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物是先民文化累积的重要遗产,在物竞天择的时空里,它一步一步地步向迟暮与风烛残年。保存与修复是文物维护领域里攸关成败的两项课题,套句人体医学上的口头禅,「有病治病,没病强身」,修复如果算是治病,保存应该就像强身,两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人在岁月的洪流里有生老病死,物在自然的摧逼下也无法幸免,如何能克服外在因素的影响,是十分冷僻而艰辛的专门科学,但它值得大家费心注意!
在古文物的世界里,摧枯拉朽的危险因子随时潜伏著,这些因子部分来自环境条件,部分出於人为因素,叫人防不胜防。保存科学受到重视以後,依文物材质的属性,分门别类,深入了解,再用科学方法,控制保存环境,摒除一切为害因子,古文物岌岌可危的生态,才得以控制下来。
为了让古文物老而弥坚,并延续其存世年限,保存科学的开发是刻不容缓的急事,也惟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才能遏止文物日积月累的疲态,重现青春的活力。
然则,什么是危害文物的因子呢?笼统地说,文物的有害因子约可分为自然与人为两大类。自然:就是存续在大自然界中,接触时易与文物产生各类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物质或介质。人为:顾名思义就是经由人体,甚或是附加设施对文物所产生的变化或影响。
自然的因素有很多,每一种都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存世文物的寿命,此其中,固然有些是正面的,但多半皆具负面效应。像空气中的水份,火山爆发的微尘,公害污染後的一氧化碳、铅、酮、醛、酚、氯化物、氰化物、硫氢化物、碳氢化合物…等等,经年累月,无孔不入地散布在文物周遭,对文物安全的威胁可想而知。再如阳光、地震、微菌、昆虫等生物或现象,对文物安全的挑战更具破坏力。
人为的因素也不少。人体的破坏诸如把玩时留下的汁渍、指痕,不当的处理、擦拭,无意的破损、破坏,都直接造成文物的重大伤害。其他如保存环境的附加设施造成温度、湿度的失当,即便是观赏时的照明设施,拍摄照片时的强烈灯光,都将给文物带来永劫不复的祸害。
保存条件说分明
文物的保存干头万绪,抽丝剥茧後,釜底抽薪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掌握各别因素,创造零缺点的保存空间。这虽然有些理想化,但是只要抓住方向,一步一脚印,效果必然可以预期。
理想的保存空间,大致有下述几个重要标竿,故不端简陋提供一般参考。
一、温度。不管是纤维材质、竹木材质、金属材质或是陶瓷玉石材质文物,温度的过与不及或急遽增减,都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比较可行的设置皆以摄氏二十度为理想,而且最好保持恒温,避免热涨冷缩效应出现。
二、湿度。湿度常来自空气中的水蒸气,但透过密闭空间的空调可予加湿或除湿,其设置依不同材质而变化,但理想状态应保持恒湿。容易腐蚀的金属材质文物,适合的相对湿度约在四十%以下;陶瓷玉石材质文物,适合的相对湿度约在五十%以下;纤维绢丝材质文物,适合的相对湿度约在五五%左右;竹木家具材质文物,适合的相对湿度则在五十至六十%之间。
三、照度。照度指的是展示或保存空间灯光的设置标准,理论上灯光对文物影响都是利空,但为了展示与观赏,金属材质和陶瓷玉石材质文物只要不超过三百勒克斯(Lux,照明度的国际单位)即无大碍。竹木家具材质文物则减半,不宜超过150靳克斯,纤维绢丝类材质文物最脆弱,照度应严格控制在50勒克斯以下,才不至於造成严重的老化现象。
四、微尘。微尘指的是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固态或液态粒子,主要成分有飞灰、放射性元素、盐份、公害污染盐等物。此类戕害因子无法设防,退而求其次的方法,就是净化与隔离,针对文物保存空间周遭持续、全面的监控和处理,不使文物接触到污染源。
五、幅射光源。太阳光与人工光源皆为电磁波,波长极短且具粒子性。尤其是在可见光之外的红外线与紫外线,对文物内部的分子结构,且有相当的破坏力,最明显的现象像纸张老化、颜料褪色等。经过测试,最简便的改善方式是在光源与文物之间,加装压克力材质隔板,避免光源直接照射即可达到九十%以上的效果。
对防患於未然的文物保存原则,仅能上述概括性的建议;以下将针对发生在已然的文物修复略陈浅见,尚祈不吝赐正。
微生物与熏蒸
一般的纸木质文物常遭微生物劣化,明显的症状是腐朽、变色、长霉,甚或是被昆虫咬破。这种既成的事实,若未能即时处理,其破坏将更彻底、更严重,终至无法复原。这类毁损的处理方式,比较进步的方法是用药剂加以熏蒸。所谓「熏蒸」即在密闭室中将药剂「气化」,以气化状态药剂对文物进行熏蒸。常用的药剂是环氧乙稀和溴化甲烷之混合剂。熏蒸温度可选在二十至三十度之间,时间则因温度的选择而不同,大约需要三十小时以上,若能减压投药效果更佳。
熏蒸法的主要优点是,以气态熏蒸,不需用手触摸,同时熏蒸剂挥发快速,渗透性也高,易达均衡浓度,杀菌效果最好,缺点则是过程比较繁琐。
铜器病与铜锈
铜器与湿酸的空间、水份或土壤接触後,就会起化学反应,在表面产生一层薄膜,这种「铜锈」一般呈深浅不一的蓝色或绿色,不过这种铜锈化性稳定,并具有保护作用,不会腐蚀器身。
另有一种具有腐蚀的铜锈,呈绿色粉末状,学名盐基式氯化铜,即俗称的「铜器病」。处理铜器病的方法很多,效果也不一致,常用的方法是氧化银法及BTA法两种。氧化银法,是以二十%的乙醇和氧化银混合,使成糊状物,先将病斑剔除,再填入此混合物,过程简单,惜效果不算太好。BTA法是用分子式C6H5N3的BTA溶在工业酒精中,制成三%的溶液,倒入真空乾燥器内、铜器病的患处要先用小探针剔去绿色粉末,再用甲苯和丙酮的混合液清洗後,置入BTA溶液中,抽成真空後经过约二十小时左右完成,复发的机率非常低,成效甚佳。
青铜器的修复
古青铜器由於长期深埋地底,或因墓穴塌陷、或遭土石挤压、或因地层变化,掘出土之後,常见断裂、破损或变形等现象,增加保管与展示的困难,故宜加以修复,防止散失与破坏。其修复步骤视破损状况略有不同,但流程大致如下:
一、整理。破损的青铜器在修复之前应详加审视,变形严重者使用工具恢复原状,再把破片以焊接或环氧树脂黏合固定。
二、制作缺片。一般破损较重的出土青铜器,难免有部分缺片遗失,其大者需以铜片冲打、切割制作代用片或翻模新铸缺片,同时再以焊或黏合方式固定在原器上。
三、修整花纹。俟原器轮廓完成後,再修整细部纹路,从相关和相对应的位置,尽可能把纹样勾勒出来,恢复原器之完整旧观。
四、润饰。文物修复虽不为鱼目混珠之图,但若为摆设或展示之用,外观的润饰就有其必要性。所以,铜器文物修复的最後步骤就是外观润饰,必要时以假锈为之,增加视觉上的完整性。
陶瓷器的修复
陶瓷器坚实易碎,故出土的陶瓷类文物破损在所难免,若经适当修复,重现旧时丰彩,对文物的传承而言,确有其正面意义。一般的修复程序,概分以下四个阶段。
一、清理。每个瓷片均以适当清洁液或溶剂处理乾净,再用清水浸泡乾净,移入定温箱中烘乾。此步骤若未落实,黏合时会留下污痕。
二、接合。此过程先拼接再黏合。拼接是从破片中先找出黏合的位置,由较易辨识的底部或口缘开始,把原器的形状拼接起来。黏合则自底部开始,拆下小部分相关瓷片,陆续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务使其完全密合及平整
三、缺片制作。缺片极小者,以高岭土混合在树脂中填入空隙中即可。缺片较大者,则需采用印模胶或矽树脂(silicone)制作缺片,俟修整妥当後,再黏接於缺口处。
四、釉色处理。釉色是陶瓷修复中最困难,也最重要的一个步骤,通常将非水溶性颜料调入烧付素中,使成稀薄之液状再用小号喷枪喷在器表,或用毛笔勾画,迄全部完成後,再移入定温箱中烘烤即成。
古文物的保存与修复知识
来源: 浏览 2134 次
更多关于 古文物的保存与修复知识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