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玺是中国封建王朝权利的象征,也是合法的凭证,今天为你分享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铜印玺。
春秋 王戎兵器铜玺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长4.8厘米 宽3.3厘米 高1.9厘米
铜质,鼻钮,钮上有绳纹,印背铸有对称的蟠虺纹。印面呈菱形,被二条凸起的交叉直线分成四格,格内铸阳文“王兵戎器”四字反文。文意是:王军旅所用兵器。可能是在军中发放兵器的文书上封缄所用。从纹饰及字体判断,应属秦国官玺,是传世唯一的春秋铜玺,极为珍贵。
此玺为陈介祺(字寿卿,号簠斋,文物鉴藏家)旧藏古玺之冠,后为周叔弢购藏。周叔弢先生1981年捐赠。
战国 平阿左稟铜玺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2.8厘米,宽2.7厘米,高1.2厘米
秦 右司空印铜印
秦(公元前221—前207年)
长2.1厘米,宽2.1厘米,高1.4厘米
西汉 燕女枝印铜印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长2.3厘米,宽2.3厘米,高1.8厘米
五代 元从都押衙记铜印
长方形,背铸鼻钮,钮顶呈半圆形,片状。体轻且薄,通体褐色,间有绿锈斑。印文为窄边朱文楷书两行六字“元从都押衙记”。“元从”始于唐高祖的“元从禁军”,凡被授予者,皆享有一定的特权。“都押衙”是官名,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皆擅设衙官,于是衙将、衙官、都押衙等官名日渐繁杂。“元从都押衙”系军帅亲重之官,多见于五代史书。五代时期官印传世极少,此印对研究我国五代时期有关史实是不可多得的历史物证。
北宋拱圣下千都虞侯朱记”铜印
宋 北宋
长5.5厘米、宽5.4厘米、高5.7厘米
远方铜印为禁军官印之一。北宋初年,宋太祖抽调地方精锐士兵补充禁军,长年驻守京城及附近地区,使地方军队实力大为削弱,无法与中央抗衡。为加强对禁军的直接控制,不设最高军职,殿前司由都指挥使主管,侍卫司分别由马军都指挥使和步军都指挥使主管,三个都指挥使均由皇帝任命,号称“三衙”。“拱圣”为侍卫司马军所辖部队之一,宋太宗时建立,拥有21个指挥(每一指挥编制为500人),驻守京城。都虞侯是这支部队的副长官。
元代管军万户府印
管军万户府印印面长7.8厘米,宽7.8厘米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在颖州(今安徽省阜阳市)起义。在元军镇压下,韩山童牺牲,起义军暂时失利。稍后,元军转移力量镇压南方红巾军。刘福通乘机复起,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在亳州(今安徽省亳县)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宋,年号为龙凤。此后曾分兵三路向北进攻,东西两路进入今山东、山西省境内,中路军曾迫近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威逼大都城。宋政权的机构与称谓仿效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可能未设全);军职则分别称为元帅、总管、万户、千户、百户等。图中所示铜印的印文为阳刻篆书“管军万户府印”6字。印背阴刻楷书体“管军万户府印”、“中书礼部造”、“龙凤五年二月□日”等文字。印侧阴刻“端字十七号”5字。此印正是宋政权龙凤五年(公元1359年)中书省礼部铸造的军印。
金 和拙海栾谋克之印铜印
金大定十八年(1178)
边长6.1厘米 通高6厘米
正方形铜官印。印面为宽边朱文九叠篆书“和拙海栾谋克之印”,背铸矩形直钮,钮顶铸一“上”字以决正倒。钮右、背凿“大定十八年八月”,钮左凿“礼部造”。上侧面凿“和拙海栾谋克”,皆汉文楷书阴刻款。印左侧面凿女真文款一行。
此印是金代兵民合一的政权机构——谋克的印鉴。谋克平时耕作,战时出征。“和拙”即“合扎”,是金语“亲军”的意思;“海栾”是驻地,即今图们江支流海兰河。带有女真文边款的金代印章极少,此印史料价值很高,对研究我国金代兵制、政治组织等各方面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证物。
明“骁右营总兵关防”铜印
通高8厘米、印面长10.6厘米、宽7.1厘米
这是张献忠大西政权在成都铸造颁发的军背铜印。印面篆刻“骁右营总兵关防”,印背右侧阴刻楷书印名,左侧阴刻楷书“大顺二年五月口日礼部造”,左侧壁阴刻“大字九百五十三号”。据记载,大西军分一百零二营,按一定政治或军事含义命名,如振武营、骁右营、援剿营、駮骑营等。每营设总兵官统领,颁给关防印信,编号立字,通行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