之功,功在宗庙,宗宪之功,功在东南,于谦之品,白璧无瑕,宗宪之品,瑕瑜不掩”,说胡宗宪之品虽不如于谦那么白璧无瑕,但比那些猥琐龌龊施逆小人又有天壤之别,他的功勋远远大于过失,认为胡宗宪与于谦是“忠勋最著者二臣”,把胡宗宪提到了更高的历史地位。万历皇帝阅奏后立即下旨,荫封宗宪子孙世袭锦衣卫指挥同知,胡宗宪冤案至此,终于获得最彻底平反。第十位是尚书府一位失去姓氏的老管家。从胡宗宪上溯,家族七世同居,至胡宗宪仍有800多亩田地,这位管家至少忠心耿耿为胡家服侍了四代人。胡宗宪被逮捕,胡家被封门查抄的艰难情况下,其他仆佃下人星散,唯独这位老管家坚持不走,他细心地藏匿起胡家各种文书资料,无数次受到官府刑罚,抵死不交,表现了忠贞事主的气节,深受胡家和乡里敬重。简单地介绍了十位与胡家有关人士事迹,各位当已明白,后人为什么要设立这个忠义堂原由了吧。无论什么朝代,忠与义与日月同辉!无论什么人,历史功过,有山河见证,后人评说!


7.寒香园
园之后端有小巷通幽,寒香园内置有花坛,栽有吉祥竹木,计有佛手一(待补)、麻栎—(麻栎,民间俗称泽(樟)树,多籽)、紫藤—(紫藤花紫色,花香逸紫气,花芙内有珠豆,寓为“朱(珠)紫”,有些场合亦以紫作(子解)罗汉竹一,(罗汉竹以基部竹节鼓如罗汉菩萨而名,故又名佛面竹)。四种木竹合寓:“福(佛手)泽(泽树)子(紫藤)孙(笋)”。园中还有一件珍贵古董——唐代千年浴佛缸,这是胡氏家族从龙须山“龙台古寺”里请来的和尚圆寂坐化之缸,缸口有圈迹,便于盖上顶缸。两年后开缸,茗和尚遗体未腐,即装金挂彩供于庙堂,就是“肉身佛菩萨”。据说,使用此缸的正是一位得道高僧,装金供奉后,灵爽不睐,常显影于缸壁。主人访得后,贮半缸清水供佛沐浴,养几尾鱼以为佛之精魄。据说运气好的人可以见到缸壁佛影,各位如有兴,不妨试试运气。
傍边有苦楝树一根,侧根深至寒香园内,有“叶落归根”一说。徽州人把祖宗根脉看得很重。


8.观音堂
观音堂又称“佛园”,是尚书府族人礼佛拜观音的地方,据说是胡宗宪奉母命设立。胡母一生信奉观音,吃斋念佛不断。父亲乐山公是药店倌,为人乐善好施,常为贫者施药,口碑极好。有一夜,胡母梦见自己在佛园念经,忽见观音起身,步下莲座,把一个男童递到她手上,并说了两句偈语:“先从水,后从龙”。胡母不知何意,待向观音询问,却被观音轻轻一推,登时惊醒,始知一梦。又据《忠敬堂汇录·胡襄懋公传》载:明正德七年九月二十六日(1512年11月4日),乐山公梦见一白衣尚书穿堂而过,醒来胡宗宪就呱呱坠地。父母因有两次梦异,对胡宗宪爱于掌上明珠。可是请教了许多人都不知观音偈语何所指。一拖十来年,有游方道士经过,一见胡宗宪即说此子不凡。并指点说:“先从水,后从龙”,就是要先到带水字的地方念书打基础,再到带龙字的地方文武兼修。于是胡宗宪被送到许姓聚落坎头村的“涧州书院”念书,因为“涧”字带有三点水。一年后返回龙川,续读于龙须山上的“龙岩书院”。书院附近有“龙台古寺”,方丈乃武学高人,于是胡宗宪得便从方丈习武。期间,胡宗宪有一次误吃了“蛇跌鳖”,全靠观音搭救才没中毒身亡。蛇跌鳖,看似鳖,却是一种毒蛇妖化而成,奇毒无比。那天,胡宗宪刚挟起鳖头准备吃,就被一条野狗抢走,他只吃下鳖身。食后片刻即浑身火热难耐,眼前一黑便昏倒在地,不知过了多少时候,胡宗宪忽被人推醒,起身一看,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妇人渐渐远去。他拔腿就追,只觉得浑身是劲,脚步如飞,但是追了一段路,那妇人忽然不见,只见抢他鳖头的那条野狗倒毙路旁,头肿大得如“官斗”,胡宗宪倒吸一口冷气,看看自己身体忽然粗壮了许多,只有头小如故,始知自己逃过了一劫。从此,“观音救小头胡宗宪”便成了绩溪人背后议论的话题,代代流传至今。而且代代都有许多人慕名来到尚书府,请求一拜灵验的观音,许愿还愿。直到民国,这里还是香火旺盛。我们景区恢复,开放观音堂后,也有许多信佛、知情的游客,自买香纸拜佛许愿。


9.梅林学堂  
梅林学堂是尚书府后人设立的家塾、以胡宗宪之号冠名,俗称蒙馆或蒙童馆,就是私塾,为明、清以来徽州民间主要的办学形式。古徽州号称“东南邹鲁”、“礼仪之邦”,历来重视培养子弟读书上进,做生意的故然“贾而好儒”,务农的也坚持“耕读传家”。有民谣说“三代不读书,等于一窝猪”。所以蒙童馆之类遍及村坊山庄,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美誉。
我们先来看看学堂屋的结构部件寓意。前小门上格雕刻的是“五福(蝠)南瑞”,中隔板是“博古架”图案,暗含“博古通今”的祝愿。小门楼横额板中有三蝙蝠,这是象征福禄寿。右为荷花,暗喻“君子”,左为“牡丹”,象征“富贵”。馆前中雀替雕的是变形魁星面具,希望子弟读书夺魁。馆中上方脊下有象形斗拱枋六个,暗喻天时、地利、人和六象。同时“象”也与谐音“相”,昭示在这里读书的将来都是相公。两根中脊柱下是“聚宝盆”柱托,下面是“梁驮元宝”,雕的也是“博古”图案。馆内书橱、书箱、博古架、几案等皆按原貌陈设,上首正中为蒙馆先生位,案上除笔墨书本外,尚有红木戒尺一把,学生课业不精者,先生即持戒尺打手板\打屁股,显示先生的威严。《三字经》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梅林学堂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为教材,集体或个别传授,灌输儒家思想,是胡氏子孙接受最初的启蒙教育的地方。希望子弟以先祖为榜样。
10.鹿鸣轩
鹿鸣轩  三间两阁厢结构,但外形和装修稍有不同。首先屋顶为船舱形,屋内楼上下堂“跑马楼廊”有几扇窗子,上堂全封闭不设窗,天井也较狭窄,呈一线天。这幢房子是胡宗宪第四次回乡设计建造的,并在这里度过了一年多的岁月。屋如船形,是纪念他辉煌的海战事业,身在家乡,心系战船。天井狭小,表示曾经命悬一线,同时感激明世宗一线天恩,得以余生。右阁厢后置暗室,便于藏匿一些重要物品。

中轩厅右为胡宗宪书房,挂络瓶式门,寓“平安”。左为卧室。房门的一组雕刻也颇具匠心。请看上方雕菊、牡丹、荷、梅四季花卉。古人称“菊同隐逸之士”,古代隐逸山野的名人都种菊,最有气节的陶渊明有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隐喻胡宗宪将效陶渊明,归隐山野,终其一生。牡丹,象征富贵,隐喻胡宗宪的地位。荷为花中君子,胡宗宪以此自勉。梅,胡宗宪号梅林,胡宗宪每以梅开百花凋自况。这里有一组乡居图,也可视为胡宗宪生平写照。第一幅“拜寺图”,胡宗宪曾在龙须山“龙岩书院”读过书,龙岩书院附近有龙台古寺,方丈是武学高人,胡宗宪曾跟他练武,胡宗宪每次回乡都要去拜谒方丈和尚。第二幅“见亲图”,喻胡宗宪拜见母亲,他对生母和继母都很孝顺。第三幅“会友图”,每当亲友前来探望,胡宗宪都置酒盛情款待。第四幅“送别图”,胡宗宪第一次探亲返任,夫人章氏抱幼子送别于十里长亭。中栏图是一组戏剧故事,每副都有人跪着或被反绑双手于身后,大致有《群英会》,错斩蔡瑁、张允,《黄鹤楼》周瑜欲杀刘备,《风波亭》秦桧以莫须有罪名谋杀岳飞等等。隐喻了奸佞小人谋害忠良的主题,表达了胡宗宪悲愤心情。
轩后为养心阁,两道飞檐,三面美人靠,显得玲珑精致。阁置于池上,为仿水榭做法。这里池代表大海,池对面有鱼亭,亭下有一面桥洞,表示胡宗宪抗倭胜利,保住了明朝东南半壁江山。胡宗宪不止有抗倭的功劳,还是将钓鱼岛规划中国版图第一人,因为胡宗宪编纂了一本《筹海图编》,书中有地图114幅,约26万文字,总结了明初以来的沿海防卫经验,对其后抗倭战争具有指导意义,为后人筹划海防提供了借鉴,它是研究明代抗倭战争的重要文献,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岛、黄尾屿、赤屿等岛屿,说明钓鱼岛在明代已被作为中国领土,列为防区。他比日本人要早322年,日本人是否吞并琉球,改为冲绳之后才发现的1884年,而主人公是在1562年已经划归。


胡宗宪尚书府古建筑特点
其一,从建筑结构和规模来看,有官邸气派,与徽州现今大量留存徽商民居相比,显然不同,内部石雕砖雕、木雕三雕饰物强调正统,并突出官本位思想,从中能够体会封建等级制度的强烈。
其二,建筑外观大方朴素而内在结构小巧玲珑,室内生活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保存如此完整,这是极其少有的。
其三,胡宗宪在明代历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作为明代重要人物,其故居有着极其珍贵的人文价值,承载着明代官场兴衰的大量历史痕迹。

上一篇:云南沐王府

下一篇:福宝古镇

更多关于 胡宗宪尚书府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