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民俗动态 > 山西民俗文化有哪些

山西民俗文化有哪些

来源:  浏览 4174

山西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是古华夏的中原地带,成就了山西特有的民俗文化,她时而厚重,时而婉约, 时而悲怆,时而诙谐。各成一体,各具特色。黄河是中国人的伟大图腾,古老的黄土地是华夏文明的太阳,是中国文化的圣地。
晋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主要流布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晋中,与祁太秧歌、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经晋商和当地文人的参与而形成晋剧。其后几经变化,在晋中、晋北以至内蒙古、河北、陕北的部分地区发展传播开来。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
    
潞安大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董祥五等联络潞安府八县的百余名艺人成立“盲子队”,即鼓书艺人的演出活动班社,后来发展成为行会组织“三皇会”。据此,一般认为至迟在清代中叶潞安大鼓就已经形成了。早期艺人主要为盲人,后来有了明目人,20世纪50年代起出现了
    
杨家将说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家将民间说唱主要流传在我省广灵县中部的山区丘陵地区。长期的边塞争端,两千年民族杂居的历史,使当地有关古代战争的说唱流传至今。杨家将说唱以历史事件为依托,版本源于北宋与辽并存时期杨家将抗辽抗西夏的故事,以历代居住在辽、金、元属地的汉族与兄弟民族百姓口耳相传的杨家保国抗敌的事为主要内容,渗透着民众惩恶扬善、崇忠仇0的审美观念。杨家将说唱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篇主要说唱杨继业、佘赛花二人的故事,兼及杨家儿郎抗击
    
广灵剪纸
作为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的广灵剪纸,以其独特的风格、艳丽的色彩、生动的造型、纤细的线条、传神的表现力和细腻的刀法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奠定了剪纸行业的至尊地位,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 广灵剪纸当地俗称“窗花”,大部分出自世世代代不知名的农民艺术家之手,作品取材于戏曲人物,鸟虫鱼兽,还有对农村现实生活的描绘等。这些作品色彩绚丽,构图饱满,造型生动,纤巧里显纯朴,浑厚中透细腻,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当地人年节时把它
河曲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曲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界偏关、五寨,南界岢岚、保德,西、北隔黄河分别与陕西、内蒙相邻,是一个“一鸡鸣三省”的特殊地区。由于地处黄河弯道,河曲历史上交通阻隔,土地贫瘠,旱涝无定,老百姓灾难深重。这一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当地老百姓每年春去冬回,到内蒙古大青山、河套一带打短工、拉长工的“走西口”生活生产方式。由这种年复一年的离妻别子的痛苦人生中自然产生了咏叹人间离苦、别绪、思念、期盼的“走西口”民歌,当地人称之为“山
    
晋南威风锣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汾市古为尧都,世称平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威风锣鼓作为民间锣鼓艺术的一个品类,在临汾市不仅有长远的历史渊源,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威风锣鼓最早的名称为“锣鼓”,俗称“家伙”,主要分布在临汾市区及霍州、洪洞、浮山等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威风锣鼓汲取不同时代的艺术精华,使自身渐趋完美。威风锣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挎鼓表演,平阳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圆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种表演形式是架子鼓,这
    
高跷走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跷走兽艺术是山西省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庙会文化活动的一种表演形式。它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出现在规模盛大的庙会活动中,经久不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高跷走兽由兽头、兽身和表演人员组成,表演时二人足踩高跷同演骑兽状,演员负重荷,按曲牌节拍行走。辅助配乐由锣鼓、花鼓等打击乐器组成。人及兽的造形奇特,在鼓乐声中列阵行进时,气势宏伟,十分壮观。现有的走兽形象基本都由古时流传下来,虽经多次修补,原貌仍存。其兽头和兽身由技术很
    
平阳木版年画
起源于古代山西河东路的平阳府(今临汾市),自宋、金到明代、清代年间,流传甚广。 宋代,自毕升发明活字排版印刷后,我国的雕版印刷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北宋灭亡时,金人以汴梁掳迁至平阳去的刻工与书版作为基础,使这一带的印刷业得到发展。平阳,成为金代雕版印刷的中心。官府在这里专门设置出版机构,管理民营书坊与书铺,使这里的雕版印刷逐渐繁荣起来。 木版年画,是用传统的木版水印方法印制的年画。平阳木版年画的刻
    
交城毛皮书画
交城毛皮书画工艺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是运用各类毛皮,经消毒、鞣制、干洗、精烫、抛光等上百道工序缝制而成,具有虫不蛀、无污染、且寿命长的特点。交城县义泉泰皮业公司民间艺人张晓春经过不懈努力,不断创新,让这古老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还先后被评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08年奥运会开幕之际,他还精心制作了福娃毛皮画。
    
繁峙秧歌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繁峙县因寺庙多而得名,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属忻州市。繁峙秧歌戏流行于繁峙县及周边地域。“秧歌”曲调于明万历年间传入繁峙的奋地和白马石一带(今属应县),当时只是一种在街头跑摊子演唱的广场艺术,群众称之为“玩艺儿”,又依地名称其为“奋地秧歌”。清代道光年间,民间艺人张信、张代把各地流行的秧歌曲调、器乐曲牌收集起来加以改进,并吸取了其他剧种的唱腔融合于“秧歌”之中,移植了其他剧种的剧目将其搬上舞台演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
    
朔州秧歌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朔州秧歌是融武术、舞蹈、戏曲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流行于朔州市及周边内蒙古南部的集宁、呼市、包头及河套一带,另河北张家口及陕西靠近山西的市县也有存在。早期为广场、街头的秧歌舞队表演的朔州秧歌历史悠久,在宋代加入了武术成分,清代后期又加入故事内容,现在以舞蹈和戏曲两种艺术形式活动于民间。以舞蹈为主的秧歌称为“踢鼓子秧歌”,主要是在节庆和贺生日、祝寿、拜女婿、应邀还愿等民俗事象中表演。全部演出人员为108人,但也有    
上党二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党二簧,又称上党皮簧,当地称其为“土二簧”,为西皮与二簧之合称。它是一个集南北独具艺术特色的地方剧种。从发现的清乾隆中前期的舞台题壁可知,它产生传世已有二百多年。上党二簧的唱腔,分西皮、二簧两大种类,包括反二簧在内,总称皮簧,属板腔体。西皮有原板、西皮二板(分慢、中、快)、散板、摇板;二簧有正二簧、反二簧、原板、二板。西皮声腔高亢圆润具有北方剧种声腔之艺术特色,易于抒发感情,多被生、旦两行采用。二簧腔板式少,变化也
    
和顺五谷画
最早从和顺境内开始流传到山西,然后流传到陕西一带。  历史沿革:  五谷画是利用纯天然且带有芳香气息的植物果实,通过粘、贴、拼、雕等手段,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对其进行特殊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形式。  这类贴画,古已有之。据传明清时期,源于陕西关中。它是劳动人民为祈盼五谷丰收,天下太平,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而制作的一种民间工艺品。也曾作为地方官上京为民请命奉上的特殊珍品,非常珍贵。五谷艺术深
    
绛州鼓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绛古来就是三晋一块文化宝地,位于山西南部,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洲。“唐为畿内地,有大夏之墟”,曾是晋国都城之一。自北魏起设为州治,直至清末。今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是鼓乐的故乡,新绛更是鼓乐之乡,从接壤的襄汾县陶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土鼓和鼍鼓推测,还在六千多年以前已经有了原始鼓乐。历经世代人民集体传承,唐代出现了鼎新期,并以“擂大鼓”而遐迩天下,明、清两代呈现鼎盛。史称李世民的《秦王破阵乐》曲,则
    
碗碗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孝义市位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孝义碗碗腔流传在孝义市及周围市县。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及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皮腔因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吹腔”。有专家认为孝义吹腔是中国戏曲古老的声腔之一。皮腔唱腔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构,艺人多称为“平板(慢板)”,加锣
    
灵丘罗罗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罗罗腔是流行于山西省灵丘县及其周边地域的戏曲剧种,它由弋阳腔演变而来,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清末至民国时期渐呈衰颓之势。罗罗腔由一人在前台演唱,众人在后台帮腔,和之以“罗罗哟哟”之声,“罗罗腔”之名即由此而来。罗罗腔历史悠久,形态古老,唱腔中保留有早期的传统曲牌,如【娃子】、【彩腔】、【山坡羊】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唱腔结构又在不断变化。罗罗腔传统的音乐唱腔主要有甩板、数词、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娃子、哭腔、起膛
    
雁北耍孩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是以曲牌名命名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主要流布于山西省北部的大同市及周边地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已有耍孩儿的班社活动,它的形成至少在此以前。耍孩儿的唱腔属曲牌体,名为“平曲子”,有“本体”、“主插体”、“异体”三种结构类型。以主曲为骨架,嵌入“喜钹子”、“苦钹子”、“倒三板”、“半钹子”、“垛钹子”、“梅花钹子”、“串儿”等曲调,组成一整套唱腔,同时又巧妙地吸收梆子戏中“介板”和“滚白”的唱法,使板腔体
    
上党梆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它在清代乾隆中后期已经盛行,嘉庆、道光年间班社林立,名伶辈出,剧目竞现,流派纷呈,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据统计,上党梆子的传统剧目有七百多个,其中梆子戏近六百个,皮黄戏九十多个,昆曲十多个,罗罗腔戏和卷戏各数
    
万荣笑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荣笑话是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土生土长的地方民间口头文学,它生动有趣,机智幽默,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谐趣言行,是万荣及河东地区群众的口头创作,广泛地流传于山西及全国的许多省市。笑一笑,品一品,万荣乡土上这一道独特的“ceng”味,美得太太哩。使其万荣人这独有的“ceng”“憨”表现的淋漓尽致!万荣笑话是中国汉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但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万荣笑话幽默产生的机制在于其对
    
牛郎织女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其余三个分别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该传说相关的节日是七夕节。牛郎是牛家庄的一个孤儿,依哥嫂过活。嫂子马氏为人刻薄,经常1他,他1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这头老牛很通灵性,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老牛劝牛郎去取织女的衣服,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
    
北路梆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主要流行于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及内蒙古、河北的部分地区。清代初期蒲州梆子北上,在忻州当地扎根后,逐渐形成北路梆子。其传统剧目主要有《王宝钏》、《打金枝》、《算粮》、《金水桥》、《哭殿》、《斩黄袍》、《血手印》、《铡美案》、《蝴蝶杯》、《斩十王》、《访白袍》、《回龙阁》、《九件衣》、《杨八姐游春》等两百多个。北路梆子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有慢板、夹板、二性、垛板、流水板、三
    
蒲州梆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蒲州梆子明末清初形成于晋、陕、豫交界地带的蒲州,主要流行于山西南部及陕西、河南、甘肃、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它是我国古老的梆子腔剧种之一,初期民间称为乱弹或梆子腔,清代中叶称山陕梆子,民国初年称蒲州梆子,20世纪30年代起简称蒲剧。蒲州梆子剧目众多,现在已知剧目有一千四百多个,其中《窦娥冤》、《薛刚反朝》、《麟骨床》、《杀驿》、《挂画》等影响较大。蒲州梆子唱腔以梆子腔为主,另有昆曲、吹腔及民歌小调等。梆子腔属板腔体,有
    
五台山佛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属太行山支系,因有顶似平台的五座山峰而得名,是全国惟一兼有汉传佛教(称“青庙”)和藏传佛教(称“黄庙”)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佛教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部分。“声乐”是在法事仪式中对各种1的演唱,主要有“和念”、“令调”、“吟诵”和“直数”四种形式。“器乐”是由若干件乐器和法器组成乐队,为1诵咏中的部分曲调进行伴奏或单独进行器乐演奏。器乐演奏的乐曲称为“小曲”。五台山佛教音乐的谱系是“工尺谱”,以师
    
上党八音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党八音会在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六县(市、区)广为流传。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故名八音会。上党八音会主要演出场地是古庙会、节日庆典、街头舞台坐场吹打、婚丧嫁娶演出等。八音会的吹打乐器主要为吹奏类的唢呐、笙、口噙子、哑腔;拉弹类的高音呼胡、中音呼胡、老呼胡、板胡、二胡、扬琴、二弦等;打击类的老鼓、同鼓、扁鼓、手板、锣、梆子等。器乐套曲有《大十番》、《小十番》、《十样景》
    
恒山道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恒山位于山西省北部,是五岳中的北岳。其主峰在浑源县境东南,海拨2016米。恒山周边地域中,佛道古迹甚多,如大同云冈石窟、善化寺、上下华严寺、天镇慈云寺、灵丘觉山寺、阳高云林寺,应县佛宫寺、浑源悬空寺等。千百年来,在其浓烈的宗教气氛与环境中,产生并发展了一种具有中国地方音乐特点的道教音乐——恒山道教音乐(简称恒山道乐),并于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恒山道教源于道教中的“北天师道”。东汉顺帝
    
太原锣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原锣鼓是流行在山西太原和晋中一带的一种汉族传统锣鼓音乐,经常散见于农村、工厂演奏,是七种锣鼓曲牌套路的总称,于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太原锣鼓的曲牌有“流水”“一二五”等多种。太原锣鼓中的“流水”,相传始于公元947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妹妹所居住的太原南郊古寨村。据说,当年皇姑一出动,便用锣鼓迎送,演奏的曲调,就是传自今日的“流水”,取“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其实,这种传说未必经得起推
    
尧的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尧的传说是山西省绛县汉族民间传说之一,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尧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后代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氏,故亦称为唐尧。《尚书》和《史记》都说他名叫放勋。相传尧父为帝,母为陈锋氏女。帝乃黄帝曾孙,在位70年,“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卒后由尧之异母兄挚继位。挚在位9年,为政不善,而禅让于尧。【历史记载】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以后历代有“尧都平阳”之说。平阳即今山西临汾市
大同民间剪纸
大同地区的民间剪纸历史十分悠久,远在明清时期已经盛行之最初流行在广灵、灵丘、蔚县一带地区,剪纸工具是用剪刀来剪,其作品也很简单,只是些鸟、兽、鱼、虫、花。草、树、木等。后来,剪纸业逐步发展,经过漫长的艺术实践,技艺逐渐由粗旷变为精·细,剪刀变为刻刀,作品内容逐步增多,由以前的鸟、兽、鱼、虫、花卉、蔬菜发展到传奇故事、戏剧脸谱、历史人物、古装仕女、佛道神仙、名胜古迹、花鸟山水等,真所谓内容丰富,应有尽有。剪纸业艺人由业
    
贾家庄婚俗
《贾家庄婚俗》流传在山西省孝义市及周边县市。《贾家庄婚俗》的历史起源目前尚无准确定论,但以有关专家共同认定的观点,以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来推断《贾家庄婚俗》的起源和形成时间,具有历史佐证。孝义皮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孝义当地的皮影戏艺人兼职民间鼓吹手,孝义民间举办男娶女嫁盛事必邀皮影戏作敬神演出这样一种现象,也是历来被民众和专家普遍认可的。孝义皮影戏形成于北宋年间,盛行于明清时期。《贾家庄婚俗》的形成亦在北宋年间,明清则
    
灵丘白氏剪纸
灵丘白氏剪纸位于晋东北边缘的大同市灵丘县、古有“燕云扼要”之称,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白氏剪纸以美术性和功能性独特的艺术风格自成一家,其工艺讲求刀法细腻、线条洗炼,造型概括精实、朴拙姿意,色彩艳丽和谐、美术语言说唱调和,给人清晰、明快、愉悦、玲珑秀丽之感,缘此被同行赞为至巅,堪称“中国民间剪纸一绝”。  灵丘剪纸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771年间的西周初期就有“剪桐封弟”之说,那时成王
    
浮山剪纸
浮山县素有“剪纸之乡”的美称。这里的民间剪纸艺术象灿烂的花朵,遍布全县城镇乡村、山庄窝铺。浮山剪纸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剪纸艺人将其高超的技艺代代相传,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剪纸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人物、花草、走兽、飞禽、鱼虫、山川云树、亭台楼阁、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等等。这些有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有的粗扩豪放,有的浑厚古朴,有的纤细秀丽,有的玲珑剔透。独特的装饰风格,纯朴的艺术气质,反映了太岳山区人民的审美情趣。
    
煤神节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也是道家的创始人,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称为太上老君,后来老百姓称他“李老君”。相传,农历二月十五是李老君的生日。《中国神仙传》中说,李老君于庚辰午二月十五日卯时降生在楚地苦县厉乡曲仁里。又有民间故事说,李老君为了让世人有炭烧,将炭种一直撒到汾州、孝义境内,孝义地下才有了黑炭。因而,旧时的煤窑又都把李老君作为煤神来供奉,于是有了二月十五日的“煤神节”。孝义是产煤地区,在二月十五这天,煤窑和开办
    
九大套
太原民间吹打乐历史久远,尤其是小店区的高家班民间吹打乐班更是太原民间吹打乐的缩影。在唐代高家班民间吹打乐随着代代相传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到明、清两代更是乐器齐备,乐曲丰富的兴盛时期。新中国成立至现在又经历了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因此高家班民间吹打班是一个比较古老而又出色的民间吹打乐组织。高姓一家祖传五代从事吹打活动,具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一代传一代,直至1961年,当时七十二岁的高忠才老艺人,向政府献出了高家班祖
土滩秧歌
踢鼓秧歌亦称“地秧歌”。“土滩秧歌”/乱秧歌”。“踢鼓子”,浑源县又称它为“故事”,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所扮演的人物均为著名古典小说《水济》中宋江、吴用、公孙胜、林冲、花荣、鲁智深、武松、时迁、孙二娘、刘唐、王英。一丈青等梁山英雄好汉,少则18人,多则108人,从其扮演人物来分析,踢鼓秧歌应该是起源于宋元时期。踢鼓秧歌男角称作“鼓于”,腰间挎鼓,以脚踢鼓而舞;女角称作“拉花”,右手执扇形手鼓,边击边舞。后来,为了便
    
上党乐户班社
长治古称上党,战国时期为韩国别都,秦、汉时置上党郡。上党者,“与天朋党也”。苏东坡诗云“上党从来天下脊”。这里东临太行,西屏太岳,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北扼幽燕,南瞰中原”,地理形势独特,向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语,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上党盆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高山盆景、清凉之都、太行明珠”的美誉。上党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即有人类
    
临县大唢呐
临县大唢呐是临县地域文化的一种形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大西北黄土风味。它的内容丰富,市场广阔,特色明显,潜力巨大,是一笔可贵的文化遗产。唢呐,俗称“喇叭”,因其发音高亢、嘹亮,而成为一种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后来唢呐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不仅丰富了演奏技巧,而且还提高了表现力,到现在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其实唢呐是一件外来乐器,最初的唢呐流传
    
盂县赵氏孤儿传说
赵氏孤儿传说-盂县《史记》载,公元前597年,晋景公听信权臣屠岸贾谗言,致使赵氏家族300余口满门抄斩,义士程婴和公孙杵臼将赵盾之孙赵武救出,策马逃入千里之外的深山(今盂县藏山)藏匿15年之久。当地百姓为保忠良之后,送水送饭,程婴带着赵氏孤儿习文练武,把一个婴儿抚养成英俊少年,直至赵家冤屈得以昭雪。藏山,以藏匿赵氏孤儿而得名。藏山景区的藏孤洞、报恩祠、育孤园等景点及附近的大围、荒鞍岭、宝剑沟、落箭山等村名、山名都是当
    
新绛赵氏孤儿传说
赵氏孤儿传说-新绛新绛县是晋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全省确定的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县,新绛,古称绛州,是春秋时期晋国故绛都的唯一传承者。当然,由于辖区范围的变化,现临汾市襄汾县赵康镇,从那时起一直到宋元时期都隶属于绛州管辖。而赵氏孤儿的传说故事就发生在新绛县和襄汾县的赵康镇一带。故绛都遗址、灵公台、哺饥坡、五色槐、赵盾墓、祠、碑、孤儿藏孤处、齐姜墓、骊姬墓、祁宫等许多古
    
徐沟背铁棍艺术
太原清徐徐沟背铁棍艺术“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这句流传在山西地区的民谚,道出了徐沟背铁棍的艺术魅力。徐沟背铁棍艺术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它吸纳了民间手工技艺、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戏剧、民间杂技等兄弟艺术形式的艺术特色,被誉为“空中舞蹈”、“无言戏剧”、“活动雕塑”、“流动杂技”。徐沟背铁棍作为一项民俗活动,起源可以追溯到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由抬神求雨活动演
    
舜的传说
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傲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大阳传统手工制针技艺
大阳传统手工制针技艺创自于明嘉靖年间,是山西冶铁技术发展至明清时期的典型代表。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期是大阳传统手工制针技艺的鼎盛期。优越的采矿、冶炼条件促进了大阳手工制针业的迅速发展,制针业的兴起又繁荣了大阳的经济和文化,逐步形成了地域性的“针文化”,大阳也被誉为“九州针都”。遍及每个家庭的手工制针给当地群众带来了诸多实惠。除春种秋收外,每家每户的老幼都可参与制作,一个家庭是一个小生产作坊,流水作业。每年十月初一吃一顿
    
寿阳爱社
“爱社”也称“耍鬼”,是流传于我省晋中寿阳县平头沟北一带的极为古老而又稀有的傩舞形式。据说是表现“黄帝战蚩尤”的传说故事:黄帝为了战胜蚩尤部落,命令将士打扮成24家“魂头鬼”迷惑蚩尤,果然取得了胜利,为了表彰将士爱社稷的英勇行为,就把这种傩舞称之为“爱社”。《寿阳县志》记载,每年阴历七月十三,“爱社”和邻村三大社都要到本县阪泉山附近的北神山轩辕庙进行祭祀表演,据说是为轩辕黄帝过生日,而“爱社”是唯一被允许进入轩辕庙内
    
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
“不吃六味斋,不算到太原”的俗语在民间流传已久,六味斋是山西太原著名的老字号,生产的酱肉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酥烂鲜香、味美可口著称。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已有二百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六味斋始创于清朝乾隆三年,承袭了二百余年的传统手工生产工艺,从选料、分割,到加入多种药材和调味料,传统配方中有几十味中药材,再加上用文火慢慢炖煮。经化验,饱和脂肪酸减少了30%至50%,胆固醇降低了
    
炕围画
炕围画,亦称墙围画、墙围,是陕西地方文化中一种地域鲜明的造型艺术,炕围画是壁画、建筑彩绘、年画的复合体,历史悠久,绚丽多彩,曾经影响在晋北一带影响深远。2008年,炕围画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考证,炕围画应该脱胎于我国古代壁画,同宫殿、寺庙、园林建筑彩画一样,皆为建筑彩画艺术的一种。因为但炕围画的创作者都是民间工匠,历来不为官方重视,因而史书无记载,难以考证其起源。炕围画是特殊地域的特殊产物。
    
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
龙须拉面和刀削面是山西传统面食,龙须拉面和刀削面的制作不仅包含着独特的手工技艺,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山西面食文化内涵,其制作技艺更是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具有观赏性和审美价值。2008年,山西省申报的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龙须拉面”是流行于山西太原一带的汉族传统面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驰名中外。龙须拉面原是宫廷的一种食品,后传到民间。传说“龙须”是古代皇帝的赐名;
    
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
“郭杜林”月饼是被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具有300余年的悠久历史,至光绪年间,郭杜林月饼已享誉山西全省各地,并融入传统的中秋节风俗之中,成为深受民众欢迎的节日礼仪食品。郭杜林月饼名称的来历,山西民间有一则广为流布的传说。相传清初太原城内有一家糕点铺,铺里有三位手艺高超的师傅,分别姓郭、杜、林。有一年中秋前夕,三人因喝酒误了时辰,使和好的饼面发酵了,为避免东家责怪,师傅们急中生智往发酵的面中掺和生面,并加碱面与油
    
土沃老花鼓
土沃老花鼓是传统的群众艺术表演形式,距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清代至民国的产生、形成期,建国初至“文革”期的成熟、兴盛期,“文革”期间的沉寂、消亡期,“文革”以后的复苏、抢救期。土沃老花鼓之所以称为老,有两个含义:一是土沃老花鼓在沁水流传历史悠久;二是独特的表演形式长达200多年,人们久看不厌,老戏新看,十分有趣,土沃老花鼓是集打、唱、跳三个部分融为一体的舞蹈表演形式,表演队伍由二十人到五十人均可,主要角色有老
晋北鼓乐
晋北鼓乐是流行在山西北部五台、定襄、原平、忻县、静乐一带的吹打乐。常演奏的曲目有句“八大套”、《大得胜》及《打酸枣》、《探妹子》、《毛奴观灯》等散曲。晋北鼓乐:流行在山西北部五台、定襄、原平、忻县、静乐一带的吹打乐。据史料记载,秦末时有一班壹者为逃避兵乱,移居娄烦(今山西西北静乐县内),以放牧为生,成为富豪,“出入游猎,旌期鼓吹,以财雄边。”(见《万姓统谱》及《人名大辞典》)今日之晋北鼓乐是否为两千多年前的遗音已实难
    
祁县八音会
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以唢呐为主,主要用于婚丧礼仪,又可分为粗乐、细乐、两支唢呐加鼓钗的称“粗乐”。小唢呐做主乐,笙、管、胡呼为和乐的称为“细乐”。不论是粗乐或是细乐,均有明显的北方民族风格,激越昂扬,粗犷豪放,给人以振奋感。从明代以来,从事演奏的乐户地位低下,为人所鄙视。祁县称为“王八疙瘩”,习其艺者极为稀少,艺人之名不见经传,有则以绰号或小名留世。清末,祁县乐手大多师承高三忙,肉儿,王保儿等乐师,演奏班艺人
    
晋北鼓吹
晋北鼓吹是流行于山西北部,盛行于忻州东部地区的民间吹打乐。2006年同时以“晋北鼓吹”入围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忻州八音”和“五台八大套”同根同源,是这种民间音乐艺术的代表。2008年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渊源:据有关史料记载,鼓吹起源于汉代山西北部。北魏时期开始流传。隋唐时代与散乐结合后,逐渐作为民间吹奏乐被普遍应用于岁时节令、庆典祭祀、婚丧社火等民俗事项中。到明清趋于成熟,晚清盛行。20世纪
    
孝义皮影戏
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我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面积为1.7
    
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
山西省的长子县是中国最早生产响铜乐器的地方,享有“铜乐器之乡”的美誉。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早在唐贞观元年(627年),当地的手工铜业作坊制作的响铜乐器就已遍及各地,享誉天下。2008年,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入选了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子响铜乐器的制作以铜、锡为主要原料,经过配料铸胚、锻打、成形、热处理、冷整形、抛光和定音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制作一件精美的响铜乐器需要具备多年的手工经验和匠人的
    
迓鼓
迓鼓分花迓鼓(文迓鼓)、武迓鼓、丑迓鼓等。原为北宋的军中歌舞。《续墨客挥犀》卷七记载:“王子醇初平熙河,边陲宁静,讲武之暇,因教军士为迓鼓戏,数年间遂盛行于世”。据史载,熙州之役的参战将士多为河东籍,今山西大部属当时河东路,固是迓鼓传入最早地区之一。阳泉一带的武迓鼓为成套锣鼓乐伴奏下走陈的舞蹈,有上三路、下三路之分;原与庙会、迎神仪仗队及民间祭祀密切相关。鼓队编列21人,分别持鼓、钹、云锣、小镲,边舞边奏,鼓点雄浑,
    
添仓节
正月二十和二十五是民间的“小添仓”和“大添仓”节。正月二十日是小添仓节,为小孩消灾祛病:二十五是大添仓节,俗称“老添仓”,为老年人添福添寿,也是人们希望“添仓添财”的一个节日。早年正月二十的小添仓节,孝义西部山区有舞窗花表演。用纸做成一个妇女手拿簸箕,挂在天窗里面,随着风吹,在外面就看见妇女除糠倾倒的动作。意思是除去秕糠,留下果实,借以庆贺五谷丰登。到正月二十五,孝义的家家户户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并用糕面包馅做成
    
八月十三坐朝廷
传说,宋朝太平兴国元年,张四姐大闹温泉县城,火焚官府,杀死-污吏,土豪劣绅,事情很快传闻于朝廷。宋太宗赵昱顿时气炸了肺,立刻点兵十万,站将千员,御驾亲征。一道上,杀气腾腾,直奔温泉县城而来。半月后,兵至西泉,在大王庄、郝家湾等地安营扎寨。宋军略做休整,便与张四姐展开一场恶战。那知,张四姐神法无边,呼风换雨,撒豆成兵,只杀得宋军官兵丢盔弃甲,大败而逃。事情至此,宋太宗自是闷气,终日郁郁不乐。二日,太阳刚刚升起,宋太宗又
    
东路碗碗腔皮影戏
东路碗碗腔皮影戏是陕西省汉族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主要活跃在陕西省孝义市及周围市县。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及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皮腔因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吹腔”。有专家认为孝义吹腔是中国戏曲古老的声腔之一。皮腔唱腔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
    
独辕四景车赛会
独辕四景车赛会是山西平顺县的汉族民俗活动。作为该县东峪沟九天圣母庙一年一度的盛大庙会“大赛会”上的主要社火之一。四景车定型于明代,车高13米,通体用彩色丝绸扎制,由车棚、盆、车楼、桅杆组成,车前套有两头梢牛。“四景”并非车身有四处景观,而是指车内巧妙的设计和独特的工艺。四景车产生与当地的九天圣母庙庙会颇有渊源。九天圣母庙位于平顺县城西北社乡东部的东河村,属宋代建筑,距今已904年,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天圣母庙
    
莲花落
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汉族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竹龙又替水龙船,斗巧争奇色色鲜,笑煞城东王老爷,听人齐唱落离莲。”诗里的“落离莲”即“莲花落”。新干“莲花落”可上溯至宋朝,形于明盛于清。其实“莲花落”自古就在全国流传,北方的“二人传”就是从“莲花落”演变过来的。新干“莲花落”从清末开始广为流传,出现了专门从事唱戏文的叙事性“莲花落”的职业盲艺人,演唱民间故事。此外,神政桥乡松溪村陈连
    
曲沃琴书
曲沃琴书是一种形成并主要流行于山西南部的曲沃县及其周边山、陕、豫三省交界地带的汉族传统曲艺形式。因表演时手持八角鼓和单扇钹交替击节伴奏,故旧称“鼓儿书”或“铰子书”。一般认为是清代道光年间由河南南阳传入当地的“越调”(也作“月调”)与当地的方音和小调结合发展演变而成。至今约有130年左右的历史。临汾是文化资源大市。2005年,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经
    
稷山高台花鼓
稷山高台花鼓源远流长。相传远古时代,圣人后稷于山西稷山教民稼樯,开启了华夏民族农耕文明,稷山先民以鼓乐祭拜由此而生。千百年来,人们沿用这一古老的方式,祈求五谷丰登。由传统稷山花鼓发展演变的稷山高台花鼓赋予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新的生机。在稷山县,花鼓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逢年过节、赶庙会、闹红火,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场所就一定有花鼓表演。稷山高台花鼓明清时已形成规模和体系,现以桐上花鼓、东蒲花鼓、稷山安福艺校花鼓最具代表性。稷
    
踢鼓秧歌
踢鼓秧歌在晋北地区是一项深为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在朔县、平鲁、山阴、应县、怀仁、神池、丰镇、集宁等县的乡镇最为盛行,当地大秧歌演员均能表演踢鼓秧歌。踢鼓秧歌最早起源于土著居民祭祀田祖以祈丰年的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到汉唐时期已逐渐发展成为以广场、街头小型表演为主的娱乐活动。到宋代,据清末老艺人薛宏、常海承传以前老师傅的说法:梁山好汉“招安”沦落之后,董平、刘唐、呼延灼等人流落到朔州一代和当地“舞坊”群众共同编排梁
    
平定武迓鼓
平定位于太行山右中段,地处冲要,素为兵家必争之地,东邻河北井陉、平山,西连(晋中)寿阳,南毗(晋中)昔阳,北接阳泉市郊区、盂县;面积1353平方公里,人口32万。境内青石成山,黄土为丘,旧石器时代已有先人聚居生息。夏至秦归属频变,汉初至宋置县,金、元、明、清为州,雍正初升为直隶州,民国改县,1983年划属阳泉市辖。传统的武迓鼓是由二十一人演奏成套各具名目的古典锣鼓曲牌,同时,进行套路众多的舞蹈(耍回)和阵法演变,象征
    
朔州喜乐
朔州位于山西省北部,坐落在雁门关与外长城之间。它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喜乐”是流行于朔州一带的民间歌舞曲艺形式。朔州“喜乐”最早是土著居民对付恶狼野兽的一种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百姓对抗各种自然灾害的祭祀活动,唐宋时期成为禳神驱鬼还愿的祭祀活动,最终形成于清末。传统朔州喜乐活动没有固定日期,而是按许愿人家所择吉日而定。全部活动一般要进行三天,从第一天的晚上开始,到第三天的早上结束。活动场地多在堂
    
榆社霸王鞭
榆社县,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中南部。东临左权、和顺,西连祁县,南毗武乡,北接太谷县和榆次区,四面通达,县内至今仍流传有霸王鞭、土滩秧歌、民间社火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艺术。榆社霸王鞭有着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说西晋末年,榆社人石勒不满西晋王朝统治,率众1,百姓纷纷响应,其势力不断扩张,所向披靡,建立赵国,史称后赵,并被誉为“五胡之魁”,石勒也被当地民众称为“霸王”。建立后赵后,石勒立志称霸中原,每次战斗胜利后,士
    
武乡顶灯
武乡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山腹部,属长治市管辖。“武乡顶灯”只出现在武乡县境内。“武乡顶灯”是一种原始古朴的“歌伴舞”,形式典雅稀奇,表演洒脱粗犷,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遗风。顶灯在普通饭碗(木碗、瓷碗、塑料碗均可)的碗边转圈糊上各色纸,里边放上旧式灯盏或蜡烛,点燃后即为灯,顶在头上进行表演。顶灯人数不限,少至六七人,多至上百人。表演服饰没有统一规定,有的队统一穿一种服装,有的队因取材于一定的故事情节,跟角色配套
    
任庄扇鼓傩戏
任庄扇鼓傩戏是山西省曲沃县任庄村民“遵行傩礼,禳瘟逐疫,祈福祛灾”,于每年仲春进行的一项古老的汉族民俗祭祀表演活动。《扇鼓神谱》发现于1986年。这是傩戏传承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经鉴定,该神谱为宣统元年许文炳手抄本,现珍藏于山西省任庄村许世旺家中。原件长17.5厘米、宽18.5厘米,单页双折、麻纸无格、纸稔装订、毛笔竖写。手抄原本现存21页、42面,约8000余字,详细记录了12折傩戏的演唱内容,封面书写“扇鼓神谱”
    
绞活龙
太谷元宵节民间社火活动中有“绞活龙”一项活动。这项活动是在平地上相隔数丈远扎两个高几丈的“龙棚”,中间用几根大绳连接,将龙灯悬挂在绳子上,在两面“龙棚”内用辘轳绞动绳子,龙灯便在中间绳子上左右飞旋,上下翻腾。每搞这种社火活动,总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这种民间社火活动是怎样来的呢?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太谷田家后村(又称杨侯村),有一个姓田的人广州经商,因生意兴隆,成为当地的名流。

上一篇:四川成都武侯区民俗县志

下一篇:古代人披的斗篷

更多关于 山西民俗文化有哪些 的信息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