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玺”字成为帝王印章的专用字是从秦朝开始的,当时秦朝在少府设置了“符节令丞”来专门掌管玺印,制定御府六玺的制度。规定只有皇帝可以用 “玺”,臣下只能称“印”。
根据《汉官仪》的记载:“通官印方寸大,小官印五分”。也就是说,汉代一般官印的边长为汉制一寸,即2.2至2.4厘米左右,大概是围棋棋盘的一个格子那么大。
虽然迄今为止并没有在汉代帝陵中出土有帝玺,但有一枚遗存的“皇后之玺”,是在陕西咸阳的长陵旁发现的,属西汉遗物,它的边长约为2.8厘米。
那么,汉代的印为什么这么小呢?这大概跟印的作用与功能有关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印是“执政所持信也”,可见它是一种作为凭记并表明身份的工具。
印的另一种功能,就是用于封检。纸质文书通行之前,秦汉时期主要通行的简牍文书,简牍是用于文字书写的竹片或木片。要寄送的简牍文书,一般会用绳子束起来,在绳结处安置封检与封泥,然后用印章在封好的黏土上盖章,由于封检上填泥的面积有限,所以印章也做得很小。
但这小小的印章与封泥,却能起到防止泄密与备验核的作用。《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中有“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的说法,意思是:王元请求用少数兵力为大王到东边扼守函谷关。这句话用“一丸泥”与“封”来比喻只要很少的兵力就能守住险扼的边关,也从侧面生动地展现了印章与封泥的功能。
那么,印章与封泥是怎样“把守关隘”的呢?
首先,我们把要封缄的物件用绳子绑好。
接着,写好封检。
图中的“甲渠官”是收件人,“以亭行”是寄送的方式。汉代边防的文书投递是按边防军的部都尉-候官-候长-烽燧的职官系统权限,以纵向和横向交错的形式进行的。“以亭行”的文书多为都尉府,候官,候长等通告各亭的文书,故依亭逐个传递。由于传送的距离较近,一般以人步行投递。
然后,我们将绳结安置在封检下部的凹槽上方,并在封检凹槽处的绳结上方放入封泥,封住绳结。
最后,把印章用力印在封泥上
效果如下:
这样,一份要寄送的物件就封缄好了。
随着纸张的逐渐普及,魏晋南北朝以后印章变成了在纸上盖印,印章的大小就不再受到约束。
到了明代,建文帝的印玺“凝命神宝”,边长甚至达到“一尺六寸九分”,也就是48厘米左右。
历史书上按时间线的叙述方式往往给我们一种历史是延续的感觉,然而历史往往是断裂的。虽然秦始皇自命“祖龙”,中国历代皇帝也自命“真龙天子”,但皇帝的印玺真正开始流行以龙作为印钮却开始于一千多年后的宋朝。在宋朝,除了宋徽宗的镇国宝和定命宝为螭钮,皇帝的御宝(即御玺)均为盘龙钮。可见,南越王在当时就使用龙钮其实是非常特立独行的做法。
那“文帝行玺”为什么使用龙钮呢?
《淮南子》说:“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象鳞虫。”《史记》的注释者应邵也说:越人“常在水中, 故断其发, 文其身, 以象龙子, 故不见伤害。”也就是说,古代越族常在水中行走劳作,为了不被水中的龙(估计是鳄鱼一类的凶猛爬行动物)伤害,越人们便剪断头发,在身上纹上图案,使自己看起来与“龙”相似。由此,笔者猜想,南越王大概认识到了古越人对作为“鳞虫之长”的龙这种爱恨交加并自愿归顺的心理机制,因此自创龙钮,“以故俗治”,来达到“和辑百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