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建筑 > 古建筑知识 > 北京王府古建筑规制

北京王府古建筑规制

来源:  浏览 3643

王府是民间古建筑的故宫,北京王府一般都是四合院,大部位都是清代王朝的王爷、贝勒爷的古建筑官邸和王府四合院院落。王府建制,乃基于北京传统民居之四合院,乃其放大、扩展与完善、延伸。四合院,是我国华北地区最为普遍的组合建筑形式,一般以粘土烧制而成的长砖为建筑材料,垒砌成房屋、院墙与院门,屋顶多为木梁架组成,或部分使用石构件,上覆陶瓦。依四个方向而建的房屋及院墙组成一个四方或长方形的封闭院落。早在辽代,四合院规制既已初步形成,后又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建筑形式。
王府古建筑规制
就王府形制、数量而言,北京均为全国之最。可以说,在清代,无论大街小巷,北京内城王府宅院随处可见。然而仔细考察不难发现,尽管其高大突兀,堂皇富丽,却仍然基本保留了北京的传统四合院式的建筑风格,且吸收引进了诸多南方风格的园林艺术。
王府是仅次于皇宫的华美古建筑群落,其修建须按一定等级标准进行。关于王府规格等级,于关外崇德朝便有规定,后经顺治直至光绪各朝,均有损益。其中尤以顺治与乾隆两朝之府制规定最为详赡。据《大清会典》载,王府基本格局为东、中、西三路并列。中轴线上为主建筑,乃是体现府邸等级差别之所在。要依制布置前殿后寝,南北排列,以正殿为中心,其他建筑为依傍。亲王、郡王府共五重殿宇,门前有门罩,门道明显高出地面,须沿石阶逐级而上。此外,府门东西两边,各有角门一间,名为“阿司门(满语意为侧门)”。角门之设,乃由于大门平日关闭,只是视时视事而开启。而平常出入,均走角门。清代方睿师所撰《蕉轩随录》有云:“外官衙署,正门左右各有一门,谓之东角门、西角门,下官参谒,均由角门入也。”而东、西两路住房及花园之限制不甚严格,可相对自由,自行配置。
其次,对王府大门之装饰、色彩等亦有规定。府门外有石狮、灯柱、拴马桩及辖禾木等设施。隔门前横路,须在与府门相对处建一影壁。府门前,有石狮一对,分踞门之左右。如果两座阿司门是东西相对,允人通行者,其中必有一四方大院,一对石狮不临街而置于院内,故又称之为“狮子院”。凡此格局者,其府门对面则非影壁,而是平房一排,旧为兵丁所住,或回事处之所在。清代的郑王府、礼王府、定王府等,均属此类。
就使用颜色而言,王府琉璃瓦为绿色,每门金钉六十有三,世子府及郡王府,则减亲王九分之二。就建筑规格而论,王府大门屋顶用筒瓦、大脊、设吻兽,垂脊上设仙人走兽,山墙上做排水沟滴,大门漆红色,梁枋施彩画。总之,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中国传统社会中,最具特色、雄踞首位者,便是等级性,这种等级性体现在方方面面,无所不在,且必须遵循,不容更改。时至清代,已进入传统社会晚期,各种规制更加完备、更加森严,王府规制便是鲜明等级性的具体体现之一。而中国北方传统建筑所体现的封闭性、私密性、安全性等特点,王府亦全然拥有。现就所知予以展示,以祈就正于同道方家。
北京王府称谓与分布
清代,于住宅称谓,有着严格规定,《大清会典》载:“凡亲王、郡王、世子、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住所,均称为府。”其中,亲王、郡王住所,则称王府。除此之外,尽管获得封爵,官至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者,住所皆不可称府,而是称第;而普通人家,则称宅。在产权上,王府、府属于皇产,归内务府统一管理,只允享用,不可买卖。一旦封爵撤销,则要相应撤府,以备将来再分配他人。而宅、第,除极少数由皇帝赏赐外,一般属于私产,可买卖、转让之。所以,王府规制,准确而言,只包括获得亲王、郡王两级封爵的贵族住宅的规制也。
考北京城王府之设,适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拓城伊始,大兴土木。而王府之数,难以确考。至今仍存且名称相沿未改之王府井大街,当年即王府荟萃之地。据史料记载,永乐一朝,曾于此地修建王府十五所,房屋共计八千三百多余间,供亲王郡王居住。街道因之得名为王府街。宣德三年(1428年),又在王府以南新建公主府三所。因此地有甜水井一口,井水甘冽,远近闻名,此街因而更名为王府井大街。虽当今已面目全非,但地名可记其盛,堪称活化石。
清承明祚,定鼎北京。前后二百六十八年,将王府建筑发展到极致。明朝对皇子之分封,有亲王、郡王两个等级,居地遍及全国。然采取“封而不建”之法,即“分封而不赠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规定诸王不掌握当地军政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而清代封爵制度,更集权趋势更加突出。乃分封诸王,不设郡国,将诸王全部留住京城,赐府以居,形成封王设府之特制。因此,明代在京城之王府明显不敷其用,只得大兴土木,致使王府遍及内城。
北京清代王府分布于内城,与清代北京居住限制密切相关。自明代嘉靖朝至城墙未拆除以前,北京城有内城与外城之分,呈品字形状。内城形似上面一口,然又是是大口里面包小口,最中心是故宫;外面的第二层是皇城,为政府衙署。清初,摄政王多尔衮之睿亲王府、阿济格之英亲王府曾设在皇城,在他们被议罪削爵后,即不再用作王府。第三层是内城,为清代八旗王公贵族及旗人集中居住之地,共建有王府四十余座,回顾历史,曾有康熙朝废太子理密亲王允礽,被雍正逐出内城,建王府建于德胜门外昌平郑家庄(今名郑各庄),乾隆时才迁回内城。而外城乃下面二口,为民人之所居,因而不见王府之踪影。
清代向有优待蒙古之国策,蒙古贵族多有得亲王郡王之封者,其中那王府位于内城。其得名于其最后一代府主、蒙古喀尔喀赛因诺颜部落的札萨克和硕亲王那彦图。那彦图先祖为清代名将“超勇”亲王策凌。其他王府多在蒙区,规制与京师王府规制有异,限于篇幅与主题,于兹不赘。
若从封袭情况看,清代王府可分为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种,世袭罔替即封王子孙每次可有一人按原爵袭封。纵观清代封王,世袭罔替之封王又有两种情况,即清初以佐命殊勋受封之八大铁帽子王和后来“以天潢近支得封”的四大恩封世袭罔替亲王。八大铁帽子王即郑亲王、礼亲王、庄亲王、豫亲王、肃亲王、睿亲王、克勤郡王和顺承郡王。四大恩封世袭罔替亲王为醇亲王、怡亲王、恭亲王和庆亲王。在十二家世袭罔替亲王的王府中,有八家在西城,有三家在东城。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王府分布之“东富西贵”说。
王府与四合院一样,此类建筑的布局是方正规整,自成体系。其以南北纵轴为中线,所有建筑左右对称,并构成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由四面房屋或墙体相交相连而组成一个庭院,成为基本单元,称为一进四合院或小四合院;两个院落则称两进四合院,三个院落为三进四合院,依此类推。大而广之,便是皇宫;缩而减之,即成民居宅院。
首先是“地”与“位”之选择。就地而言,宅基必须高于胡同路面,只有如此,方可步步登高,前途无量。而地势低洼,进宅下“坑”,出门登“山”,则甚为不吉。以当今科学角度诠释,选择高位利于排水,干燥有利健康,且可勉水患之苦。而“位”之选择。标准院落必选择坐北朝南,日照时间最长,有如日中天、蒸蒸日上之寓意。而不取坐落东西,以避“日落西山”之讳忌。南北中轴线,是四合院的主干线,基准线,乃宅院风水之源,决定了整个院落的建筑格局。而只有房间建成单数,方可形成对于中轴线之对称,正房中间之房屋,恰好处于风水源头之上,象征主人有统领全宅的威严与地位。在中轴线两侧,建有相对应的东西厢房,以及中轴线南端的后座(南房),形成一个布局方正、结构严整、四面向心、浑然一体的建筑格局。“周易”中,以“乾”、“坤”表天地,示阴阳,而人亦有男女之分,阴阳之别,于此自成天地的格局中,加上所居之人的要素,共同造就“天时之机”、“地利之势”与“人和之缘”等丰富内涵。而四面之房屋与院墙,出于安全考虑,在临街的后座、南墙一般不开窗,即便开窗,也是高于人身之小窗,使外人不经大门,难以进院,有效防止了失窃风险,且减少了外界干扰,形成了一个封闭性、防范性很强的独立空间,显示出主人独立、祥和、唯我、安宁,且不受侵害、不被干扰的心理需求。院门南开,北面封闭,从而挡住来北方的寒风。正房门窗皆南向,冬日太阳可直接照进室内,夏天因有出廊,阳光被挡在窗外。所以正房冬暖而夏凉,只可惜四合院中,只是一家之主居住的正房,才可享有得天独厚之优势,而其他大半房间都不可能再朝南向。厢房是子孙辈之所居,这种结构与布局,十分符合中国尊卑、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礼法要求,但并不能保证家庭所有成员都享有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二进四合院,设有二门即垂花门将前院与内院隔开,强化了院落的私密性,也保证了家人居住的安全。男仆居于外院,而女佣则居于后罩房,这是出于男仆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增强安全性,同时体现出男女有别之理念,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中心庭院之形成,为全体居住者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的共享空间,就像一个容器,以围合方式聚拢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之“气”。其实,“气”无非是一种心理感受,一种氛围而已。用封闭之“形”紧紧凝聚易散之“气”,院落中央之作用至关重要。而王府规模气势远非民居四合院所能比拟,聚拢气场之强,可想而知。
按中华古代风水学说,气与府第主人时运息息相关,而气乘风则散,遇水则止。且水具灵性,庭院之内,必备水以求吉祥。然一般民居不许引玉河水系进院,只得购置大缸若干,盛满清水,放养金鱼,以作弥补。除应对风水、提升品位之外,兼有调节空气湿度、以备防火灭火之需等功效。而王府则多有后花园之建,引水入园,形成池塘,水光潋滟,韵味无穷。最典型者乃如恭王府花园,又名萃锦园,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170余米,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园内有建筑31处,面积4800平方米。全园布局分中、东、西三路。中路的建筑是花园主体。花园的正门与前部王府建筑由一过道相隔,是一座具有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拱门,处于花园中轴线的最南端。进门后“独乐峰”,是一块高5米余的太湖石,虽是园中点缀,但起着屏风的作用。过了独乐峰,正北是“海渡鹤桥”,过桥为“安善堂”。这是一座宽敞大厅,当时恭亲王在此设便宴招待客人。越过安善堂,来到“韵花鋎”。这是一排堂阁小屋,过此即是全园的主山“滴翠岩”。山上有平台名“邀月台”,额曰“绿天小隐”。山下有洞,曰“秘云洞”,康熙亲书“福字碑”即在洞中。中轴线的最后一组建筑是“倚松屏”和“蝠厅”东路主要建筑是“大戏楼”,建筑面积685平方米,建筑形式是三券勾连搭全封闭式结构。厅内南边是高约一米的戏台、厅顶挂着宫灯,地面方砖铺就。这里除了演戏之外,还是当年恭王府中举办红白喜事的地方。大戏楼南为“怡神所”,是当年赏花行令之所。此外,“曲径通幽”、“吟香醉月”、“踨蔬圃”、“流怀亭”、“垂青樾”、“樵香经”等景点,均属东路范畴。西路主要景观是“湖心亭”。这里以水面为主,中间有敞轩三间,是观赏、垂钓的好去处。水塘西岸有“凌倒影”,南岸有“浣云居”,北岸轩馆五间叫“花月玲珑”及“海棠轩”。南岸山上有一段城堡式墙垣,长约50米,雉堞、洞券俱全,石额书曰“榆关”,山径石碣书“翠云岭”。榆关东北有一座海棠式方亭,名“妙香亭”,二层八角式。西路中还有“雨者岭”、“养云精舍”、“山神庙”等景观。而所有建筑,皆依水而建,无疑是清代皇家的江南园林之梦在北地京城之现实应验,也是王府建制最具魅力的特色之一。
院内植物,亦有讲究。阳宅历来不能种松树、柏树和杨树,因为那是阴宅树木;而是要种海棠、梨树和石榴,因为传说中海棠、梨树乃兄弟化成,种植一处,以表兄弟和睦。尤其是海棠,其花娇艳,其韵动人,被喻为“国艳”,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美誉。文人雅士常用海棠寓意佳人,以寄托思念、珍惜、慰藉之情感。一代大文豪苏东坡亦曾为之倾倒,赋诗咏之曰:“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据《群芳谱》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曰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及贴梗海棠。一般海棠花无香味,唯西府海棠既香且艳,乃海棠上品。能拥有西府海棠,乃高贵之象征。醇王府花园内有西府海棠二株,树龄近300年,树形硕大,花开之时,芬芳四溢,美艳绝伦。北京目前仅有六株,其他4株皆在紫禁城。此等优势,非民间所能媲美也。
北京王府古建筑装饰图案
北京王府影壁与大门互相陪衬、烘托,二者密不可分。它虽是一座墙壁,但由于设计巧妙,施工精细,在王府入口处发挥着烘云托月,画龙点睛之作用。此外,王府内诸建筑也十分重视装修、雕饰、彩绘,有花卉、松竹图案或者上书“福”、“禄”、“寿”等吉祥字样。以示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之追求,体现中国人传统的辟邪趋福心态。镶嵌在墙面、屋脊上的砖雕花饰,也是常用装饰手段之一。利用粘土砖这种材料进行雕刻,用以装点建筑物,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应是伴随砖的出现而产生,主要雕刻于门头位置。雕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刻福禄寿喜,或刻梅兰竹菊,或刻文房四宝,或刻玩器博古,随房主人的理想抱负、志趣爱好而选择题材。影壁地位与大门同等重要,宅人出入,第一眼所见便是壁面,因此也就成为主人刻意装点的重要部位。而主要装点部位,则为壁心。雕刻内容亦根据房主人志趣而设计,多以四季花草、岁寒三友、福禄寿喜为题材,在中心花部位还常附砖匾,其上刻“吉祥”、“福禄”等吉辞。墀头是硬山房山墙腿子的总称,常饰以精美的雕刻,如鹤鹿同春、子孙万代、麒麟卧松、博古炉瓶、鸳鸯荷花、玉棠富贵等。廊心墙、槛墙。居室之前后廊,廊子两端或砌墙,或有廊门筒子,通抄手游廊。这块壁面称为廊心墙,廊心墙的雕刻多做在墙心上方,此处雕刻多以花草兰竹为题材,题额秀逸闲雅,如“蕴秀”、“傲雪”、“兰媚”、“竹幽”等等。与廊心雕刻相配的,还有窗下的槛墙。大凡廊心有雕刻之处,槛墙上也做相类题材的雕饰,将居室前檐装点得格外华丽。另外,藻井、游廊、亭台、梁柱之上,亦多绘有上述图案。而王府所用图案除上述题材之外,因出身高贵,可用龙凤图案,以示尊崇。楹柱之上,多配有对联,雅称楹联,皆由显达名士题写,内容多样,内涵丰富。
综上所述,清代王府乃四合院规制之拓展,具备等级性、封闭性、私密性与安全性等四大特征,且分布合理,与民居共同形成了京城建筑格局。依本人浅见,若将紫禁城与中南海比喻为日月,四合院似乎是繁星点点,而王府则如巨星闪烁,他们相得益彰,错落有致,共同连缀成璀璨的传统建筑星空.

上一篇:老北京四合院大门上的“门钹”

下一篇:什么是龙凤门

更多关于 北京王府古建筑规制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