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篆刻 > 业内研讨 > 中国传统手工艺制作印泥有几大流派

中国传统手工艺制作印泥有几大流派

样子收藏网,记录传统艺术品文化传承 www.hues.com.cn 2021/9/25 来源:

古法印泥是过去传统手工艺非常重视的技艺,都是口口相传的,随着中国古代书画篆刻兴旺而发展,随着中国字画专科的沉溺而很多中国传统手工艺制作印泥失传了,但是字画篆刻是中国文化主要脉络之一,所以北方和南方都有纯手工制作印泥的流派。

一。北方地区印泥流派
北方地区印泥流派主要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印泥制作作坊,以清代造办处和民间古玩聚集地琉璃厂为主。

01

清宫造办处派

清宫造办处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为皇族专用印泥。

从隋唐开始,皇宫内就有专门制作御用印泥的部门,隶属于“监印”部门。到了清代中期,转由“造办处”制造。该派印泥在清朝乾隆年间达到制作水准的最高峰。据说,其制作极为华丽考究,不惜功本。原材料非常昂贵,且选料极其严格,制作工序异常繁复。印胎软硬适度,印质极度细腻,印色鲜艳纯正,几乎无杂质。印文明亮清晰稳重,且饱含立体感、堆砌感。留存的玺文至今不失真,在纸面上凹凸鲜明,色彩逼人。但制作工艺现已失传。

据英弢先生所著《精制“八宝印泥法”》中记载,他“早年曾在故宫博物馆中见过所藏乾隆时期的印泥,至今色泽鲜艳明澈,估计内含宝石、珍珠、金箔等原料,到现在已硬如石块”。这一说法得到了中国印泥制作大师李耘萍女士的验证,可见所言不虚。另据吴迪生所著《清朝内廷御制印泥法全集》记载,造办处所制印泥取材极为讲究。光用来制作印油原料的白菜油,就必须跑到远在保阳清苑县(今河北省保定市境内)采购,“以之油汁净纯。他处每当培植时,施以肥料,保阳则否”。

在乾隆钤于古字画上的诸多鉴藏印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致两种色泽的印。一种红润欲滴的朱砂印文,一种橘朱风雅的朱磦印文。前者据考证就是用造办处所制印泥,而后者就是漳州地区丽华斋所产“八宝贡品印泥”。

02

北京琉璃厂派

琉璃厂大街位于北京和平门外,是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街,起源起于清代。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书籍、笔墨纸砚,经营古玩字画的店铺较多,形成了较浓的文化氛围。

清末及民国时期,一些琉璃厂的商铺曾聘用一些知名的文房四宝制作技艺传人,售卖名噪一时的精品,其中就有印泥。而当时在琉璃厂最知名的印泥制作人就是徐正庵(旧址为西南园九号),所制印泥称为“十珍印泥”。据传,他出自皇宫,曾在造办处为皇帝制作印泥,故其制作技艺沿用了皇族专用印泥的工艺特点,所制印泥就色泽、细腻度、印泥软硬度、印文厚度都可谓上乘。现今尚有作品存世,仍可使用,但制作技艺已经失传。



徐正庵十珍印泥

徐正庵先生所精制“十珍印泥”与上海的张鲁庵研创的“鲁庵印泥”并称为“南张北徐”。

此后,琉璃厂以销售各地印泥为主,只有“荣宝斋”“一得阁”“萃文阁”等知名商铺自制自销印泥,现在仍有售卖。其中,以“荣宝斋印泥”品种最多,品质最高,也最为出名。

二。福建漳州为中心的南方地区

01

福建漳州派

福建漳州派所制印泥皆称为“八宝印泥”,而以“丽华斋八宝印泥”最为有名。

相传,漳州八宝印泥是魏长安首创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漳州东门外陆安西路有一家魏氏“源丰药店”,魏氏长子就是魏长安。起初调制了一款红药膏,既可以治愈刀伤、灼伤、疯犬咬伤、皮肤溃疡等症,又有退黄、拔毒、生肌的功效,药效显著,被誉为“八宝药膏”。但因其成本过高,售价昂贵,问津者寥寥无几。

魏长安在一次偶然的绘画之后,因身旁找不到印色,便尝试用“八宝药膏”取代,将其盖在画上,效果斐然,于是萌生了研制八宝印泥的想法。经过深入研究,终于制成“八宝印泥”上市售卖,得到众多书画爱好者的争相追捧。直至乾隆年间,汀漳龙道尹侯嗣达使用了八宝印泥后,觉得品质出众,于是建议魏长安专营“八宝印色”,并为其店取名“丽华斋”。乾隆十年(1745),侯嗣达将八宝印色带入京城献给乾隆。乾隆使用后,对八宝印色钟爱有加,并赏赐给诸多大臣,而后命人到漳州征调,八宝印泥便成为朝廷贡品,进而闻名全国。



丽华斋八宝印泥

到了清末民国时期,由于八宝印泥誉满天下,漳州城内有二十多家模仿魏氏“八宝印泥”的作坊。有绮红轩、葆红斋、乙尘庐、沈洛阳楼、胜记、不奇斋、慧庐(著名国画家黄稷堂所开)、謖堂、南陞斋、国华斋、图华斋、丽星斋、朱华斋、拨华斋等。1936年,几大印泥作坊经过政府审批,成立“福建省龙溪县印泥业同业公会”。由“丽华斋”经理王钦明任主席委员,“丽华斋”铺东张宜钦和“慧庐”黄稷堂任常务委员。漳州八宝印泥开启了兴盛之路。

抗日战争时期,受战争的严重影响,东铺街许多店铺倒闭,所幸漳州“魏氏丽华斋”和“魏氏长房丽华斋”得以保全。1942年漳州林仲山花重金买下“丽华斋”的制作技艺和材料,并将其改名为“林记丽华斋”。1946年,林仲山又将“林记丽华斋”卖给市区台湾路“商务印刷馆漳州代理处”经营,由蔡民佑具体打理。后由于“丽华斋”传人管理不善,濒临关门,漳州富商蔡文堂便将其制作技艺买下,由蔡文堂与妻子陈文英一同运营谋划。

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后,八宝印泥由各小作坊变成了集中生产,由原“丽华斋”技艺传承人宋月娇、“国华斋”等三家店铺带着生产配方一同进入漳州文教日用品厂,厂内设置专业的制作车间,通过对比各家的制泥技艺,并且改进了技术,进一步综合研制八宝印泥的配方和制作。1973年,八宝印泥由吴光辉进行配制。八宝印泥因继承断层、企业自身体制与管理等因素,濒临倒闭。后经后人努力,才得以恢复生产。1982年,得到政府的专项拨款建成八宝印泥大楼,并且成立了漳州八宝印泥厂。2008年漳州八宝印泥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年的“丽华斋八宝印泥”现存世量极少。但从其留存的大量印拓可以佐证其辉煌历史。其所钤印拓虽有部分油渍渗出(非常不明显),但色泽古雅,章文还原度高,厚度较好,立体感、遮盖力强。据传“丽华斋印泥”取料皆为中草药,且选料讲究,制作精良。印色鲜明纯正,有光泽。泥胎较软,易上章,较易干。

三。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

01

上海鲁庵派

上海鲁庵派的创始人张鲁庵(1901—1962),字炎夫,号幼蕉,浙江慈溪人,西泠印社社员。他出生于杭州鼎鼎大名的药商世家,其家族经营的是近代史上杭城六大国药铺之一的张同泰国药号。得益于家族的从小培育,张鲁庵无论在经商还是艺术领域都取得了相当杰出的成就。青年张鲁庵到上海拓展家族产业,在南京路上开设了张同泰产业之一的益元参的分号,选择了静安作为他的居所,并得拜著名的书画篆刻家赵叔孺为师。在精研篆刻技巧的同时,他更是大肆收集印章、印谱,因此获得了“印痴”的称号。

随着张鲁庵篆刻技艺的增长,他对市售印泥的质量越来越不满意,于是决定自己研制印泥。张鲁庵斥巨资从国外进口设备,又聘请复旦大学化学、物理专家陈灵生教授,把史籍中记载的印泥制作方法逐一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获得了大量数据,纠正了许多以讹传讹的东西。

从1930年到1948年,张鲁庵进行了数百次一丝不苟的试验,研究朱砂、蓖麻油、艾绒三种制作印泥的主要原料的质量标准和最佳搭配比例,有关辅料的合理添加、制作过程中的加工要求等,把其中五十三次比较成功的配方和加工方法作了仔细记录。经过再进一步的整理和完善,他终于制成了三种鲁庵印泥:朱砂印泥、朱磦印泥、和合印泥。这些印泥都通过纯手工操作和自然氧化工艺制成,其加工流程严密,配方要求严格,制作工艺精湛,在印泥制作史上可谓绝无仅有。这都成就了之后名传天下的“鲁庵印泥”。



鲁庵印泥

鲁庵印泥制作技艺第二代传承人高式熊回忆道:“做印泥,鲁庵先生是不惜工本额,专门请了一个化学老师在家里,一起做实验、研究配方。为了做好印泥,买冰箱,买电炉,要用什么就去买,不考虑钱,采办的原材料,都是精挑细选,所以做出的印泥,成本远超黄金。”鲁庵印泥品种多为自用,或偶以送人,并不对外销售。堪比黄金还贵的鲁庵印泥最受齐白石、张大千、吴湖帆等书画巨擘的宠爱。

张鲁庵过世之后,鲁庵印泥由第二代传人高式熊和符骥良继承。但由于种种原因,鲁庵印泥鲜有传世。直至二十一世纪初,高式熊和符骥良皆年逾古稀,鲁庵印泥濒临灭绝。在两位传人的大力呼吁、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部门的深度挖掘、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鲁庵印泥终于迎来了新的生机。2008年6月,上海鲁庵印泥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6月,正式命名高式熊、符骥良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印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至此,“鲁庵印泥”及其传人正式成为“国宝”得以保护。

2012年6月,“鲁庵印泥”传人高式熊和张鲁庵之子张永敏正式将鲁庵印泥配方捐赠给国家,并正式筹办国宝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传习所。2013年1月,国宝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传习所揭牌仪式举行。同时,第二代传人高式熊正式收李耘萍、高定珠为徒,静安文史馆业务处赵家翔作为见证人在拜师帖上签字作证。2013年3月,鲁庵印泥专家鉴定会在国宝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传习所举行。著名书画篆刻家、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孙慰祖,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勤建教授等现场试用鲁庵印泥第三代传承人李耘萍试制的鲁庵印泥,并给出了肯定的鉴定结论。至此,“鲁庵印泥”走上了复兴之路。

张鲁庵先生亲制的“鲁庵印泥”存世量极少,其印泥细腻而亮度佳,印胎稍偏软。所钤印文无跑油之弊,清晰而多神采。连钤十方,印文止口仍清晰如初,不变形,不起毛。此外,印泥冬无凝冻之病,夏无透油之患,燥湿相宜。现在,鲁庵印泥已经传入第三代,李耘萍女士勇担重任,经过二十余年的研制,先后在原有“鲁庵印泥”的基础上,研发成功了“国宝鲁庵印泥”“高制鲁庵印泥”“李耘萍传承印泥”十余款高品质系列印泥。

02

上海吴氏派

吴氏印泥创始人吴隐先生为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原名金培,字石潜、遯盦,号潜泉,浙江绍兴人。民国初年,吴隐为了高质量地完成集文彭、程邃、黄易、邓石如、陈豫钟、陈鸿寿、赵之谦、吴昌硕等明清大家九十六方印作的《集古印存》,与夫人孙锦二人同心协力,搜集材料,试制符合要求的自用印泥,终获成功。

后吴隐创立“中国印学社”,将自产印泥更名为“纯华印泥”,正式开始向社会各界推介销售。1904年,在吴昌硕、丁辅之等人的奖掖与支持下,吴隐返沪创立“上海西泠印社”。吴昌硕先生亲笔题词“西泠印社”赠之。“上海西泠印社”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制作、售卖印泥及印谱的经济实体。正式对外营业后,将所售印泥更名为“潜泉印泥”,并分甲、乙、丙、丁四种供西泠印社社员和书画篆刻爱好者使用。此后印泥品种不断开发,而“潜泉”之名则沿用至今。



潜泉印泥

早年吴昌硕先生曾托付吴隐为其制作一款有别于市场上其他颜色,更适合其印风的印泥。吴隐选用胭脂红、西洋红渗入朱砂、油料,调制出苍劲沉稳的独特颜色,名曰“美丽红印泥”。吴昌硕使用后欣喜异常,遂用该泥制成《缶庐印集》。而“美丽印泥”渐渐成为潜泉印泥的主要品种之一,流传至今。

吴隐三子锦生,自幼体弱,性格内向,聪明文静,后过继给丁辅之为继子。根据丁氏字辈排名,改名为“珑”字,字振平。吴振平得到丁、吴两家的真传,不仅精通书画篆刻,爱好化工化学,还能制一手好印谱,好扇面。成年后,吴振平娶杭州水陆寺巷丁氏卓英为妻。1922年四月吴隐病逝后,吴振平、丁卓英夫妇就将瘫痪在床的孙锦接至河南路棋盘街(今广东路239号)同住,尽心尽责地侍奉老人。丁卓英朝夕陪伴孙锦于床侧,成为她的好助手,也因此得以继承家传制作印泥的秘法。

1934年6月间吴振平、丁卓英夫妇兴办“上海西泠印社潜泉印泥发行所”,至此“潜泉印泥”正式传入第二代。1937年,抗战爆发,上海成为战争的前沿,战乱迅即蔓延至大半个中国。值此生死存亡之际,许多企业被迫关门歇业,但上海西泠印社因名声在外,无法像其他小企业一样歇业了事,只得苦苦支撑。吴振平、丁卓英夫妇为了减少开支辞退了大多数工人,并停止了制作销售印谱的营生,专门产销“潜泉印泥”。业务量虽急剧下降,但糊口尚无问题。由于业务量大量减少,吴振平索性将社务管理全部交给妻子,将时间和精力转到自己喜欢的古典音乐和民族乐器上。

1956年,丁卓英作为上海西泠印社的私方代理人,积极配合国家进行对私改造、公私合营等社会主义改造运动。1961年,年事已高的丁卓英决定将祖传潜泉印泥配方及制作技艺献与国家,打破门户,招贤纳徒。此爱国之举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轰动。后在时任上海市手工业局局长兼党委书记胡铁生的关心支持下,丁卓英从亲戚中选定李耘萍为其接班人,进入上海西泠印社学艺。

1963年,李耘萍满师后,即被正式选定为吴氏潜泉印泥的第三代传人。后担任上海西泠印社厂长一职长达二十余年,在此期间,李耘萍带头搞科研项目,改进制作工艺,开发新品种,提升品牌知名度。使“潜泉印泥”成为闻名海内外的知名商标,老字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李耘萍调离“上海西泠印社”,改任“石泉印泥厂”厂长,开创高端品牌——“石泉印泥”。2001年退休后,为了中国印文化发展的需要,在有关单位和众多书画篆刻家的支持下,倾全力创办了“上海耘萍工艺品有限公司”,创立“耘萍石泉印泥”高端品牌。在短短的不到二十年时间里,李耘萍研制成功各种印泥新品多达五十多种,成为“鲁庵印泥”“吴氏潜泉印泥”的双料传人。二十一世纪初,她被评为中国首位中国文房四宝书画印泥艺术大师,并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



耘萍石泉印泥

李耘萍大师一生治泥无数,恢复了大量失传流派的印泥,而为名人名家量身定制的印泥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有为李可染大师定制的“师牛堂印泥”,为启功大师定制的“启功印泥”,为韩天衡大师特制的“豆庐印泥”,为高式熊大师精制的“高式熊印泥”等等。名家们酷爱耘萍印泥,并对其所制印泥给予很高的评价。

03

上海藕丝派

上海藕丝派以夏宜滋的“自怡藕丝印泥”与壁寿轩的“藕丝十珍印泥”最为出名。“自怡藕丝印泥”由民国时期著名制茶高人、篆刻家、制泥家夏宜滋(字自怡)研制发明,为江浙沪知名民间印泥品种。印色类似八宝印泥,但不使用艾草而用藕丝,故冠名“藕丝印泥”。



壁寿轩十珍印泥

藕丝印泥与艾绒印泥之不同,在于以藕丝取代艾绒。据传藕丝是如此制成的:“秋月,取鲜荷叶一担备用。制藕丝时备一锅沸水,将荷叶梗一截一截地折断、拉开,将梗中拉出的藕丝揿入沸水中,反复如是。待一担荷梗折完,煮沸数分钟,将锅中藕丝用网勺捞起,晒干。剪寸许为段,轻揉,积绒如棉。”据说,一担荷叶可制印泥半两。所制藕丝印泥,细腻色艳,俱备“三德”,极为珍贵。

据1931年7月22日的《中华画报》记载:“自怡藕丝印泥使用百年陈砂,雪白藕丝,精贵珠粉,珊瑚炼金,陈油调和,其色沉净而红艳,极显古趣”。但由于夏自怡氏制藕丝印泥“其法秘不示人”,现已失传,印泥实物也消逝久矣。

“藕丝十珍印泥”为璧寿轩主徐寒光创制,亦为江浙沪知名民间印泥品种。徐寒光擅金石书画,尤精于制印泥。曾为上海豫园善画会主持人之一。首创藕丝印泥,被时人誉为“泥皇”。“十珍印泥”曾由沈卫、马公愚、邓散木、朱其石、黄葆戊五人作文介绍。据传,其所制印泥质细而不沾,色鲜而不变,冬不凝,夏不渗,耐久抑而能令刻画毫发悉显。据说手制十珍印泥有用艾草的,也有用藕丝做的,但都能做到润而不滞,泽而不浮,祁寒不凝,伏暑不沉。1949年后其技艺逐渐失传。现经李耘萍大师努力恢复,终得重见天日。

04

上海节庵派

节庵派创始人为方节盫。方节盫,从兄方介堪、胞弟方去疾皆为金石书画大家,其岳丈谢磊明亦为篆刻名家。方节盫擅书画篆刻,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少年俊彦,二十余岁即在上海成立“宣和印社”。推广印学,所制印泥由八位书画大家同为推介,足见其时盛名。惜天不假年,未及不惑便魂归道山,一生传世印章甚少,所制“节庵印泥”也已成为绝品,自此失传。后经李耘萍女士十余年努力探索,终于2010年恢复成功,现取名曰“鹤泉印泥”。



节庵印泥

此派印泥用料考究仿古,不掺杂任何西洋颜料。制法也遵循古人之道。泥胎细润净洁,硬度粘度较高但弹性佳,印色鲜红悦目,钤于纸上毫发必显,久而弥光。

05

杭州西泠派

自西泠印社建社以来,由于其社员对印泥要求很高,所以一般都使用社内社员自制的印泥,如吴隐制作的吴氏印泥,张鲁庵制作的鲁庵印泥,方节庵制作的节庵印泥等。

自方节庵、张鲁庵逝世后,随着西泠印社社员的不断增加,上品印泥的需求渐盛。于是在本世纪六十年代,时任西泠印社社长的张宗祥先生就倡导要恢复鲁庵印泥,并在此基础上精制西泠印社印泥。后经西泠印社社员韩登安及弟韩君左夫妇的不懈努力,以及时任上海西泠印社厂长的李耘萍的大力相助,终使西泠印泥得以面世,并为西泠印社培养了一大批制泥传人。

杭州西泠印泥

该流派的印泥吸取了“鲁庵印泥”“吴氏潜泉印泥”的优点,在原材料选料和加工工艺上苦下一番功夫。使用“西泠印社印泥”所钤印文无跑油渗油之弊,清晰而不乏遮盖力。但市贩之该流派印泥,随艺人而品质特点各异。

06

苏州姜思序堂派

坐落于苏州的姜思序堂,据传在1628至1644年间由苏州姜姓画家创办,为苏城历史记载最悠久商铺之一,以精制国画颜料享誉盛名。传承数代,注重品质。

与国画颜料一样,清末开始苏州姜思序堂便开始制造销售印泥,也是江浙沪一带知名民间印泥品类。其朱砂及各种国画颜料为主要成分的颜料选料与加工可谓一绝。故所制印泥颜色鲜艳明亮,独树一帜。现仍有出品。



姜思序堂印泥

07

常州龙泉派

常州“璟玉堂”的龙泉印泥,据传始创于清代康熙十年(1671),曾被乾隆皇帝定为贡品,深受清宫画师的青睐。现已传至第六代,传人名为缪德根,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据说,常州龙泉印泥主要制作原料是由朱砂、艾绒、犀黄、珍珠粉、珊瑚粉、麝香、蓖麻油、冰片等调和而成。采用古代传统工艺,经过二十多道工序手工配制而成。其色泽朱红发亮,鲜艳夺目。存冬不凝冻,遇夏不透油,置于水中三日捞起使用依然丹红如新,宣纸焚烧后,印章字迹清晰可见。现市场上除当地销售外,很少流通。

上一篇:《十钟山房印举》钤拓印集

下一篇:没有了

更多关于 中国传统手工艺制作印泥有几大流派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