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之前介绍过明代瓷器龙纹纹饰特点,今天介绍清代瓷器上的龙纹纹饰特点,清代龙纹其造型变化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清初早期的龙纹形象略有明末的遗风, 康熙、雍正、乾隆时,龙纹发生较大变化,龙首较之前“猪咀”明显缩小,胡须变化,龙眼,康熙时略长形,雍乾后则显圆,清代早期龙纹整体形象强悍,昂昂上升之态,一派盛世景象。中晚期清代龙纹瓷器有形无力之意,无精打采之态。
清代早期康雍乾瓷器龙纹特征
康熙时期云龙纹龙身常成“弓”形,其腹部有明显的下坠感,龙的动感较强,气魄威武。龙嘴多为“地包天”,下颌明显长于上颌,龙鳞的勾摹较有立体感,龙爪常伸展舒张。
康熙青花龙纹瓶
青花龙纹瓶,高23.5cm,口径4cm,足径6.1cm。
康熙青花龙纹瓶瓶口微撇,短颈,圆肩,肩以下渐收,圈足。瓶身绘立龙2条,张牙舞爪,龙身卷曲,威武凶猛。足内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此瓶造型挺拔,为康熙官窑青花中的佳作。
雍正瓷器上的龙纹已从康熙的野性中脱离出来,带着汉化的痕迹。雍正朝瓷器以精细著称于世,这不仅表现在器型、胎釉上,也充分表现在瓷器的纹饰上对于一个熟读四书五经的雍正皇帝来说,理解龙纹就比年轻时的康熙深刻。雍正时期龙体态肥硕,中规中矩,一丝不苟。鬣毛整齐,向上飘前,角光滑如修饰,上下颚平齐,开合有力,身体甩动,四肢粗壮,五爪精美。雍正朝的云龙纹继承了康熙朝的风格,并又有创新,龙角特别突出,增添了威严之势。其云纹以两个为一组呈现,并且用顺时针方向单线描绘。龙爪的画法也有所创新,大多都比较尖利。此时期云龙纹一反康熙朝仅以火焰纹为辅助纹饰的特点,而大量增加了如意状的卷云纹。且其火焰纹多为鹿角状或是连续弧线形,有别于康熙时期的“山”字造型。
“五爪夔龙”始于雍正朝
康熙朝的夔龙纹纹饰密布但并不拥挤。康熙朝夔龙纹表现技法呈多样化倾向,不仅有绘画,也有暗刻;雍正时期的“五爪夔龙”是很有清代特色的,此一时期的夔龙纹出现了前所未见的五爪,并且局部刻画也很精细,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乾隆朝的夔龙纹图案化倾向较为明显,龙首的刻画较为简单,但重在点睛。
雍正斗彩云龙纹盖罐
斗彩云龙纹盖罐,清雍正,通高10.4cm,口径5.7cm,足径7.8cm。
雍正斗彩云龙纹盖罐罐小口,矮直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斜收,底内凹成圈足,带盖。盖面微现弧度,直壁,面饰青花飞龙一条,壁绘斗彩朵云纹。器腹部饰青花三爪飞龙两条,间以绿彩朵云,肩、胫处以黄、红、绿彩分别绘覆仰莲瓣纹,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乾隆一朝龙纹瓷器数量巨大,遍及朝野,龙本作为皇家象征,民间应控制使用,但乾隆时期,国家鼎盛,乾隆每每以天朝自居,对臣民放任,尤其乾隆一贯的统治思想是对官 严对民宽,故从不去追究民间在瓷器纹样这等小事上是否犯上,是否僭越,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龙纹千姿百态,蔚为大观。;乾隆朝的云龙纹与其说是承袭了雍正朝的特点,倒不如说是沿续了康熙朝云龙纹的特点更为贴切,例如它借鉴了康熙朝常见的“弓”字造型,辅助纹饰也以康熙朝盛行的火焰纹为主,只是更加繁复。但乾隆朝云龙纹龙头较长,龙尾秃而卷。更注重龙鳍的描绘,结构交待明确,尾鳍呈放射状。龙腹麟甲整齐匀密,多为长脚如意纹。此时云纹借鉴了雍正云纹的表现方法,即卷云纹与火焰纹相结合,而卷云纹类似于长脚如意云。康熙龙四爪三爪多见,五爪反而少见。可见当时宫廷还是天朝心态,少清规戒律,多宽松随意,所以乾隆时期的龙纹全都是歌舞升平之相。
乾隆青花九龙天球瓶,九龙姿态各异,条条龙都神气十足,腾云驾雾,肆意而为;九为阳数之极,此龙纹天球瓶乾隆初年唐英奉旨烧造,最可体会乾隆皇帝踌躇满志的心态。
清代中期嘉道咸龙纹特点
清代经过乾隆文治武功的消耗后清代开始走下坡路,到清代中期嘉庆之后的龙纹日趋温和,龙爪趾间距变大,被人们称为“鸡爪”渐失锋利感,给人以有形无力之意,毫无杀伤力。从瓷器上的龙纹就能看出清代政治在变化,经济的下滑以及人民心态的变化。
嘉庆皇帝从乾隆爷那里接手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清帝国时,悲剧注定无法避免,而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反映在匠人手里,就再也不会出现盛大华美、祥和安宁的大作。这个时期的龙纹装饰更多的是粗劣的继承前朝,龙爪仿效康乾,龙趾更粗糙。并且大量出现在陶瓷器上龙的形象,更加世俗化。比如划龙舟、比如婴戏舞龙、龙穿花等,成为玩物,龙已大大失去神圣威严,至尊至上的皇权形象也逐渐式微。
清嘉庆“懋勤殿”款龙纹印盒
“懋勤殿”款龙纹印盒,清嘉庆,通高7.7cm,口径22.5cm,足径14.5cm。清宫旧藏。
印盒扁圆形,子母口,圈足。盖面及器壁淡描青花祥云纹为地,其上各绘两条金彩五爪行龙飞腾于云海之间。底足内施白釉,书“大清嘉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盒盖面正中金彩方框内署“懋勤殿”金彩三字。
道光龙纹:为带鱼龙(也叫虾弓龙),带鱼龙也很形象,它是透头的,鳍是像带鱼的“鳍”,四肢与躯干粗壮,但爪细如线。
清代晚期通光宣瓷器上龙纹特点
清代晚期已经是大清王朝摇摇欲坠风雨飘渺的时期了,无人关心政治和艺术了,都为了生存工匠无心烧造瓷器也反应在了瓷器纹饰上。
同治时期的龙纹特征表现:细颈、粗腿、尾上翘,反差冥想,状如走兽。
光绪时期瓷器上的龙纹点睛龙,就有的躯干无背鳍;有的背鳍呈短柱状;有的为猴头作直立行走状;有的细颈粗躯,腿壮胫瘦。
【粉彩龙凤纹碗】
粉彩龙凤纹碗,清光绪,高6cm,口径13.9cm,足径5.4cm。碗口微撇,弧腹,圈足。碗内光素。外壁以粉彩装饰,有红、粉、蓝、黄、翠绿和金彩等多种色彩,缤纷艳丽。近口沿处的黄釉地上绘蝙蝠、桃和“卍”字,外腹饰龙凤戏珠纹,间以祥云纹,龙凤图案的笔触较为呆板,近底处饰变形莲瓣一周。外底署红彩“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碗为典型的清宫用瓷器。
矾红彩描金云龙纹高足盘
矾红彩描金云龙纹高足盘,清宣统,高6cm,口径22.5cm,足径14.2cm。盘敞口,折沿,弧腹,高圈足。外底署青花楷体“吉祥如意”四字楷书款。通体以矾红彩描金装饰,盘内底、折沿内外均绘云龙戏珠纹,高足外壁绘海水江崖纹。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遗留的宣统朝瓷器中,有一套矾红彩描金云龙纹西餐具,共计134件,此为其中的一件。器型有高足盘、大小配套的椭圆形盘、把盂、带托匜、大小圆盘、盖缸、叶形盘等。装饰图案均为中国传统的云龙纹,但有些器物的造型却具有欧洲特色,反映了当时西方生活方式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瓷器和纹饰代代相异反映了各个时代不同的风格特点。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瓷器龙纹的特征,是龙纹瓷器鉴定的重要依据,对龙纹瓷器的断代和鉴伪有着很好的借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