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胎瓷是河南古当阳峪窑瓷器,起源于唐代,因为历史传承原因,绞胎瓷器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后来经过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柴战柱恢复了失传近千年的绞胎瓷工艺。
绞胎瓷起源
绞胎瓷起源于唐代,唐代是古代陶瓷烧造承前启后的时代,其烧造技术和工艺都有很大的发展,南北方各地窑口创烧了许多新品种,其中独创的新陶瓷绞胎,一经出世便成为中国古陶瓷史上的艺术瑰宝。它的出现约在唐代公元714年前后。
兴盛
唐代虽创烧了绞胎瓷,但数量少,品种单一,到了宋代得到了常足的发展。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因而促进了经济关系的变化,社会生产力有了发展。宋朝又崇尚以文治国,文化也得到了大发展。于是,中国的陶瓷业如雨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一时间全国广大地区窑场纷立,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窑场之间的技术交流加强了,而且,形成了各窑之间出现在产品数量、质量、艺术等方面的竞争。绞胎陶瓷生产由原先四个窑场扩大到北方许多地区,而且多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如焦作的恩村和矿山窑、巩县的芝田窑、新安的城关窑、禹县的钧台窑、宝丰清凉寺窑等。其中,焦作当阳峪窑的绞胎产品,以其数量大,质量精、纹饰美等特点技压群窑,响誉天下。
断代
绞胎瓷器正在兴旺发达时期,突然中断消失,其原因查无具体的史料记载。根据零星的记载疏理,可知其断代在“靖康之变”之后。
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将京城中公私蓄积,以及皇室珍宝玩物、皇家藏书抢劫一空,徽宗、钦宗二帝被掳,北宋灭亡。这就是闻名于史的“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耻。
复烧绞胎瓷
复烧绞胎瓷是古代当阳峪窑和巩义窑的能工巧匠们,用智慧和汗水创烧的神妙之花,在社会变革和战火中遭到毁灭性打击,其绝技失传八百年。所谓绞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后相绞拉坯,制作成形,浇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由于泥坯绞揉方式不同,纹理变化亦无穷。能绞出木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有的如老树缠绕盘根错节,有的如层山叠嶂起伏不定,构思奇巧,变化万千。
绞胎瓷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绞胎艺术瓷是我国艺术陶瓷的一朵奇葩,是艺术陶瓷的一块瑰宝。绞胎瓷是瓷器中的一道奇观,它胎中带有花纹,釉色透明,花色斑驳,自然天成。有“表里如一”的美誉,北宋时已享有盛誉,重要窑址在焦作当阳峪。
绞胎艺术瓷是利用胎内的纹饰变化来装饰瓷器的艺术陶瓷种类,在陶瓷装饰中独树一帜。历史上,绞胎瓷也称为透花瓷,其各种纹饰由胎而生,表里如一,内外相通,一胎一面,不可复制。
绞胎瓷历史悠久,从唐代起开始烧制,宋代达到高峰,特别是当阳峪窑系生产的绞胎瓷产品,以剔花著称,绞胎取胜,风格独特,北宋时期就有达到:白如雪、红如朱、绿如翠、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花似锦、凝如脂、润如玉,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品。这就是中国历史名瓷――当阳峪绞胎瓷的综合评价。但宋“靖康之变”后烧制中断,绞胎瓷技艺失传。
绞胎瓷是唐宋经济文化发展和当时中华民族观念、民族心理、文化现象的反映。绞胎瓷的兴起、发展、昌盛和没落也正是焦作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记载。
古之山阳城,因“焦家的陶瓷作坊”而得名焦作,焦作有千年的陶瓷历史文化,是唐宋时期的瓷都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工业文明的地方,以当阳峪窑系为特征的南太行陶瓷产区久负盛名。当阳峪宋代瓷窑遗址现存有宋崇宁四年(1105年)《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记载了当年当阳峪窑业繁荣的盛况,特别是焦作当阳峪窑系用绞胎、绞釉、剔花技法装饰的瓷器,以剔花著称,绞胎取胜,其风格独树一帜,闻名于世界。目前,国内外博物馆中绞胎瓷器存世量仅60余件,焦作当阳峪宋代古窑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阳峪古瓷窑遗址”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阳峪地处豫北太行山的南麓,瓷土资源丰富,位于修武县西村乡,是北宋著名民窑的中心。由于窑址在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故又称作修武窑。据考证,此窑当创烧于唐五代,宋金是其鼎盛期。在豫西北太行山南麓700多公里浅山区的沟壑中,有一个庞大的古陶瓷窑群,当阳峪窑是整个窑群的中心。当时沿太行山,以当阳峪为中心向东、西、南三个方向250余平方公里有大小窑场上千余座,生产着不同种类、形式各异的陶瓷产品,形成了北宋时期规模最大的陶瓷生产区,其陶瓷制作工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绞胎陶瓷亦称“绞泥”、“搅胎瓷”、 “透花瓷”。绞胎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以前尚未出现,靖康之变后失传。
绞胎瓷器
来源: 浏览 3795 次
上一篇:东汉陶提筒
下一篇:宋代瓷器款识如何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