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收藏动态 > 【考古发现】山西稷山县马村砖雕金墓

【考古发现】山西稷山县马村砖雕金墓

来源:  浏览 4951

马村砖雕金墓是宋金时期的砖雕墓葬,是段氏家族墓葬,1953年马家村村民段氏兄弟初次发现,1973年后开始考古发掘马村砖雕金墓。马村砖雕金墓是四合院结构的古代墓葬,马村共考古发现了14座宋金砖雕墓群因此有北京有个十三陵,稷山有个十四陵的说法。
 马村砖雕金墓位于山西省稷山县城西4公里的马村,1979年因14座砖雕墓的发现,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闻名于世。2001年,马村砖雕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村砖雕金墓的《段楫预修墓记》记载了有段先,上祖先,嫡字讳先的字样,说明了墓主人是段氏家族墓葬群。


稷山段氏药膳世家历经唐、宋、金三个朝代,持续兴盛了300多年,段家世世代代珍藏着两块方砖,砖上刻有着:“据父传曰:上祖先,嫡字讳先,箸(著)有贯通食补方一册,上行宋太宗年间,救人济世,康人益寿,方圆数百里妇孺皆知也。孰料贯通如饵,官索夷掠,实难保之。故刻砖四块,择方于其上,分付二子,预留后人继之矣。秘方有《贯通食补汤方》、《贯通宴锅汤方》和《贯通妇疾汤方》等,并刻有:八卦、洛书与人体部位对应关系及数理调养图,特别是还刻有段祖三铭,分别是《段祖善铭》:孝养家,食养生,戏养神。《段祖伦铭》:和家,睦邻,容人。《段祖医铭》:万物有吉亦有凶,万物有凶亦有吉;万药养人亦伤人,万药救人亦毒人;人食五谷染百病,世间万物可疗疾。
段氏先祖,自大唐年间即从事医术研究,注重食疗食补。历经几代人的努力,食补食疗自成一家,至宋代有一先祖名叫段先,根据河图、洛书之玄机,阴阳八卦之原理,确定了“贯通经络,平衡阴阳,药膳固本,是保障健康、延年益寿的根本”理念,将家传验方、奇方收集整理,编著《贯通食补汤方》一册,以此济世救人,方圆数百里妇孺皆知,民间誉为“段不老”。赵匡胤千里送京娘途中,偶食段氏药膳贯通宴锅,品饮贯通汤酒,顿觉寒去而疲消,窍开而气爽,常思不忘。赵匡胤登基后,下河东平叛获胜,犒劳将士,特邀段氏先祖制作宴锅、汤酒,君臣交口称赞。由此,段氏药膳世家名满朝野,医术事业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当地名门望族。
可以确证,缔造了如此无与伦比的宋金墓群的段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辉煌的药膳世家。段氏药膳世家唐、宋、金时期连续兴盛三百多年,救人济世、康人益寿、妇孺皆知。段氏先祖严格遵守家规家道家风和祖训,给后人留下了“三善”文化,同时也凝练了“三善”思想,总结了贯通理论,旨在教育世人,意在天下太平。
“三善文化”即:孝养家,食养生,戏养神。“孝养家”是基础,是第一层次。因为一个家的延续和正常维系,“孝道”至关重要。《孝经》教导我们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在子孙繁衍、家族和睦的前提下,如何能保持长久,自然就进入到了第二个层次,即“食养生”。所谓“饮食,养生之急务,岂能废置,但得其正则吉也。”而“孝养家”与“食养生”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偏废。不过这仅仅是最基本的两个层次,它还不能解决精神方面的问题,于是就进入了第三个层次——“戏养神”。通过观剧,人们可以释放日常的辛劳,可以在剧中实现自己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也可以消解因社会和家庭矛盾带来的诸多不快,抑或可以在古往今来的再现和畅游中了解历史、反观人生,是个人心灵得到最大限度的慰藉。于是乎,在“戏”的滋养中,“神”得到了升华。
说到底,人活的就是一个文化,孝道、中医和戏剧是中国的三大国粹。
段氏后人世代相传两块方砖,这收藏的两块砖雕很快引起了考古界、文化界和中医药界各方面专家的关注。另外,还收藏了三幅古画。第一幅《宋王义缘佳话图》,是赵匡胤千里送江娘特写过程全图。第二幅《太祖庆功宴将图》,是宋太祖平定河东叛乱后犒劳将士的情景。第三幅是《河东民乐康寿图》,显示了在霍州、蒲州、绛州、潞州等地段氏家族药膳酒店生意火爆的情形。
通过对有关史志文献资料的查阅研究,进一步确证了段氏药膳世家的定位:在宋代,被誉为“《清明上河图》文字版”的《东京梦华录》,记述有汴京御街上的规模最大的几家酒楼饭馆,其中特别点出“北食则‘段家熬物’最为屈指,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甚或通宵不绝,饮客常至千余人。”

上一篇:古代性惩罚刑具压指龟

下一篇:【考古发现】黑龙江双鸭山挹娄王国古都

更多关于 【考古发现】山西稷山县马村砖雕金墓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