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县热水乡的血渭草场上有一条察汗乌苏河,这条河把血渭草场分成南北两部分,1982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在察汗乌苏河南北两岸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唐代吐蕃古墓群,考古发掘工作从那时起开始。
都兰唐代吐蕃贵族墓葬群级别很高,是吐蕃古墓中最惊人的发现,它也是所有古墓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墓葬,墓葬的考古发现对研究吐蕃文明史、古代东西方商贸、文化交流均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令人震撼的“血渭一号大墓”考古
“血渭一号大墓”在血渭草场察汗乌苏河北岸,大墓依山傍水,有高原“金字塔”之称。东西两面各有山峦向墓旁延伸,两山交汇处有一巨石,形似鸟首,两面的大山浑似鸟翼展开,正面眺望,犹如一只展翅雄鹰,以双翅护墓。大墓透出一种神秘深邃的气氛。
大墓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高约30米,系人工筑成的小山包,墓室之上棚盖巨大柏树圆木10多层,大墓南侧有殉马坑5条,出土殉马骨骼87具;另有殉牛坑、殉犬坑多处。出土的文物有:
织锦袜、皮靴、金银器、漆器、陶器、木碗、木碟、木鸟兽、罗马金币、波斯银币和一批绵、绫、绢、缂、丝等丝绸织品。其中有一件织有波斯萨珊王朝所使用的婆罗文体“伟大的光荣的王中之王……”字体的织锦,据考证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一件,被确证为8世纪波斯锦。是稀世珍品。
热水一号大墓(东经36°10′67〃,北纬98°17′19〃,海拔3436.62 m),北依血渭山脚,南临察汗乌苏河。墓葬封土平面和立面均为梯形,叠压在下层自然山体形成的梯形平台之上。其北部与自然山岩相连,南部凸出山外,南宽北窄,封土南北长58米,南面宽65米,北面宽55米,高12米;下层平台南面宽160米,北面最窄60米,从上层封堆顶部到南面地平面高达35米。封土由黄土、灰沙石、砾石、巨石等堆积而成,底部由三层石砌围墙构成,每层高约1米,宽约3米,其上是泥石夯层,以及砂石夯层、夯土层等。从上到下每隔1米左右,便有一层平铺的穿木,环绕封土四周整齐排列。从封土顶向下4.5米深处有一座长方形的动物殉葬坑(5.80×4.80×2.25米),四周用石块围砌,墓口上铺大柏木数根,其内埋葬有牛、羊、狗、鹿、马等70余个动物个体。墓室位于封土下11.5米深处,位于封土中心,建在下层的梯形平台之上,平面呈十字形,东西长21米,南北长18.5米,由墓道、墓门、回廊、东室、西室、中室和南室组成。墓道向北,为长方形竖穴式,有封石、照壁和盖木。中室为木椁室,其他各室均为石室。从考古发掘来看,此墓早期被盗并经火焚。中室出土大量丝织物残片,除用于衣饰外,多见用于幡上加有边饰的残片;东室内有大量牛、羊、马骨和木制食器;西室内除了残木件外,发现有大量小麦粒;南室内以木残件居多,各室均未见人骨。
大墓南面平地上有排列规则的动物殉葬遗迹。5条殉葬沟居中,东西向横列,殉完整的马87匹。其东西两侧共有27个圆形殉葬坑,13座殉牛头、牛蹄,8座殉完整的狗,另有巨石以及砸碎的镀金银器残片。整个分布范围长约30米,宽50余米。
热水一号大墓的形制结构、附属遗迹以及整个热水墓群的空间分布,都与西藏地区的吐蕃墓葬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例如封土的结构为土石混筑,插有杂木,基础为梯形石砌围墙;墓前有动物殉葬坑,殉葬坑的形状、位置、排列方式以及殉葬动物也基本上相同;墓侧有建筑遗迹;从墓地的空间布局来看,墓地均以一座大型墓为中心,周围分布中、小型墓葬,大墓建于墓地中的最高位置,中小型墓葬排列在其周围稍低的地方。其中一些显著特征在汉文文献记载中也有所反映。
热水一号大墓除了在文化面貌上表现出与西藏地区吐蕃墓的高度一致性,在墓葬的规模和级别上也与琼结吐蕃王陵和其它吐蕃高级贵族墓葬相互参照。表一和表二分别将热水一号大墓的形制和规格与同时期的吐蕃王陵以及部分可以初步推测身份的吐蕃高级贵族墓地进行了比较,包括列山M2,吉堆M1,都兰99DRNM1和99DRNM3。从图表中罗列的数据可以看出,如果将热水一号大墓的下层平台包括在内,其规模与同时期吐蕃王陵相当;如果仅从上层的封土来看,则与其他地区如列山墓地的最大型墓葬接近。这可能暗示了一种介于吐蕃王陵和最高级贵族之间的一种社会等级。此外,其殉葬动物的数量也能大致反映出墓主人的社会地位,据敦煌古藏文文书P. T. 1287《赞普传记》的记载,松赞干布与韦氏一族兄子七人盟誓,松赞干布发誓云:
“义策忠贞不二,你死后,我为你营葬,杀马百匹以行粮,……”,这里“杀马百匹”虽极言其多,但也可以看出韦氏作为苏毗豪族首领的殉牲标准。
热水一号大墓殉完整的马87匹,又有大量其他动物骨殖,基本与这一规格相符。其墓室也是迄今为止所发掘的吐蕃墓葬中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出土物也最为丰富。这些特征都表明热水一号大墓应属于整个青海地区规格最高的一座吐蕃墓葬。
根据对青藏高原吐蕃时期大中型墓葬的观察,其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
其一为地表起封堆,在封土堆正中建墓室,墓室建于地表上或者略低于地表,该种封堆平面多为方形;
另一种为地表起封堆,在封土正中向下深挖成竖穴,再修建墓室,封堆有方形和圆形。
热水一号大墓应该属于前者,其封土所在的下层平台应该是经过修整的自然山体,而真正的墓葬是在上层封土范围之内。这种墓葬的选址和修建情况,在琼结藏王陵中也有相同的例子。藏王陵西陵区的5号和6号墓葬,就是建于经过修整的自然山体之上,其中5号墓下方山体修整痕迹甚为明显,沿着山体四周和表面,有人工修建石墙围护和加固,对墓葬平台形成保护墙。根据藏文文献中诸王陵相对位置的勘定,该陵应该属于都松芒波杰(676-704)之陵,而“陵墓有围墙环绕,据说是霍尔人(Hor)所筑” ,也与实际情况相符,这是吐蕃王陵中唯一可见有围墙者,其形制也是在山顶平台上修建梯形封土。
由于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所修建,似可与热水一号大墓的相同形制相联系,而且两者在时代上也是相互吻合的。
热水一号大墓的十字形墓室结构应该是继承了吐蕃早期高规格墓葬的特征。根据藏文文献《五部遗教》的记载,在松赞干布的祖父达日年色统治时期(6世纪),在雍布拉康山顶宫殿一侧有一座吐蕃“珍宝墓”,结构为五格,为木石构建,包括封石、甬道、阶梯、墓门、中室及侧室,该墓葬属于与雍布拉康宫殿密切相关的吐蕃早期墓葬,后来成为13位藏王的藏宝之所,根据丹麦学者哈尔博士对其结构的复原,其总体形制与热水一号大墓比较接近。
琼结藏王陵虽未经发掘,但根据一些文献记载,也可对其墓葬内部结构进行大致的推测。文献记载松赞干布的“墓作方形中网格……并闻其内有五殿,四方墓形自此始”,“在陵内建神殿五座,其外封(土)如山”。其平面结构应该与热水一号大墓相似。
所谓“墓作方形中网格”,应为封土内部石砌结构,与热水一号大墓的梯形石砌围墙及封土中的长方形殉葬坑相呼应。这类结构,在已经发掘的吐蕃时期大中型墓葬中屡见不鲜。
由于都兰接近汉地,其丧葬习俗也表现出不少与西藏地区吐蕃墓葬不同的方面,其中最为明显的差别就是较多地使用木质葬具:热水一号大墓中室用长方木叠砌而成,而其他陪葬墓中也在木石结构墓内部,用柏木圆木搭建成椁,有的椁内又用柏木板拼为四方形棺,而西藏境内的吐蕃墓基本不见葬具。这可能是青海接近汉地、比西藏地区更多地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所致,或是因于自然环境的差异。
热水墓地出土的古藏文简牍以及绘有典型吐蕃人形象(尤其是服饰和赭面特征)的木板画,都说明了该墓地具有明显的吐蕃文化特征。
至于墓主人具体是吐蕃人还是吐蕃化的吐谷浑人,则需要根据墓葬情况来进一步确认。
都兰热水墓地是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所见最大最集中的7至8世纪吐蕃墓地,热水一号大墓是该墓群乃至整个青海地区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接近王陵级别的墓葬。
根据墓葬中出土的金银器、丝织物与其他地区有明确纪年的器物的比对,我们可以大致将该墓葬的年代确定为7、8世纪之交,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初唐时期。
这种将青藏高原与其他地区出土物进行比对而断代的基础,是这一时期通过唐蕃古道和青海丝绸之路的汉藏文化的广泛交流。交通的开拓以及唐文化的强大辐射力,使得汉地的器物制度和思想观念输入到该地区不用花费太久的时间。
都兰热水墓地应该是以吐谷浑王室和贵族为主体,并有吐蕃中央政府派驻吐谷浑地区(青海节度衙)的高级官员陪葬的吐蕃时期墓地,其呈现的也主要是吐蕃文化的特征。
从热水一号大墓封土和墓室的结构和规模来看,都与吐蕃赞普王陵比较接近,而高于吐蕃大论和其他高级贵族的墓葬,这与文献记载中吐谷浑邦国小王在吐蕃官僚体系中的地位也是相符的。
吐谷浑小王是吐蕃王室姻亲,同时在吐蕃的对内管理和对外战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汉藏文献记载来看,吐蕃中央政府派驻东线战场的最高军政首领,都没有可能埋葬在吐谷浑境内,或者即便埋葬在该地,其规模也会小于吐谷浑王陵。
参照敦煌古藏文写卷的记载,薨于694年的坌达延墀松可作为热水一号大墓墓主人的可能人选,他大概是吐蕃吞并吐谷浑后册封的首位吐谷浑王,689年娶吐蕃公主墀邦为妻,其子为下任吐谷浑王坌达延赞松。
不论是热水一号大墓还是文献记载,都反映出吐谷浑邦国在吐蕃王国中的地位,这不仅体现了吐谷浑在被征服前自身的强大,同时也可能反映了7世纪末期吐蕃在向唐朝和西域扩张的过程中日益倚重吐谷浑王室的政治策略。
都兰热水血渭察罕乌苏河南岸四座墓主人的族属
1999 年7 月至9 月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都兰县热水察汗乌苏河南岸的墓葬群中的四座墓进行了发掘。
2005 年1 月,正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发掘报告 《都兰吐蕃墓》(下简称《报告》)。
热水血渭南岸发掘的墓葬,集中分布在一山谷两侧的山脚下,自西向东依次 编 号 为 四 号 墓 (99DRNM4 )、一 号 墓 (99DRNM1 )、三 号 墓 (99DRNM3 )和 二 号 墓(99DRNM4)。
都兰热水南岸墓地全景 (采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都兰吐蕃墓》图版二。)
《报告》分别详细记述每一墓发掘情况、墓葬形制、结构及出土文物;最后,在“相关的几个问题” (第六章)中,专门讨论了墓葬的 “年代与族属”,结论是:
“从出土物如丝织品的技法及纹样,陶器、古藏文的字体等方面来看,这两组墓葬的年代应当相仿,大约在八世纪中期”。
《报告》还根据一号墓出土的、经著名藏学家王尧教授所释解的古藏文简牍(RB115. ki22)所记墓主人为 “尚思结桑”名“甲贡”,认为一号墓主人的族属无疑是吐蕃外戚。
又 “从 99DRNM1 (一号墓)和 99DRNM3 (三号墓)的比较来看,似亦可断定99DRNM3 墓主人的族属也应如此”。
《报告》还引附录四 《青海省都兰县唐代吐蕃墓葬人骨线粒体 DNA 研究》的结果,测定墓主人 “属于现代藏族人种”。
即是说,从人种上看,墓葬主人的族属也是现代藏族的前身----吐蕃贵族。
1999年7月,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都兰血渭草场察汗乌苏河南岸发掘了四座大中型唐代的吐蕃墓葬。这是对都兰吐蕃墓葬的最重要的一次科学考古发掘。
这次联合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古藏文木简牍、石刻碑铭的发现,为大墓及墓主人身份的定性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北大考古文博院教授齐东方、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尧、兰州大学教授宗喀·漾正冈布分别对古藏文木简牍、碑铭进行了学术释读;
国内外知名考古专家对墓葬的人骨、墓室之上棚盖柏树圆木进行墓葬人骨线粒体DNA测定及树木年轮测定,得出了明确的结论——都兰热水乡古墓群等级较高,年代大约在八世纪中期,属唐代吐蕃贵族墓葬群。
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南边缘、青海湖西南部的青海省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汉代之前一直属于羌人的活动区域,其创造的诺木洪文化从青铜时代晚期可能一直延续到了汉代。虽然在青海湖以东发现不少与中原地区类似的典型汉代遗存,但在包括都兰在内的柴达木盆地地区,却丝毫不见汉文化的踪迹,说明该地区的文化演进在汉代及其以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南北朝到隋唐初期(5世纪到7世纪上半叶),这里成为西迁的慕容鲜卑建立的吐谷浑王国的统治范围,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权存在了350余年,为青藏高原北部丝绸之路的开拓和经营,以及古代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贡献。也正因如此,汉文文献首次提到都兰及临近地区。
7世纪下半叶,吐谷浑为新兴的吐蕃王国所吞并,此后作为吐蕃统领下的一个邦国,一直存续到9世纪中期吐蕃衰亡。
以663年吐蕃灭吐谷浑为界,该地区的历史可分为吐谷浑王国时期和吐谷浑邦国时期(即吐蕃统治时期)两个阶段,这两个时期都在以柴达木盆地为中心的区域留下了较为丰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它们在文化面貌上也显示出了较大的差别。
热水墓地是吐蕃统治时期吐谷浑邦国的最重要的一处文化遗存,也是青藏高原北部吐蕃墓葬最为集中的地区。它位于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东南约10公里的热水沟,分布于察汗乌苏河两岸,北岸有160余座,以热水一号大墓(又名血渭一号大墓)为中心沿山麓向两翼呈长条状分布,自西到东延伸约3公里。南岸墓地与热水一号大墓隔河相对,有墓葬30余座,1999年发掘了其中较大的4座。
热水一号大墓是该墓地乃至整个青海地区规模最大的吐蕃时期墓葬,也是整个墓地的制高点和分布中心,1982-1985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及其附属遗迹进行了发掘,根据对墓葬结构和出土遗物的分析,发掘者初步认定它是一座8世纪中期或稍晚的大型吐蕃墓葬,并将其比定为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邦国的遗存,属于吐蕃文化的一个区域类型,墓主人应该是吐谷浑邦国的国王。有人认为是吐蕃派驻吐谷浑地区的高级军政官员,有的学者则持更谨慎态度,认为它属于吐蕃贵族墓葬。
【考古发现】都兰唐代吐蕃贵族墓葬群
来源: 浏览 6179 次
更多关于 【考古发现】都兰唐代吐蕃贵族墓葬群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