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枝灯又称树形灯,有些专为陪葬制作的连枝灯也被称作冥树灯。它的造型特点就是在灯具的主干上有规律地分层伸出多个灯盏,数目从三个到近三十个不等,灯柱顶端通常置一灯盘或顶饰,下有灯座。整个连枝灯的造型,如同枝叶繁茂的大树,点亮时灯火通明,如满树星光摇曳,华美异常。
连枝灯的考古实物年代最早的为战国时期,出土于河北平山中山王墓中。这是一件有十五支灯盏的铜制灯具,每个枝头均有一个灯盘,主干端盘绕一螭龙,树间有两只小鸟,另有几只上下嬉戏的猿猴,其中两猴引臂悬空,接取树下两个赤膊短衣之人抛给的食物。灯座为三只双身虎承托一圆盘,虎口衔穿圆环,底座上装饰蟠螭纹。铜灯整体造型成熟、稳重、对称,装饰风格活泼富于变化,充满情趣,“使观者的注意力从树下面活跃着的自然界升华到幻想的神话的领域,大大增添了器物装饰中浪漫主义色彩”。
战国十五连枝灯之前,连枝灯应该已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时期。但是直到汉朝,连枝灯才真正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而这和两个因素有关。第一个因素是两汉时期对神仙方术的广泛信仰,汉代各种器物上的东王公西王母和四象神兽等形象,以及博山炉等器物造型,都是这种宗教信仰的体现。而连枝灯犹如树木的造型,很可能就象征着神话中的扶桑树一类的神树。扶桑树是传说中太阳栖息的神木,《玄中记》中写道:“蓬莱之东,岱舆之山,上有扶桑之树,树高万丈。树颠有天鸡,为巢于上。每夜至子时则天鸡鸣,而日中阳鸟应之;阳鸟鸣则天下之鸡皆鸣。”再联系到很多连枝灯上都装饰有大量凤鸟形象的事实,可以认定连枝灯本身就具有“光明”的象征意义。
第二个因素就是汉代厚葬之风的盛行。在古人的观念中,神树和鸟还都具有沟通天地人神的功能。既然神树可以上达天庭,那么自然也能够引领墓主人的灵魂飞升。所以既能带来光明,有可引领升天的的连枝灯,自然成为了当时陪葬品的热门选择,所以两汉墓葬中经常可见此类物品的出现。出土的两汉时期陶制连枝灯数目要多于铜制者,这些陶制连枝灯就主要是专为陪葬制作的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