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长子刘充国未成年就入葬了,应该属于夭折的,因为陪葬物品都是小号的,而且还有青铜制作的动物玩具。虽然是人小,但是还是发现了一件铜制的刘充国印,对墓主人的确认提供了考古文物依据。
2018年1月份,西汉海昏侯墓园考古公布新进展,在实验室考古阶段,专家在海昏侯墓园五号墓中清理出一枚刻有“刘充国印”字样的铜印,结合此前刘贺墓中出土的木牍及《汉书》等文献记载,推断五号墓墓主身份为刘贺长子刘充国。下葬时未成年。墓中还发现多个玉饰件、玛瑙、水晶等宝石。其中,墓中的一件虎型青铜器件,数个微缩版青铜壶,考古专家预判为墓主人的玩具。
五号墓位于墓园北部,处在刘贺墓的正北方向,墓前有回廊形地面建筑遗迹。海昏侯墓葬文物保护及技术保障负责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存信在会上介绍说,印章出土位置在墓主人腰部的左侧,方寸大小,金属质地,龟纽。印上文字分布如下:左上为“刘”,右上为“充”,右下为“国”,左下为“印”。而刘充国是刘贺的长子。
据史料记载,从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开始,一共有四代海昏侯。公元前46年,汉元帝重封刘贺之子刘代宗为(第二代)海昏侯,即海昏釐侯。第三代海昏侯刘保世为海昏原侯。第四代海昏侯是刘会邑,新莽时期,海昏侯国被废除,东汉建立后,刘会邑恢复为海昏侯。
海昏侯都城(紫金城)的西面和南面附近的花骨墩、祠堂岗、墎墩、苏家山,基本确定分布着其他几代海昏侯的墓葬区。
紫金城东临赣江,北依鄱阳湖,平面呈曲尺形,分内城和外城。外城长约2037米、宽约1759米,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四面均有城门(水门),北面有“瓮城”,环绕城墙的护城河及城内水路畅通。内城长约438米、宽约281米,总面积约123078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位于外城东部,为宫殿区。内城在中部用城墙分隔为东、西两部分,有城门相通。东内城四面均有城门,西内城西门与外城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