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物都是木结构的古建筑,很容易起火,故宫在明清两朝就起火了很多次。今天建筑物防火都不是那么容易,那么古代建筑物有哪些防火措施呢?
1.鸱吻
鸱吻,古人避火的神物,可以说是精神象征,而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防火功能。在古代建筑房脊的两端有两个对称的,高高耸起的饰物,形状似龙形,卷头缩尾,张开大口衔着正脊,背插宝剑,这就是鸱吻。其龙形是由鸱尾逐渐演变而来的。地方和民间建筑的物饰千变万化,有狎鱼、海马、鳌龟等。总之都是兴云作雨的海中神兽,古人期望着借助它们的神力来避火。
2.藻井
在建筑物内,藻井一般用于殿堂明间顶部中央,绘龙纹或菱、藕一类花卉。东汉文载:“井者,东井之象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出。”到了宋朝,藻井“又谓之覆海”,在屋顶上置有浩瀚大海,自然是可以挡住任何火的。
3.太平缸
太平缸顾名思义就是希望太平,平安。在古代,人们通常会在祠堂、宅院的天井或是院子里放置一对大水缸,用来储备消防水源,预防和扑灭零星火灾,平时又可以在缸里养鱼观赏。这口太平缸是清代的,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别看它体积不大,却足足有4000多斤,需要8个工人才能将它挪动,所以人们又叫它镇宅缸或千斤缸。今天我们去参加故宫会发现很多大铜缸,就是古代用来防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