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行的规矩是明规则中国古代商业中有一个精彩的词,叫“买卖”是双方行为的总和在古董行里依然是这样说买卖双方看似是对立的实际上它是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古董行其实也是一种买卖。只不过是由于古玩行的技术门槛偏高在外行人看来它多了一层神秘而已。
在晚清民国时期,去逛古玩店都是文化人,比如北京的琉璃厂就是晚清古董古玩和文物的聚集地,那里的古玩是有身份的人才能购买起的,过去进古玩店的人都比较有礼貌,进门就一定要懂礼貌,各种古玩都放好了,您来看古玩一定不要手递手,要从桌子上拿起来,比如有一个带盖的瓷器盖碗,那这盖一定要搁到一边防止你拿的时候脱落。如果手递手的话,万一摔坏了,谁也说不清楚,这就是古玩城的规矩。
古玩术语玩儿家
玩儿主体现的就是玩儿。比如古玩界叫玩儿家,玩儿主在某些特定的人物或场合会成为褒义词,比如王世襄先生,行业内就有人背后称他“可是个老玩儿主”,言外之意不是一般人。至于王朔笔下的玩主改为“顽主”,我估计他查了字典,字典对“顽”字解释有四层含义,1、愚钝,冥顽不化;2、不动摇,顽固,负隅顽抗;3、淘气,顽皮;4、同“玩”。
古玩术语包浆
包浆过去是老古玩行的专业术语,包浆一词出自清代古玩商之口,《儒林外史》就有描述。包浆最初指软性材料,比如说纸,观察一幅旧画,我就听老先生们讲,包浆旧,一望便知。此时的包浆来自于旧时洗衣后的上浆,棉质衣服旧了特挼(ruá),洗后上浆是为了挺括,现在没人浆衣服了,理解起来就费点儿劲。
后来,包浆开始延伸,先是竹木牙角这类硬中带软的材料,这类材料做东西放久了会形成一层氧化保护膜,时间越久色泽越美,所以包浆又有酸者称之“宝浆”,称“宝浆”者看不上称“包浆”者,嫌发音不雅。再后来,包浆又传染至金属玉石等最硬材料上,由于这类材料很难自然生成包浆,人为帮忙出包浆时称之为“盘”。
包浆对文物欣赏有一种难言的美,文人雅士历来津津乐道。于是假包浆大行其道,人为地加速包浆的形成,但敏锐者一眼可以辨出真假包浆,假者就不排除作赝的嫌疑。但亦有例外,老家具使用过度,斑驳沧桑,有人心里不接受,剥皮去壳,然后又蛇足上盘,真真假假之中,就有了古玩界的江湖。
古玩术语盘
盘手串对现在的人来说太熟悉不过了,这两年由于文玩小件风靡,盘被好事者分为“文盘”、“武盘”,听着就知前者文明些,后者生猛些,这类文武大可不必分清,本来也分不清,人文则文,人武则武,与东西不相干。
盘”在古玩界也是术语,辞典上查不到的。《说文解字》盘就器皿,引伸它义七八种都是后来的事情,由圆形器皿本身,引至类似的东西(如磨盘),再引申回旋缠绕(如盘旋),再引申仔细追究(如盘查),等等等等,但凡此种种,就是没有古玩界所说的“盘”。
此盘非彼盘,大致是讲古玩在手中把玩之际,将其变得莹润可人,因此盘玉为第一,盘木为第二,其它就随主人意了。可以把玩的器物经过“盘”,除了莹润之外,更多了一层亲近,这层亲近的文化含义丰富,让东西显得细腻熟旧,也算是另一种“包浆”。
但此种包浆与自然形成的包浆有所不同,视觉上有差异,敏锐者一望便知,迟钝者反复观察也如坠五里雾中。盘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最细腻最耐心的打磨。过去工匠制做文玩,打磨耗去大部分时间,故有三分做七分磨之说。玩主如嫌磨工还不细,就自己准备一个小口袋,依次放入荞麦皮,谷糠,细麸,甚至棒子面,层层递进,直至宝光四射才算心满意足。清朝的遗老遗少就是这么游手好闲过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