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很多熏香的器皿,主要可分为熏炉和薰笼两类。熏香的器皿追求小和雅,因为熏香的器物不再是生活用器了,更多的是为了炫耀高品质的生活,早期的香薰以青铜器和青瓷材质居多,到了唐代之后以瓷器居多,定瓷、青花、粉彩瓷器都有,这些瓷器共同追求的就是雅致。
香薰的功能
香薰又称熏炉、香炉,是古人用来取暖和熏香,室内熏香的习俗,最早在战国,古人用以洁室、清洁衣被,有除湿、杀虫、避秽,到了后来香薰成为士大夫炫耀的奢侈品了,熏衣剃面,傅粉施朱已经成为魏晋时期的风尚,到了隋唐时期瓷器香薰也就成为了当时贵族们的新宠,青瓷,定瓷,耀州窑都烧造瓷器香薰。
瓷器香薰不同朝代器形的演变
1.香薰薰炉瓷器制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青瓷和白瓷烧制的敞口三足或五足香炉。早期是仿造青铜器造型,基本都是博山炉的造型,及时是改进但是造型还是大同小异。
东晋褐釉瓷器香熏
东晋褐釉瓷器香熏高11.6cm,口径5.2cm,底径10.5cm,青灰色胎,胎质较粗;两件香熏形制相同,器表满施酱褐色釉。整体由熏炉,承柱和承盘组成。上部熏炉呈球形,敛口,圆唇,鼓腹,腹上部饰三角形镂孔,分三行排列;承柱为矮圆柱体,承盘敞口,折沿,口沿较宽,直壁略外侈,平底,底有一圆孔,承盘口外刻一周弦文,上部分是承装香料的,而下面的香盘是盛放燃烧尽的香灰的,整体造型精致玲珑,而且非常实用。
2.隋唐时代的熏香器具更为精巧,以博山炉造型和球形镂空香熏炉造型居多。
3.宋代熏炉的造型更加丰富多样,各种动物性状的熏炉纷纷出现,宋代瓷器香薰造型非常漂亮,体现了文人治国的审美。
宋代青白釉瓷器香薰
宋代青白釉瓷器香薰通高16.5、腹径15.3、底径10.5厘米,香薰为上下对合的球形,薰盖布满“火焰状”镂孔,以子母口与薰体结合,薰体中腹有一道凹状弦纹。底坐束胫,高圈足、平底。胎质坚密白细,器内无釉,器外满施青白色釉,釉色莹润如玉。
4.明清时代,熏炉的制作和使用进入繁盛时期,熏炉造型形制多种多样,形制没有了规制,各种造型层出不穷材质除了瓷器的还有玉器的、掐丝珐琅的、铜质鎏金的、景泰蓝的,材质工艺各异,但都极尽精工巧作,仍然追求香薰的雅致,几千年都未曾改变,致使历朝历代留下了大量经典造型的香薰。
清康熙素三彩镂空香熏
清康熙素三彩镂空香熏高17厘米,面径20厘米,面边长7.8厘米,底径20.3厘米,底边长7.8厘米。熏呈八方体,下承以连烧在一起的八方束腰台座。通体镂空素三彩锦地开光装饰。顶部一圆形开光内透雕“卍”字图案。康熙素三彩香熏除八方体造型以外,也有四方体造型的。
清康熙素三彩镂空香熏体线条硬朗,用彩素雅,是一件既美观又实用的宫廷用具。周围以素三彩描绘缠枝花纹。熏体八面均有上下呈弧形的长方开光,开光内均透雕钱纹,开光以外均以绿釉上涂点黑色麻点为地,八条边棱上各绘一条螭龙。底座束腰处绘三角形几何纹。整个画面以黄、绿、紫彩为主,蓝彩为辅。熏内素胎无釉。
粉彩瓷器仿铜质香薰
粉彩瓷器仿铜质香薰由盖、台、座三部分组成,盖呈钟式,堆贴有蟠龙纹,黄地粉彩绘云蝠纹。身呈圆筒形,镂雕粉彩云龙纹、飞蝠纹等。台座为方形,下部施酱釉,上金彩绘花卉纹。上部以蓝彩饰回栏和台基式纹样,四角堆贴蹲狮,形象生动。
黄地粉彩花蝶纹香薰
黄地粉彩花蝶纹香薰 高6.5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4.8厘米 。侈口,平沿,深直腹,平底,圈足。盖,折沿,浅直壁,平底,底心镂钱纹气孔。胎白致密,内壁和底施白釉,外施黄釉。粉彩描金绘画纹饰,盖沿,罐口边、胫边绘金彩弦纹。盖面绘蝴蝶纹,器外壁绘折枝花卉纹。
清代的香薰瓷器将生活用品和装饰完美结合,在没有香水的古代既能净化空气,又能当一件精美的陈设器。