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鉴赏知识 > 明晚期紫砂壶特点

明晚期紫砂壶特点

来源:  浏览 2102

紫砂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紫砂壶造型以光货为主,不作装饰,少量作品在嘴与把上稍以龙口、凤作装饰,工艺上不精细装饰,整壶显得古朴、典雅、大气、稳重。实用功能较强,但也有仿瓜果形状及捏塑装饰作品。开始有佛像、动物等造型摆件。
明代紫砂壶都是手工制作,所以制壶名家辈出,风格各异。制作前先练泥,采矿后天然风化再用木杵舂之,然后浸入水池,取浮面细砂泥,练熟后再制作器物,故胎骨较粗,约20目~ 30目,颗粒明显、饱满,肉眼能看到颗粒状云母、石英,以竹刀或钢刀刻底印、舌沿、流下。明晚期紫砂壶采用全手工拍筒身或镶筒身制作,流与把采用镂塞法,接口部痕迹明显,不作刻意修饰。有些壶身有指螺纹。型体以大为主,一般壶流为三弯,接口在壶身中间,流下部弯形较直,外径较粗大,流上部位较细。把型较大,多为耳型,上端明显粗于下端。直流,有向上之意。其工艺如瓷器一样为典型的“粗大明”特点。

明晚期紫砂壶附干支纪年号,楷书为主,盖内、把下无印款。有少量壶在底内盖篆体印章,但壶身刻字均在明末陈用卿制壶以后。作品手感舒服,因用料实在,故分量仍偏重,但色彩较早期丰富,呈灰褐、紫褐、黯肝、砖红、冷白等等。

上一篇:宜兴紫砂壶所用的紫砂泥种类

下一篇:紫砂壶收藏的是艺术价值

更多关于 明晚期紫砂壶特点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