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建筑 > 古建筑动态 > 中国古代建筑陵墓

中国古代建筑陵墓

来源:  浏览 3055

陵墓号称是中国封建帝王的地下宫殿,所以历朝历代的帝王对自己的陵墓建造都是大兴土木,希望自己死后和生前的生活一样奢靡,所以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帝王陵墓有大量的陪葬物,尤其是西汉陵墓尤其奢华。
陵墓建筑随着古代丧葬制度的产生而逐步完备,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正因为如此而使陵墓建筑具有相当大的特色。在这类建筑中,除了房屋本身外,还有众多的雕刻、绘画和碑帖文字,它们与建筑融合在一起,成为古代建筑中一份丰富的遗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文化。
古代陵墓建筑的发展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远在公元前21世纪到前11世纪,也就是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初期,夏、商代就有了陵墓建筑。河南安阳曾是商代的首都,现在挖掘出来的不仅有一定规模的宫室建筑区,而且还有陵墓区。在这个区内发现有十几处规模不小的墓,这些墓的形状是在土中挖方形的深坑作为墓穴,穴四周用方木垒砌,下铺木板,上列木枋,成为一种完全用枋木垒造的井干式的墓室,称为椁〔guo〕。在椁室的内墙表面还发现有彩色的绘画和雕刻的花纹。从墓穴至地面有斜坡相通,这些墓穴都在地面八米以下,深的有达13米的,墓道长达32米。墓穴中除奴隶主的遗骨外,还有一些石器和陶器,这些都是死者生前的用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墓内还发现有数以百计的人的遗骨,这显然是作为人殉而随奴隶主一起入葬的,反映了奴隶社会早期野蛮的殉葬制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兴建了空前规模的宫殿古建筑群,同时也建造了空前规模的始皇陵。皇陵建在今陕西临潼县的骊山北麓,陵的形状是方形的锥体,底边南北350米,东西345米,高达43米。陵体的四周有两重围墙,呈南北长、东面窄的长方形,内墙周长2500米,外墙周长6000米。根据文献记载,这座陵墓里“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陡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 ·秦始皇本纪》)。根据这些描绘,我们可以看到,地宫内有宫殿、有文武百官的雕像,放满了珍珠宝石;天花板上有日月星辰的标记,地上挖出江河大海的形状,里面灌满水银;用鱼膏作蜡烛照亮墓室;为了防止后人的盗掘,还专门让工匠制造了弓箭安在门上。皇帝想的做的可算是很周全了,自然,鱼膏蜡烛不可能燃烧2000年,防卫的弩矢也可能早已失灵,但墓室至今未曾发掘过,所以文献上的记载一直未能被证实,始皇陵的真面目始终是个未解开的谜。不过,近十多年来,考古学家却做了件大好事,在始皇陵体的周围陆续发掘出了建筑遗址、铜制车马和大规模的兵马俑。兵马俑是一种随葬品,这和殷墟商代墓穴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具有同样的性质,但在这里,陶土的俑代替了活人,这不能不说是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的一大进步。从这么大规模和这么精致的铜车马、兵马俑身上,可以使我们推测始皇陵的宏大与豪华确是空前的了。

  汉代继承秦代的制度,十分重视陵墓的建造。据文献记载,秦汉以来,陵墓不但在平地上建高大的陵体,而且在陵前设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等雕像以表示墓主人生前所享有的仪表和起到守卫陵墓的象征作用。这种形式在现存的汉代陵墓中开始发现。汉武帝时期名将霍去病墓前石雕是这种布置的第一个例子。石雕作品除兽类外,还有一种放在陵墓最前面的石阙左右各一,成为陵墓的入口标志。它的形式为长方形的石碑上安有木结构形式的屋顶,相当于一件大型的石雕作品。可以看得出,中国古代的陵墓建筑到了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地下和地上建筑相结合的群体,地上建筑开始有了神道,道旁布置有石雕刻和石建筑。

  秦汉以后,三国鼎立,国家分裂,战乱不止,经过300余年到了隋唐才又获得统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昌盛繁荣的时期。封建皇帝继承祖制,更加重视陵墓的建造,唐代帝王陵墓最大特点就是比前代更加追求陵体的高大,更加追求陵区总体规模的庞大与气势。唐太宗不满足于挖地堆土为陵体而开创了开山为陵的先例,这就是选择有气势的山脉为陵体,凿山石筑造墓室。这种做法最有代表性的是唐乾陵。乾陵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皇后的合葬墓,选择在西安附近的乾县梁山地区。梁山的北峰高大雄奇,海拔近1047米,在它的南边有两座小山峰左右呈对峙状。乾陵将地宫安在北峰的山腰,在北峰四周筑以方形围墙,四方各开一门。在北峰之南有一条长达四里的墓道,在墓道两旁排列着100余尊石人石兽,直抵南端的入口阙门。梁山南面二峰左右对峙在墓道东西,峰顶上还建有阙亭,成为乾陵的天然阙门。这种利用天然山势环境,加以人工规划设计而形成的庞大陵区,的确比前代完全由人工创造的陵墓更显得有气势,更能体现出封建帝王的唯我独尊和一统天下的意志。

  唐以后进入五代十国,国家又四分五裂。公元960年,宋代统一中原,虽然在经济上有所恢复,但与北方的辽、金、夏先后对峙,在政治和军事上一直没有得到像唐朝盛期那样的安宁与强大。这种状况反映在陵墓建筑上,最明显的是规模比唐代小了。宋代有规定:皇帝、皇后在生前不许营建自己的陵墓,只能在死后再选址建陵,而且要在七个月内建成安葬。这种规定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宋陵规模都不大,而且诸陵形式多有雷同。北宋九个皇帝的陵墓都建在今河南巩县境内,各座陵墓都采用平地起陵台的形式,在方形陵台四周筑围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阙楼,陵南面是墓道,两边排列着石人石兽。宋陵的规模虽小,但是可以看出,前有墓道,后有寝殿,陵台在后,台下为墓穴,这种地下地上相结合的形式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皇家陵墓的固定格式了。

  宋代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达带动了商业的发展,使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富有的商人和官吏,这样倒引出了一批较讲究的中型坟墓,这类宋、辽、金时代的墓穴在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多有发现。它们都以砖石为结构,在墓穴的四壁雕有装饰,其内容多为描绘墓主人生前的生活情景,形象生动自然。
明清两代的皇家陵墓
蒙古族统治中原将近100年,至公元1368年朱元璋打败了元代统治者建立了明朝。建国之后,继承历代汉族统治的传统,大力提倡儒学,特别崇尚以礼治国。明朝一开始就为文武官员制定出严格的坟墓规矩,并明确禁止火葬与水葬,如果有循习元人焚弃尸骸者还要定罪。朱元璋自己的孝陵建在首都南京,前有排列着石人石兽的墓道,后有作为举行祭祀活动的稜恩殿。殿后为墓穴上方的大土堆,筑成圆形城堡,称作“宝城”。在宝城前另建高大城台,城台上有城楼,称为“方城明楼”。这种布置奠定了明代皇陵的基本格式。中国传统文化

  (1)北京明十三陵 永乐皇帝朱棣登位以后,迁都北京。这个迁都的决定虽然到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才正式宣布,但朱棣从1407年就开始了大规模地规划北京和建造皇城;与此同时,他也不放松对陵墓的修建。公元1409年,朱棣当皇帝后第一次回到北京,就派人在北京附近寻找风水宝地,修建皇陵。皇宫开始兴建,皇陵也开始选地,表示了他迁都北京的决心。

  明代皇陵选择的地点是在北京昌平县以北的天寿山南麓。天寿山是燕山山脉的支脉,山势除北面外还向东西两侧绵延成三面环抱的形式,形成了一个南面开阔的小盆地。朱棣的长陵就坐落在这块盆地的北面山下,坐北面南。自朱棣以后的12代明皇的陵墓都依次建在长陵的左右,形成为一个庞大的陵区,称为“明十三陵”。明陵与以往的唐陵、宋陵有些什么不同呢?第一,明十三陵虽都是背山而建,但不像唐陵那样以山为宝顶,开山为墓穴。明陵的墓室都是挖地而建,上覆黄土堆为宝顶,与地面建筑组成完整的建筑群体。第二,明皇陵与宋皇陵一样都集中建造在一起,各座皇陵都自成体系。但它与河南巩县的宋皇陵不同的是各座皇陵既独立又互有联系。13座陵墓有一个总体规划,有一个总的入口,有一条共有的神道。13座陵墓组成为一个极其壮丽而又十分完整的陵区,这是过去历代皇陵所不曾有过的。

  整个陵区周围约有80里,正门在南面,名为大红门。在大红门的前面还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是陵区的标志。进大红门,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碑亭,所谓碑亭就是专门置放石碑的建筑,平面呈方形,四面开门所以称亭。高大的“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置于亭的中央,上面刻的是明仁宗朱高炽为朱棣作的碑文。过碑亭再往北就进入了陵区的神道。神道南端有一对六角形的石柱,往后有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六种石兽共12对,其中卧像、立像各半。石人有勋臣、文臣、武臣三种共六对,全为立像。这18对石雕像分列神道两旁,十分壮观。走过神道,迎面是一座棂星门,进门后又经过两座石桥,地势逐渐升高,道路才分向各座皇陵。如果一直往北就来到长陵。从石牌坊到棂星门,共长2600米,设置了一连串的碑亭、石雕和门座,的确显示了皇陵特有的宏伟气势。

  下面着重介绍长陵的古建筑。长陵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开始建造,11年完工,形制完全模仿南京明孝陵。陵墓建筑分前后三进院子,第一进院子在陵门与稜恩门之间,院内原有神库、神厨和碑亭,是存放和制作祭祀用品的建筑,如今只剩下碑亭了。第二进院子即陵墓主要祭祀用建筑稜恩殿所在地,稜恩殿规模之大仅次于紫禁城的太和殿,而且大殿的柱、梁、枋等构架全部用的是名贵的楠木制作,所有立柱都是整根的楠木,最大的直径达1.7米,这是太和殿也没有的。大殿的屋顶也是重檐庑殿式,大殿下面也有三层白石台基,当然从总体上讲,作为陵墓的大殿不允许超过皇宫的大殿,所以在殿的大小,台基的高矮方面都比太和殿要小。稜恩殿与太和殿几乎建造于同一时期,二者相比,各具千秋,一个为皇帝生前服务,一个为皇帝死后享用,可见封建皇帝对陵墓建筑重视的程度了。第三进院子主要有宝城与明楼。方城明楼是一座重檐屋顶的城楼坐落在高高的城墙上,上下全部用砖石建造,楼中央立石碑,碑上刻记陵墓主人的名字“大明太宗文皇帝之陵”。明楼后面接连着宝顶,实际上是一个大坟头,直径达300多米,宝顶下深埋着地宫。总体上看,一座大殿一座碑楼连着宝顶,外加若干座门与配殿组合成三进院子,这就是明代皇陵的基本格式,长陵及其他12座陵都是这样。长陵的地宫至今还没有发掘,但比长陵小的定陵地宫已在1956年发掘了。定陵是明代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和他两个皇后的陵墓。朱翊钧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4年)开始建陵,至公元1590年完成,前后花了六年时间,耗费白银800余万两,相当于万历年初全国两年的田赋收入;动用军、工匠每天竟达三万余人,在明陵中是规模较大的一座。在建造中间,神宗曾六次亲去现场察看,可见他关心的程度。可惜的是定陵地上建筑几乎被破坏干净,只剩下后院的方城明楼、宝顶和牌坊门了。发掘工作就是从宝顶下面开始的,经过几年努力,终于揭开了这座地下宫殿的秘密。

  定陵的地宫埋在宝顶之下27米深处,平面分前、中、后殿及左右配殿共五个墓室,共1195平方米。各墓室之间都有通道及石门相联,地宫全部用石筑造,顶部用石发券,地面铺的是高质量的金砖。中央三个主要墓室之间的石门都设有两面门扇,每扇门高约3.3米,宽1.7米,重约4吨。这么重的门怎样关启呢?聪明的工匠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将门板做成一边厚一边薄,近门轴的一边厚达0.32米,而另一边只有0.16米,这样门的重心就移向门轴的一边。另外,还把门轴的上下两端做成球形,易于转动,这样一来门虽重,但开关起来却不那么费力。地宫的后殿是墓室中最大的一部分,长36.1米,宽9.1米,高9.5米,靠后墙放着棺床,上面中央放着神宗的棺椁,左右两边是二位皇后的棺椁,四周放有装满各种殉葬品的红漆木箱。在这些遗物中,最珍贵的就是皇帝和皇后戴的金冠和凤冠。金冠全部用金丝编织,冠上有龙有凤,龙为金制,口衔宝珠,凤身上也布满用宝石翠玉制成的花朵,每顶凤冠镶有珍珠5000多颗,宝石百多块。此外还有金壶、金盒、金玉钗簪及大量玉圭、玉带、玉碗等玉器;还有专门在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大龙缸、瓷炉及各种瓷瓶、瓷碗;大量的丝织品,其中有皇帝穿的绣有12个团龙的龙袍;皇后穿的百子衣,上面绣着松、竹、梅、石、桃、李、芭蕉、灵芝等八宝和形态生动的百子图。定陵地宫出土的文物共有3000多件,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2) 清东陵与清西陵 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开国的两位皇帝,他们在世时虽然还没有取得全国统一,但是已经认识到,满族如果不吸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和统治经验是无法统一天下和维护封建统治的。所以他们很注意召用明朝的降臣并委以重任,细心学习明朝的各种制度和法律。顺治皇帝入关后,更全面继承明制,使用了紫禁城的全部建筑。在陵墓建筑上,顺治帝也学习明皇陵的经验,亲自在北京东郊的燕山之下选定了陵址,开始建造了清孝陵。之后,顺治皇后的孝东陵、康熙的景陵相继建成,形成了一个陵区,称谓清东陵。东陵完全模仿明十三陵,各陵既独立又有统一的规划。清孝陵在诸陵中规模最大。它的前面有一座大石牌坊,进大红门后,有碑亭及长达500米的神道、棂星门。这条神道突出在孝陵之前,有点像是诸座皇陵共同的前导。

  有了河北遵化县的清东陵,为何在河北易县又兴建了一个清西陵呢?这事的起因还在于雍正皇帝。他原在东陵已经为自己选定了陵址,但工程还未开始,他又变了卦,硬说根据精通风水之人的再三审议,以为东陵这块选地虽大而形局不全,土中又带砂质,实不可用,又在易县境内的永宁山太平峪寻得一块吉地,据说这才是乾坤聚秀、阴阳会合的宝地。当然易县与东陵祖坟相去数百里,这样是否与古制相悖,他要诸大臣评议。皇帝一声令下,诸臣哪敢说个不字。他们引经据典,说明历代皇帝建陵也有相距四五百里的,而且遵化与易县都离京城不远,可称为并列神州等等。于是在易县太平峪修建了雍正帝的泰陵,打破了“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制度,开辟了清代的另一陵区,称为清西陵。乾隆皇帝本应追随父亲在西陵建墓,而且确也选定了墓址,但他考虑到,子孙后代都如此效法葬在西陵,则东陵势必冷落而荒芜,所以决定还是将自己陵墓建在东陵。并为此立下规矩,说明他的儿子应在西陵建陵,他的孙子应在东陵建墓,这样陵虽分东西,但一脉相承,形成父在东陵,子在西陵的分葬格局。这规矩传到乾隆的孙子道光皇帝时就遭到了破坏,本来他应葬在东陵,花了七年功夫已经建成陵墓,但他硬以地宫浸水为由,将陵拆迁至西陵。到了同治皇帝,按次序应葬西陵,但当时垂帘听政的慈禧硬下令要把她儿子的墓改建在东陵,随他的父亲相葬。所以,所谓祖宗的规矩,有权的皇帝也是可以轻易破坏的。
陵墓地面上的雕刻
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早期的实物,如今留存下来的很少。有些史书上记载描绘得很具体的重要宫殿,例如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唐代大明宫的含元殿、北魏洛阳的天宁寺塔都已荡然无存,见不到它们的宏伟形象了。其原因除了封建皇朝历代更迭,遭到人为的破坏以外,主要是这些建筑为木结构,很容易毁坏。相比之下倒是古代的陵墓建筑比较容易保存下来,因为它们多为砖石结构,而且一部分埋在地下,尤其陵墓建筑中的砖石雕刻,留存下来的更多。这对于我们认识古代建筑中的雕刻艺术,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

  前面已经介绍过,自东汉开始,石雕在陵墓建筑中已被广泛地应用。石阙放在陵墓的最前面是重要的入口标志;其后是系列的石雕,有狮、辟邪、虎、牛、马、骆驼、羊等成对地布置在墓道两旁,组成为陵墓建筑不可缺少的神道部分。到唐代,神道两边又增加了石人,有文臣、武臣,还有外族的藩王像。陕西乾县唐乾陵神道的石人石兽共有110余尊。以后的宋、明、清各代的皇陵都有这样排列成行的石雕。现在我们选择石雕中常见的几种加以介绍。

  (1) 石柱 又称石表、望柱、神道柱,多置于神道的前面。最典型的是北京西郊出土的汉代秦君墓石柱和南京市郊南朝时期萧景墓墓表。它们的形式是由柱础、槽柱、方版、束柱、盖盘和蹲兽几部分组成。方版上刻有墓主人的职位和姓氏,所以石柱是陵墓的一种标志。在柱础和盖盘部分都雕有兽形和莲花的图像,柱身下段是槽柱,这种形式在我国古代很少见到而是古希腊、罗马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柱身形式,这反映了此时融合吸收了西方文化艺术的特征。在唐、宋、明、清各代皇陵前的石柱,形式有了变化。槽柱和方版不见了而改为六面或者八面的柱身;顶上的蹲兽不见了而代之以圆柱形的柱头;下部的柱础也多用了须弥座形式的基座;柱身满布云纹,柱头雕有龙纹;整体造型比前代的简单。

  (2) 石狮 这种出现在重要建筑门前的兽中之王,自然在陵墓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石兽,几乎在所有陵墓神道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石狮作为大门入口的守护神兽,有时并不在神道左右而蹲在陵寝建筑大门的两边。

  在江苏南京郊区南朝陵墓前的几座石兽是如今留存下来的古代石雕中的精品。萧景墓前的石兽名辟邪,实际上也是一种狮子的造形。它体形硕大,两侧雕有飞翼,取名辟邪,有辟除邪恶之意。在雕法上,它不追求狮子的细部刻划而用简洁的手法突出整体的动态。狮子四肢着地作站立状,胸部向前挺出,头部往后向上微昂,张嘴吐舌,身体比真实的大,四肢比真实的短而粗壮。它用夸张的手法力求表现出狮子的雄伟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所讲求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特征。西安附近唐顺陵、乾陵的石狮(图11),在造型上继承了南朝风格,不着重狮子细部的刻画而力求表现出狮子整体的神态。蹲立在座上的狮子,前肢直立,脚爪扣地,仿佛入土三分,具有一种充分的力量感。河南巩县宋陵前的石狮,在形态上更接近真实的狮子了,细部刻画比以前具体,头上身上的卷毛,脖子上带的项链、铃铛都有清楚的表现,但在总体神态上却不如唐和南朝的作品。明、清两代陵墓留下了大量石狮,体量上有大有小,雕法上有粗有细,在狮子神态的表现上多种多样,但在总体气势上都不如早期石狮子那样生动而有力。

  清代陵墓与前代不同之处是开始为皇后另建陵墓。朝廷明文规定:皇后死于皇帝之前则随皇帝同葬于帝陵,所以不少帝陵建好后是皇后先葬进去的。如果皇后死于皇帝后则在帝陵附近另建皇后陵,其规模要小于皇陵。慈禧太后两朝听政,大权在握,她自然不甘心于后陵的规模,所以下令将已建成的她的陵墓的三座殿拆除重建。重建后的稜恩殿及左右配殿的梁柱和门窗全部都用名贵的黄花梨木和楠木制成,在木梁柱上不用一般的油漆和彩画而全部用金粉在原木上直接绘制龙、凤、云、寿字等图案。在三座殿的里外彩画中,金色的龙就有2400多条,至今仍金光闪烁,保存完好。在三座殿的三面墙上镶有30块不同大小的雕花砖壁,全部用砖砌出“五蝠捧寿”和“卍字不到头”的图案。所谓五蝠捧寿是五只蝙蝠围绕着一个几何形的寿字,卍即万字,这种花纹连续组成没有结束的边头,取其富贵不到头的意思,这些装饰都是象征着福、寿与吉祥。在这些砖雕的表面全部用赤、黄二色的金叶贴饰,它们与梁架上的金色彩画上下交相辉映,满堂金色,光彩夺目。殿内这样豪华的装饰还不够,在稜恩殿的台基栏杆上还雕满了龙凤的纹样,在周围69块栏板的两面共有138副“凤引龙追”的图案,凤飞翔在天上,龙追随于其后;栏杆上的柱头,一般宫殿建筑往往雕刻着龙或凤纹,一龙一凤相间排列,但在这里的74根柱头上,全部都是凤凰穿云的雕刻,而在柱身上则雕有一条升龙出水的图案。这种凤在上龙在下的雕饰在别处还未见到过,这真实地反映了这位皇太后凌驾于皇帝之上的权力。东陵规模虽不大,但它前后修建的经过和这样豪华的装饰,说明了慈禧太后的穷奢极欲和腐朽的本质。
 陵墓地下部分的雕刻
古代陵墓地下的雕刻品因为保存得完好,所以比地上的雕刻数量更多,形式更丰富多彩,为我们提供了一大批艺术珍品。

  早期的墓葬中能见到的雕塑品最大量、最精美的要算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了。这是一种用土塑造然后烧制成的陶器,从已经挖掘出土的数以千计的兵马俑中,可以分为弩、步、车、马四个兵种。它们排列成整齐的队列,大小与真人相近,粗看形象相似,但细观却神态各不相同。更有意思的是每一件人俑都分解为头、手、躯干、足等七种部件,分别塑造烧制,然后组装成整体。这种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反映了秦代雕塑的高度技艺水平。这数以千计的兵马俑还只是始皇陵区的一小部分,而且还只是陵墓地宫外围的殉葬区域,真正地宫中的精品想必会更加令人惊叹。

  汉代的地下墓室都用砖或石为结构,形式多采取板梁式,即墓室的墙和顶全用大块的石材和砖构筑。砖长约1.5米,宽0.6-0.8米,厚0.2-0.3米。后来为了便于制造,墓室的顶改用拱形券或者小块砖层层叠出的结构。这个时期的墓室里,石和砖的表面多有雕刻作装饰,称为画像石和画像砖。雕法是用刀在砖石表面刻划出印,没有高低起伏者称为线雕,雕出高低层次者称为浅浮雕。雕刻的形象有人物、植物、兽类和建筑,表现的内容多为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如宴客、打猎、放牧、出行、收租等;也有表现当时流行的神话故事情节,市俗生活如播种、收获、煮盐等劳动的场景。这些雕刻有的构图紧凑,雕刻细致精美;有的虽比较粗犷,但却十分生动雅拙,为今人留下一批古代民俗生活和艺术的珍贵资料。

  宋代皇陵至今没有发掘。在已经发掘的一批宋、辽、金墓穴中,使我们见到了另一种风格的雕刻作品。散布在河南、山西一带的中小型墓室多为砖筑,墓室不大,有的只有二米见方。它们的特点是把墓室四壁装饰成墓主人生前的环境,例如山西侯马市的董海墓和董明墓都建于

  金代在墓的四壁表现出墓主人的住宅形象,每面都是三开间的房屋,有门有窗;墓主人夫妻端坐正面桌子两旁,桌上放着食物、花卉;有的还有戏台,台上男女戏子正演着戏曲。所有这些形象全部都用砖雕刻而成,连建筑上的立柱、横梁、屋檐下的斗拱,门窗上的花格装饰都一一表现出来,甚至小戏台上的人物表情都有细致的刻画。置身墓中,仿佛又回到真实的生活环境之中。这种世俗化的表现手法是这一时期墓室建筑的特征。

  明、清两代皇帝陵墓地宫的发掘又使我们看到了另一种陵墓建筑的雕刻。明定陵地宫第一次向我们揭示了地下宫室的宏伟面貌,但定陵地宫的装饰雕刻不多,而真正显示地宫雕刻艺术的还是清东陵的裕陵地宫。裕陵是清代乾隆皇帝陵墓。乾隆当皇帝60年,活到89岁,自称为“十全老人”,裕陵地宫的规模和雕饰的确反映了这位盛世皇帝的志得意满。地宫为石筑,进深54米,面积有372平方米。整座地宫的四周墙壁和宫顶都雕满了佛教内容的装饰;四道墓门,八块门扇都是由高三米,宽1.5米,厚19公分重达三吨的青石制成;每扇门上各雕有一座菩萨立像。他们头上戴有莲花瓣的佛冠,耳戴佩环,上身袒胸露臂,肩上披着飘舞的长巾,双手还掐着西蕃莲,下身穿着长裙,腰上系着长长的垂珠菊花,赤着双脚,立在出水的芙蓉花上,面目脉脉含情,体态轻盈端庄,在高起的雕像周围装饰着浅浮雕的卷草纹。在主要的地宫墓室里,顶部刻有三大朵佛花,花心由佛像和梵文组成,外圈有24个花瓣。在墓室的东西壁上雕刻有佛像和象征着吉利的八宝图案。在四周墙上刻满了印度梵文的经文和用藏文注音的番文经书,梵文共647字,番文294645字。所有这些菩萨像、经文、装饰图案都妥贴地安置在地宫的墙上顶上,布局紧凑,雕刻细腻,整座裕陵地宫成了一座地下的佛堂。

上一篇:古徽州民居建筑特点

下一篇:北京西斜街的胡同和四合院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建筑陵墓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