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一位渔夫在印度尼西亚的勿里洞外海潜水捕捞海参时发现了一堆陶器。随后,一家德国打捞公司闻讯而来,在证实这是一艘沉没古船并命名为“黑石号”后,立即于1998年开始了持续近一年的打捞。 考古发现了带有唐代“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826年)铭文的瓷碗、完好无损的唐代青花瓷盘、罕见的唐代专贡皇室的“江心镜”、唐代皇家大盈库所拨器具以及唐代长沙窑的50000余件瓷器等。再结合其他器物考证,专家最终确定了沉船年代为9世纪上半叶。而船上载满中国陶瓷、沉没于印尼水域的事实,则证实了中国在唐代就与印度洋西边的中东诸国存在了直接的海运贸易,也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直接证据。
从“黑石号”沉船上打捞起的八棱胡人伎乐金杯——杯面上的舞伎长发飞扬,有胡人之貌。这是在中国境外发现的最重要的唐代金器之一。
从“黑石号”沉船上打捞起的“卍”字符金碟。
从“黑石号”沉船上打捞起的白釉绿彩鱼底吸杯.png
黑石号沉船之谜
“黑石号”上的这只碗,来自中国唐代的长沙窑。有人说,就是因为这只碗,导致了“黑石号”的不幸沉没。
这只碗的图案非常特别,碗中心绘有一条凶恶的摩羯鱼,摩羯鱼的尾部隐藏在一片深褐色釉色之中,鱼头却凶猛地撞向一条尖头尖尾的阿拉伯帆船。摩羯鱼,是佛教中的神鱼,它龙首鱼身,在大海中可吞噬一切。图案中摩羯鱼要撞翻的那条船,正是一条与“黑石号”非常相似的阿拉伯帆船。
看到这惊人的巧合,不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莫非冥冥之中,就有这么一只神秘而诡异的碗,注定了“黑石号”葬身海底的悲惨命运?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解释,说佛教故事中不孝人物的典型代表弥兰,乘坐在这条船上,所以佛祖就派摩羯鱼去把这条船撞翻,然后把弥兰抓到地狱里去受苦。按照这个解释,摩羯鱼便成了惩恶扬善的化身,事实真的如此吗?
专家说,摩羯鱼一般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被人们拿来作为纹饰,希望借此得到恩惠和保护。在“黑石号”上的长沙窑碗中,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摩羯鱼纹饰。
然而像这样既绘有摩羯鱼、又绘有阿拉伯船的碗,“黑石号”上仅此一只。让人们好奇的是,不只是鱼和船的古怪构图,还有碗中遮盖了鱼尾的一大片褐色釉,是故意为之,还是烧造时工匠的意外失手?
有人说,那一大片褐色釉,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表示摩羯鱼是从一个神秘的未知世界突然出现;也有人说,大片的褐色釉,是制作过程中的失误。长沙窑碗一般都会在碗边上涂四个半月形釉,它们与圆形的碗边组合起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这只碗之所以出现大片褐釉,是因为在碗边涂半月形釉时,工匠手一滑,釉上得多了,就形成了现在的效果。
不论是故意为之,还是意外失手,这一大片遮盖了鱼尾的褐色釉,总归是让人看着不舒服。所以就有人说了,都是因为这只诡异的碗,“黑石号”才遭遇不测葬身海底了。当然,这也就是一种戏说,专家们总不会把“黑石号”沉船的原因,归结到一只碗上。
“黑石号”沉没的地方,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下端一个叫勿里洞的小岛附近,沉船的位置大概距海面17米。那里遍布着大块的黑色礁石,就在离沉船大概150米的地方,专家发现了一块很大的黑色礁石。由此,专家猜测,船可能是撞到了黑色礁石,由此,专家在发现之初,就把它定名为“黑石号”。
唐代时,阿拉伯商船虽然已经学会利用季风,驾着没有引擎的帆船进行远洋航行。然而,在没有指南针的唐代,远洋航行危险重重,风暴、迷失方向,或是撞上暗礁,都可能令阿拉伯商船遭到灭顶之灾。
在指南针发明之前,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北极星来辨别方向,当时的阿拉伯人也是通过传统仪器测量北极星和其他星座的位置,来推算船只的地理位置。有经验的阿拉伯航海家,会用钩子钩取海泥,根据海泥的颜色来判断航行的地点;也有人根据航海图,寻找陆地和岛屿之间的标识物来识别航线。然而,这种方法遇到风暴或天气不好时,就会因为辨识不出航线而遭遇不测。
对比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专家发现,出现在勿里洞岛附近的“黑石号”,已经偏离了阿拉伯商船惯常的航线。也许,正是因为偏离了航线,“黑石号”才迷失方向,误打误撞行驶到一个遍布暗礁的海域,不幸撞上了黑石礁。
如果“黑石号”是因为撞上黑石礁而沉没,那它的厄运就只能是天灾了。然而,也有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黑石号”沉没的原因,没那么简单,天灾的背后,应该还有鲜为人知的“人祸”。
这里是印度尼西亚的巴莱镑(Palembang),中文也称为巨港或旧港,古代室利佛逝王国的发源地。位于穆希河(Musi River)边的室利佛逝,是唐朝时期的一个海上贸易强国,宋代时称为三佛齐。这里是距离“黑石号”沉没的地方最近的一个港口。如果不出意外,“黑石号”自广州返航后,将要停靠的第二大港,便是这里。
“黑石号”上的瓷器和珍宝,已经被打捞出水,在新加坡得到了妥善保管和珍藏。船上60000多件文物基本上都是中国制造,其中大部分是瓷器,另外还有数十件精美的金银器和铜镜。由此,人们不禁猜测,“黑石号”会不会是一艘中国船只?
遗憾的是,它并不是一艘中国船只,而是一艘阿拉伯人制造的帆船。它尖头尖尾,桅杆上挂着正方形的风帆,船上没有引擎,全靠自然风力在海上航行。这种帆船的奇特之处,在于整个船体不使用一根铁钉,而是用椰壳纤维搓成的绳子缝合而成。
据记载,住在波斯湾地区的阿拉伯人,是中世纪最为活跃的商人群体之一,早在公元七世纪,他们就掌握了季候风的规律,靠着风力推动,驾驶着三角帆船从阿拉伯半岛出发,向东到马来半岛、东南亚,甚至中国进行贸易活动。随着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阿拉伯人更是频繁驾船来到中国,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贸易主角,而“黑石号”就是其中的商船之一。
考古专家说,波斯湾地区很可能是“黑石号”的出发地,之后往中国方向出发,沿途可能到达泰国、越南,然后到达广州。当时的广州,是东方第一大港,也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大港。“黑石号”上运载的大部分商品在这里卖掉,然后买进大批中国货物,其中主要是陶瓷。从“黑石号”上发现的大量扬州货物可以推测,船只从广州继续北上,最北到达扬州,在扬州补货后,重新回到广州。
现在看来,“黑石号”在扬州购入的最珍贵的商品,就要数三件唐青花盘了。专家说,这三件唐青花盘,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完整青花瓷。它的出现,将打破“元青花是中国最早青花瓷”的传统认识,把中国青花瓷的历史提前了数百年。
有专家认为,“黑石号”也有可能遇到了海盗。因为在室利佛逝附近,从爪哇一直到马六甲这一带,一直是海盗出没很严重的地方,在中国的史书里面,西汉书、外国传都可以看到,中国人到达这里,很害怕的一件事情就是遇到海盗。所以有可能“黑石号”在这里遇到了海盗,所以发生了战争,结果两边对抗,最后沉没。
有趣的是,海盗频繁出没的室利佛逝王国,却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地方。这里的国王和百姓都崇尚佛教,浓厚的佛教氛围,吸引了许多中国和尚来到此地学习印度梵文,把这里作为前往印度留学的前站。
中国东晋时期的法显和尚,是第一个到达室利佛逝的中国和尚。继法显之后,唐代的义净和尚,于公元671年也来到这里学习印度语,为留学印度做准备。自印度取经归来,义净仍旧回到这里,在室利佛逝国王的资助下翻译佛经,在穆希河边一住就是十年。
佛教发达的室利佛逝王国,也有它让人害怕的一面。据唐代著作记载,室利佛逝的西北方,“国人甚暴”,海上的船只经过此地都很害怕。至于害怕的原因,宋代的《诸藩志》给出了答案。书上说,室利佛逝港口很发达,外国船只来了,室利佛逝的船只就出去跟踪,看到船只没有进港,就会采取行动,以武力强迫船只进港。
室利佛逝王国为了促进贸易,往往采取强迫手段,强制过往船只入港进行贸易。每当有外国船只经过时,室利佛逝就会派出强大的武装船只进行跟踪监视,一旦发现船只没有入港交易,就会向这些船只发起可怕的进攻。
按照惯例,作为阿拉伯商船的“黑石号”上,应该装备有武装人员和武器,幸运的话,还会带有信鸽相互传递信息。这些装备对付少数海盗,应该不成问题,但要是遇上室利佛逝强大的海军,恐怕就在劫难逃了。从沉没的情形推测,“黑石号”并未做任何抵抗,就慌忙逃路了,仓促之中闯入了暗礁丛生的勿里洞岛海域,就这样不幸撞上了黑石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