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鉴赏知识 > 宋代定窑怎么瓷器鉴定

宋代定窑怎么瓷器鉴定

来源:  浏览 3545

宋代定窑瓷器起源于唐代,以白瓷为主,在唐宋时期中国瓷器有南青北白之说,而白瓷指的就是定窑瓷器,可见宋代定窑瓷器在当时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宋代定窑瓷器窑址位子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
宋代定窑瓷器烧造技艺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度失传,直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得以恢复,那么宋代定窑怎么瓷器鉴定?
 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釉色洁白晶莹,很多积釉形状好似泪痕,被称为“蜡泪痕”,隐现着黄绿颜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宋代瓷器的晚期器物的特点是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从釉色鉴定宋代定窑瓷器 
定窑瓷器多为白胎,尤其宋代产品,几乎都是白瓷胎,胎质十分坚硬。这是因为原料中含氧化铝量较高。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谓的“象牙白”色。少数质差的釉为白中微闪灰黄。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状,因为施釉较薄,所以薄处能隐约看到胎色。在器物的折腰处可见积釉呈浅浅的黄绿色。积釉处气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
定窑白瓷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宋代时虽仍以烧造白瓷为主,但另兼烧黑釉、绿釉、酱釉及白釉剔花器,这些工艺导致了最后定窑瓷器会呈现偏白色、偏黄色、偏青色、偏紫色以及黑色如漆的特点。
从竹丝刷痕工艺上鉴定窑瓷器

  鉴定宋代定窑瓷器,断代的主要依据就是瓷器上要见“竹丝刷痕”。定窑瓷器古法的制胎工艺中,在胎半干之时,有用竹丝刷子旋修这一道工艺,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丝刷痕”。

从竹丝刷痕工艺上鉴定窑瓷器.jpg

宋代定窑瓷器鉴定技巧之泪痕
  宋代定窑白釉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所谓的“泪痕”。这是上釉过程中,釉浆流淌的痕迹,“泪痕”厚处均有明显的偏黄色。无论是正烧,还是覆烧,“泪痕”流向均是自上往下流淌。这是鉴定定窑瓷器尤其要仔细观察的重要特征。
瓷器的质感
任何文物都有时代的特征,宋代定窑瓷器有玉质感,特别是作为宫廷烧造的瓷品,更是必须要烧出玉质感的,这是宋代定窑瓷器的珍贵所在,也是鉴定宋代定窑瓷器的标准之一。
宋代定窑婴戏荷叶枕
定窑瓷器的地域鉴别
 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窑窑址在北方的定州,这是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宋室南迁之后,定窑工人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

上一篇:唐恭陵出土的各种颜色釉陶瓷

下一篇:宋代定窑瓷器经典器形碗

更多关于 宋代定窑怎么瓷器鉴定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