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濉溪临涣城址考古勘探及发掘又有新发现。2017 年1 月至4 月,为配合《濉溪县临涣城址城墙保护性修缮工程方案》的编制,需进一步确定临涣城墙及附属设施的性质, 了解城墙的墙体结构、建造方式、年代、保存状况等相关问题,从而为修缮方案的编制提供更加科学的基础资料,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濉溪县文物事业管理局对临涣城址城墙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古勘探,并在城垣现存的豁口处刮铲横截剖面,特别是对城墙东北角一处断面进行了解剖性发掘。
临涣城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西南约30 公里处的临涣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涣镇古称“铚”,多见于古文献记载。铚邑在春秋时期属于宋国,战国时属楚国,秦时置铚县,隶属于泗水郡,为区域性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临涣城址城墙略呈方形,南临浍河(古称涣水),其东、北、西三段基本保存完好,南城墙仅部分残存。城墙总长约5802 米,现高5~7 米不等,墙体系夯筑而成。城墙现有豁口12 处,凸出城墙外侧的台墩形遗迹8 处,城墙四个拐角有角楼基础,城外除南面系利用天然河道外,其余三面均存在护城河,总长达4.2 公里,宽5~10 米,部分河道淤塞。
临涣城址城墙的考古勘探
经过认真勘探,基本掌握了临涣城垣的形制结构及保存状况,确定了城垣四角有角楼并确定了角楼台基的范围,找到了城门的位置特别是了解了北城门的大体情况,8 处凸出城墙外侧的台墩形遗址被认定为城墙马面。基本确定城墙本体由城门、四角角楼(古时称城隅)、马面及城垣四部分组成。
城门 初步确定城墙南门基址位于南城墙中部偏东,西距西南角楼台基约841 米,城门宽度约15 米,城墙西门基址在西城墙中部偏南,城墙东门基址位于东城墙中部偏南,北城门基址位于北城墙中部略偏东位置的豁口处,西距西北角楼内边沿756米,东距东北角楼内边沿704 米,今022 县道从城门位置东侧穿城而过。经勘探北城门基址东西宽15 米,南北两端与城墙内外角平齐,门道内堆积层厚1.8 米,门道东、西两侧有残高0.7~1.0 米的城墙夯土,城门基址地面与城墙墙基地面在同一水平面。
四角角楼 城墙四角经勘探发现角楼,现以西北角楼为例介绍如下:西北角楼台基位于北城墙和西城墙交接处,台基自下而上分为三层,有三个明显的台阶。第一层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67.8 米,东西宽64米,高于现地面1.5~2.1 米,采用五花土夯筑而成,一层之下1.1~2.5 米皆有五花夯土分布;第二层在第一层上方中心偏南位置,平面略呈椭圆形,南北长53 米,东西宽39 米,高5.5 米,为五花土夯筑而成,地表见较多汉代板瓦及筒瓦残片;第三层在第二层上方中心位置,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南北长19.2 米,东西宽19.1 米,高2.95 米,为五花土夯筑而成,地表见汉代板瓦及筒瓦残片。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夯层结构相同,无明确边界,应同属城墙角楼台基的一部分。从掩埋于地下的夯土基础算起至第三层台阶顶部,角楼台基残高约10.5 米。另在台基东南拐角处,勘探发现一南北向长条形遗迹,长29 米,宽8.5米,呈斜坡状,上部被破坏严重,判断为当时上下角楼的坡道。
马面 临涣古城墙共发现8 座马面,普遍保存较差,主要位于城址东、西、南三面城墙外。其中西城墙发现马面4 座;东城墙发现3 座,从古城墙马面一般为对称式设置判断,东城墙南端残断部分应还有1 座马面,已被后期破坏;南城墙仅发现1 座马面,结合南城墙保存较差的现状,南城墙马面应不止1 座;北城墙未发现设置马面。现以2 号马面为例介绍如下:2 号马面位于东城墙中部,东北角楼向南约660 米处,在1 号马面的南侧,与1号马面间距64 米,平面呈“凸”字形,马面与城墙连为一体,内侧南北宽71 米,外侧南北宽63 米,向外凸出残长约18 米,残高1.5~7米。马面上部被后期人为破坏较多,保存状况一般。
城垣 为进一步了解临涣城址的城墙尺寸、墙体构造、建造方式、年代等状况,勘探队除了对城墙考古钻探外,还在城墙东西南北的豁口断面处分别刮铲剖面。从剖面堆积情况看,城垣横截面呈梯形,墙体为平地起夯,夯土层平均厚3.5 米以上,为人工多次夯筑而成。
临涣城址城墙东北角豁口断面的考古发掘
城墙地层堆积及夯筑过程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北城墙最东豁口的东侧断面开探沟T1,为南北方向,垂直于城墙走向,宽4 米,长40 米。T1 东壁地层堆积情况完全可以反映城墙堆积情况,地层可分25 层。从堆积情况看,城墙为平地堆土起建,最底部铺设一层灰白色的细淤泥土,土质致密坚硬、纯净,然后再层层夯筑。城墙共有三次较大的夯筑过程,其中以第一次为主。第一次夯筑为黄土及灰色淤泥土夯筑,土质致密纯净,底面宽30 余米,高近8 米。外侧呈斜坡状,内侧有平台;第二次夯筑集中于城墙外侧,内侧有少部分夯筑,顶部无夯,应为后期加固夯筑。夯土中含有少量砂石和板瓦残片;第三次夯筑亦集中于城墙外侧,内侧有少部分。夯土中含有较多砂礓及部分螺蛳壳、蚌壳等,夯土应该来源于护城河。第三次夯筑后,还存在有覆土现象。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及出土的遗物看,第二次、第三次夯筑年代不会早于西汉,第一次夯筑年代不晚于西汉。
发现的重要遗迹 城墙解剖发掘遗迹以夯层、夯面、夯窝为主,还发掘有3 座墓葬,1 处排水管。城墙主体为夯筑而成,夯层明显,夯层大多数在8~12 厘米之间,以平夯为主,少量夯面倾斜,夯面界限明显,夯面上有较多的夯窝。夯窝呈圆柱形,直径多为5~8厘米,深度0.6~1 厘米,底多为平底,密度较高。从夯窝分布规律看,多为3~5 个一组,错落分布。垂直于城墙走向发现排水管道,由12 节水管并接而成。水管圆筒形,为泥质灰陶,外饰有绳纹。每节长53 厘米,直径34 厘米。排水管道周围为夯土,其排水功能应与城墙的保护有较大关系,经勘察,这种排水管道还存在多处,应为城墙的附属设施。
城墙解剖发掘过程中还发现3 处墓葬,其中M1、M2 为打破城墙的清代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单人仰身直肢葬式,头部被陶质瓦片覆盖。随葬品有铜耳坠、双耳红釉瓷罐等。M3 为瓮棺葬,位于探沟南部,开口长100 厘米,宽40 厘米,葬具为泥质陶槽,上盖有绳纹瓦片,陶槽内残留少量头骨痕迹,无随葬品。推断为幼儿墓,年代不晚于汉代,可能与某种祭祀活动有关。
安徽濉溪临涣城址考古勘探及发掘重要发现
来源: 浏览 1604 次
更多关于 安徽濉溪临涣城址考古勘探及发掘重要发现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