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鉴赏知识 > 唐之后各朝代瓷器底部特点(图片)

唐之后各朝代瓷器底部特点(图片)

来源:  浏览 23667

唐代之前的瓷器都是高古瓷,唐朝是中国从陶瓷到瓷器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唐代及唐代以前的陶瓷底部基本上都是平底,有麻纱底,线割底是现代仿品所有不具有的瓷器底部特征的。

唐代瓷器,不仅在做工工艺上有所发展,在釉面上也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利用玛瑙石制造瓷器釉,称之为:“玛瑙釉“。从上图可以看出,唐代瓷器采用平底的比较多,垫支烧、线刮底很明显。痕迹清澈。

唐代陶瓷底足图片如下图:

唐代陶瓷底足图片

 宋代瓷器的底足特点
宋代瓷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现时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很多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占大多数。宋代陶瓷窑以材料,工艺分很多瓷窑系,有时一个地区出现很多窑系,从生产性质而言,有官窑与民窑之分。以地域而言,受唐朝制瓷业影响,有“南青北白”之说,南方以越窑、龙泉窑、景德镇影青等青瓷为主,北方以邢窑、定窑等白瓷为主。宋代瓷器一方面具有因受其所在地区使用原材料的影响而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受当时的文化习俗、工艺水平制约而具有的共同性。瓷器底部修足时因各代工艺方法有异,就产生乳丁、跳刀、同心圆、旋挖痕的不同状况。
宋代瓷器的底足,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基本上都是底使釉了,其他窑如:龙泉窑、越窑、等等瓷器的底,基本上都是使釉,而北方窑、地方窑的瓷器,基本上底不使釉,如越窑瓷器的底:

宋代瓷器底足图片

元代瓷器的底足特点鉴赏
元代瓷器的底足,上面介绍的窑口外,我们主要来研究元代景德镇瓷器的底足,元代景德镇瓷器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足底:二元胎土,挖底留下挖痕,修足留有跑刀痕迹,火石红自然、散釉漂亮,做工一流。元代景德镇瓷器,基本上都是出口瓷器,在国内,大多使用的是地方窑瓷器,总之,元代瓷器的底足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采用的是挖底,修足,不上釉。乳突”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突起。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一直到崇祯才消失,这就是说“乳突”是明及明前古瓷的特征之一。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较为明显,而明初时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时底足内壁也有旋转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间隆起一脊梁。而在明正德时底足处往往有放射状的田螺纹。“棕眼”(针鼻孔),康熙时底釉处往往出现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无论大小都能从“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体。而光绪民国及现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较浅,从“棕眼”里一般看不到胎体。

“火石红”(窑红),明前由于胎土中含铁量高,加温时露胎处氧化成砖红,甚至羊肝色。明时已较淡,但明宣德时还常见火石红斑。直到清早期仍可见到火石红。

“湖米底”,见于明与明前砂底大盘,由于胎中含铁量高,烧后高温下要通风冷却,吹风的砂底处氧化成米饭烧焦似的片片的痕迹。

元代瓷器底足图片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元代瓷器的底足工艺,是必须具备图片中的特征的。


明代瓷器底足特点
        从明代中期,瓷器底足又有了新的突破,瓷器接底工艺一直到民国。什么叫做“接底“,就是一个瓷器的身子做好后,再将胎土做成一个带,接得瓷器的底上,成为底足,才后进行修边。   从明代宣德开始,到民国时期,瓷器的底足基本上都是接底,就是说:将胎泥制成带,接到瓷器底上,如图片:

 


明代洪武时期的瓷器底足与元代瓷器的底足,基本是一致的,到了永乐时期,瓷器的底足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鸡心底,也有一些玉碧底,由于这阶段就几十年,存世明朝的瓷器不是很多,所以,藏品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如图片:

玉璧底瓷器
清代瓷器的底足特点:
清代瓷器的底足,修边后,成为半圆形,现在我们称之为:“泥鳅背“。明代瓷器的底足修边后,还是平足底
敲底”,见于道光时钧红,由于其釉肥厚,流到底足处烧后与所垫物粘连在一起。为使其分开,只好人工敲开,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尽管如此,由于年代较长,所敲处一般胎色变深,且手感平滑。

 

“沾窑砂”,由于过去特定的烧窑工艺,往往盘碗底足沾有较粗的窑砂,如磁州窑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明清时不少盘碗等瓷器足内也沾有窑砂。

上一篇:明代红釉瓷器特点

下一篇:陶器和瓷器的区别有哪些

更多关于 唐之后各朝代瓷器底部特点(图片)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