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鉴赏知识 > 上虞越窑青瓷从繁盛走向衰落的原因

上虞越窑青瓷从繁盛走向衰落的原因

来源:  浏览 1695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窑所在地主要在越州境内,即今浙江省宁绍平原上的绍兴、宁波两地。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上虞越窑青瓷先后经历了三国西晋时的鼎盛期和晚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衰落。所产瓷器始终以青瓷为主,汉至南朝还生产一定数量的黑瓷。上虞地区是成熟青瓷的起源地,而成熟青瓷的出现又以小仙坛窑址的瓷器最具有代表性,样子收藏带你了解上虞越窑青瓷从繁盛走向衰落的全过程。

唐代——上虞越窑从复苏到中兴
      隋朝历时短暂,具有显明隋朝特征的越窑窑址在上虞尚没有发现。上虞境内迄今也未发现隋朝纪年墓。有隋一朝,上虞各地窑场不可能无缘无故停烧几十年。部分南朝与初唐窑址中,其上下限当延至隋朝。到唐代,今章镇湾头、前进村与上浦镇凌湖村一带,成了当时的制瓷中心。湾头、前进,位于上虞市南部,隔曹娥江与六朝时期始宁县治三界相望。湾头村因曹娥江流经村东,形成十里大湾而得名。在湾头、前进的仙人山、叶家山、凤翼梢’山、窑山、大鱼山、风吹山头、西家山等地,分布着大量唐代窑址。这一带,还未发现汉六朝时期的窑址。各窑址中所见产品有碗、罐、钵、蟠龙器、茶托、注子、灯、多角罂、瓯、洗、粉盒、 壶等,釉色大多青黄,光素无纹。在这些窑址中可常见到一种新器物一一颐,口腹向外斜出,璧形底,在上浦帐子山贞元十七年墓中也曾出土过此类器物,是中 晚唐时新出现的品种。粉盒为子母口,上腹直,下腹弧收至底,平底,盖作母口。多角瓶,为直口,溜肩,腹部作上下三处束腰,器身上贴附向下弯曲的角。 注子为喇叭形颈,溜肩,椭圆腹,短嘴,腹壁饰四条flll直线。钵为圆唇,口斜 直,折腹,平底微内凹。水丞作圆唇,敛口,扁圆腹,向肩部往下用细泥条堆贴四条直棱,至底部折进成足,上置斗笠状盖,也有作矮直口,扁圆腹,平底,器腹饰六条凹直线。
      凌湖村周围的瓶底山、窑台山、象鼻山、窑山、黄蛇山、前山、虎皮山、帐子山一带,也是唐代窑址密集分布区,所见产品有碗、罐、钵、器、壶、粉盒、 碟、灯、注子、蟠龙辑、盘等。在黄蛇山窑址中,发现了一件内底刻"庙"字的 碗。该窑的罐,耳为柿蒂形。在窑台山窑址中,有一件窑具上刻有"元”字。 瓶底山、窑台山窑址中,还有一种酱褐釉产品,往往施半釉。该窑的碗,呈折腹状,口和上腹几近垂直,下腹向内折收,平底,当属初唐瓷器。黄蛇山窑址的蟠龙嚣,喇叭形颈,颈部堆贴龙纹,肩部对称地贴四个扁圆形耳,其造型与装饰风格与嵊州出土的唐元和十四年的翠十分相近。黄蛇山窑址所出的注子,颈部加高,腹呈椭圆形,有四条内凹的直线,嘴加长。灯为翻沿,敞口,腹壁斜直,小平底,内底安一环形纽。罐为翻沿,矮颈,溜肩,弧腹,颈肩部对称地贴扁条耳。碟,作尖抖,敞口,浅腹,撇足。
      在凌湖窑山,黄蛇山等窑址中,发现了大量匣钵。匣钵为覆钵形,坯体放在匣钵内叠装成匣钵柱焙烧,坯体受匣钵保护,不再裸露在窑床,产品不易损坏, 也避免粘附砂粒。由于匣钵的使用,产品制作时胎体可以变薄,产品显得轻巧 致,烧成后釉面也更加光洁莹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匣钵的出现,为越窑到达颠峰做好技术准备。
      据史书记载,隋开皇九年(589年) ,废上虞、始宁入会稽县,先后属吴 州、趟州、会稽郡。唐出,今上虞境内仍为会稽县的一部分,属越州。唐武德四年(785年)曾以 县与故始宁地为嵊州,八年州废。贞元元年(785年) ,分会稽复制上虞。长庆元年(821年)并入余姚,次年复置,属越州。长庆二年县治迁今上虞丰惠镇先|二必蚀。这段时期是上虞建制变化最为频繁的时期。
      在百管附近的曹娥、小越驮山等地,常常出土汉六朝的精美的越窑瓷器。在丰惠附近山屡有精美的瓷器出土。1982年4月,在丰惠镇庙后山清理唐乾符六年(879)纪年基,山土了陶质墓志,上阴刻真书"乾符六年十一月四日谢甘终于越洲上虞县钓台乡之口茅口年四十有三",另有青瓷阻与幡龙婴各一件。蜗龙器为人盘口,喇叭形颈,溜肩,圆鼓腹,平底,颈肩部附四个对称的双股’之间担塑-腾空蟠龙,脚踩祥云,龙体扁平,上有捺压出的鳞片, 背上贴副龙鳍,龙尾卷曲,贴附于嚣的肩部,瓷器施青黄袖,釉色均匀滋润,颇有大唐帝国之风.

五代北宋——上虞越窑辉煌的顶峰
      唐代的精锁割据,为中国统一的政局埋下了祸根。当唐代最后一位皇帝走下政治舞台时,中国又一次进入了版图分裂的时期,史称五代十国。偏安于东南隅的钱氏儿跑吴越国,为了维持其割据政权,一方面对中原王室极其忠顺,另一方面努力发展经济,曾强国力,吴越国把大量的越窑瓷器向中原朝廷进贡,极大地剌激了越窑青瓷产量与质量,把上虞越窑推向了辉煌的顶峰。
      光绪《上虞县志》记载"广教寺,县西南三十里,昔置官窑三十六所,有官院故址。宋开宝四年,有僧筑庵山下,为陶人所祷。华州节度使钱惟治创建为寺,名保安。治平丙午改今额,俗仍日于窑寺。" 20世纪50年代初,在甲仗村窑寺前一带开挖沿山渠,挖出了大量的瓷片、窑具。沉睡多年的窑寺前窑址被发现 了。今甲仗村窑寺前周围,窑址连绵成片,窑具、瓷片堆积如山,十分丰厚。在拗花山、立柱山、道士山、小娘坎、傅家岭、盘窝湾、大 山,、马窑头、子岭山、龙脐山、胡庵底山、深井山等地,当年都是连绵的窑场,烧造产品有碗、 罐、注子、粉盒、盏、茶托、碟、盒、盘、杯、灯、熏炉等,种类繁多;釉色大 多青绿,亦见淡青、青黄等色;装饰技法主要是刻划花,所见纹饰有荷叶纹、凸棱纹、凹线纹、卷草纹、莲瓣纹,鹦鹉纹、鸟纹、团花纹、江涛纹、荷叶龟心纹等,纹饰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充分展示了官窑的风采。窑寺前一带的窑场,烧 造年代大多为五代北宋。董家山村的驱猪岭、吸壁蝴蝶山与窑寺前相近,当属窑寺前窑群范畴。
      上浦镇的其他一些地方,也发现了这一时期的窑址。夏家埠村的帐子山,凌湖村的西凹塘山,冯浦村的乌龟山、窑山窑址,其烧造的产品质量也十分精致, 但产品种类与装饰纹样没有窑寺前窑场丰富。
      在上虞各地的墓葬中,也出土了大量这一时期越窑的精品。下管镇同郭村 出土的五代鸳鸯注子,整器呈鸳鸯造型,背部开一花形口,酒由此入,嗦张开,作鸣叫状,酒由此出。鸳鸯造型惟妙惟肖,实用与美观达到完美的结合。 上浦镇昆仑村出土的五代双虎枕,枕面为委角卷曲状,上刻摩翔纹,枕面下是 双头相向的卧虎,恬静安详,仿佛陪伴着主人一起进入梦乡。丰惠镇笠郎贩村 出土的熏炉,上浦闸总干渠出土的盏托,陈溪乡下齐村出土的橄榄形罐,下管镇出土的注子,曹娥严村凤凰山出土的牡丹纹粉盒、蕉叶纹圈足罐等器物,也是这一时期的精品瓷器。



上虞越窑的衰落
      刚进入巅峰期的上虞越窑,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戛然而止,在北宋中晚期,吴越国纳土归宋后不久,上虞制瓷业同其它越窑产区一样,从巅峰上急剧下滑。上浦镇石浦村出土的一件粮翠瓶,现藏绍兴博物馆,腹部刻"上虞窑匠人项霸造粮翠瓶一个送上新化亡灵王七郎戚平元年七月廿日记"。铭文表明,此器系吴越灭亡20年后上虞烧制,器物的制作较粗糙,釉色青黄,有大量开片,与越窑全盛时期的瓷器己不可同日而语。
      越窑衰落后,上虞各地仍存在一些窑场,所烧瓷器以碗、韩瓶、罐、壶等日用器为主,烧成温度低,胎质粗松,釉色呈黄褐色,胎釉结合不紧密,极易剥釉。从胎、釉的特征肴,这些瓷器与传统越窑瓷器迥异,己不属越窑范畴。
     宁绍一带越窑在北宋中晚期衰落,其原因学术界多有争论。有归因于吴越国灭亡,有认为是其他窑口兴起,越窑在同行业竞争中落败,有认为是瓷土贫乏、燃料耗竭,有认为农业迅速发展导致窑业衰退,也有认为是窑业税的征收加速了越窑的衰落。
     吴越立国后把越窑推向了全盛期,吴越国的灭亡对越窑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上虞窑寺前往址曾出土一块"绍圣五年"铭文瓷砚,这说明吴越国灭亡后的大约半个世纪中上虞各地窑场生产的商品瓷仍维持一定规模。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越窑最终消亡的呢?
     与其他越窑窑址分布一样,上虞越窑窑场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焙烧越窑青瓷的燃料是松柴,松木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在宋代,宁绍地区大量的山地被辟为茶园或开垦为农田,使自然植被面积不断缩小,加之人口大幅增长和农业的高度兴旺以对木材的需求,使越窑赖以烧瓷的燃料日益紧缺。龙窑焙烧消耗的木材数量的很大的,燃料的短缺是导致越窑衰落的主要原因。
     上虞越窑也在哀落后,一些烧造韩瓶、碗、罐的土窑大量分布在非传统瓷业生产,如章镇魏家庄,上浦俞傅、满湖、红明以及长塘、道墟等地都有这类窑址。 而传瓷业生产区的瓷土矿藏并未枯竭,至今上虞市三雄陶瓷有限公司等一些瓷业与私人作坊依然在窑寺前、帐子山一带大量取土。越窑衰落后,上虞的非传统瓷业反山现了一些土窑,惟一合理的解释也只能是燃料的原因了。
     当然,越窑的衰落并不意味着优秀制瓷工艺的消亡,龙泉窑继承越窑的传统而蓬勃兴起,说明路窑的傲睨天下的卓越的青瓷烧造技术己在新的时空里发扬光大。

上一篇:明代不同时期瓷器三足筒式香炉特点

下一篇:行炉-器形别致的瓷器香炉

更多关于 上虞越窑青瓷从繁盛走向衰落的原因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