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鉴赏知识 > 元代瓷器的发展演变

元代瓷器的发展演变

来源:  浏览 2996

元代(公元1271-1368年)瓷器的发展演变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元代注重对外贸易,外销瓷大量增加。北方瓷窑因战争等原因衰落了,但南方的龙泉窑与景德镇窑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大型器物增多,烧造技术也更加成熟。首先,景德镇窑在制瓷工艺上有所突破,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次配方"方法,提高了制胎原料的烧成温度,减少了器物变形,因而烧造出许多颇有气势的大型器,元代瓷器以硕大高挺称著。其次是青花,釉里红烧制成功,使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制的结合更趋成熟,使釉下彩瓷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最后是颜色釉的烧制成功,卵白釉、红釉和蓝釉的烧成,结束了元代以前瓷器釉色主要是仿玉类的局面。元代景德镇窑取得的成就,为明、清两代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瓷的出口
元代是中国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元代瓷器出土的数量读大大超过了宋代。输出的瓷器主要是中国东南沿海各瓷窑烧制的,除景德镇的青白瓷和龙泉窑的青瓷而外,浙江和福建地区的许多瓷窑烧造的青白瓷和仿龙泉窑也占了很大比重。元代后期,景德镇的青花瓷器也开始输往海外。据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当时中国瓷器输出的国家和地区已达五十几个,分属今天的日本、菲律宾、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孟加拉和伊朗等国。

 

 浮梁瓷局

元代至元十五年(公元278年)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主管瓷器的采办和瓷器的对外贸易。它在民窑产品中以"百中选一"或"千中选一"的原则抽选贡品,对其余产品则垄断其对外贸易。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建立的对瓷器外销进行管理的机构。


元代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

 

 卵白釉

是白卵石的一种。色白微青,恰似鹅卵色泽,故名卵白釉。元代景德镇湖田窑所创。卵白釉窑器上常书"枢"、"府"两字,是为元朝中央枢府密院所定烧,故又称"枢府瓷"。亦有在器物上书"太禧"或"福禄"字样或没有字铭的。卵白釉的釉为乳浊状,不甚透明。器物以碗、盘和高足杯为多,一般为小圈足。

 

 青花

瓷彩的一种,专指白地蓝花的彩色。青花系用钴料在瓷坯上描绘,然后施透明釉,放置高温中一次烧成。蓝花在釉下,属釉下彩。青花为元代景德镇窑所创制,而以明宣德年间的制品为佳。青花烧制的成功,在我国制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从此,刻花、划花和印花等装饰技法退居次要地位。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我国陶瓷器以青瓷为主的局面。明清两代,景德镇窑生产的青花瓷成为我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釉里红

瓷彩的一种。用铜红料在瓷坯上描绘花纹,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其红色图案在釉下,故属釉下彩。元代景德镇窑创制,明宣德年间官窑的釉里红较为成熟,以红鱼靶杯最负盛名。清雍正时烧制的釉里红最为成功,特别是青花和釉里红同在一器上的青花釉里红更为突出。

 

 多穆壶

器身如竹筒,商行窄下宽,圈足,上半截一侧出一圆管短流,向上曲伸,另一侧附曲形把手,壶顶略同僧帽,器身周围有两道凸弦纹装饰,系由满蒙少数民族盛贮乳汁的铜壶演化而来。元代创制,明、清两代仍有烧制,多为景德镇窑产品。 清康熙时,壶身上下塑有两个兽鼻系,用以穿绳。品种有青白釉、茶叶末描金和素三彩等

 


 蓝釉

是以天然钴土矿为著色剂烧制成的釉,呈色为蓝。由于天然钴土矿含有氧化铁和氧化锰,因此呈色古朴深沉。蓝釉有两种,低温蓝釉在唐三彩中就有出现,高温蓝釉则在元代创制。明、清以后蓝釉出现了更多品种,如酒蓝、天蓝等等。

 

 僧帽壶

短头,鼓腹,圈足,一侧自口沿至肩服部有一扁平柄,另一侧有流,呈鸭嘴形,顶部略如僧帽,故名。此系收外来影响的器型,有的上写阿拉伯文。元时景德镇窑创制,明、清时继续烧制。以明永乐和宣德年间烧制的红釉和甜白僧帽壶堪称名贵。

 

 法华(法花)彩

陶瓷釉色名,亦称"法华"及"法花",是在琉璃铀制作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新品种。创始于元朝,盛行于明时的山西晋南一带。制作方法是在器面饰以凸起的或堆贴的纹样,施以蓝、绿、紫釉料,入窑烧成。景德镇在明嘉靖前后开始用瓷胎仿制法华器。常见的器物有较大件的瓶、罐、钵等。

 

 觚

瓷觚出现在元代,口侈,腰细,身长,腹小,口和底部呈喇叭状,仿青铜觚式样。瓷觚作插花之用,故又称花觚,为景德镇产品。明、清时,除景德镇窑烧制外,龙泉、德化等窑也都烧制。主要品种有青花、五彩、古铜彩等。

上一篇:唐代瓷器的发展历史

下一篇:明代瓷器的发展演变

更多关于 元代瓷器的发展演变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