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古典红木家具以庄重、严谨、厚实用材讲究,工艺严谨而著称中国古典家具,成为中国古典家具的典范,而万历柜是唯一有固定名称的明代家具。我们知道,明式家具一般来说都非常简约,但是明式家具中也有另外一支比较繁复,这个就属于比较繁复的那一种。画面上雕的这些花鸟跟明代晚期瓷器上的画法一致。
开盖为箱,拉门为柜
古代红木家具当中有一种专门储物的家具,就是柜,另外一种储物的东西“箱”,今天我们大部分家庭都摒弃了,但是几十年前每个中国人家里都会有。箱子因为使用不方便,占地方,如果箱子过大,取物和储物的时候都不方便。我记得过去我们家的箱子都得摞起来,拿下面箱子里的东西的时候就很麻烦,要把上面的箱子依次拿下来才能打开下面的箱子。很多人改善了居住环境以后,箱子逐渐就不使用了,今天在城市人家里就很难找到箱子。这个柜子是一个储物家具,是家具中的一个门类。我们中国人的概念很清晰,上开盖的都为箱,拉门的都为柜,“开盖为箱,拉门为柜”。南方人有时候喜欢叫柜子为“橱”,比如书橱是一个南方语言,江浙一带都叫书橱,但北方人都叫书柜。
在中国古典家具当中以明代家具最为经典,纹理优美,繁简相宜,所以喜欢它的人特别多。明代家具一般都没有很固定的名字,唯独本篇要介绍的这款家具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大名鼎鼎的“万历柜”。这种柜子是在明代晚期万历年间出现的,所以后人就以年号来命名这种家具,通称“万历柜”。
长时间储物用柜,短时间用格
中国人生活得仔细,相对长时间的储物都用柜,短时间的储物都用格,就是没有门的,这个格有时候简称为架,比如说书架、书格。没门的好处是什么?取东西方便,因为书架和书格我们今天生活中常用,书要随时取用、伸手就拿,如果加一个门相对来说就不那么方便,每次都要多一个打开门的动作再去拿书,所以书架的应用反而比书柜更多一点。
这只黄花梨雕花万历柜是一款非常经典的万历柜,体量适中偏大,高1.95米。这么漂亮的万历柜不多见,这个柜子有一个很奇特的名字,南方人叫它鸡笼橱,北方人起的名字很幽默,叫气死猫。这种家具最早是为厨房设计的,可以防止食物变坏、变质。过去为了延缓食物变质,就要把食物搁在通风处。这只柜子也称庋,“庋”字怎么读?这个字的正确读音是guǐ。它有两个解释,当名词讲的时候它特指储物的家具;当动词讲的时候就是指收藏。
但是为什么叫鸡笼橱、气死猫呢?因为视角不同。鸡笼橱是南方人的视角,他是站在屋里向外看,说鸡笼给关在里头了,这个是鸡笼橱;北方人的视角是由屋外向里看,猫想吃你那点儿剩饭,又吃不着,只能在外头,就叫气死猫、憋死猫。古代人想象力挺丰富,也很幽默,想出这么一个比喻。
万历皇帝简介
万历柜是用万历皇帝的年号来命名家具,那么万历皇帝在位多少年?
万历皇帝是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汉族,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庙号神宗,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亲政初期,他勤于政务,在军事上发动了"万历三大征"。明代有17朝16帝,朱祁镇做过两朝皇帝,最短的皇帝在位不到一个月,最长的就是万历皇帝,在位48年。他幼年登基,处理不好政事,就由首辅帮他来执政,这就是“首辅制度”。这一制度对万历早年是有极大帮助的,所以在位48年并不是执政48年。“首辅”这个官职相当于总理。整个明代,首辅共换了107人。万历皇帝被立为太子以后,父亲隆庆皇帝就把教育他的任务交给了张居正。张居正当时的职务是太子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盯着他读书。万历皇帝读书远比我们今天想象的艰苦。所有的皇帝,不管是否曾被立为太子,在成为未来的接班人以后,他的学习都会变得严谨、认真,这种艰苦的程度按照今天的说法叫“超负荷”,万历皇帝早年读书那是绝对的超负荷。每天早上起来,课程排得满满的,“四书五经”都要读,不管读过多少遍都要先上来念十遍,完了以后老师给他讲讲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开始讲《资治通鉴》,讲历史上的成与败,在万历皇帝长达十多年的上学期间,他每年的寒暑假各有一天,就是大年初一和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