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在距今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就有了,但是中国的瓷器在唐代之前还只是黑色或者白色单调釉色的瓷器,直到唐代在北方出现了花瓷,一改之前单调的黑白釉色的瓷器,给中国瓷器添加了一抹色彩,为唐三彩、宋代钧窑、元青花、明清颜色釉瓷器打开了五彩的大门,可以说花釉瓷开启了中国彩色瓷器的先河。
花釉瓷简称花瓷,开始只是在北方瓷窑出现的一种瓷器,唐朝人对黑色釉地上饰以天蓝或月白等色花斑的瓷器的称谓,虽然只是唐代古代工匠简单的创新,但是对于中国彩色瓷器来说可是功不可没的创举,让唐代人耳目一新,欣赏到了多彩斑斓的瓷器。
唐代花瓷双系注子高27.1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12.5厘米。釉呈黑褐色,施釉不到底,黑褐色釉面上星星点点自然流溢的蓝色斑纹。
唐代花瓷罐,高21.2厘米,口径7.9厘米,底径9.1厘米。通体施黑褐色釉,施釉不到底。罐身饰以3个连续的蓝色大斑块。跟树叶似的形状。
花釉瓷的烧造工艺
唐代的瓷器工匠为了美化瓷器,用含两种以上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呈色剂的釉料在黑色的铁质底釉瓷器上施以铜、锰、钛、磷酸钙为原料的物质,即在坯体上两次施釉;
然后将瓷器高温烧制后釉料相互融合、浸润呈现出绚烂斑斓的艺术效果,深受唐代人的喜爱;
花釉瓷釉色的种类
花釉瓷因为金属很多,而且工匠早期烧造的釉色比较随意,所有花釉瓷釉色也有很多种,有天蓝、褐色、月白、褐白、灰白、黑蓝、黑褐色等釉色,都比较随意的呈现在瓷器上,也没有什么规律和固定的纹饰。
唐朝花釉瓷三足盘里外黑釉地上布满月白色火焰状斑迹。外底中心无釉。窑变釉色如火焰般绚烂夺目。瓷盘高3.2厘米,口径15厘米,足距10.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