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主要使用的是铜钱,中国最早存钱的器具叫“缿” [xiàng],后来汉代出现了圆钱方孔的五铢钱,就出现了扑满这种存钱罐,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扑满在北方多名闷葫芦罐,南方常称哑巴罐。
为什么叫扑满
扑满圆顶,直壁,微弧下收,平底,容器中空,顶部开一细小通气孔,顶端开一条能放进铜钱的狭口,有零散铜钱即投入其中;有的腹部还开有一小眼,供插系绳子用,悬吊于梁上。装钱只有入口,没有出口。
扑满这叫法第一次是出现在《史记》中,“满则扑之”,故名“扑满”。扑 就是击打的意思,扑满一般是陶制或瓷制的,当铜钱装满了,只能将陶瓷“扑满”打碎才能取出铜钱。
“扑满”出现的背景
自秦朝开始手工业者在出售商品是要缴税的,官员为了防止手工业者偷税漏税,就让将销售所得的铜钱放入到“扑满”里,然后官员来收税的时候就将“扑满”打碎,就知道一天卖多少钱,应该收多少税钱了,手工业者投钱到扑满这个过程必须要让顾客看到,如果不这样做,就要受罚。
扑满的材质
扑满的材质有竹子的;
扑满的材质有泥制的;
扑满的材质有陶制的;
扑满的材质有瓷制的。
民国三彩柜式瓷扑满
由于铜钱储满时,将钱罐打破方能取出钱币,因此陶瓷的占多数,由于需要打碎,所以古代完整的扑满存世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