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棱瓶瓶体表面从上至下起8条棱线作装饰,棱线间形成8个平面,故称八棱瓶。八棱瓶在古代可以说是奇形怪状了,因为中国古代没有几何学,但是古人是怎么烧造出奇形怪状的八棱瓶瓷器的呢?
八棱瓶瓷器之所以出名是因为1988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发掘出类似的越窑青瓷器14件,其中一件八棱瓶秘色瓷,今天我们对几何造型的瓷器烧造都很难掌握,对于没有几何学理论支撑的古人是怎么烧造出来八棱瓶瓷器的?而且器形中规中矩,聪明古人是怎么做到的?
古代是怎么烧造八棱瓶瓷器的
八棱瓶瓷器造型最早发现于唐代越窑瓷器,聪明的古代工匠靠玻璃制模,因为玻璃在高温下可塑造性强,形状比瓷器胎土容易把握,可塑性强,古代工艺就是工匠将玻璃吹制成圆形之后,再经压和按的手法而取得所需的八棱瓶造型。
中国现代工艺的玻璃烧造瓷器是从西方学来的,清代才有了比较成熟的玻璃烧造工艺,才能烧造出今天我们使用的真正玻璃器皿,但是1300多年的唐代已经懂得利用玻璃烧造难度大瓷器造型了。就如同古代中国发明了火药,不是为了制造兵器,而是为了应用于生活中一样,这是古代中国对手艺的文化体现和理解。
雍正款蓝色透明玻璃八棱瓶
雍正款蓝色透明玻璃八棱瓶,高14.5厘米,口径2.3厘米,足径4.2厘米。瓶八棱形,细长颈,鼓腹,圈足。通体呈透明宝蓝色,光素无纹饰。外底中心镌双方栏,内双竖行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玻璃八棱瓶的造型始见于雍正朝,乾隆时期曾以不同色泽的玻璃进行仿制,产品如出一辙,若无款识,则难以分辨。嘉庆以后仍有制作,但造型不规范,质不纯,色不佳,无法与雍、乾制品相提并论。该瓶造型规整,棱角笔直清晰,色泽雅致,晶莹剔透,虽无纹饰,却以其精巧的造型、宝石般的色泽和纯净无暇的质地取胜,格调高雅,显示了清宫玻璃厂高超的技艺。
越窑青釉八棱瓶
瓶直口,长颈,腹部呈八棱形,圈足外侈。灰白色胎,质致密。釉呈浅青绿色,唐人陆龟蒙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道出了越窑青瓷的釉色特点。
与此件相似,说明这些越窑器的制作从选料、淘洗,及至成器、施釉、烧制等各道工序一丝不苟,应为当时越窑的上品,可能是供奉宫廷的佳器。
秘色瓷八棱净水瓶
秘色瓷八棱净水瓶高21.5厘米、最大腹径11厘米、口径2.2厘米、颈高11厘米,重615克。釉色晶莹,胎质细密。瓶颈细长,直口,圆唇,肩部圆隆,腹呈瓣瓜棱形,圈足稍外侈。在瓶颈与瓶身相接处装饰有相应的八角凸棱纹三周,呈阶梯状。通体施明亮青釉,有开片。足底露胎,胎色浅灰而精致细密。其造型十分优雅,端庄规整,。
唐青釉八棱瓶瓷器
唐青釉八棱瓶瓷器高22.5厘米,口径1.7厘米,足径7.2厘米。瓶通体呈八棱形,直口,长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收至底,圈足。胎体呈灰白色。釉面明亮,釉色青绿,犹如一汪湖水。瓶体凸棱部位釉色浅淡,更增加了器形的美感。此瓶在装饰上颇具匠心,瓶类多为圆形,此瓶则呈八棱形,且颈、肩相接处有三条凸棱,可谓与众不同。
宋代定窑白釉八方四系瓶高12.7厘米,口径3.4厘米,底径3.5厘米。瓶通体呈八方形,直口,短颈,鼓腹,平底涩胎内凹。颈、肩相接处置四个花形系,系上有小圆孔,应为系绳之用,盖已遗失。外壁施白釉,釉质纯净洁白。
这种八棱形的瓶式在越窑青瓷中也有烧制,但在定窑器中比较少见。此器造型棱角线条齐整规矩,反映了定窑高超的成型工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