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古城第一都,是七朝古都,战国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朝后期都曾经在这里建都,所以开封城保留着大量的古建筑和交织的胡同,在开封素有“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的说法。在很多人眼中,温情、幽静、古朴是胡同文化的特质。“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公共价值观。在开封,胡同文化就是市井文化,是老百姓都认同的东西。
“七角”既县角、行宫角、崔角、丁角、吴胜角、都宅角、府角。角一般指街的拐弯处,不少是以靠近较大的府衙宅院而取名。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建筑虽荡然无存,地名却传了下来,有的还成为附近街道的名称。如县角是民国年间开封县衙所在地,行宫角由清皇帝行宫得名,吴胜角旧为武圣角之讹,以关帝庙得名,都宅角以明代都任住宅得名,府角由明代周王府得名。
开封城内“八巷”是:双龙巷、贤人巷、聚奎巷、保定巷、金奎巷、南京巷、慈悲巷和第四巷。开封“八巷”均有其来历。贤人巷于民国以前称仙人巷,有神仙庙一座,人们不断来此求医问药,仙人巷以此得名。20世纪20年代冯玉祥毁寺庙,把仙人巷改名贤人巷。聚奎巷于清代靠近贡院,赴省应试文人多聚居于此,故有“聚魁(奎)”之称。聚奎巷原名经奎巷,“经魁”是明代经科考试的第一名之人在此居住过,所以称经奎巷。保定巷传说是狄青得宝之地,“保”即“宝”的谐音(也有说因有保定人所修祠堂得名)。
开封胡同的命名大体有7种类型,都有一定的来源依据。以家族命名的,有北刘府胡同、南刘府胡同、高家胡同、惠家胡同、侯家胡同、屈家胡同、王家胡同、刘家胡同、大黄家胡同、小黄家胡同、哑觉(巴)胡同;以生产作坊命名的,有油坊胡同、南炉房胡同、打线胡同、酱醋胡同、炭场胡同、黑墨胡同、旋匠胡同、炉房胡同、南陶胡同、北陶胡同、当铺胡同、烧鸡胡同、前炒米胡同、后炒米胡同、蔡(菜)胡同;以景物命名的,有椿树胡同、林荫胡同、秀水胡同、翠花胡同、如意斋胡同、马齿苋胡同、水车胡同、绣球胡同;以吉祥仁爱命名的,有三光胡同、明照胡同、新丰胡同、福寿胡同、博爱胡同、朝阳胡同、南仁义胡同、北仁义胡同、状元胡同;以堂庙命名的,有教经胡同(原挑筋胡同)、裴场公胡同、太白胡同;以官衙命名的,有法院胡同、西司胡同、财政厅胡同;以时代命名的,有三民胡同、解放胡同等。 开封的胡同基本是东西和南北走向,构成了棋盘型的城市格局。虽说是“七十二胡同”,但数目时增时减。据统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及1985年的调查中,城区共有胡同63条;1990年,胡同数增至75个;1999年骤减为52个。伴随着旧城改造的步伐,很多胡同或被改造,或被重建,现在只剩下40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