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大墓是因为大井偶尔发现的古墓,在1923年中国考古还不完善,而文物私自被发掘者盗卖。郑公大墓的主人是谁?郑公大墓是一个春秋时期的国君大墓,墓主人可能是郑成公,或者郑简公。
郑公大墓考古发现
郑公大墓位于河南新郑,1923年8月,持续干旱让乡绅李锐心急如焚,决定在自家菜园打一口井,不料挖出了青铜器和青铜碎片,底下就是郑公大墓。
李锐挑出了几件比较完整的青铜器拿到古董店去卖,发了一笔横财,县里得知消息后派人制止他的行为,但李锐不听,冯玉祥将军部下靳云鹗立刻带兵去阻止,收缴了所有的青铜器,还花钱将卖出去的青铜器收了回来。
靳云鹗派人继续挖墓,出土了100多件青铜器,随后派人将挖掘出土的文物通通装车,武装押运到当时的开封,交给河南古物保存所收藏,即后来的河南博物院。
河南新郑,在春秋战国时期,郑韩两国先后在这里建都长达539年,短短500多年的时间,为新郑留下了大量的古文化遗迹!
考古工作者在这块古老的郑韩大地上揭开了一处沉睡2700多年的王陵,这就是曾雄霸中原的郑国国君陵墓!它的展出无疑为我们了解那段遥远而辉煌的历史时代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郑公大墓主墓室是由三椁两棺组成的,1,2,3是外椁,4,5是内棺,它是由五重棺椁组成,主墓室里所摆放的陪葬品是根据新郑南街李家楼郑公大墓的形式对这座墓进行了复原。郑公大墓陪葬的青铜器有威严凝重的食器、水器、酒器、乐器等庙堂礼器,也有纷繁多样的兵器、生产工具和车马器。这一件件一组组精美的郑国青铜器,不仅带有庄重、典雅的美,而且还带有怪异、神秘的美。它们是人间的统治者与神灵、祖先交接的神奇,是国家、政权和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华夏民族悠久历史的佐证。
郑公大墓墓主人是谁
1966年5月,为了弄清楚当年李家楼发掘郑公大墓的性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德保率考古队对原址进行了发掘清理。根据当时的文字记载:“挖掘古物之井穴计东西长约四丈,南北宽约三丈五尺。”又:“……墓穴深三丈,形椭圆,丹砂底,内有残骸三。”将其换算为公制,该墓长约13.3米,宽约11.66米,深10米。为了证实当时的记载,考古队将大墓重新挖开。在清理中他们看到,坑内填有五花土,坑底和填土当中,有被朱砂沾染的土块,朱砂是当初铺在墓底的。墓坑为椭圆形,东西长7米,南北宽6米,深7米,口大底小,呈锅底形。墓葬的形制大致与记载相符,只是墓穴的尺寸相去甚远,比当初的记载小了许多。在墓穴内西、南、北三面的墓壁上各有一形似半个方井似的遗迹,《图志》称其为隧。隧是一条通往上天的通道,用来使灵魂升天。这是春秋郑国高级贵族墓中特有的形式,这些井穴式的通道,往往在左右两侧或正面还留有上下的脚窝。墓圹的东壁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应该是1923年在盗掘的过程中受到了破坏。
据新郑彝器出土时的记载,在墓室东南、西北、西南三个角均有铜器出土,惟墓室东北角未出土铜器。为此,考古队在墓葬东北角外进行了密探,结果在大墓东北角发现一座南北长2.8米、东西宽1.7米的长方形竖穴土坑陪葬墓。经过发掘而知,墓内有棺椁各一重,但是因为盗扰严重,仅出土铜器4件、玉器3件,还有一些蚌器饰物。这座墓的出现,又提醒大家注意,这里究竟是一两座墓,还是一处墓葬群?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埋藏,比如车马陪葬坑等?为了彻底弄清楚这一带的情况,考古队对当年李锐居住的院内进行了全面的密探,共钻探3900平方米。探出墓葬12座,古井2眼,小型长方坑24个,夯土基址5处,由此足以证明郑公大墓不是孤单的一座,李家楼院内就是一处古墓群。
恰逢此时,山西侯马上马村发掘一批春秋大墓,所出青铜器和新郑李家楼大墓时代基本接近,出土器物相同,于是关于郑公大墓的年代问题再次引起争论。1965年,著名考古学家郭宝钧在他所著的《商周青铜群综合研究》中指出,李家楼青铜器在性质上非常接近上马村13号墓所出器物,所以郑公大墓的年代不可能早到春秋早期,因此其年代应从王国维之说。此后又不断有人通过其他考古发现,进一步证明“王子婴齐”确是楚令尹子重,而不是郭沫若所说的郑公子婴齐。因此李家楼大墓最有可能属于卒于公元前571年的郑成公,或者是卒于公元前566年的郑僖公,即在春秋中晚期之际。郭宝钧先生的《商周青铜群综合研究》,一直到1981年才面世,此时离郑公大墓发掘已相去半个世纪,然而有关的年代问题仍然存在分歧。
考古发现郑国国君陵墓郑公大墓
来源: 浏览 12483 次
下一篇:大汶口文化遗址
更多关于 考古发现郑国国君陵墓郑公大墓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