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鉴赏知识 > 古代首饰艺术品耳铛

古代首饰艺术品耳铛

来源:样子收藏网  浏览 6167

耳铛是古代女子的耳朵上的饰品,相当于今天的耳坠儿和耳钉。耳铛早在原始社会就成为女子的珠宝首饰了,到了汉代耳铛成为时尚的首饰饰品,而且种类多,颜色鲜艳,堪称古代的艺术品首饰,而且佛像中塑像也有耳铛配饰,可见耳铛应该是从西域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的。
耳铛的材质
煤精耳铛
水晶耳铛
琉璃耳铛
翡翠耳铛
陶瓷耳铛
玉器耳铛
玻璃耳铛

                                             水晶耳铛
耳铛的形状
耳铛是古代女子的首饰,所以不仅漂亮而且形制多样,古代耳铛的形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呈收腰圆筒形,横剖面为圆形,中部收腰,两端呈喇叭状奢口,通常一端较另一端奢口略大,分平头和圆头两种;
另一种呈钉头形,即只有一头奢口,佩戴时直接将小头穿入耳洞,是原始社会蘑菇形耳珰的拉长版。这两类耳饰体积一般不大,长度在2—3厘米左右,小端直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有中空和实心两种,以中空居多。

                                       琉璃耳铛
耳铛的历史

耳珰,原始社会就有了,古代耳铛材质多为玉石、陶、煤精等制品。先秦时期,随着玻璃制作工艺的出现,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已出现玻璃耳珰的随葬品。进入汉代,将如珠似玉的玻璃用做装饰品比较流行,玻璃耳珰逐渐增多。迄今在陕西、河南、湖南、甘肃、宁夏、云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墓葬中已发现玻璃耳珰二百多件。有关其文字记载也广泛见于汉魏的史籍。
【玻璃耳铛】汉晋妇女戴玻璃耳珰者相当普遍。《孔雀东南飞》有描写刘兰芝“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汉代刘熙《释名·释首饰》曰:“穿耳施珠曰珰,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蛮夷妇女轻淫好走,故以此琅珰锤之也。今中国人效之。”
,《释名》曰:“穿耳施珠曰珰”,《风俗通》也载:“耳珠曰珰”,《广韵》曰:“珰,耳珠”,似乎可以推断出,耳珰应该是一种珠形而且,从此时描绘女子着耳饰的很多诗词中,也多次提到了珠形的耳饰,如:辛延年《羽林郎》诗有“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杜笃《京师上巳篇》有“窈窕淑女美胜艳,妃戴翡翠珥明珠”;无名氏《陌上桑》有“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汉刘祯《鲁都赋》载“插曜日之珍笄,珥明月之珠珰”等。有孔的耳珰以腰鼓形或喇叭形居多,两端略有大小以便穿戴,以纵贯孔穿线系坠,坠饰多为珠玑小铃之类。

看来爱美自古就有之,古有明月铛,今有耳环、耳铛,首饰一种是女子重要的装饰品。

                                              陶瓷耳铛

 

上一篇:猫眼石

下一篇:蓝宝石

更多关于 古代首饰艺术品耳铛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