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鉴赏知识 > 明清青花瓷器花觚,生活的中的艺术插花

明清青花瓷器花觚,生活的中的艺术插花

来源:  浏览 1879

花觚是夏商周时期流行的青铜器的造型,元明清时期慕古之风盛行开始了瓷器花觚做为陈设瓷器。到了明清时期花觚青花瓷器广泛流行甚,因瓷器造型隽秀,线条变化十分丰富,除了陈设,民间还用于插花、布置厅堂。时代变迁,审美也在变化,花觚造型脱离了青铜器造型,开始随着人们的审美在改变。
明代青花瓷器花觚特点
明代早期的花觚完全仿造青铜器的造型,上面是喇叭口,中间是鼓腹,下部是凤尾三段式的。

明代中后期花觚造型就比较随意了各种样式的都有,不拘一格。

青花出戟花觚,高31.8厘米,口径10.3厘米,足径10.2厘米。青花出戟花觚瓷器四方形,撇口,长颈,腹部四方呈弧形微鼓,四棱饰凸起的4条花边戟,高足外撇。颈通体青花装饰四面绘洞石花卉,一面口沿下方栏内自右向左署青花楷体“天启年米石隐制”七字横款。腹部四面分别绘折枝花,各托轮、螺、伞、盖4件宝器。腹部之下四面绘折枝葡萄,颈下近腹部及足边各绘火焰纹一周。花觚整体造型修长秀美,其纹饰采用勾边填色,技法精湛,色泽淡雅。
明万历青花异兽纹花觚

明万历青花异兽纹花觚,高76.5厘米,口径22.6厘米,足径19.3厘米。觚葵瓣式,敞口,沿上折,长颈,颈中部起凸棱,腹部鼓出,足部高长,微外撇。外口沿下横书楷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款,外围以双方栏。颈部绘洞石、花卉及草虫纹,凸棱之上绘双龙穿花及缠枝莲托八宝纹,颈最下部绘回纹一周,腹部八面皆绘异兽,足胫部位从上至下八面分别绘8组折枝花卉、松柏、异兽及花卉纹各一周。

明万历青花龙凤纹出戟花觚

明万历青花龙凤纹出戟花觚,高21.9厘米,口径15.7厘米,足径11.3厘米。青花花觚瓷器撇口,长颈,鼓腹,两侧对应出戟,高圈足外撇。通体青花装饰。腹部主题图案绘云龙和云凤纹。颈部绘洞石牡丹两组。足上绘云朵、折枝花和圆点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觚为宫廷陈设用器,仿商周青铜器式样,造型端庄,雄浑古朴。青花呈色蓝中泛紫。图案寓意吉祥,龙凤纹组合描绘寓意“龙凤呈祥”。

到了明代晚期青花花觚瓷器开始变粗大了,没有那么纤细了,出现了束腰型花觚,跟传统青铜器花觚造型大相径庭。


青花束腰花觚造型端秀,撇口,束腰,足部外撇,平底。纹饰边缘晕散,亦是典型的崇祯朝青花发色。外壁以青花为饰,腹部绘洞石花鸟纹,花团锦簇,蝴蝶翻飞,鸟儿嬉戏。生机盎然,闲情逸趣。纹饰下方一周缠枝花卉纹。近口沿处暗刻一周缠枝花卉纹,青花纹饰下方暗刻- -周锦地纹。笔法飘逸自如,青花发色浓淡分明,颇有过渡期瓷器的幽静素雅之美。
明代崇祯朝为明、清过度交替之际,崇祯青花瓷器除具有明代风格外,有些还孕育着清初瓷器特征。近口沿处与腹部两周暗刻纹饰,为崇祯瓷器的典型装饰纹样,时代特征鲜明。

清代青花花觚瓷器特点

清代早期青花花觚瓷器比较高大,粗犷沿袭了明代花觚瓷器特点,造型规整、挺拔。


釉里三色花鸟纹花觚,清康熙,高44.2厘米,口径20.2厘米,足径15厘米。花觚瓷器撇口,长颈,鼓腹,高胫,近底处外撇,圈足。通体釉里三色(青花、釉里红、豆青)装饰。颈部绘孔雀、山石、牡丹。腹部绘螭龙、灵芝。胫部绘山石、玉兰、菊花、蝴蝶。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

清代中期青花花觚跟商周时期青铜器造型一样了,因为乾隆比较喜欢追求古人,仿古之风再次盛行。
这一时期青花瓷器已用两广料,色调稳定,沉着,浑厚,花觚外型与康熙花觚正相反,口沿敞口角度减小,中部有隆起加大,底部外敞角度加大。


上一篇:古代是怎么烧造八棱瓶瓷器的?跨越时空的艺术修养

下一篇:胭脂彩地瓷器创烧于什么时期,清代胭脂彩地瓷器鉴赏

更多关于 明清青花瓷器花觚,生活的中的艺术插花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